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44页。
2、叔本华从观念论出发,认为美学的认识只是对观念的反映,美的艺术只是以固定的形式反映了观念。艺术家的创造只是技巧问题,即掌握熟练的技巧以反映观念。这显然否定艺术家在内容上的创造和现实中的再创造活动。 (叔本华哲学观点)。
3、- 《纯粹理性批判》(德)伊曼努尔·康德(译)邓晓芒
4、从通常意义来说,人是什么比他有什么和别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更影响他的幸福。因为个性随时随地伴随着人并且影响他,因此,人格,也就是人本身所具有的东西,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5、伟大的法国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也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从亨度斯写的《阅读普鲁斯特指南》,我们可看到普鲁斯特是“叔本华的崇拜者”;他喜用“让人联想起叔本华的语言”。例如,在描绘与恋人在一起的快乐时,“那更多是苦痛的消除,而不是肯定性质的快乐”。甚至“普鲁斯特对生活的看法也与叔本华的看法大同小异”。还有其他众多的细节,也反映出如果普鲁斯特不是受了叔本华的影响,那就是两人英雄所见略同。
6、叔本华和尼采都是虚无主义者,怀疑论者和唯意志论者,都怀疑人类基本知识,都很强调精神意志的作用。
7、1859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引起轰动,叔本华称“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在第三版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总算我在彼德拉克的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叔本华在最后的十年终于得到了声望,但仍然过着孤独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条叫“世界灵魂”的卷毛狗,有人说这个名字是用来讽刺黑格尔的,也有人说不是。
8、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现象或表象,意志与表象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上的。生活是意志的表达,意志是不能满足的源泉,但生活总是追求这种不能满足的源泉,所以生活是痛苦的。他们的哲学观点是相反的。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客观和独立的,世界的发展是不同发展阶段绝对精神的表达。叔本华的意志哲学认为,世界是由生存意志的内在驱动力驱动的。
9、《姜人生哲学到底——20位哲学家的生命策略》
10、 just remember, once youre over the hill you begin to pick up speed。务必牢记,只要翻过山头,你就可以走得更快了!
11、叔本华现象主义的出发点是错误的。我们认识的对象是经过人的主观认识方式改造的,我们对外界的认识受人的肉体器官的构造的局限,这是事实,但因此得出外在的世界只是现象、梦幻的结论是错误的。
12、叔本华认为让学生们耗费大量宝贵的时光去研究“荒唐”的黑格尔哲学,不仅“毒害”了他们的思想,而且带坏了整个一代人的学风。他指出,当时德国学术界缺乏严肃认真的研究空气,既不认真研究前人伟大的哲学思想,也不认真研究现代科学知识,但是“每一个初学者都可以对一些曾经使最伟大的思想家大伤脑筋的问题随便发表意见”。一些庸俗之辈拙劣地模仿黑格尔构造哲学体系,“唱起哲学的高调,把宇宙用一种根本不同的演绎法,从绝对中推演出来,这种推演一个比一个更令人厌烦”。
13、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喜爱和接受叔本华的思想,那是因为哈代本身就有自己的直觉和洞见,而这些东西与哲学家叔本华的思想不谋而合。此外,叔本华的思想为哈代自己的想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思想基础。这是研究哈代的英国学者贝里的观点。根据贝里所言,《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读完叔本华以后写出的作品。这一作品与叔本华的悲观思想相当吻合,叔本华的名字甚至还在书中出现。另外,叔本华对音乐的见解还通过哈代对苔丝听到音乐时的描写反映出来。叔本华对催眠、哭泣等的见解也在这部书中一一以另一种方式重现。
14、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给予一个刚认识不久的人过高的赞誉,否则,你很有可能会大失所望,因此而惭愧甚至受到某种伤害。决定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要看他的本性,一个人的品性往往能通过他对一些日常小事的处理看出来,因为在处理小事时他是毫无防备心理的。这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一个人的人性中欲壑难填的利己心以及毫无利他之心的极好机会。如果这些弱点和欲求缺陷是通过一些琐事或一般行为显露出来的,那么,你将会发现这些弱点和缺陷也同样体现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尽管他会极力掩饰这些弱点或缺陷,伪装事实。
15、 由上可见,仅仅是推翻一个“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的稳定性就荡然无存;那如果同时推翻“时空”与“因果律”,那么我们所有归纳总结来的数学、物理等科学,乃至我们所有基于经验得来的理念和知识也都将不复存在,整个人类文明都将倾覆。
16、我们所有的满足,即一切的享乐或幸福,都是消极的;反之,只有痛苦才是积极的。
17、瓦格纳把自己的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送给了叔本华,作品上只是写上:
18、叔本华的这本书的主旨是作为表象但最终作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将两者并列的。在本书中,叔本华试图解决康德哲学遗留下的难题。所以整部书都是为了阐述这一思想,他始终坚信自己已经解决了世界之谜。
19、第三篇“世界作为表象再论”是专门探讨一种最高等级的表象,即“理念”。康德的自在之物就是理念,在叔本华这里理念也是超出一切现象和根据律(充足理由)范围之外的,它是“自在之物的直接的,因而也是恰如其分的客体性”理念既然也是意志的客观化表象,所以主体对它也有一种“认识”;但由于这种认识超出了充足理由律,不再去问“为什么”,而仅仅诉之于静观,它就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即审美。在这里“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也即是说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他已仅仅只是作为纯粹的主体,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好像仅仅只有对象的存在而没有觉知这对象的人了,所以人们也不能再把直观者和直观本身分开来了,而是两者已经合一了:这同时即是整个意识完全为一个单一的直观景象所充满,所占据。”(6)艺术和美是对意志的忘怀,是主客同一的理念的获得,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天才。天才如同疯子,他能够不顾常识的束缚,因而摆脱求生的意志,而让最高理念完美地呈现出来。审美也正由于摆脱了意志,因而也摆脱了意志所带来的痛苦,所以使人感到愉快,审美快感是不带意志的快感。为了说明自己的美学观点,叔本华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各门艺术的原理,显示出他对建筑、美术、雕刻、戏剧、诗歌、小说等等的全面而丰富的修养,但最为他所重视和推崇的还是音乐。他甚至认为:“人们既可以把这世界叫作形体化了的音乐,也可以叫作形体化了的意志。”(7)
20、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21、的确,当一个人回顾自己人生历程中的细节时,自己一生中所发生的一切有时候显得就像早已安排好了似的,而出现过的人物就犹如在一部戏里陆续登场的演员而已。
22、我们这里说的叔本华与佛教思想相似的部分其实是他对于苦难的思考。佛教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叫做“众生皆苦”。这一思想与叔本华对于苦难的认识是契合的。然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他对意志的研究。他认为“世界是意志的表象”。简单来说就是意志作用非常大,甚至可以影响整个外在的世界。这可与佛教中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23、 这很棒,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认识自己,那么我们就可以认识世界了!
24、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有人认为它荒芜、枯燥和肤浅,有人觉得它丰富、有趣而充满意义。
25、叔本华把艺术看作是解除人类存在的痛苦一个可能途径。他更偏向于内心的探索,反映当时社会开始对人内心世界的关注,是意志哲学的先驱。
26、其次,这个绝对观念又是如何创造出世界呢?叔本华指出,黑格尔哲学是“把宇宙用一种根本不同的演绎法,从绝对中推演出来”,而在他看来,这是不可能的,因而也是错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两点:第叔本华认为认识主体理性与客体认识对象(世界万物)二者相互联系,互为存在的前提,“与客体同时,主体已立即同在,相反亦然”,在它们之间,“既不能在客体对主体、也不能在主体对客体的关系上安置从后果到原因这一关系”,不能说一方作为原因产生另一方。黑格尔哲学的错误恰恰在于不懂这一道理,误将理性作为客体产生的原因。
27、在当代的作家当中,阿根廷名作家博尔赫斯也深受叔本华思想的影响。这是叔本华研究专家麦吉对此的描述:
28、在19世纪的德国,黑格尔哲学统治了当时整个思想教育界,叔本华带着愤懑的情绪描述了这一情景。他写道:“现在已经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当然不得不献身于研究‘黑格尔伟大的精神’”,他们“用全付精力对这些庸才无休止的平淡无奇的作品进行枯燥的研究,滥用分配给他们短暂的、极为宝贵的大好时光,而没有用这样的时光去获得……那些极为稀少的、名符其实的、真正罕见的思想家的??…可靠知识”。
29、比如,当我们看到一棵树,我们看到绿色;然而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并没有“颜色”存在,而“颜色”的实质表现是“光谱”,而对光的进一步细分又涉及到“波粒二相性”。总之,颜色是我们的神经系统给我们的一种反馈,是高级视觉皮层产生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被康德归纳为“现象”;而真实存在的物体实质,被归纳为“物自体”。
30、一个人惟有当他独自一人时,他才是自己,假使他不喜欢独处,那么,他定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他孤独无依时,他才真正是自由的。一个人的独立性越强,越难成为与他人交往关系的牺牲品。对于独居,是欢迎、忍耐还是逃避,要依据一个人价值的大小来决定,当独自一人时,可怜人体验到的全是不幸,而聪明人喜欢的却是独居的高尚伟大;简言之,每个人都将成为他自己。
31、 我妄图猜想一下,叔本华应该能列入文青们最喜爱哲学家TOP.毕竟说热爱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在现在看来还挺带感的。可是,你认为的“悲观主义”真的是叔本华所说的“悲观主义”吗?哲学家一天到晚苦痛,到底在苦痛些啥呢?
32、 康德认为,由于人能且仅能通过自身已有的感官感知真实世界,且此感知过程中的失真是必然的,因此我们是永远无法探知“物自体”的。这个想法被维特根斯坦进一步总结为“智慧的极限”,或者我们可以更简单地理解为“人类的硬件限制”。
33、生活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尽职而终的说法是一件善事,它意味着某些人已经了结了他的工作。
34、 以上的思想与其说是一种庸俗化的“悲观主义”,不如说是一种变相的“乐观主义”。这种思想要么如同第二句,认为“世界仍旧是快乐的,至少应当快乐”,因此“破”了还想着要“立”;要么如同第一句,欺骗自己全然绝望,然而在所谓“快乐”降临时仍然欣然接受。这只是将悲观诉求为一种更为高级的希冀与快乐,只要有这样的想法,就根本无法触及“悲观主义”的内核。
35、叔本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存在很多缺陷、错误,有些甚至是很严重的错误。
36、在叔本华的思想里面,意志是一个本体论的概念,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意志独立于时间和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意志也是一切人类行为的根源,由意志产生意欲,由意欲产生动机,由动机产生活动。叔本华说,每个人只要闭目静思,就会知道自己的存在,原来是永无休止的受着意志的支配与奴役的,人受意志的支配与奴役,无时无刻不在忙忙碌碌地试图寻找些什么。每一次寻找的结果,都会发现自己原来与空洞同在,最后不能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原是一大悲剧,而世界的内容却全是痛苦。
37、 在叔本华看来,这三个概念的联系是:“表象”->“理念”->“物自体”。
38、所以,托马斯·曼干脆地说:叔本华作为意欲的心理学家,就是现代心理学之父。从叔本华开始,然后是尼采,然后直接到达建立起叔本华的无意识心理学,并把这学说应用在精神科学的弗洛伊德及其一干人。
39、这四种不同表现形式分别是:因果律,逻辑推论,数学证明,行为动机。这四种形式并不作为证明充足理由律的原因,而是充足理由律在这四者中表现其自身。
40、贪欲并不是一种恶德,只有它的对立面奢侈才是一种恶德。奢侈来源于当下瞬间的一种肉欲的要求,建立在一种错觉上面,认为感官的享乐具有一种积极的或真实的价值。
41、 这也就是说,即便一切都是假的,但终究道德是真的。(这样看来康德的确是一个非常温情的哲学家了)
42、在人生进程中,内在必然性显出为人的本能冲动,然后是理性的权衡、思维,最后,外在情势也加入共同发挥作用,这样,在人生走到尽头以后,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一生就犹如一件终于圆满完成的艺术品。虽然在此之前,当人生还在发展变化时,它看上去似乎欠缺计划或者目标。这就跟每一件在计划中进行,但还没有峻工的艺术品一样。当人生圆满完成以后,仔细审视这一生的每一个人,都会让你瞠目结舌:这一人生轨迹活生生就是深谋远虑、匠心独运和持之以恒结出的成果。这一结果是否意味深长则视这一人生的主体是平凡庸俗,还是出类拔萃。
43、 康德说:好吧,那既然我们所能认识的世界皆为表象,而我们又无法触及真正的世界,不如我找一个不依托表象世界存在的东西,这总该是全然真实的了吧。然后,康德找来找去,找到了”道德“,这令他欣喜若狂,认为这就是那个脱离表象世界存在的、全然本质、全然真实的东西。
44、叔本华无视黑格尔哲学中的精神财富,对辩证法一窍不通。他在其著作中很少谈到辩证法,偶而谈到也只是将它当作“逻辑学的同义词”;认为它仅是一种“争辩的技能”或“精神格斗的技能”。更有甚者,他还将全部黑格尔哲学贬为“胡说八道”、“瞎吹牛”、“令人作呕的废话”。这是对黑格尔哲学的严重歪曲,这种歪曲在某些方面反映了叔本华的无知和他顽固地坚持非理性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哲学立场。
45、在他对自然界的哲学解说中,机械论,牛顿力学中的形而上学静态世界观占了统治地位。他把宇宙中的基本事物种类看做是有定数的,不增不减,只会转化轮回。这完全不符合进化论的观点。在他的体系中没有发展衰亡,没有进化,退化。
46、俄国文豪托尔斯泰(1828—1910)在1869年完成了《战争与和平》以后,就一头扎进了叔本华的哲学世界之中,并马上为之深深陶醉。在托翁写给他的一位好朋友费特的信里,托翁是这样说的:
47、人类生而具有与困难搏斗的力量,一旦困难消失,搏斗也就终止,这些力量便无处使用,力量反而变成为生命的一种负担;这时,为了免受厌倦的痛苦,人还需发动自己的力量,同时运用自己的力量。
48、这样,如果人们在之后的时间里要寻找这些东西,是会找到它们的。但这意味着就算那有着“同样多的字词”,也并不就是有了比“同样多的字母”多得多的东西。这就好比一样东西的发现者,只能是认出这样东西的价值,把这个东西捡起和保存起来的人,而不是曾经偶然捡到这个东西而又随手把它扔掉的人。或者正如发现美洲的是哥伦布,而不是因船只失事、最先被海浪抛到那里的水手。这也是多纳图斯这句话的含意:“打倒那些在我们之前说出了我们的思想的人!”如果谁要想把诸如此类偶然说出的只言片语当作是先于我说出了真理,那他们尽可以从久远得多的时候讲起,例如,可以提出亚历山大的克罗门特(《基质》)说过,所以,意愿是先于一切的,因为理性的力量只是意愿的女仆。
49、一个品质高尚的人,其主要标志是他并不从与他人的交往中得到快乐。他越来越宁愿独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认识到一边是孤独,另一边是粗俗,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50、亚瑟·叔本华(德文:Arthur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51、我开始翻译他的著作了。你也开始这项工作,好吗?我们可以联名发表这些译作。我一边读着叔本华的书,一边就在想:这个人的名字怎么可能还不为人所知呢,这简直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52、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有理由认为叔本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实际是“一箭双雕”:既射中理性主义的唯心主义,又射中唯物主义。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建立他自己的、其错误荒谬不下于黑格尔哲学的非理性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扫清道路。
53、 叔本华对于康德的思想是一部分认同,一部分批判。
54、根据写作《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的安斯康姆教授所说,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年轻的时候就研读了叔本华的哲学,并对叔本华的“作为表象世界”的理论印象深刻。他认为叔本华的理论从根本上是正确的。……要探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始祖,我们就要看看叔本华的哲学。
55、还有斯宾诺莎已经说了,欲望正是构成了每一个人的本性或本质的东西(《伦理学》,第3部分,命题57附注注释),以及之前的命题这一推动力就叫做意志(或意欲)——如果它只是与精神有关的话;如果它同时涉及精神和肉体,那这个推动力就称为欲望。这个欲望不是别的,正是人的真正本质。
56、如此,一切生命必然匆匆走向老迈和死亡,这是自然对于求生意志的努力终必归于乌有的宣告:“你们的欲求,就是以如此做终结。再企盼更好的东西吧!”它是在对生命提出如下的教训:我们都是受到愿望之对象的欺蒙,它们通常先是动荡不定,然后趋于破灭,最后,连它的立脚点也被摧毁无余,所以,它带给我们的痛苦远多于欢乐。同时,由于生命本身的毁灭,也将使人获得一个结论:一切的努力和欲望,皆为迷误。
57、人们常常因为欲求钱财,甚于其他或嗜财如命而受到谴责,但这是很自然和不可避免的事。任何别的事物都只能满足一个愿望,一种需要。如若能够品酒,酒才是最好,如若生病,药才是好的一样,所有的好都是相对的,惟有钱才是绝对的好。因为钱不仅能够满足我们对于某一特殊事物的具体需要,而且能够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
58、通过这种方式将使我们从沉重的忧思中解脱出来。否则,我们对此事的忧虑将会干扰对彼事的思考,对某一重要事务的关注可能忽略许多偶然发生的无足轻重的小事。对于每一个思想高尚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避免被个人事务和世俗烦恼所纠缠而不能自拔,从而排斥更有价值的事物。因为,那才真正失去了生活的目的。
59、在叔本华看来,概念既是个别认识的普遍概括,其内容应少于个别认识,并且概念愈抽象、普遍,其内容愈少,据此,黑格尔哲学中那个最高、最一般的绝对观念其内容应是“最为空洞的和最为贫乏的,最后成了纯粹的外壳”。但黑格却将这个绝对观念看作具有无限内容、包含一切、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绝对,叔本华指出这样一个“不受条件限制的{绝对}简直是不存在的怪物”,他嘲笑黑格尔主义者对于这样一个怪物的存在根本无法证明,他们只能像下面所说的那样,声嘶力竭地叫喊、虚张声势地吓人:“绝对,该死的!它必须存在,否则一切都将不存在!”“绝对是从哪里来的?‘多么愚蠢的问题!难道我没有告诉你它是绝对吗’。”
60、冲突、不和作为情绪差异往往是偶然的、暂时的,其结果会轻而易举地渗入所有的社会交往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记忆总是理想化的。有时甚至是神明化的,由于我们无法保留所有转瞬即逝的印象,这些印象曾在某些偶然的场合和时间里搅扰过我们。从而,使我们在过去的某个时期曾经有过的情绪发生了变化。就此而言,记忆如同一只模糊的照相机镜头。它将一切均收入镜头中,所以产生了比实际景致更美好的画面。就人而言,被摄入记忆的镜头则常常没有一点效果。因为,虽然记忆的理想化倾向需要时间的协助才能发挥作用,同时它又立即开始作用。因为,只有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间隔再去见你的朋友或熟人才是明智的;当你再次见到他们时,你将注意到记忆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61、爱尔维修说得很对,嫉妒之人虽然表面上很公正,但却是无所不用其极以贬低别人的成就。……唯独嫉妒促使我们在古人那里寻找所有当代的发现。在这些发现之前,前人所说过的随便某一句没有意义的或至少不知其所指的话,就足以引发“剽窃”的叫喊(《论精神》,第4部分,7)。在此,允许我再让大家回忆爱尔维修的另一段话,我请求读者不要以为是我的虚荣和自负所致,而要留意这段话所表达的正确思想;至于这里面所说的是否也适合我,则大可置之不论。
62、叔本华认为,每个人对别人的基本倾向,在品性上被定为要么是妒忌,要么是同情,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人类的美德和恶德。嫉妒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道坚厚的墙;同情则使这道墙变松变薄,有时候,甚至彻底把它推倒;于是,自我与非我之间的区别便消失了。
63、人生好比一次旅行,沿途定会看见许多美景,只是其景色跟刚开始时有所不同,当我们去靠近它时,它又有变化,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就是真实的人生,今天将成为昨日,昨日已成为历史,每一刻都在变化,对我们的愿望而言,更是如此。我们时常能意外地找到那些别的比我们所要寻求的更好的东西;我们所要寻找的东西,往往不在我们着手寻找的那条途径上,因此,我们找不到期望的欢乐和喜悦,惟一给予我们的,只有经验、世故、知识。而这是一种真正的、永恒的幸福,不是短暂的,只在幻想之中才有的。
64、叔本华认为,一个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倒进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因此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视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的感受如何。
65、我把它称为生存意欲(WillenzumLeben),因为这个名称表达了我们对事物最终所能认识到的东西。同样地,间接与直接的关系也再一次在道德学中出现。一神论者想要在人所做出的行为与人所受的苦之间取得平衡,我也是这样。但他们相信只有间接通过时间和审判者与复仇者,才能把上面两者扯平,而我认为在此是直接的,因为我已证明做出行为者和受苦者是同样的本质。基督教的道德成果直至那最极端的禁欲、苦行,在我的著作里是理性的,是建立在事物的整体关联上;但这些在基督教那里却是通过寓言来表达的。人们越来越不相信这些寓言,所以,人们必须转向我的哲学。泛神论者不可能有任何真心实意的道德学,因为对他们而言,所有的一切都是神一样的,都是很好的。
66、 叔本华认为,讨论”自我“是我们人类特有的权利(然而,后面一些生物学家告诉我们,还有其他动物也有”自我意识“)。可”自我“为何这么特殊呢?那是因为”自我“本身是作为一种物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而”自我“做出的行为却是一种”表象“,而我们却能明确的知道这种表象的目的是什么,这种”明确知道“的主观意识被叔本华称为”意志“。
67、 OK,在明白了“现象”和“物自体”的概念之后,我们来看看康德对此的想法。
68、在小说集《羊脂球》中的一个故事《在一个死人的周围》,就是与叔本华有关的,并且,故事中所用的大都是赞语。
69、在一个社会中,令智者恼怒的是“权利平等”,因为这些权利直接导致人人都可以自命不凡,那是大家喜爱的;而在自然情况中,才智上的差别就意味着所拥有的社会权力应该有相对的不同。理想的社会承认任何类别的要求,可就是不重视才智,把才智视为违禁品。人们对于各式各样的愚蠢、乖戾和鲁钝都表现出无限的耐心,具有才华需要获得他人的赞同,否则需要完全深藏起来。
70、人与人之间,在品行和才智上,上天所设定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但人类社会总是忽视这些差别,甚至要将这些差别消灭,或者说,社会建立了人为的差别,阶级和地位的划分,来代替它。后者与上天建立的高下次序,往往完全颠倒。这样安排的结果就是将一些才智低劣的人往上提升,把少数天赋卓越的人压下去。遇到这样的情形,智者通常都会遁入荒野,这类人一旦增多,平庸之人更加不可一世。
71、《论意志的自由》、《论道德的基础》(1841年)
72、个性差异、气质迥然常常或多或少会引起不和,尽管这种不和可能微不足道。思想的平静,灵魂深处的安宁以及身体的健康,所有这一切世间能给予的最大幸福,只有在独居中才能获得,而这种平静和安宁作为一种持恒的心境,惟有身处绝对幽静之处方可达到。
73、 终于讲完了叔本华是怎么从”表象“和”物自体“的概念出发,推及出一个彻彻底底的”悲观主义“的。
74、黑格尔的哲学观点是将绝对精神视为世界的起源。绝对精神不是超越世界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精神现象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替代、发展和生命的永恒过程是绝对的精神本身。
75、 在这里以“时间”为例简单理解一下上述概念:
76、由此才可以向以后的读者解释这样一个事实,否则就是不解之谜了:即为何我的同时期的人对我是那样一无所知,我就像是住在月亮上的人。但一套思想体系尽管没有别人感兴趣,也没有别人的参与,却可以让这个思想体系的作者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不间断地、热切地投入其中,激励他从事持续的、没有报酬的劳作——这正好是对这个思想体系的价值和真理的一份证词。我不曾从外在获得任何鼓励,只有对所做事情的热爱支撑着我在许许多多的日子里不知疲倦地埋头苦干。与此同时,对拙劣之作所赢得的喧哗和名声,我却冷眼鄙视。这是因为在我初涉人生之时,我的守护神就已经要我作出选择:要么认识真理,但却无法以此取悦任何人;要么与其他人一道教授错误的东西,但却被赞誉和学生簇拥着。对我来说,做出选择并不困难。
77、黑格尔的这套理性主义哲学,对于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来说不啻是一个神话,他根本无法理解。叔本华对于理性自有他的另一套看法。在叔本华看来,人的认识不过是由非理性的意志所派生、并为它服务的工具。他将人对表象世界的认识分为两种:直观认识和理性认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理性的功能只是在直观的基础上“构成概念”。概念是一般,它是直观的复写,它的内容全部来自直观,是对于同类直观认识共同属性的概括。根据上述两种认识产生的过程,叔本华指出,只有直观才是“真理的源泉”,而理性的作用只是保存知识、传达知识、运用知识。
78、1814年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歌德对此文非常赞赏,同时发现了叔本华的倾向,告诫说: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他称柏拉图为神明般的,康德为奇迹般的,对这两人的思想相当崇敬。但厌恶后来费希特,黑格尔代表的思辨哲学。
79、好了,介绍了叔本华关于意志和表象的划分,我们再来聊聊,他的这种思想的起源。前面我们介绍过,叔本华非常崇拜两位哲学家,一位是柏拉图,一位就是康德。从柏拉图的理念,再到康德“物自体”,和叔本华的“意志”其实是非常类似的。柏拉图认为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论”,区分了现象和理念,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只是现象世界,是虚幻和不真实的,现象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理念世界才是真正和本质的世界。而康德区分了现象和物自体,我们只能认识到世界的现象,或者说事物显现给我们的样子,而世界本来的样子,也就是“物自体”,是我们无法认识的,这个前面在讲康德哲学的时候也介绍过。叔本华借鉴了柏拉图和康德的思想,区分了:意志和表象,但是和康德不一样,康德认为,凭借理性我们是无法认识世界的本质,也就是物自体的,而叔本华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恰恰是我们最熟悉的,它就是意志。
80、叔本华哲学同样渊源于康德哲学。叔本华公开声明他的哲学“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但是,他对于康德物自体学说的态度却不同于黑格尔。他称赞“康德的最大功绩是划清现象与自在之物(两者之间)的区别”。他接受了康德把世界二分化为现象与物自体的观点,承认在现象之外存在着理性认识所不可及的物自体,并将这一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
81、 如果你也是怎么理解“悲观主义”的,那我可以先给一个结论,以上的想法都和叔本华真正的“悲观主义”思想相去甚远。
82、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在20岁左右就发现了叔本华这位他毕生崇拜的哲学家。那是触电式的经历,就跟尼采初次发现叔本华的经历一样。
83、我们有时这么想,人们完全无法相信有关我们私人的话,可他们从未想到要怀疑这些话的真实性,但如果给了他们一丝丝怀疑的机会,他们就会发现绝对不可能再相信它了。我们时常透露什么事,暴露自己,只是因为我们猜想别人一定注意到了——正如同人会从高空跳下,因为他慌张,换句话说,因为他觉得他已经再也站不稳当,他所处的位置给他的痛苦很大,他认为不如立刻把生命了结。
84、 就此来看,叔本华仍然很乐观,毕竟”方法论“都提出来了。
85、叔本华根据自己对理性的看法来审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哲学,他认为后者完全歪曲了理性,是“在一种完全虚构的理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86、“我一直以为压抑的理论是原初的,直到兰克给我看了《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的一段——在那里,哲学家叔本华试图为疯癫做出解释。他在那里所说的关于人们全力压制自己,不肯接受某一令人痛苦的现实,完全与我的压抑理论相吻合。我不得不感谢自己并不曾广泛地阅读,这样我才有可能有所发现。当然了,有人会阅读了叔本华这些讨论,但却忽略了这些讨论而没有发现出什么。……所以,我时刻准备着放弃认为是首先做出这些发现的人,并且是很高兴这样做;在不少精神分析的案例里,精神分析所做的繁琐工作只是证实了哲学家们直观获得的深刻见解。压抑理论是精神分析学的柱石”。
87、在行为的道德中,不主张理性和自我的要求。不但如此,正好相反,纯粹意志一旦表现出来,事情也就此结束。
88、尼采认为,人应该重视自身的力量——甚至于是缺陷——尼采在《权力意志》一书中说过:“我怀疑哲学家当中那些沉思冥想者,自得其乐者,安于自身者——他们身上缺少那种将缺陷视作力量的正派作风的构成性力量和精致品质”。
89、瓦格纳也在自传中写到:“在四年里,叔本华的书从不曾离开我的头脑思想,到接下来的夏天为止,我从头至尾已研读了叔本华的书四次。叔本华的书对于我的整个一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90、叔本华认为,如果你必须生活于他人之中,就必须允许每个人都拥有按其特性生存的权利,无论其结果是什么。你应当做出的全部努力是顺其自然地、恰如其分地利用其特性,而不希图其本性有何改变,或随意谴责它。这便是“待人宽容如待己。”这句格言的真实含义。无论如何,这是一项其难度和正确均成正比的任务,那些避免与同类过往甚密的人才是幸福的。
91、叔本华在哲学上尼采在思想上都属于标新立异,特立独行之人,都有想超脱的想法。
92、叔本华认为人生是感受痛苦的过程,快乐占少数,是彻底的悲观主义。
93、(1)杨祖陶:《德国近代理性哲学和意志哲学的关系问题》载所著《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新版、第3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