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庋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2、试译:子张想学习如何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告诉他:“多听,没把握的先存疑,以为有把握的,说话还是要慎重,就会少出错;多看,没把握的先放下,有把握的,做起来还是要谨慎,就会少后悔。说话少出错,办事少后悔,官禄就在其中了。”(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人而不仁)。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__其恕乎____”。
4、《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第二两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这是当地的民歌。
5、《论语》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它的文学性主要是语言富于形象,往往用极简练的言词写出人物的神情语态和性格特征。
6、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7、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8、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9、《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10、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人而不仁)。
1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
13、 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4、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1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16、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17、在《老子>八章》中,老子先后用“五色”“五音”“五味”来说明奢靡的物质生活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危机的句子是: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
18、在国家政治上,如果没有礼制约束,就会发生职责不清、政出多门、执行不力、推诿扯皮等种种现象,严重阻碍政治秩序正常运行,使政府和社会陷入混乱。而且,上级的越礼行为,很容易被下级模仿,这会使秩序更加混乱,乃至崩溃。
19、君子应有仁德之心,表现在待人接物上,最重要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就是一个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明君。贞观初年(公元627年),太宗便明确说出自己的君道观念:“朕经常思谋,个人祸患,常非身外之物所致,而是因为人的欲望害了自己。倘若贪于佳肴美味,沉醉歌舞美女,被欲望所带动,国家便会因此废墟,百姓也会大受侵扰。”
20、 (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21、 (3)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2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_敏于事而慎于言_,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23、儒家思想核心是“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法治等德道思想‘’。它对于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支援以夯实、筑高舆论阵地,对于社会树立核心价值观以寻求长治久安良策,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化,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有重大意义。儒家思想中仁、利等思想有许多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我国进一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4、 14 子曰:“周监(1)于二代郁郁(3)乎文哉,吾从周。”
25、解释:礼用来推行道义,道义用来产生利益,利益用来使老百姓太平,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26、在《论语>十二章》中,_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27、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28、试译:孔子说:“先看看一个人做什么,再考查他怎么做,然后细细体察他最乐意什么。这样一来,他怎么藏得住呢?他怎么藏得住呢?”
29、 (2)饩羊:饩,音xì。饩羊,祭祀用的活羊。
30、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31、(评析) 这里讲的第一层意见是言行一致的问题。听从那些符合礼法的话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礼法的规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问题的实质。第二层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顺耳之言的是非真伪,则应加以仔细辨别。对于孔子所讲的这两点,我们今天还应借鉴它,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办事。
32、(心)以上所有,最终一个目的:入心。而乐之
33、 22 子曰:“管仲(1)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34、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35、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3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37、《大学之道》中用“_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___”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
38、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yù)祭,如不祭。”
39、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
40、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1、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
42、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yuè)何?”
43、试译:孔子说:“蛮夷边鄙之地有君王,不如中原华夏之地没君王。”
44、在《礼记·大学》中,阐述无论天子还是百姓,都应该修身养性的句子是“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46、注释: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47、试译: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定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老师主动打听的,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才得以了解的。老师了解国情的办法,也许跟别人的办法不同吧?”
48、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文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49、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50、在《老子>八章》中,老子认为“至善”之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的句子是: 夫唯不争,故无尤。 。
51、试译: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祭祀祖先时,唱着《雍》这首天子祭祖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各方诸侯助祭,肃穆天子主祭。’《雍》诗的这一句如何用到三家大堂去呢?”
52、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53、《礼记》中《大学之道》一篇中用三句话概括了大学的道理:“__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_。”
54、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5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56、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57、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5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
5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60、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