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经典语句网
菜单
经典句子 伤感句子 唯美句子 爱情句子 励志句子 网名大全 精选文案

梭罗是个什么样的人文案汇编94句

来源:精选文案 发布时间:2024-02-27 08:51:33 点击:59次
经典语句网 > 精选文案 > > 梭罗是个什么样的人文案汇编94句

梭罗是个什么样的人

1、把“春天”放在最后一章,写春天到来前的各种琐事,河与湖的解冻,万物复苏的欣喜和生气、愉悦。梭罗用生物学解剖图一样的精准,记录下泥沙流下铁路陡坡的景象,他说那是比春天更春天的诗歌:这是一片有机的土地,仍然继续生长。

2、梭罗其实也绝不仅是在一旁观察和反省,他还行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他不积聚任何财产,甚至不耐固定的职业,喜欢做像土地测量这样的短工,认为这是最独立不羁的谋生方式。他的这些短期工作本就在自然中,但这还不够,他还希望通过极其简单的生活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在荒野、山林和湖泊间徜徉。他之所以能够闲暇最多,是因为他需求很少。

3、我的住所却并非如此,因为我发现自己突然成了鸟儿的邻居;不是抓住一只鸟关起来,而是把自己关在了鸟儿附近的笼子里。

4、虽说永别了,但是这希望永不断绝,对这世人的爱意也永不断绝。说道别,仅仅因为他已经太老了。而梭罗是个极为简单的的人,无论从经历上还是思想上都很简单,他的爱情也很简单,正如那时的美国。他一生远没有卢梭那么多的经历,他所接触的最了不起的人物也许就是爱默生了。而卢梭的经历则太复杂了,那时的欧洲,是最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先后作过镂刻匠、家仆、收税人、官吏、家庭教师、乐谱抄写员、外交秘书、作曲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5、另一个好消息和我们读者有关。第一本书的失败没有打击梭罗的热情,他继续对《瓦尔登湖》精耕细作,反复修改,润色,增减,改了七八遍,直至1854年8月9日正式出版。此时距离他走出林中木屋已经七年。

6、俗话说,家有黄金万两,不过一日三餐,家有良田千顷,不过夜眠七尺。每个人其实都在不停的忙,好像忙着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然而事实证明,追求的东西越多,往往会活的越累。如果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回归到最本质的生活,生活会不会变得不一样呢?

7、所以后来肩吾和连叔才抱怨说,连叔说肩吾见识浅薄,不懂道理,尧帝才是受人敬仰的圣人,他们已经和自然融为一体了,他们才是大道至简的化身。尧帝治理天下,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他就认为自己很厉害了。后来当他见到“四子”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被自己的想法所束缚了,所以不得逍遥。尧帝把天下的事安顿好了之后,去见了这些神人,他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差距。

8、我们总是过于匆忙,似乎总是要赶到那里去,甚至连休假,游玩的时候也是急急忙忙地跑完地图上标上的所有风景点,到一处"咔嚓、咔嚓",再到一处"咔嚓、咔嚓",然后带回可以炫示于人的照片。我们很少停下来,停下来听听那风,看看那云,认一认草木,注视一个虫子的爬动。  

9、想为一本寂寞的书打破一点寂寞,此愿巳久,这本书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10、在《寂寞》中,作者描述了在森林中一个人生活所特有的感受——寂寞。作者并没有直接描述,而是通过其他一些动物来反衬心中的感觉,“牛蛙呜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杨和松柏.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如镜的湖面一样,晚风吹起来的微波是谈不上什么风暴的”。虽然寂寞使作者“几乎不能呼吸”,但他认为这并不是生活中最可怕的,因为“宁静不可能是绝对的”。

11、从一八四五年七月四日到一八四七年九月六日,梭罗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边,差不多正好两年零两个月。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  

12、他聊中产阶级家庭:“谁家都会为钱发愁,可这个事儿吧,好像又是一桩要竭力掩盖的秘密。”

13、应该说,梭罗给自己的生活做了一次彻底的减法。之后,他就发现,不被物欲所困,将物质欲望降到最低,幸福感反而更强。

14、许多人的梦想是环游世界,有了钱每年就可以出去旅游了。只是,就算一年中有10天是在旅游,那么另外的355天要怎么度过?怀揣着对这10天的美好期盼熬过这充满压力、抱怨、劳烦的355天?亦或是浑浑噩噩地混过这355天?

15、世人不断致力于占有更多的东西,梭罗也另有一种奇特的占有;世人纷纷地购进卖出,梭罗也另有一种奇特的购买方式。在他看来,如果你喜欢某处庄园,喜欢某处风景,你不必用金钱买下它,在它里面居住,而是要经常在心里想着它,经常到它那里去兜圈子,你去的次数越多,你就越喜欢它,你就越可以说是它的主人,就像一个诗人,在欣赏了一片田园风景中的最珍贵部分之后就扬长而去,那庄园主还以为他拿走的仅只是几枚野苹果,诗人却把他的田园押上了韵脚,他拿走了精华,而只把撇掉了奶油的奶水留给了庄园的主人。  

16、《瓦尔登湖》(加字重发)|如何用朴素的生活方式,唤醒迷失的本真?

17、“植物一跃而起,花朵怒放,和风吹拂……”春天来了。梭罗说,阳光如此温暖,坏人也会回头。

18、越过第一章的门槛后,后面的风景绵延不绝,太多美好的场面令人反复流连。可爱的、耐心的、细致的、好奇的、博学的……梭罗妙笔生花;文采斐然的背后,是饱含深情的梭罗。

19、夜幕降临了,风儿依然在林中呼啸,水仍在拍打着堤岸,一些生灵唱起了动听的催眠曲。伴随黑夜而来的并非寂静,猛兽在追寻猎物。这些大自然的更夫使得生机勃勃的白昼不曾间断。

20、做好一件事--这就是他告诉我们的。专心致志于你所做的事--这就是他告诉我们的。为什么要急于成功?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伙伴,那也许是因为他听到的是生命的另一种鼓点,遵循的是生活的另一种节拍。  人啊,不要用世俗的成功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吧。而你却要专心致志做好你要做的事--一辈子也许只是一件事。  而这就要使你的心灵单纯。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越简单,你要去弄清那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这往往是大自然慷慨提供给每一个人的。不要以复杂的方式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不要以多余的钱和精力去购买多余的东西。

21、我们常常以为圈子越大人,脉越广,对自己的生活就越有帮助。但其实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你认识了什么样的人,而是你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22、这些书籍都是近百年来曾引领浪潮的西方文学作品,有名家经典,也有冷门遗珠;

23、梭罗在书中有一句名言:大多数人都是在平静的绝望中度过一生,所谓听天由命就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绝望。

24、梭罗还有另外的一面,这一面也许在《瓦尔登湖》中并没有明白的展示,但不了解这一面就不能完整地把握梭罗的性格。这一面即不是避世而是入世的一面,不是作为隐士而是作为斗士的一面,虽然不是约翰·布朗那样进行暴力反抗的斗士,而是作为主张非暴力反抗的斗士,但他的看法似乎比前者更清醒、更深刻,看到了问题的更深症结所在。  梭罗反对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他对人类社会中他认为是恶的东西的憎恨程度不下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曾因拒绝交税而坐过监狱,一八四九年他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公民的不服从》(作为单行本出版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被人认为是历史上改变世界的十六本书之他倡导的"公民的不服从"(civildisobedience)的思想对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印度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都曾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在他那里,有着某种隐士和斗士的奇妙结合。

25、不死的大地,永恒的生长,是梭罗认为的“春天”。在这个认知下,看众生平等,时光流逝,伤春悲秋也会从容。“人类的生命即使绝灭,也绝灭不了根,那根上仍能茁生绿色的草叶,至于永恒。”

26、这与梭罗极其冷静的描写大相径庭。梭罗每到一处,总是不厌其烦地记录下当地的每一种自然植物,列出一个长长的极其繁杂的名单。但他对纯粹自然风光的热爱丝毫不在卢梭之下。《缅因森林》和 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 中的对自然风景,简直就是不经意之间的随笔一画,就能达到那种如画的效果:

27、由于体制的原因,大多数人不能参与政治,只是被指挥的群体之一员。当政治风潮来临的时候,他们只会被夹裹其中,身不由己,就好比一群绵羊,只要头羊怎么走,他们就会怎么走。至于为什么那样走,不那样走行不行却从来不问,也就失去了问的资格。

28、“否则,你会读不下去。”一句大实话。因为这是一本智慧的书,灵气逼人,需要全神贯注,就像梭罗的一生,专注于自己所追求的生活。阅读的书籍,交往的朋友,手头的工作,外出的旅行,以及各种生活细节都围绕一个主题:追求自然之光,发现生活之美。

29、经过了一段时间,农民式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后,梭罗很感慨。他觉得多余的财富只能买来多余的东西,灵魂所需的必需品,其实一件也不需要用钱来买。所以,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就是守住自己的小小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放下执念,不浮不躁不慌不忙。

30、然而,我们还是可以说,这树又不是孤独的,寂寞的、与世隔绝的。它与世界的联系和作用是通过它隐秘而深刻的根须、通过大地进行的。通过大地,它不仅和它的同类--其它的树木联系着,也和青草、鲜花、阳光、雨露和整个大自然联系着。联系干吗非要互相蹭在一起?"人的价值并不在他的皮肤上,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碰皮肤。"不要模仿,而是表现你自己的独特性吧,你才配得上你的称号--人,你才可能和其他人发生一种真正的联系,才可能和真正伟大的大全和唯一发生一种联系。

31、诗人海子说他读到过最好的书,就是《瓦尔登湖》,我们在今今乐道读书会里和大家曾经读过《瓦尔登湖》那本书,后来据说海子卧轨自杀的时候,身边只带了四本书,《瓦尔登湖》就在其中。

32、《民国帮会秘史》(加字萌版)|杜月笙的四堂“人脉”课。

33、除了热爱自然之外,他们都热爱自由。在任何时代,对自由的珍视,始终是极为少数人的特权,能够感觉到自由的人,在每个时代,总是不同寻常的。但他们热爱的方式又丝毫不同。卢梭一开始就说,人生来自由,但却又无时不在枷锁之中。《社会契约论》是部经过深思熟虑的著作,虽然在写作上卢梭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34、他们的出发点也不同。一个是早期浪漫派,或者说是浪漫派的先驱,一个是美国早期纯朴世界的一部分。梭罗和早期美国融为一体,他与各处的印第安人打成一片,和他们相处极好。他在纯粹自然中的生存能力,远好过卢梭。而卢梭从本质上来说,是巴黎社交场合的一部份,虽然他生在日内瓦,而且终其一生都对他的故乡没有丝毫的抱怨过。但他的成名是在巴黎,而且他的交往圈子,也多在巴黎。但几乎从一开始,他就是个如此矛盾的结合体,他几乎与他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但又在巴黎拥有盛名,他有一颗太激荡的灵魂了。

35、物质,在满足吃饱穿暖后,拥有的越少,越能更多的享受生活,享受自由。也许你并不孤独,在书中有很多这样的灵魂和你一路——像梭罗、高更、梵高、李叔同、维特根斯坦......我深深相信,力量的来源——来自心灵的富足。

36、读《瓦尔登湖》中梭罗的流水帐就像读一首诗。他计算了自己造那间小木屋的支出,总共是花了28块1毛2分5;他也计算了他在一段隐居期间的饮食费用及其它支出,得出了收支相抵后的差额。我觉得,读这些看来枯燥的数字就像读一首诗。梭罗的手不仅拿笔,也拿斧子,梭罗的眼睛不仅看书,也看绿树、青草、落日和闪动着波光的湖水。他的脑子自然也在思考,是在接近思维之根的地方思考,在那里大概也埋着感觉之根、情感之根。 

37、第二年的二月,梭罗以《我的个人经历》为题,再次给乡亲们做了一场演讲,受到热烈欢迎,听众们甚至邀请他继续就这个话题再开一次讲座。

38、阅读难以为继,更大的障碍是心静不下来。就像徐迟在译者序一开头就提醒读者: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那就最好先安静下来,再打开它。

39、一国之主,四海之地,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做了君王,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了,是追求名利的极致。可是,这许由他不愿意。你以为许由多有钱啊?其实这个许由只是一个隐士,你可以说他物质上很穷,但是,他精神上是非常富有的人。想想看,一个连天下君王都看不上的人,内心是多么的充盈。

40、“只有在这样的地方,大自然才能向我展现它永远清新美妙的景色。染料树的金色和欧石楠的大红色是那样的华丽,简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挺拔的树木把他们的影子投在我身上,我周围的灌木和我脚下的花花草草,既赏心悦目,又能引起我的细细研究的乐趣。那些都美好的事物令我目不暇接,看了这个又那个,真是心醉神迷,好像进入了梦幻之乡。我一再禁不住地说,啊,所罗门在极其繁华的时候,也不如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那样美。”

41、梭罗是个法国血统的美国人,只活了四十五岁。他的挚友,年长他十四岁的爱默森在他死后曾对其人格特征作过一番栩栩如生的描述:梭罗喜欢走路,并认为走路比乘车快,因为乘车你要先挣够了车费才能成行。再说,假如你不仅把到达的地方,而且把旅途本身当成目的呢?但他几乎一辈子没有走出过他的家乡--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及其附近的山水。他觉得他家乡那块地方包含着整个世界,他是能从一片叶子就看出春夏秋冬的人,他家乡的地图就在他的心里,那地图自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固定的,而是活动的,云会从它们那儿带走一些东西,风又会把它们送来。 

42、我和朋友说,梭罗的文字不须用来理解,不用读懂,感受就好,全神贯注感受,会有激荡,也会云深不知处。

43、躲在梭罗的森林里观风赏雪听他讲蚂蚁大战和猎犬逐野猪的故事,并不只是找一处避开疫情巨浪的港湾,而是目睹永恒而鲜明的生命表达。

44、正所谓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好了,书读到这儿,我们的问题也出来了,不妨合上庄子《南华经》这一卷之后,可以思考一下您对物质极简精神至盈的理解吧。

45、这本书在一八五四年出世时是寂寞的,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甚至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对之冷落甚或讥评。它永远不会引起轰动和喧嚣,在它成为一部世界名著之后它也仍然是寂寞的,它的读者虽然比较固定,但始终不会很多,而这些读者大概也是心底深处寂寞的人,而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读它才悟出深味,就象译者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

46、《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47、但是,这是不是太自私了呢?为什么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他人谋福利呢?梭罗承认他很少从事慈善事业。他说他有一种对自己的责任感,使他放弃了许多快乐,包括慈善。但他认为慈善像其他任何事业一样,必须有天赋的才能,就像他说“漫步者”也是天生造就的一样。他也讨厌别人对他做善事。在他看来,那个把时间和金钱在穷人身上花得最多的人,说不定正是在用他那种生活方式引发最多贫困与不幸,而现在这个人却在徒然努力于挽救之道。他说他只要求公平,对一切有利于人类的生命与工作应一视同仁。比起关心穷人来——按他自己的生活标准看来,这样的穷人也没有多少——他说他更想要的是人中的花与果,他更希望向上看,希望在与他们相互的交流中得到那传送的芬芳。当然,他也始终告诫自己要慷慨惠施,只是不想将之作为自己的一个事业。他希望用植物的、磁力的或自然的方式来恢复人类:首先有一些人过简单而安宁的生活,也许就能成为一种示范。

48、我不比那嬉水湖中的鸭子或沃尔登湖本身更孤独,而那湖水又何以为伴呢?我好比茫茫草原上的一株蒲公英,好比一片豆叶,一只苍蝇,一只大黄蜂,我们都不感到孤独。我好比一条小溪,或那一颗北极星;好比那南来的风,四月的雨,一月的霜,或那新居里的第一只蜘蛛,我们都不知道孤独。

49、阅读难以为继,更大的障碍是心静不下来。就像徐迟在译者序开头提醒读者的那样: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那就最好先安静下来,再打开它。

50、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51、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哲学和著书立说联系到了一起,似乎非著书不足以立说,非立说不足以成为一个哲学家。可是,人们往往忘记了最早的哲学都不是写出来的,无论在东方、在西方。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哲学都只是门徒与后人对他们生活和谈话的笔录。而还有那些没有流传下来的呢?哲学是一种显示,有时是有意、有时是无意的显示,有时连显示都不是,甚至于是一种有意的隐蔽,那么,去注意人们的生活吧,要并不亚于注视书本。  

52、可能马上就会有人反驳说:生活的标准不同!你难道想让我们回到野蛮人的那种简单生活吗?野蛮人固然有很容易就能盖起来的木皮尖屋,但在舒适与方便上,和现代文明社会的房屋是不能比的。梭罗承认,“文明乃是人的生活条件的一种真正改进”这话是对的,但他也认为,以住房为例,在文明特别发达的大城市中,拥有房屋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人都要拿钱来租房或贷款买房。也就是说,他要拿出他的一部分生命,不是立即付出,就是以后付出。文明人为自己设计了一套制度,本来是为了使种族的生活完美,却大大牺牲了个人的生活。也就是说,具体到个人,我们为此付出的牺牲和代价可能太大。人们由此就落入陷阱。他占有房屋的时候,房屋也占有了他。不是人在放牛,简直是牛在牧人。不是人在坐车,而是车在坐人。人类已经成为他们的工具的工具了。

53、梭罗是不是有坚定的宗教信仰?爱默生说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这在他生前出版的书里并不易看出。但在他去世后许多年才出版的日记,尤其是早年日记中,却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痕迹。他相信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郑重其事,满怀温情。他说,一个人无法究明上帝是如何创造了这世界的,但上帝一清二楚;一个人也无法明了自己是如何被纳入了那宏伟的谋划的,但愿始终参与其中。梭罗的上帝看来总是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上帝是艺匠,大自然就是主题。所以他说他不能为一己而活,必须参赞造化之功,因为上帝的事功永远不会有错误。一个人可以随时将生命和使命托付给上帝,从而贞洁真纯,如草木和石块那般一无牵挂,无忧无虑。人像植物和动物那样活着,但也要斥绝禽兽气息。这种生活才蕴含着永恒的快意和普泛的乐趣,它操于上帝那静默的掌心。他在1851年9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我将永远警醒,以在大自然中察见上帝,发现他的藏身之所,并聆听天地间的神曲和剧作,这是我的职分和使命。”这里重要的是“生生不息”。大自然充盈着丰盈的活力和奔腾的生机,要趁年轻多多品味,但最后死去也不必介怀:“若像上帝那样从诗性的角度审视,一切都生机奔腾,美丽悦目;若从怀旧或曰历史的角度观照,则一切都陷于死亡而不堪忍受。……你我死去又复如何?上帝依然活着。”

54、一个人,如果精神足够饱满,又知道如何顺应本性的去生活,就不会被外在的东西所困扰。天下虽大,物质虽富有,但许由生活在这天下间,一日吃不过三餐,睡不过三尺,如果说大多数人都认知是在名利之内。那许由的认知已经超越了名利。所以,他完全不被名利束缚。

55、越来越减少对身外物的依赖,毅然丢弃许多代表回忆但不再使用的东西,弃绝所有华而不实只会召灰的装饰品,把橱里的东西扔掉,把橱外的东西塞进橱里,剩下空空的架子易于清理。不留恋身外之物,即使喜爱也随时做好失去的准备,即使面临一场火灾,也没有什么非带走不可,只要我的思想还在,也许没有什么是不可失去的。若添置一件新物,先不怕失去它,若它坏了若它丢了若它被偷了,并不会影响我的心情,否则便只是负担,任何喜爱的东西都不能是负担。

56、对于卢梭来说,自然仅仅是一个梦,或者说仅仅是一个阿卡迪亚,即使在他最安宁的时候,他的灵魂依然是激荡不安的。而对于梭罗来说,自然是确切存在的,而且是如此贴切的和他融为一体的。我不敢说卢梭要是处在梭罗的环境下是否会感到幸福,但他们是不相同的人。卢梭要求的太多了,他要求的是被世人所爱,他本人也太爱这世人了。即使当他垂暮之时,他依然能写下这样的词句:

57、《做自己的营养医生》第五章夏季营养补充方案04苦瓜维生素C丰富,清热解暑降血糖

58、用最少的时间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梭罗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却更忙碌。在他四十五年的有限生命里,他留下了两本著作、两百多万字的日记和书信,以及刊载于报刊的数篇文章。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观察,陆续被后人整理成书,翻译成各种文字流传。

59、用梭罗自己的话说,他在瓦尔登湖边建起来的是一个郊外的小小的避难所。

60、梭罗对文明成果的态度是批判的,但也是微妙和温和的。他只是对欲望批判起来毫不留情。以他对铁路的态度为例。铁路和机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工业文明力量的象征,在梭罗所生活的时代和地方更是有宏伟的进展。梭罗说在所有的路中,铁道可谓赏心悦目,粗犷霸道,唯有它能冲入丘陵,横贯山岳,充满英雄气质和诗情画意。他怀疑这是不是诸神借以抒发快意的创造发明。梭罗在瓦尔登湖居住的小木屋,离铁路就挺近。他说他能让自己对火车的声音几乎充耳不闻,但又说还是会被它吵醒。他经常穿过铁路,也经过车站。他佩服这种巨型铁马的力量和准时。它一来就吼声如雷,使山谷都响起回声,鼻孔喷着热火和黑烟,永远不知疲倦,有时打几个小时钢铁的瞌睡,也似乎只是为了让它的主人休息。即便在特大风雪的黎明,它也照样呼啸来到。铁路和火车还负载着商业和出行,让人觉得自己是一个世界公民。梭罗说,他钦佩那些冬夜在铁路上工作的人,钦佩商业的进取心和勇敢,说商业是自信、庄重、灵敏的,因此有其独到的成功。但他还是感叹整个世界都为之陷入狂惑过久。他讥刺地说:“如果不造铁路,我们如何能准时赶到天堂去?”在他看来,若就希求和梦想而论,人类的进步是何其微不足道,虽然个中缘由他说他也不得而知。他还是眷恋农业文明,认为“人类的耕作何其高贵,有宽阔厚重的大地为料,敦厚质朴的耕牛相伴,工具则是高效的犁铧。田间耕作无法施之店铺,也无法施之狭窄的场所,它独属人类,也跟全人类息息相关”。

61、多年来的若即若离,到如今的如影随形,都找不到具体的理由。对这本书重新产生兴趣,很大的原因是我最近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中年人迷茫于生活目标,不知道算不算正常?梭罗可是大学一毕业就尝试自己想要的生活。

62、在《经济篇》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开始自给自足的生活,并叙述了与农夫和邻里的交往。正是在这种亲身体验与交往中,作者了解到农民生活的艰难,批判了那些富人奢侈的生活,认为“大多数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63、在《禽兽为邻》中,作者描述了与自己共同生活在瓦尔登湖边的一些动物。它们在雪地上留下了生活的足迹,让作者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作者认为“也许它们爱这一片湖水,理由跟我的是一样的吧”。也就是说这些动物和自己一样,都是为了自己能够自由的生活才来到这个自由的森林。在《冬天的禽兽》中,作者还描述了冬季在瓦尔登湖的动物,它们使空旷的田野充满了活力。

64、与其在平凡的无效社交中耗费时间和金钱,不如多一些独处的时间去丰富自己的内涵。很喜欢奥格曼迪诺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那本书里的那段话,说我们许多人一生都背负着两个包袱,一个包袱装的是昨天的烦恼,一个包袱装的是明天的忧虑。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活,把这两个包袱扔进大海里,扔进垃圾堆里。没有人要求我们必须要背负着这两个包袱。

65、瓦尔登湖,我没有去过,不知道那是怎样一个湖,不知道它今天是否变成了某一个人的产业,可是,我们不总是可以在前面的意义上说——  

66、但他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67、他聊浪漫关系:“现代婚姻观念地消费者总把消费主义地价值观用到了浪漫关系中,这些价值观包括了个人利益、低成本、权利和规避风险在内。”

68、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69、梭罗洞察到了现代人的主要问题,也就是他们的欲望,即追求主要是由物质财富构成的幸福的欲望。这种物欲席卷了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也是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这种欲望是否变得过分?梭罗说,他到处都看到人们仿佛像赎罪一样,从事着成千上万种惊人的苦役。他们在生命道上爬动,推动他们前面的一个大谷仓,还有上百英亩土地。而那些没有继承产业的人,也为了他们的血肉之躯,也许还有获得一点产业的卑微愿望,而委屈地生活,拼命地劳作。他们满载着无穷的忧虑,忙着忙不完的粗活,却不能及时采集生命的美果。他们今天还一笔账,明天又还一笔账,直到死去为止。

70、梭罗反对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他对人类社会中他认为是恶的东西的憎恨程度不下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曾因拒绝交税而坐过监狱,一八四九年他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公民的不服从》(作为单行本出版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被人认为是历史上改变世界的十六本书之他倡导的"公民的不服从"( civil disobedience)的思想对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印度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都曾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在他那里,有着某种隐士和斗士的奇妙结合。

71、实际上,梭罗的隐居生活只有两年零两个月,他非常喜欢旅行,他所出版的著作大多是游记体,比如《缅因森林》《远足》《科德角》,但他流传最广的书还是《瓦尔登湖》。

72、后世的人总觉得梭罗是个隐士,在屋外种点儿土豆、菜豆,饿了就在湖里抓两条鱼吃,还吃过土拨鼠,他不买衣服,更没有别的什么消费。

73、而梭罗比演说和写作更多地是实践和行动,在他的性格中,那种崇尚生命和自然、崇尚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和那种曾经在美国的开发,尤其是西部的开发中表现出来的勇敢、豪迈、粗犷、野性的拓荒者精神不是有着某种联系吗?

74、这次美妙的河上航行被梭罗写进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河上一周》。写作的时间,正是梭罗住进瓦尔登湖小屋的那两年。那时约翰已因病去世,大病一场的梭罗在纽约小住后回到康科德,重新整理生活,并开始在爱默生购得的那一小块林中土地上搭建小木屋。

75、现在的工作是我能想到的工作里我唯一愿意去做的事,虽然它还是占用了我太多时间,我宁愿花那么多时间去看书。也许几年以后我便把工作变为兼职,我不生儿育女,也不参与休闲娱乐活动,一半的工资就足够日常开销了,换而言之,我用钱买到了时间,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76、他聊女性主义:“人们可能不知道女性主义都有什么理论,却能记住伍尔夫说的:一个女人,要有自己的收入,自己的房子。”

77、梭罗认为∶美的趣味最好在露天培养,再没有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更快活的了。说梭罗是"大自然的挚爱者"也许还不够,他常常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他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踏在地上的脚印常常是深的,那意示着一个负重者。他不把花从枝子上摘下来,但把汗洒进土里。

78、鹪鹩巢于深林,鹪鹩是一种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一枝,据说只要一根树枝就够了。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说偃鼠饮河水,只要肚子喝饱就行了。归休乎君,所以,请你回去。予无所用天下为,天下,对我这样的人来说,有什么用?庖人虽不治庖,说这厨子虽然不下厨。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而主祭祀的人却不应该因为这个厨子不下厨了,就超越职权,超越权限代行厨子的职务了。

79、亲戚们也对她每月只赚2000多元表示不可思议,可是她自有她的主张和追求,她告诉我,我想我有住的地方不用付房租和水电煤,不买新衣新鞋新包,不化妆不外出吃饭,日常开销不过是交通费加一些吃的,和一些必需品,我每月甚至能存上2000元。

80、第二年的2月,梭罗以《我的个人经历》为题,再次给乡亲们做了一场演讲,受到热烈欢迎,听众们甚至邀请他继续就这个话题再开一次讲座。

81、欢迎跟随苗炜,走进 “文学的30次夜游”,走进梭罗、王尔德、里尔克、陀思妥耶夫斯基、詹姆斯·乔伊斯等文学家们的经典佳作与冷门遗珠,在文学中我们聊聊美学经验、趣味、道德选择、自由,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字眼……

82、带着绝望平静生活不失为一种生活的智慧。毕竟,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便大多数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为大多数人只是一个概念或者词汇,却不会发声也不会申明什么诉求,只是一盘散沙。而他们所依托的代言人却屡屡让他们失望,并且构筑一道又一道坚固的藩篱,把他们隔离在权力领域之外,因为那些代表人物是他们选出来的,或者他们被迫承认的,而那一道道藩篱也是他们默许了的。

83、作者在这个时期里,虽然选择了一种隐居的生活,但并不意味着作者真的不想看到其他人。在《访客》中,作者说:“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喜爱交际,任何精神旺盛的人来时,我一定像吸血的水蛭似的,紧紧吸住他不放。”作者与渔民、猎户、诗人和哲学家来往,一起交换生活的意见,因为作者认为来到这个森林的人,都是“朝圣者”。

84、几年后,他把这次经历写成了一篇振聋发聩的文章:《论公民的不服从》,提出“政府若是不正义,公民可以不服从”,这个观点据说后来成为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火种。

85、在这本书里,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并且描写也不流于表浅,而是有着博物学家的精确。读着读着,我在想,梭罗在过这样的生活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宽阔、明亮了?就连最微小的灰尘也变的可爱了呢?

86、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87、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与大自然为伴,与灵魂相依,做个真正富足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值得丰盛。

88、越薄的书,越是难读,言简意赅不适合形容任何一本书。这本薄书,读来未必顺畅,尤其是第一次面对它的读者。

89、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日子里,没有邻居,没有朋友,没有交际圈,只身一人生活在树林里的一所房子里,距离周围的邻居都在一英里左右。

90、因为历代封建统治禁锢得十分厉害,并不要求人们智慧,也不要他们争取自身的权益,而是要愚民,要他们庸庸碌碌,蝇营狗苟,不思进取,平静地活着。于是,很多田园诗人、山水诗人就写一些避世隐居之作,作为一点慰藉。其实,他们大多从官场混不下去了,也带着绝望与决绝离开了世俗,游山玩水或者躬耕田园了。不仅文学受到了影响,就是美术作品也受到了影响,出现了很多山水画,可谓蔚为壮观。

91、少而精致的圈子,让索罗的生活回归了朴素,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虚情假意,更没有攀比的观念。在平淡如水的交流中,索罗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情谊。

92、2006年,马克·吐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

93、梭罗结婚了吗这个问题显而易见,并且在梭罗以后的生活中,依旧保持着独身主义。他开始对自然主义进行思索,也开始在美国各地体验大自然带给自己的美好,超验主义也是在他隐居生活中得到一步步实践的。

上一篇:宣传企业文化的句子文案汇编31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精选文案

  • 男生适合什么样的网名【经典网名58个】
  • 四字网名都是什么样的人【经典网名130个】
  • 弗洛伊德不是个好东西文案汇编40句
  • 什么样的贴吧昵称比较吸引人【经典网名136个】
  • 取个什么样的网名好听【经典网名90个】
  • 矫情是什么样的表现文案汇编81句
  • 孙孙中山是个垃圾文案汇编55句
  • 什么样的春天四字词语文案汇编34句
  • 女人取什么样的网名好【经典网名54个】
  • 变色龙指什么样的人文案汇编64句
  • 承诺是个笑话的网名【经典网名43个】
  • 梭罗生平简介文案汇编33句
  • 梭罗树和桫椤树文案汇编9句
  •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样子文案汇编80句
  • 春雨像什么又像什么样子文案汇编65句
  • 是个男生的网名大全【经典网名78个】
  • 精选文案相关栏目

    推荐精选文案

  • 康德不可知论的名言文案汇编50句
  • 军训歌曲强军战歌文案汇编14句
  • 诸葛亮吊孝的悼词文案汇编31句
  • 孔子交朋友的名言文案汇编61句
  • 关于理解的作文文案汇编56句
  • 描写春天的古诗名句文案汇编37句
  • 国学经典大全集文案汇编18句
  • 分手后的一段话300字文案汇编110句
  • 最新精选文案

  • 梭罗是个什么样的人文案汇编94句
  • 宣传企业文化的句子文案汇编31句
  • 哲理名言及理解文案汇编53句
  • 青春诗歌文案汇编15句
  • 国庆节名人名言大全文案汇编54句
  • 国庆横幅标语图片文案汇编25句
  • 标新立异造句和意思文案汇编74句
  •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名言文案汇编55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