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格的这本书是通向黑格尔的理想导论。在如此短的篇幅中能介绍得如此清晰,真是了不起的手笔。
2、应该说, “否定辩证法”,在黑格尔的哲学框架里面,事实上是以所谓的绝对精神为其本体,为其起点,为其主线的,乃不同于后来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否定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讲的辩证法,更多的是接近于“主体唯物论”意义上的“否定辩证法”。把它叫做“主体唯物论”的,是日本的一个学者,叫梅本克己。他是根底于早期马克思的一些论著提出来的,同时又受到所谓海德格尔的人文主体论的影响。当然,另外的,他也受到像西田几多郎为代表的“京都学派”,所谓“无的哲学”的波及。
3、当然,也有学者对于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以及他什么时候真正的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有所分歧。但至少在阿尔都塞看来,在他的《保卫马克思》“论青年马克思”的章节当中,他认为马克思从费尔巴哈主义者或者黑格尔主义者,而演变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者,乃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而至于到什么时候算是演变阶段的真正完结,辄阿尔都塞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但他以马克思的成熟时期,其标志乃是确立了自己的语言。事实上,在他那里,是把《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认定为是一部代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思想论著。就是说在阿尔都塞看来,马克思由费尔巴哈主义者以及黑格尔主义者,转变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是一蹴而就,乃事实上经历了从1844年到1846年的过程。而我们所熟悉的1845年春的那一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总共只有11条,其实就处在在阿尔都塞看来的演变的过程当中,亦即马克思真正成熟、确立其马克思主义者的地位的过程当中。(黑格尔辩证法在哪本书)。
4、实践智慧与偶然性:吕迪格-布伯纳的实践哲学
5、那么,“理性”这个概念,在黑格尔这里,是在哪一些层面,哪一些范畴去运用的呢?诸多译本是把“绝对理性”翻译成“绝对理念”,这样一来,譬如《哲学全书》所讲的哲学跟哲学及哲学各部门所发生关联,乃涉及的颇多谓之“理念”的地方,亦常常译作“理性”。此意味着,哲学本身毕竟是观念的产物,是人的思维及人的观念的某种系统化、逻辑化的呈现。不然的话,乃不会有一个主观假想的第一设定的问题。
6、《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是199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崇锋。
7、 关于《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的一般任务,所有要点托洛茨基同志在第1—2期合刊上已经谈过了,而且谈得很好。我只想谈几个问题,把杂志编辑部在第1—2期合刊的发刊词中所宣布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计划规定得更确切一些。 这篇发刊词说,团结在《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周围的不全是共产d员,然而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认为,共产d员和非共产d员的这种联盟是绝对必要的,而且正确地规定了杂志的任务。如果共产d员(以及所有成功地开始了大革命的革命家)以为单靠革命家的手就能完成革命事业,那将是他们最大最危险的错误之一。恰恰相反,要使任何一件重大的革命工作得到成功,就必须懂得,革命家只能起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先进阶级的先锋队的作用,必须善于实现这一点。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在各种活动领域中,不同非共产d员结成联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有成效的共产主义建设。 《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所担负的捍卫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也是如此。可喜的是俄国先进社会思想中的主要思潮具有坚实的唯物主义传统。且不说格·瓦·普列汉诺夫,只要指出车尔尼雪夫斯基就够了,现代的民粹派(人民社会d人和社会革命d人等)由于一味追随时髦的反动哲学学说,往往离开车尔尼雪夫斯基而倒退,他们被欧洲科学的所谓“最新成就”的假象所迷惑,不能透过这种假象看清它是替资产阶级及其偏见和反动性效劳的不同形式。 无论如何,我们俄国还有——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疑还会有——非共产d员的唯物主义者,而吸收一切拥护彻底的战斗唯物主义的人来共同反对哲学上的反动,反对所谓“有教养社会”的种种哲学偏见,是我们不可推委的责任。老狄慈根(不要把他同他那自命不凡而实际上毫无成就的著作家儿子混为一谈)曾正确地、中肯地、清楚地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对盛行于资产阶级国家并受到它们的学者和政论家重视的那些哲学流派的基本看法,他说:当今社会中的哲学教授多半实际上无非是“僧侣主义的有学位的奴仆”。(23) 我们俄国那些喜欢自命为先进人物的知识分子,同他们在其他各国的伙伴们一样,很不喜欢用狄慈根所说的评价来考察问题。他们所以不喜欢这样做,是因为真理的光芒是刺眼的。只要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当今那些有教养的人在国家政治、一般经济、日常生活以及其他方面对于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依赖,就可以了解狄慈根这句一针见血的评语是绝对正确的。只要回顾一下欧洲各国经常出现的时髦哲学流派中的多数流派,哪怕只回顾一下由于镭的发现而兴起的哲学流派,直到目前正在竭力抓住爱因斯坦学说的哲学流派,就可以知道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阶级立场及其对各种宗教的扶持同各种时髦哲学流派的思想内容之间的联系了。 由此可见,这个要成为战斗唯物主义刊物的杂志,首先应该是一个战斗的刊物,这就是说,要坚定不移地揭露和追击当今一切“僧侣主义的有学位的奴仆”,而不管他们是以官方科学界的代表,还是以“民主主义左派或有社会主义思想的”政论家自命的自由射手(24)的面貌出现。 其次,这个杂志应该是一个战斗的无神论的刊物。我们有些部门,至少有些国家机关是主管这个工作的。但是,这个工作做得非常软弱无力,非常不能令人满意,看来是受到了我们真正俄罗斯式的(尽管是苏维埃式的)官僚主义这种一般环境的压抑。因此,为了弥补有关国家机关工作的不足,为了改进和活跃这一工作,这个要办成战斗唯物主义刊物的杂志必须不倦地进行无神论的宣传和斗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要密切注意用各种文字出版的一切有关文献,把这方面一切多少有些价值的东西翻译出来,或者至少摘要介绍。 恩格斯早就嘱咐过现代无产阶级的领导者,要把18世纪末战斗的无神论的文献翻译出来,在人民中间广泛传播。[注: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583—584页。——编者注]我们惭愧的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做这件事(这是证明在革命时代夺取政权要比正确地运用这个政权容易得多的许多例子之一)。有时人们用各种“动听的”理由来为我们这种软弱无力、无所作为和笨拙无能进行辩护,例如说18世纪无神论的旧文献已经过时、不科学、很幼稚等等。这种不是掩盖学究气就是掩盖对马克思主义一窍不通的冒充博学的诡辩,是再坏不过了。当然,在18世纪革命家的无神论著作中有不少不科学的和幼稚的地方。但是,谁也不会阻止出版者把这些作品加以删节和附以短跋,指出人类从18世纪末以来对宗教的科学批判所取得的进步,指出有关的最新著作等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以为,被整个现代社会置于愚昧无知和囿于偏见这种境地的亿万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只有通过纯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这条直路,才能摆脱愚昧状态,那就是最大的而且是最坏的错误。应该向他们提供各种无神论的宣传材料,告诉他们实际生活各个方面的事实,用各种办法接近他们,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唤醒他们的宗教迷梦,用种种方法从各方面使他们振作起来,如此等等。 18世纪老无神论者所写的那些泼辣的、生动的、有才华的政论,机智地公开地抨击了当时盛行的僧侣主义,这些政论在唤醒人们的宗教迷梦方面,往往要比那些文字枯燥无味,几乎完全没有选择适当的事实来加以说明,而仅仅是转述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要合适千百倍,此类转述充斥我们的出版物,并且常常歪曲(这是无庸讳言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有比较重要的著作我们都有了译本。担心在我国人们不会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修正意见来补充旧无神论和旧唯物主义,那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我们那些貌似马克思主义、实则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共产d员往往忽视的事情,就是要善于唤起最落后的群众自觉地对待宗教问题,自觉地批判宗教。 另一方面,请看一看当今对宗教作科学批判的代表人物吧。这些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驳斥宗教偏见时差不多总要“加上”一些自己的见解,从而马上暴露出他们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奴隶,是“僧侣主义的有学位的奴仆”。 举两个例子。罗·尤·维佩尔教授在1918年出版了一本题名《基督教的起源》的小册子(莫斯科法罗斯出版社版)。作者叙述了现代科学的主要成就,但他不仅没有反对教会这种政治组织的武器,即偏见和骗局,不仅回避了这些问题,而且表示了一种简直可笑而反动透顶的奢望:要凌驾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极端”之上。这是为现在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效劳,而资产阶级则从他们在世界各国劳动者身上榨取到的利润中拿出几亿卢布来扶持宗教。 德国的著名学者阿尔图尔·德雷夫斯在他的《基督神话》一书中驳斥了宗教偏见和神话,证明根本就没有基督这样一个人,但在该书末尾,他却主张要有一种宗教,不过,是一种革新的、去芜存精的、巧妙的、能够抵抗“日益汹涌的自然主义潮流”的宗教(1910年德文第4版第238页)。德雷夫斯是一个明目张胆的、自觉的反动分子,他公开帮助剥削者用更为卑鄙下流的新的宗教偏见来代替陈旧腐朽的宗教偏见。 这并不是说,不应该翻译德雷夫斯的东西。这只是说,共产d员和一切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要同资产阶级中的进步分子结成联盟,但是当这些进步分子变成反动的时候,就要坚决地揭露他们。这只是说,不敢同18世纪即资产阶级还是革命阶级时期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结成联盟,就无异是背叛马克思主义和唯物主义,因为我们在同流行的宗教蒙昧主义的斗争中,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同德雷夫斯们结成“联盟”。 《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要成为战斗唯物主义的刊物,就必须用许多篇幅来进行无神论的宣传,评介有关的著作,纠正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工作中的大量缺点。特别重要的是要利用那些有许多具体事实和对比来说明现代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阶级组织同宗教团体、宗教宣传组织之间的关系的书籍和小册子。(25) 有关北美合众国的一切材料都非常重要,那里宗教同资本之间的正式的、官方的、国家的关系要少一些。然而我们看得更为清楚,所谓“现代民主”(孟什维克、社会革命d人和一部分无政府主义者等对这种民主崇拜得五体投地),无非是有宣传对资产阶级有利的东西的自由,而对资产阶级有利的,就是宣传最反动的思想、宗教、蒙昧主义以及为剥削者辩护等等。 我希望这个要成为战斗唯物主义刊物的杂志,能为我国读者登载一些评介无神论书籍的文章,说明哪些著作在哪一方面适合哪些读者,并指出我国已出版哪些书籍(要象样的译本才能算数,但这样的译本还不怎么多),还应出版哪些书籍。
8、这些根源性的表达,我们实际上也多次提到,比如说像米利都学派(MiletusSchool)、爱菲斯学派(ApasaSchool)等所主张的自然本体论。尤其是爱菲斯学派的赫拉克里特,他主张火本论,认为宇宙中,火是本源,代表的是一种绝对的活动性与精神性。故归本溯源,固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这样的绝对精神的展现,某些学者亦会把此概念跟柏拉图的“理型说”做一个对照,但事实上乃有较大的差别。
9、事实上,在黑格尔这里,就整个宇宙的发生发展做绝对精神的自我否定辩证法的展开来看待,无论如何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此意义和价值的其中之乃在于解决了康德所谓的现象界与本体界的二分格局,而在黑格尔哲学,辄本体即是现象,现象即是本体,乃无有分别。即,绝对精神既是本体的,同时又是现象的,它本身就是一种显现的存在。故,现象界之结合本体界,在黑格尔,正是一而二而一的关系。
10、施达克认为有精神追求是唯心主义,有追求物质享受是唯物主义。但是,恩格斯指出,人们的精神追求与追求物质享受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没有必然联系。
11、最后,恩格斯揭示了费尔巴哈停留在唯心史观的原因,一是因为他没有把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忽视了人的决定作用,二是他脱离了实践,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所以就像恩格斯所说,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最终陷入了唯心主义。
12、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大意义。恩格斯指出,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意味着西方传统哲学的解体和新哲学的诞生。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旧哲学的终结和新哲学的重建,实现了哲学领域的伟大革命。
13、实践儒学所讲的自我观,以宇宙本体为第一设定,跟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辩证法,亦以宇宙本体为第一设定,事实上乃有相似的地方。而自我的否定辩证法之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辩证法里面的重要性,亦近似于自我的否定辩证法之在实践儒学的纵贯面的三阶段自我说里面的重要性。
14、这次修订是在保持原来的基本理论格局的基础上进行的,着重于总结和吸收近10年来社会实践、科学和理论研究的新的积极成果,尽可能回答和澄清一些有影响或被搞乱了的理论问题,尽可能纠正和弥补本书原来的某些不足,并增大它的理论容量,增强它的整体逻辑性,同时也适当注意了在教学和应用中的联系实际问题。
15、从这部著作的整体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精神对于我国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恩格斯在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说:“关于我们和黑格尔的关系,我们曾在一些地方做了说明,但是无论哪个地方都不是全面系统的。至于费尔巴哈,虽然他在好些方面是黑格尔哲学和我们的观点之间的中间环节,我们却没有回顾过他。”在这里体现了马克思对待德国古典哲学的态度,并不是一味的否定,而是在学习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深化。同时,他们也批判了费尔巴哈用全盘否定的态度将黑格尔体系抛在一旁,没有辩证地看待其“合理内核”,故而导致费尔巴哈的体系在唯物主义观点上并不彻底。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要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容,重视传统文化中能为当代所用的价值观,用继承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使之能在新时代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生命力并为当今的主流思想注入活力,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不断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16、第一部分论述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意义及其内在矛盾
17、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0_dOPXCieo9gxUHnSSTsw提取码:ge6r书名:黑格尔
18、为读者提供第一手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研究文本;
19、从中不难看出,丹纳用科学实证主义的态度对唯美主义学者在文艺批评上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丹纳相对于王尔德来说,摒弃了以二元对立的方式进行文艺批评,使得“感性”和“理性”,“现实”和“艺术”产生了种种关联,这并不仅仅是对艺术批评和艺术价值方面的一大进步,而且还是在思考文学艺术的态度、思维方式上的前进与提升,从而进一步更加全面地对艺术本质进行了讨论。
20、至于“精神哲学”的板块,其研究对象是“由异在返回到它自身的理念”。这里边事实上讲到的是理念或绝对精神的否定之否定的阶段。前面是说否定与异化,那么进入这个阶段之后,就是理念或绝对精神的否定之否定的实现,或者说异化之异化的实现。故否定之否定,某种意义上就是肯定,乃就是理念或绝对精神“由异在返回到它自身”,但是这种“返回到它自身”,并不是它原来的那个自身,而是已经有阒然的全幅的新的提升了。
21、丹纳在讨论“环境”对艺术作品的产生以及特征所带来的影响之前,首先从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入手来进行讨论。
22、谈到哲学的开端,似乎哲学与别的科学一样,也须从一个主观的假定开始。每一科学均须各自假定它所研究的对象,如空间、数等等,而哲学似乎也须先假定思维的存在,作为思维的对象。不过哲学是由于思维的自由活动,而建立其自身于这样的观点上,即哲学是独立自为的,因而自己创造自己的对象,自己提供自己的对象。而且哲学开端所采取的直接的观点,必须在哲学体系发挥的过程里,转变成为终点,亦即成为最后的结论。当哲学达到这个终点时,也就是哲学重新达到其起点而回归到它自身之时。这样一来,哲学就俨然是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因而哲学便没有与别的科学同样意义的起点。所以哲学上的起点,只是就研究哲学的主体的方便而言,才可以这样说,至于哲学本身却无所谓起点。换句话说,科学的概念,我们据以开始的概念,即因其为这一科学的出发点,所以它包含作为对象的思维与一个(似乎外在的)哲学思考的主体间的分离,必须由科学本身加以把握。简言之,达到概念的概念,自己返回自己,自己满足自己,就是哲学这一科学唯一的目的、工作和目标。
23、总的看来,理念本身的这个概念,亦无非是绝对精神的一种转换的称呼而已。
24、希腊的塑像艺术是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讨论关于时代因素是运用的第一个例证。在介绍完古希腊、斯巴达时期的塑像艺术之后,为了说明特定历史时代对艺术作品产生的影响,丹纳又分别列举了三个不同时代环境之下呈现出来的艺术表征。首先,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的中世纪时期,这是欧洲最黑暗的时期,学者们称之为欧洲的黑暗中世纪。这一时期黑死病蔓延自然灾害频发,政治压迫,基督崇拜形式化与封建剥削,种种时代环境使得下层人民饱受苦难。因此中世纪的艺术走向了呆滞、僵化,艺术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美,而是沦为宗教的宣传工具和手段,因此中世纪很多艺术作品略显扁平,没有细节、套路化、不讲技法,不求写实,只追求用脸谱化的表达来传达信息。其次,丹纳阐述了17世纪的宫廷生活。国王路易十三在位的17世纪就出现了国王与廷臣的文化艺术,由于国王对于音乐艺术的喜爱从而带动了整个法国对于音乐艺术的奠基和突破。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军乐、室内乐和教堂音乐,呈现出政治性与典雅之间的共存与融合。最后,丹纳提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时的欧洲艺术。由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加速以及民主政体的变革等等,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之后,人们思想上获得了解放,解构了对于权威的迷信,同时由于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艺术家们开始尝试把任何能够激发想象或引起兴趣的事情作为描述对象,而不像中世纪或17世纪有种种的束缚和强烈的目的性。此外,这一时期,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等各种艺术运动和思潮相继产生,将欧洲艺术发展推向了新的顶点。
25、(2)侯春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研究的历史变迁及其理论生长点(J).理论与评论,2019(01):55-
26、影响一代人的《三国演义》连环画,绝版重现。
27、第二部分论述哲学基本问题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28、围绕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争论。恩格斯对几位哲学家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争论,进行了评述。最后他的结论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要得到证实,人类就要马上把他的哲学从理论移到实践中去”。
29、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作品晦涩难懂,但另一方面,他又具有公认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有理由认为,若非黑格尔,过去一百五十年人类的思想进程和政治进程都会走上另一条道路。深邃的思想可能使他得出了一些看似奇怪的结论,然而,黑格尔作品中的观点和洞见直到今天仍不失力量。本书勾勒了黑格尔哲学的轮廓,对他的观念和主要作品进行了广泛探讨,涉及黑格尔的时代和生平,以及历史的目的、自由和社群、逻辑和辩证法等主题。
30、恩格斯肯定了黑格尔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法,对黑格尔哲学中的革命性因素作了集中阐述,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在黑格尔看来,具有“两个不可能”:人的认识不可能最终完成;人类社会不可能停滞不前。恩格斯认为辩证法是宝贵的哲学遗产,“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面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保持充分的价值。”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这种革命就是发展变化,批判就是辩证否定。发展离不开批判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成就巨大,问题也巨大。“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我们必须直面问题,而不可回避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解决了,才能实现发展。
31、山东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
32、《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也称《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在晚年写的著作。作为恩格斯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错误进行了全面地、系统地清算。恩格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具体说明了它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的基础,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同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和本质区别,深刻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领域中引起革命变革的实质和意义,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历史观领域,著作系统地论述了历史发展的动力、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时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
33、但在早期马克思学说那里,倒不是这样的,比如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的第11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说的是不同的哲学家对于世界都有他们不同的解释,但问题在于什么?乃在于改造世界。故,又体现出很明显的自然的人本化倾向,是一种平面化的,面对于客观物质世界,如何去实现、如何去改造的自然人化论的思想体现之唯物辩证法。
34、效验主义的实践儒学三要素之与黑格尔说的比照
35、对于黑格尔的“绝对理性说”在西方哲学史的框架,以及在他之前的哲学脉络当中,做了位置的衡定之后,不妨也来看看到他的“绝对理性说”或“绝对理念说”,对于后来的马克思学说,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
36、(3)在黑格尔整个哲学当中,乃分成了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的三框架与三阶段来看待,并认为皆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否定辩证法的展开及实现。但至少在实践儒学里面,没有做这样的划分。在黑格尔那里,在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的演进历史之前,还有一个逻辑学阶段,亦即所谓的概念辩证法和范畴辩证法的展开和实现,比照来讲,在实践儒学里面,并没有所谓的逻辑学,或者是概念辩证法,或者是范畴辩证法的环节,其强调的是,整个从根本的存有而到形象的存有所体现的纵贯轴的意义;尽管宇宙的根本性的存有到人类社会之人生本体的形象的存有,亦讲的是从自然历史的演进,而到人类社会的演进的着落,而略与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两阶段的描述与演绎相近似。
37、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三章中,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进行了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