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2、课文叙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的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能启发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
3、1941年11月,陈沚被中共路北特委批准为“特别d员”,派陈沚打入丹阳日伪内部。在敌人内部展开工作,利用自己的伪装身份,从日伪人员手中取得大量情报,通过设在城内的联络点及时把情报转往丹北抗日根据地。还多次设法营救被日军捕押的同志,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背景资料)。
4、本文主要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原因是他耳闻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又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外国人的欺凌而无处说理的事情,从而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分量之重,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批阅孩子们的练笔之前,自己先写了一份“今天,我为什么而读书”,写完后一直琢磨要不要读给孩子们听,写完了这篇教学记,还是决定读给他们听,万一产生了一点影响呢……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8、辛亥革命爆发后,周恩来带头剪去辫子,并接触进步书籍,他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和同盟会的杂志,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无论是章太炎难懂的古体文,还是梁启超的近体文,周恩来都认真阅读。
9、答:其他同学读书都是为亲人、为自己、为家庭,而周恩来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在对比中,我们感受到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10、幼年童年时期的家庭变故使周恩来比同龄人更早成熟。外祖父、小叔父相继过世,后来生母万氏因操劳过度35岁因肺痨去世。不久养母陈氏也因病去世,10岁时的周恩来已经“佐理家务,井然有序”。
11、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
1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立志——疑惑——气愤。)
13、学生思考后,自由回答。(预设:为父母、为了以后有好生活、为了考大学……)
14、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15、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时候,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他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常常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自己在阅读书报时思考的问题。当时他们讨论得最多的是怎样救国和宣传救亡的问题。
1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17、辛亥革命爆发后,周恩来带头剪去辫子,并接触进步书籍,他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和同盟会的杂志,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无论是章太炎难懂的古体文,还是梁启超的近体文,周恩来都认真阅读。
18、明白。在外国人的地盘里,他又目睹中国人受外国人的欺负,中国巡警局不为中国人申冤,反而训斥那位妇女,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周恩来深刻体会到中华的确不振。他便一直思考,并明确读书的目的就是要振兴中华。
19、文层次巧妙、过渡自然。课文没有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这三件事,而是采用了先出示结果,再追述原因的写法:一开头就向读者展现了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一节修身课上,魏校长和同学们围绕着“为什么而读书”展开的对话情境。同学们的读书目的,有的是为家父、有的是为明理、为光耀门楣,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一位男同学与众不同的回答让大家震惊,他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这位同学是谁呢?为什么小小年纪会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呢?顺应读者的疑惑,课文揭示人物的身份,明立志的缘由。原来是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不振”,他不愿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这样的欺凌。课文从生动的情境描写开始,制造悬念,步步释疑,引人入胜。自然的过渡又使事情之间衔接流畅。第10自然段是过渡段,既承接上文,回答这个与众不同的男孩是谁,同时引出下文对周恩来的介绍和立志缘由的叙述。
20、周恩来从小学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南开学校毕业时与同学们互赠“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留言,到日本留学又回国参加五四运动,再到欧洲勤工俭学又回国投身革命……就一直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21、(2)画一画,文章写了哪三件事?简单概括。
22、在上海某公园的门口竟然挂出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2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4、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25、孩子们,当你们长大成人那一天,你们也能如你们父母那般,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你们自己,给你们的家人提供一个温暖的家,那么你们就是在为这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假如在这之外,你们还能像袁隆平院士一般潜心杂交水稻、饱暖天下苍生,还能像终南山院士一般专注疫病研究、守护华夏健康,还能像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一般筑梦中国人的一片星辰大海……那么,你们就是在为这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打头阵、挑大梁了。然而,你们一定要明白:无论是维持小家,还是造福大家,甚至仅仅是为了自己,它们的前提都是在你们应该苦读的时间付出艰辛的汗水与努力!
26、多媒体出示周恩来图片,学生分享搜集的周恩来勤学读书的小故事。
27、设计意图:“润物细无声”,通过品读少年周恩来的誓言,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引导学生真正了解周恩来的胸怀与抱负。
28、明白。在外国人的地盘里,他又目睹中国人受外国人的欺负,中国巡警局不为中国人申冤,反而训斥那位妇女,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周恩来深刻体会到中华的确不振。他便一直思考,并明确读书的目的就是要振兴中华。
29、齐读“中华不振”的语段,在文中画出让你感到“中华不振”的语句。
30、20世纪初,中国受帝国主义欺凌、压迫之时,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愿,如今,我们的祖国已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任人欺凌的中国了,如今的中国已经日益崛起。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你可曾想过:今天的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31、课文多次出现“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下面周恩来写的诗,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32、反衬:别处的冷清与萧条,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过得舒适、富足,而中国人自己却过得悲惨、贫穷。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33、两个反问句,看似简单明了的问题,却让人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对于爱问问题的周恩来来说急于想知道答案。
34、最后,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因为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所以不忍她的眼中饱含泪水,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能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终身,这种为国家民族献身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
35、 提示学生默读时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能一目十行,不求甚解。
36、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7、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38、默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几件事,并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9、参观关公祠和日俄战争遗址让他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40、看到这一切,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同学们,你们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了吗?根据老师的板书来说一说。
41、学生还没写这篇练笔前,我心中已经大致知道他们会写些什么——前提是允许(也许用“要求”更合适)孩子们写最真实的想法。我也确信绝大多数语文老师与我有同样的想法——当前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决定了这一点。在这个时代面前,个人优先选择物质本没有错!即使是乱世,置精神于物质至上的成年人也只是少数,更何况今天的孩子们。
42、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