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2、“削断麦根,牵断磨心”,是说麦子需要勤中耕,中耕后可以增产,但他不用增产等明字眼,而说麦子加工,磨大量的麦粉时可能会把磨心都牵断了,这样烘托来说,以鼓励人们作好田间中耕工作。
3、在明、清时期,宁波人在处暑之节气,还有拜土地爷和煎药茶的习俗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吕氏春秋·离俗览·上德》: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人不怪也。《涅槃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吕语集萃·存养》: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朝看释伽经,暮念华严咒。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水浒传》四十五回)
5、如选好品种的农谚:“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苗生”、“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可见选种在农业生产上有多么重要。
6、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时代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了解到的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对指导农耕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农谚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
7、(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
8、(宁波农谚导读由宁波农谚传承人庄兆民先生供稿)
9、如果芒种时节打雷、夏至时节刮北风的话,那么这一年的收成就不好。
10、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农谚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
11、2021为无春牛年,“寡年遇到牛,一年忙到头”,老话能信吗?
12、但是,农谚说:“大暑凉,水满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有句老话说的好,说:小暑大暑,灌死老鼠。小暑大暑怎么还灌死老鼠呢?实际上说明,这个时候雨水比较大,而且雨水充足。由于连续阴雨绵绵,将田地里的老鼠窝里灌满了水,老鼠没法生活,所以被雨水灌死。
13、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在一度饥寒交迫没有粮食供给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重耳的安全,他们不能外出,所以介子推就把自己的大腿肉割了下来,为重耳充饥,最后重耳返回晋国,成为了晋国的皇上,介子推本该在这个时候接受封赏,只因这时的晋文公身旁有小人谗言,所以介子推就一气之下选择了和母亲一同隐居山中。最后晋文公在介子推的一个诗文中感觉到自己对介子推有些愧疚,所以就寻找介子推回到朝中,这时的介子推已经无心返回,这个时候晋文公做了一件错事,那就是用大火烧山引介子推出山,没曾想烧了三天三夜还是不见介子推,最后在一颗树下看到了介子推和其母亲的尸首,晋文公大悲,然后就设立了一个日子,在这一天就会捏一个兔子,代表着介子推,在捏一个“龙”的形状,代表着介子推的母亲,而这个日子就是“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
14、这样的天气,不再酷热难耐,而是相对比较凉快,也就是大暑时节天气凉爽,原因在于天气阴天,雨水充足,致使温度降低。这种情况下,造成的结果,自然是河塘沟渠水满溢,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呢?
15、再有,由于冬季暖和,来年还会有一系列影响,比如,出现干旱的情况,这也会造成粮食减产,也是农民朋友比较担心的事。另外,冬天寒冷可以冻死一部分病菌和害虫,来年庄稼就会少得病。如果,暖和这些病菌和害虫没有得到抑制,等到来年四月份就会开始爆发,引发小麦赤霉病、纹枯病,小麦蚜虫、红蜘蛛,大蒜干尖黄叶等一些病虫害,就会造成后期产量下降。
16、不难理解,谚语所说:假如十月十五下元节这天,阳光灿烂,天气晴朗,那么寒风和大雪都聚集到正月里了。可见,正月多是寒风凛冽,大雪飞舞。
17、物候知识:“天上赶羊”是指积云在消退过程中,被风吹散产生的白色破碎不定型的散片云,象被赶的羊群一样迅跑。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冬春季节,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靠近本地,且移动速度快,风力大,降雨一扫而过,雨量不多,然后本地受冷高压控制,天气转晴。
18、在民间,农历十月被道教称之为下元节,是水官大帝圣诞之日。
19、古代民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因为“大寒”节气一般处在“四九”和“五九”之中,冷空气还是很强的,还没有散去。在古代也有“寒气之逆极,故为大寒”,意思是说小寒大寒是一年当中最冷的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就应该冷,是自然规律。如果,不冷还比较暖和,就比较反常了。
20、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21、其实在农村婚嫁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是比较倾向于看属相结合的,就拿这个蛇和兔来说,“蛇”代表着财富,而这个“兔”代表着沉着和幸福,所以这两个属相的结合就会给家庭带来荣华富贵和幸福美满,对于过去的农村人来说,只要有祝福的婚姻就都是好婚姻,所以对于“蛇盘兔”的婚姻,农村人还是非常青睐的。
22、在古代的时候是没有天气预报的,可是农民又是靠天吃饭,在当时种植技术也比较落后,农民种植庄稼的收成好坏,很大程度是受天气影响的。如果当年风调雨顺,那粮食收成就会比较乐观,反之如果出现旱情了,那粮食的产量就会受到影响。而古人在长期的农事劳作中,也发现了虽然天气是变化莫测的,但是也有一些规律可循的,因此就把这些规律总结成为了农谚,由于确实对天气的预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这些农谚就一代代流传下来了。
23、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节令的变化反映在农事之上。
24、就拿北方大量种植的玉米来说,到了农历五月底的时候,正是大量需要雨水的时候,如果这个期间雨水不足,也不能及时灌溉,那就会影响其长势。前期长不好,等到后面就算是雨水多了,那时令己经过去,玉米也难以生长了,这样收成自然不好了粒。而其他秋收作物也一样会受到影响。所以老祖宗的这句农谚是有道理的,不过现科学技术发展了,就算是不降雨,出现了旱情了可以人工降雨了,或者是打井灌溉了。
25、但是关于小雪节气,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对其有误解,认为到了小雪节气的时候就会开始下小雪了,而到了大雪节气就会下大雪了。也就是说把小雪节气和气候现象的下小雪划上了等号,事实真的如此吗?
26、刚刚的那句俗话,就是祖辈留下来,用于确定入伏的日子,俗语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当夏至来了之后,第三个庚日就是所谓的伏天了。而提及到的入伏,就是进入到伏天,大家都害怕的三伏天,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那段时间。伏天可以简单地分成三段,分别是初伏,也有农民叫成是头伏,接着就是中伏,也就是二伏,最后是末伏,就是人人的怕的三伏。这里提到的头伏和末伏,持续的时间是10天,而中伏就有不同,有些年份可能只持续10天,可有的年份却会持续20天。虽然每年的夏至都是21或22日这两天的其中一天,可是入伏的时间却没有这么固定。
27、但是在北方地区,到了小雪节气的时候最低气温多数已经在零下了,因此出现降雪也就不足为奇了。也是因为在这些地方都已经早就出现降雪的天气现象了,因而在民间也有不少和它相关的农谚。
28、(当太阳落山时,呈深红色。这说明是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和杂质,一般致阴雨的可能性较大些。)
29、 南天霍西(闪电)火门开,北天霍西有雨来。
30、 桃花落在尘土里,打麦打在泥浆里;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尘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