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4、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5、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____屈原《国殇》
6、译文:身虽死啊精神不死显威灵,就是做鬼啊也是鬼中雄。
7、《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的绝笔。
8、遗民苦盼,年复一年,但路远山遥,他们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
9、「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尽」字,更含无限酸辛。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怎能不尽?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
10、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
1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
12、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热爱祖国的古诗热爱祖国的古诗
13、 译文:州桥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伫足南望,他们年年盼望王师返回。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14、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15、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16、⑵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⑶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17、“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
18、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表达热爱祖国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19、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0、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21、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22、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23、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24、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____杜甫《夏夜叹》
25、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26、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2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8、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29、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
30、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过若松町》
31、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32、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33、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3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5、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王夫之对于诗歌艺术颇多会心之论,他曾以小幅绘画为喻,揭示绝句短诗含蕴深广意境的特点,是很有启发性的。其说见《姜斋诗话》卷二: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
36、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37、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8、赏析: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39、释义: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0、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4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43、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44、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4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将晓:天将要亮。
46、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秋逢甲《春愁》
47、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48、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