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个,在传统的认识论中,如何才能确认一个知识是真理呢?通常的评估标准是“真理符合论”,也就是开始说的“真的知识是要和对象一致”,这句话也非常哲学化,并不好理解,意思是说,一个所谓的真理,就是要符合一切客观事实的。比如万有引力定律,是一个真理的话,它对所有的客观事物都是生效的,也符合所有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即真理存在于外界事物之中,事物都有客观规律和本质的属性,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不断地求知、探索,去发现这些本质或者真理。
2、按照康德,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因而他同时是两个世界的成员,受到两种法则的影响。作为自然存在物,人受制于必然的自然法则,因而没有自由。作为有理性者,他虽不必然但却应该遵守理性法则而行动,在此领域他自己立法自己遵守,因而是自由的。这就意味着,人居于两个世界“之间”:他是自然的一分子,但不完全是自然存在;他是有理性的,但也不完全是理性世界的成员。由此可见,康德继承了启蒙主义的精神,仍然高扬理性的大旗,不过他所理解的理性不是人的理性,而是纯粹理性,而且始终视之为理想而不是现实。因为人终其一生都受制于自然法则而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性法则行动,而且理性法则对他表现为应该做什么的道德法则。这就引出了康德哲学的两大主题:自然与自由,它们源于有限的人类理性的两种功能,即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在《实践理性批判》结论中康德指出,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所引起的敬畏和赞叹就越是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在此,康德并没有按照通常的方式通过宗教超越自然,或者通过传统形而上学的方式超越经验,而是通过伦理学来超越人的有限性。他经历着信仰的衰落,亦预见到了科学对价值的威胁,从而把道德确定为实现自由的方向,以期重新塑造终极关怀的理想。
3、C、概念中认知性的综合:必须要有一种概念的同一性的引导,把想象唤起的表象,与当下知觉表象的系列相联结综合,把前后感知的和想象的印象杂多,看作是同一个正在进行的认识对象,才可能形成对一个对象的认识。即,必须将上述杂多的表象和想象赋予一个概念,将杂多统一于概念之下。通过概念,才可能有对象在意识中的同一性,一个被意识到的对象才可能出现或存在。这是最重要的。(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4、因此,人们实际上通过7+5=12这个命题扩展了自己的概念,而且给前一个概念加上了一个,在它里面根本没有想到的新概念。也就是说,算术的命题在任何时候都是综合的,是从经验性直观开始的,然后经过概念的扩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一个新的知识。
5、接下来,我们来打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先天就像一个空间,而先验就像一台电脑的硬件和软件,而经验就是我们运行这台电脑的软件,经验知识就是运行这个软件获得的结论或者知识。
6、那为什么康德如此重要呢?一方面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创建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论体系,从基本概念,到思维方式都深深地打了康德哲学的烙印。康德哲学之所以难懂,很大一分部分原因就是,在他的书里面,处处都是独创的,生僻的概念。
7、康德说,我们永远无法认识世界本来的样子。我们都是透过“概念+直觉”去认识这个世界的表象,概念来源于人类的创造,直觉来源于人类的感官,但其实是有局限的感官系统。一切似乎都是人类想象出来的,或者说在思维里构建出来的。
8、这里我们要讲的“概念”是纯粹的概念,纯粹知性的概念,和基础的概念,而不是复合的或者派生的概念。比如“红色”是一个基本概念,而“玫瑰红”就是一个“复合的”或者说“派生的”概念。
9、康德的著名论断和证据就是:人为自然界立法。他的这个论断,甚至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而并不具有唯一的确定性。
10、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11、康德认为,我们之所以能由知觉、想象、概念而认识一个对象,杂乱无章的感觉印象所以能够通由知觉、想象、概念的综合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对象,完全是由于主体意识中有一种主动的统一性将他们联结综合起来的缘故。对象的统一来源于构造它们的主体意识的综合统一性。即,必须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我思”来作为所有知觉、想象、概念进行综合的根基,这就是“统觉”,“本源的综合统一性”,即“自我意识”。
12、纯粹理性滥用导致幻相=思辨形而上学。这也是传统形而上学主要研究的主题:
13、由此可以看出,“近世第一大哲康德”(梁启超语)的这些思想即使在两百年后的今天也完全没有过时,而是一个还有待于我们去挖掘的思想宝藏。
14、总的来说,经验性直观来源于经验,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康德说,知识是开始于经验,同时光有直观还不行,因为直观只能给我们一个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等等直观,但是这离知识或者判断还很远,还需要赋予概念,概率来自于理性,比如一个红色的、圆圆的、甜的东西,我们把他称之为“苹果”,苹果这个概念都是人类运用理性的能力,赋予这个事物的,苹果、红色这些概念只有人类能理解,其他动物是不知道的,这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以,有了直观之后,我们需要概念,才能形成人类可理解的知识。
15、在某种意义上说,康德和尼采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当然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激烈了。康德的难题是,对他来说道德法则是无条件的,但道德法则的实现却是有条件的,因为理性法则作为道德法则能够影响我们的意志,但却不能影响自然,所以康德还需要上帝作为假设,让他来保证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协调一致。尼采则把两个世界合而为一了,他不需要上帝,所以上帝死了。然而,康德还可以视纯粹理性的理智世界为人类理性的根据和理想,尼采还可以鼓吹超人道德,并且寄望于永恒轮回,我们面对的却是人终有一死只此一生的绝境。
16、不二听罢自忖道:“擦,这不成盗梦空间了么?莫非我也在梦中与庄、康二子聊天?”
17、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
18、范导原理:理性指引知性,作为规范引导。理性假设世界的最高原因,设定世界的最终目标,对实践有重大方法论的意义。(4)
19、PS:明晚8:00-9:00,继续我们的哲学微课堂,主要内容为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思想进路。
20、康德说,如果真理的评估标准不可靠的话,那么我们就永远也无法确定,真理是什么?真理是否存在?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确定真理是否为真。
21、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不存在不参照公共世界的关于经验的知识”。
22、从《纯粹理性批判》开始阅读康德,磕磕巴巴,读到了“先验逻辑”部分,关于康德哲学思想的主旨脉络和缜密论证,更多的是含混和不解,但有一丝罅隙,这罅隙是对于康德在每一概念和每一部分的论证展开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中,似乎摸着了一点门道。
23、所以,尼采道破了天机:我们始终面临着虚无主义的威胁。
24、所谓“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所以康德的哲学也叫批判哲学。
25、物自体为我们的感觉提供感性材料,其本身不可知。“本体”与“现象”相对立,人只限于认识现象,整个批判哲学就是为了说明这一点。“要防止感性直观扩大到物自体和限定感性知识的客观有效性,本性概念实所必须。这种留存的事物而为感性知识所不能适应者,叫做本体”。
26、第康德的“不可知论”对于人类知识的进步也许是一个必须克服的障碍,在这方面它已经被马克思的实践论所超越;但对于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却是一个可以而且应当保留的前提。因为知识所探讨的是必然王国,而道德是基于人的自由。把自由还原为必然是人类道德堕落的根源。既然谈到自由,就永远会有“不可知”的成分。所谓自由,根本说来就在于人的行为的无限可能性,我们既不知道究竟有哪些可能性,也不知道我们在这些可能性中将会选择哪一项。自由诚然也有自己的必然原则,在康德看来这就是“自律”。一个人违背了自律就会感到惭愧,感到不自由;实践了自律则会感到自由的尊严。但正因为人是自由的,所以在他选择的一念之间究竟会选择什么,是服从道德律还是服从感性需要,这是不能通过外在的必然手段预先保证的,因而是不可知的。康德把道德从人的知识中割裂开来,这固然使道德成为一种抽象的形式,脱离了现实生活和历史;但这一方面使人在道德上摆脱对自然规律的依赖,不至于以为只要按照所认识了的必然规律(自然规律和历史的“铁的必然性”)去做就是道德的,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另方面也破除了对自己的过分自信和骄傲,自以为可以完全把握自己、认识自己,自以为出于“诚心”就什么事都可以干,就可以犯下了滔天罪行还不知忏悔。在康德那里,“不可知”并不是放弃道德责任的借口,恰好相反,它正是承担道德责任的前提,因为“不可知”是排除了一切客观和主观知识对人的行为的规定,而只以“应当”作为行为的唯一衡量标准,只以人自己的自由或任意作为责任的承担主体。因此“不可知”为人对自己的道德反省留下了无限的余地,为道德上的“可持续发展”、扬弃旧道德而建立新道德开辟了道路。在今天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必然也会并且已经向我们提出了“道德转型”的历史任务,康德的“不可知论”在这方面对我们具有特别重要的探讨价值和启发意义。
27、7+5=12这个结论得以成立,是因为我们借助了经验,人们必须超出这些概念,借助与这两个概念中的一个概念相应的直观,例如其5个手指或者5个点,这样把直观中给出的5的各个单位一个一个地加在7的概念上,最终得出了12个概念。
28、(2)这里的“信仰”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宗教信仰,理解为道德信念可能更合适。
29、譬如我吃苹果饱了,我吃苹果在先,我饱在后,从经验上并木有观察到吃苹果与饱之间有甚么内在的必然联系。而是因果范畴将此前后发生的、两种不相干的感觉经验事件联结成了因果关系。
30、首先,康德哲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号称“批判哲学”,康德明确宣称“我们的时代是批判的时代,一切东西都必须经受批判”。批判精神的提出是西方理性精神的一次飞跃。西方理性精神从古希腊以来经历了四次大的飞跃。首先是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逻各斯”的发现,它导致西方人对“一”即普遍规范的追寻,从而为理性精神(逻各斯中心主义)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然后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反思精神,促使逻各斯精神进入了一个从低向高层层递进、不断超越的无限有序系统。第三是近代笛卡尔的怀疑精神,使理性达到了能动的主体即自我意识。第四就是康德的批判精神,它使理性的主体能动性开始发挥其自我批判和自我建立的作用,从而首次使理性成为人类一切认识、道德和历史活动中的最高原则。正是凭借同一个批判精神,康德哲学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遭受到了最深刻的批判,但也正因为如此,康德的批判者也恰好都是康德的继承者,康德的理性批判成为了康德哲学永恒的功勋和荣耀。自从康德以后,人类社会、特别是人类思想就进入了“批判的时代”,直到今天还是如此,以后也不会丧失批判精神。批判不再只是个别人或某个时代的特征,而成了人类精神生活中必要的基本素质。
31、先验演绎:如同时间空间的“先验阐明”一样,就是要论证范畴在经验中使用为什么会具有普遍必然的客观有效性。这个论证通过“自我意识”来进行。“自我意识”成为“知性纯粹概念”=范畴的基础和根源,知性范畴的运用不过是它的具体实现。自我意识是“先验统一”,即“纯粹统觉的综合统一”,也是康德认为的认识的“最高点”。
32、第一类:包含思维主体的绝对(无条件的)统是推论一个主观思维的绝对统一;
33、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任务就在于给思想划定界限,指明什么是不可言说的。他认为,传统哲学误用语言,把哲学也作为科学命题一样来谈论,成了无意义的“胡说”。但维特根斯坦不反对形而上学,而是把它“放逐”到艺术、宗教、诗歌等领域中去,认为它们所展示的是十分重要的“生命”之谜,但这是不可言说的,不是科学认识的对象。这些观点,与休谟、康德无本质差别。差别在于维特根斯坦哲学从这里进入唯我论和神秘主义。他最终强调的是“无为”:“让任何事物如它本来那样”,“对不能言说的东西,就应当保持沉默”。后期强调“日常语言”,即语言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性的实践本性,但也只是停步在语言之前了。=康德“物自体”不可知学说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变形表现。
34、康德认为在数学和物理学在经历过这样一个漫长的小学生阶段之后,才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变:
35、直观又分为:经验性的直观、纯直观。经验性的直观比如我们看到红色的苹果,触摸到光滑的羽毛等等,这些是来自于耳鼻眼舌身,等感觉器官直接接收的信息。而纯直观也称之为“先天直观”,它们包括:时间和空间,它们是直观的纯形式。
36、“统觉的原始综合统一”即“自我意识”是康德认识论的核心。这个问题包含在“先验分析论”的“范畴的先验演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