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大的共事,新文化运动中同一阵线的经历,给蔡、胡两人的终生友谊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以后直到蔡元培1940年病逝,二十年间他们在许多重要活动中,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2、蔡磊砢:他很少提及法国的大学,但是在法国的经历对他影响也非常大。他讲法兰西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这是与他公民道德教育的理念密切相关的。教育的一个最高理想是使人建立健全的人格,而健全人格,在他觉得内核就是自由、平等、博爱。只不过他用儒家的话语去解释,分别对应到“义”“恕”“仁”,用中国传统的东西与之融合。他觉得西方一些理念是好的,其实中国传统里也有,只是我们之前没有深刻地理解。(蔡元培如何评价胡适)。
3、实事求是,不是避开事实问题而去谈理想主义,不是抛弃现实问题而去重建社会。需要有一种实践的精神在事实中发现问题,并改善现实,这或许就是胡适的实验主义。
4、 中国历史到了1927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转折点,每个人都自己选边站,蔡元培站在哪一边,是他如何评价他的关键。至于建国后共产d对他的评价问题,整个儿的国民d政权1927年之后被彻底否定,哪里还有可能高评蔡元培的?充其量是他的重要性还不够高,懒得单独拎出来批判他而已——这不是高评而是低评。也就是说,此时蔡元培已经没有了重要性,不值得单独评价他了,更为具体的评价则要等待学者对于历史材料的爬梳整理去完成,所以,评价蔡元培不再在政治场域中间进行了,这是他完全过气的结果。
5、蔡元培对北大的意义众所周知,但实际上他的主要助手和接班人蒋梦麟对北大也功劳不小。
6、丙种会员,于前五戒外,加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三戒。”
7、所有这些新文化运动参与者中,“庇护人”蔡元培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人物之一。正是以1917年1月蔡元培到任北京大学校长为起点,新文化运动才真正有了实在的阵地,新旧两个阵营最活跃的思想者们由他而汇集在了同一场域。陈独秀受蔡元培之邀任北大文科学长,将《新青年》移至北京,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陆续加入编辑部,北大内外,围绕新思想和白话文运动,展开了中国近代文化最活跃的争论和变革的局面。
8、耿云志,辽宁海城人,生于1938年12月,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名誉会长、胡适研究会名誉会长、孙中山基金会顾问。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政治史、文化史、思想史的研究,于思想史用力尤多。著述二十余种,论文与文章近300篇。
9、但很可惜,他们在民国教育与文化史上的位置,
10、在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谱写了弦歌不绝的佳话,成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理念更是为人称道。
11、《中国哲学史大纲》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
12、北大人才方得以大师辈出,北大学术方得以硕果累累。
13、上任北大校长后,胡适雄心勃勃,致力于北大全面复兴,“把北大做到最高学府,做成功今日最高的学术研究机关”。
14、1917年1月,蔡元培到北大任职。当时北大是一座封建思想、官僚气息十分浓厚的学府。当时有“两院一堂”(参议院众议院和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之称,指京师大学堂的师生和参议院众议院的议员,多出入八大胡同,私生活荒唐,打麻将,吸大烟,吃花酒,捧名角。有钱的学生,带着听差,学生上课时,听差要呼“请大人上课”。
15、陈垣、徐悲鸿、熊十力、马寅初等学界名流纷至沓来。
16、他主张教育独立,保护学生,“五四运动”时期对学生的爱国行为“睁一眼闭一眼”。
17、可以说,是蔡元培让北大真正成为一所大学,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学。他对北大及整个中国的大学在当时乃至后来的发展都贡献巨大,就如美国哲学家杜威所言:“以一个校长身份,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人。”
18、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是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1917年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以提倡文学革命和思想解放而成为与陈独秀齐名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19、特别是他以赞赏的角度支持以考据的方法作为研究的开端,且用宋儒贯通理论的手法对文章作评论。既免于空疏臆说,且免于支离碎琐。对于我们做历史的人来说真是一个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