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图:卡夫卡ByR.B.KitajVia佳士得拍卖网
2、饥饿是艺术吗?一个身穿黑色紧身衣、脸色异常苍白、全身瘦骨嶙峋的「饥饿艺术家」,被关在笼子里,点食不进,有时向人展示他消瘦的胳臂,有时又陷入沉思,谁也不理,这是艺术吗?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叙述一位艺术家以饥饿为他的表演艺术,虽然在当时这样的表演造成轰动,但人们总还是不理解,只不过是取个乐,赶个时髦而已。有些还认为他是个术士郎中,一定有什么偷偷进食的方法,或轻松忍饿的秘诀。
3、卡夫卡的人生也富有表现主义色彩,他订了好多次婚,但一次也没有结成。从卡夫卡的作品中,你就能感觉到他的内心深处极为颓丧,不能入世。表现主义也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从充满热情入世的生活态度变成了对这个世界“冷眼嘲观”。卡夫卡就长了这样一双眼睛,他一直都在冷眼旁观自己,冷眼旁观这个世界。就是在这样的颓废和沮丧中,卡夫卡度过了一生,终年只有四十一岁,还没有我现在的年龄大。
4、对于卡夫卡与他的时代的关系而言,他正是这样一个走在前面的,既反映时代又超越时代的艺术的先知。(卡夫卡是什么主义)。
5、然后我也想沿着我给两位老师提出的问题再做一些补充。我作为一个书评人,同时也是一个读书会的运营者,一直在关注国内的出版动态。我有一个写作的志愿是希望在2028年,改革开放五十周年之际,能够出版一个改革开放五十年的一个阅读史。从1978年到2028年这五十年,每一年选择一本代表性的当年出版的书籍,每一年选择一个当年的出版相关的重要人物,每一年再选择一个跟阅读出版相关的重要事件。后面大家回过头来看,在2022年的一个值得成为中国的阅读出版中的关键词或者关键性书籍的选择上,我相信卡夫卡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今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出版的德国学者莱纳·施塔赫的一个三卷本的《卡夫卡传》,可以说是现在的卡夫卡研究学界中的关于卡夫卡最好的一个传记,也给大家做一个重要的推荐。
6、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7、卡夫卡的作品尤为如此,因此不如欣然接受他的种种规则,由外而内地走近他的戏剧,由表及里地理解他的小说。
8、这篇短文特别好地表现了卡夫卡作品的风格,即Expressionism(表现主义)。当时的文学作品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比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卡夫卡的表现主义风格奠定了整个西方现代文学的一大流派。我正打算翻译的一部作品,是《搏击俱乐部》(FightClub)的作者恰克·帕拉尼克(ChuckPalahniuk)写的,就是典型的表现主义风格作品。
9、代表作:《审判》《变形记》《城堡》《饥饿的艺术家》
10、卡夫卡的命运就是把各种各样的处境和挣扎化为寓言。
11、卡夫卡实际上是捷克人,但是各种介绍都说他是奥地利作家,因为当时还没有捷克这个国家,奥匈帝国是当时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国家,它包括后来的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半个波兰、半个南斯拉夫,意大利的一部分也属于奥匈帝国。卡夫卡就出生在捷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犹太人真的很厉害,我最喜欢的几个作家,像卡夫卡、茨威格都是犹太人。(卡夫卡是什么主义)。
12、《城堡》中的主人公K去城堡(官府)要求批准在附近的村子里落户。城堡虽近在咫尺,由于受到层层阻挠,没法进入。小说没有写完,卡夫卡原定的结局是K将“奋斗至精疲力竭而死”,他临终时,才得到了批准。作者借这个城堡揭示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13、上帝,生活,真理——这些只是同一件事实的不同名称……我们时刻在体验它……它存在于我们自己身上,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无法获得它的全貌。
14、江雪奇:非常高兴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共读《城堡》。刚才刘老师已经基本介绍了卡夫卡的出身与家庭环境,卡夫卡的作品以及个人经历,也说明了《城堡》的情节以及《城堡》为什么难懂的原因,我就做一些小小的补充吧。
15、因为人病得更重、更不稳定、更加多变,不像其他任何一种动物那样特征分明,所以毫无疑问:他是唯一有病的动物。
16、如此建构与解构的同时性,恰好就是“认认真真做某事同时又空无所成”的诡异工夫:是的,需要建构,但也必须自我解构,这是“差异”;需要生存的余地,但此余地并不存在,这是“绝境”;但又“不得不”反复寻找余地,“不可能不”——去发现那——“几乎”——不存在的——余地,对于余地的信念乃是对不可摧毁之物的肯定,这就是“诡异”的工夫能够层层转进的内在力量。
17、其实我是怀着一种作为同行的校对的心态去读译林的这版《城堡》,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翻译版本,我甚至可以感受到译者在有意地让译文对中国读者更好消化一些。里面有些是用德语读起来很简单的句子,但要把意思完全精准地表达成中文,就会显得非常绕口,就会显得不那么简单了。与此同时,我就想跟大家讲一个真实的笑话,卡夫卡的《城堡》在国内有很多个译本,其中有译林这样优秀的译本,也有非常可笑的译本,有一个译本几乎每一句都是驴唇不对马嘴,却在网站上得到了很高的评分,用户纷纷评论:我感受到了大师语言的深度,我读出了大师语言的戏剧性与荒诞性等等,更有甚者写出了蛮长的书评。其实只要有中学语文水平的人就可以看出来,那个译本是根本读不明白的,连故事的情节都没讲清楚,这个事情其实也很有卡夫卡式的荒诞。
18、 卡夫卡是现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他小说中的人物常异化成动物或昆虫。他的创作很多是得益于传统文学,但又不是沿袭传统的旧习,恪守成规。他的作品是不确定性的,从这一主题滑向另一主题,形象模糊虚幻,情节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喜欢使用不确定的语词,像但是、然而、不过……等,在那个时代是独特的,难以理解的。「饥饿艺术家」为什么饥饿?直到「饥饿艺术家」生命的终结,仍让人猜不透真正的原因和理由。虽然卡夫卡是现代主义作家,但如德勒兹的理论——逃逸路线,他的作品在无意间逃向了后现代主义。
19、我相信这个想法,即一场可怕的诉讼,不断延长,直至无限,大概就是那几部小说的根基,当然,卡夫卡不愿出版它们,因为他知道它们是无结局的,它们有责任成为无限的……呃,《城堡》,《诉讼》,可能是人类记忆的一部分,会以不同的名字,在不同的环境下被改写;但卡夫卡的作品已是人类记忆的一部分。我相信我会在法国这么说的;我会指出它们的经典地位,以及我们可以阅读它们而忘记它们的环境——发生在很少作家身上的事情,据我所知——是的。ErnstBarlach(1870-1938),德国表现主义雕塑家,作家。
20、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21、从上述三个引文可以看出对卡夫卡的评价有几个共同点,那就是卡夫卡的作品首先是似乎难以理解的,但这并没有阻止众多的批评家进行阐释,更为难以理解的是我们甚至很难分辨出这些阐释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而阿多诺本人甚至对这些各种各样的尝试持以贬斥的态度,他认为这样的阐释几乎是对卡夫卡的侮辱。我们该如何理解像卡夫卡这样外表看似简单,而内涵又让人琢磨不透的作品?
22、这是一种与喧嚣动荡的外部世界生活构成了巨大反差的内在生活,衡量它的尺度不是生活经历的广度,而是内在体验和思索的深度。
23、卡夫卡是游走在多个文化中的人,他最后的那些年还考虑过移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因为当时的欧洲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犹太人不管到哪里,总会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但是这些计划都没有实现。卡夫卡的一生就彷佛游荡在几个文化之中,没有自己的故乡,没有自己的故土。他是一个流浪者。
24、我在这里简单大胆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卡夫卡既不是表现主义,也不是超现实主义。卡夫卡不属于我们所知的文学史的任何一个分区,卡夫卡就是一个基点。
25、说到“走心”,想知道卡夫卡的“心”是怎么“走”的,就必须先了解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从他的许多文章设定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主人公被社会群体排斥、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而且多表现出消极绝望、缺乏自信的态度,而这其实也是卡夫卡人格的真实写照。卡夫卡对生活常怀着恐惧、乃至绝望的心理,这不仅是因为他天生内向,家庭环境与经历也是一大因素。在《判决》中,卡夫卡将自己作为主人公的原型,叙述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商人如何在父亲的逼迫与不信任下恐慌不安,乃至跳河自杀的过程。年轻人照顾父亲起居时和他聊起自己在西伯利亚的一个朋友,却被父亲怀疑,在争论中父亲流露出对他插手公司事务表示不满,甚至鄙夷他即将到来的婚姻,甚至通过他的朋友来监视他。这使年轻人意识到他年迈的父亲还是那个独断专横、吹毛求疵的“巨人”,巨大的压力与绝望的心情下,父亲的一句“我现在就判你溺死!”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另一篇《十一个儿子》通过从父亲的口吻描述儿子,展示了父亲与儿子间互相不认同的复杂状态。卡夫卡在他欲寄而未寄的致父亲的长信中也多次提到他父亲“太过强大”,对他要求太高,乃至无法达到,进而萌生愧疚,显得更加怯懦,父亲更为不喜。这样一颗无所适从的“心”决定了他看到的是近乎病态的黑暗,想要“表现”的是社会关系的诸多弊端。
26、20世纪是一个荒诞文学盛行的世纪,是在表面的荒诞下用一种艺术的语言或著作来论证人类生存命运的不可逃脱和自相矛盾,并从中体悟深刻的人生意义和哲理。两次世界大战竟都发生在高度文明的20世纪,荒诞小说正是在人的这样一种存在心理状态下大量出现的。
27、布罗德与卡夫卡的作品能成功面世有着重要的关系。卡夫卡的遗嘱是要求他的所有的未发表的、未完成的作品都不能发表,甚至要毁掉。然而他的好友布罗德却与卡夫卡的父亲签订了一个协议,基本上把卡夫卡所有的作品都发表了,这相当于背叛了卡夫卡的遗嘱。这个背叛遗嘱的故事,也成为了米兰·昆德拉这部《被背叛的遗嘱》散文集的题目,他也把这个题目作为文学论述的一个起点。卡夫卡生前的作品都是以短篇的小说为主,而造就卡夫卡名气的长篇小说都是他去世后出版的,并且都是残章,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28、《饥饿艺术家》是20世纪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非常珍重的短篇小说,他以德文书写,1922年完成。叙述一个「饥饿艺术家」被关在笼子里以禁食四十天为他的表演艺术。
29、第文中之所以怀念亚历山大大帝,是因为他个人的伟大虽然仍有瑕疵,但他至少在剑指印度大门时给现实指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印度的大门”是个暗喻用法,喻指我们所熟知的世界之外的另一种现实。如今,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从何处寻觅这种现实。在民主的时代里,很多人拼命扮演着亚历山大那样的领导人的角色,剑有所指,但是剑该指向何方,他们达不成共识,只得漫无目的地乱舞一番,那光景眼睛都看不清楚——“目光努力跟上,却是满目茫然。”恰如《乘客》中呈现的,现代世界没有提供任何稳定的参照点。
30、江雪奇:补充两句,《在法的门前》确实是很像《城堡》。《城堡》的K是土地测量员,《在法的门前》的主人公叫从乡下来的人,其实在德语里这两个词在构词有点像,土地测量员这个词从德语的构思来说,也可以解释为一个不知自己是谁的乡下人,有些高傲的乡下人。另外《在法的门前》和《城堡》的情节上也有相似之处,一个从外面来的人,他非常努力的然而非常徒劳地寻求着一个掌握着权力的人的认可。至于具体的解读,我觉得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31、大家都知道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然后就有一个问题,卡夫卡到底是哪国人?有人说卡夫卡是捷克人,因为布拉格现在是捷克的首都。有人说卡夫卡是奥地利人,因为当时的奥地利还是奥匈帝国,一个非常庞大的国家,一个二十一世纪人很难想象的联合体。它没有一个主体的民族和文化,说坏了是有四分五裂的倾向,说好了是具有多元性与包容性。当时的捷克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而布拉格是这一个部分的首府。在过去捷克人还没有民族意识的时候,现在捷克的土地上,上层人讲的是德语。城市里的人,工匠、贵族、僧侣,他们往往会讲德语。农村人讲捷克语,讲捷克语的人是没有什么民族意识的,讲德语的人就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捷克语的民族意识渐渐占了上风,人口结构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讲德语的人反而变成了少数。
32、“认认真真做某事同时又空无所成”,这就是卡夫卡式道家化的诡异工夫:一方面,看似有着无尽的余地,发现机会与空间,不断去修建自我保护的掩体;另一方面,任何这样的余地,其实都不可能抵御随时可能来临的意外危险,反而构成了自我的陷阱。但它不得不既要认真修建,以最富有智慧的方式建构完美的掩体,又立刻认识到这样的修建其实还是会被攻破与摧毁。
33、因此,像布采法卢斯那样,一头钻进法典堆里也许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他自由自在,胁腹不受骑士缰绳的控制,借着宁静的灯光,远离伊苏斯战役的喧嚣,一页一页地翻读着我们古老的典籍。
34、他的第二个作品《打卡》则更加困难。这次,他不光把自己关在笼子里一年,还要每隔一个小时打卡一次,这就是说,他在一整年中不能睡上一个囫囵觉,每一个白天和昼夜都被机械地划分为24份。这种体验绝非一个普通人所能承受。涵义记载时间的冰冷,在时间无情的流动当中,我们所做的无非就是重复,再重复……
35、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超越与悖离,它们都用非理性主义作为基础,表现出激烈的反传统倾向,现代主义文学想建立起以“表现论”为中心的新规则与范式。
36、人的主罪有其余皆由此而来:急躁和懒散。由于急躁,他们被逐出了天堂;由于懒散,他们再也回不去。
37、问题3:《在法的门前》这篇短篇,两位老师可以讲讲吗?有什么寓意?
38、我们可以从叙事学的角度把这个命名为一种不可信的叙述者。《城堡》的叙述者似乎一直在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他前面所说的好像是事实,然而后面否定的语言同样出自同个叙事者之口,对这些文本事件不停地进行或是明确或是隐晦的动摇。《城堡》就一直处在这样一种稳定与动摇交织的叙事结构之中。
39、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受欺压,受凌辱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奥匈帝国窒息的政治空气和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导致这些小人物虽勤勤恳恳工作却得不到合理的报偿,以及他们对社会不满,但无力反抗,逐渐变得孤独、烦闷、恐惧、内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更有所发展,因而卡夫卡的作品引起广泛的共鸣,被认为具有时代意义的杰作。
40、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的观念被战争破坏,西方的文明被抛进了一场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现代主义的派别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意象派、意识流、黑色幽默、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体小说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等。它的主要作家是托·马尔斯曼,卡夫卡,萨特,加谬,贝克特以及马尔克斯等等。
41、我最近为了准备这场沙龙,也把《城堡》重读了一遍。我在这本书里做了很多的批注,都是将近十年前写的。其中有一点批注,就是K既反感于官僚机制,但是同时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寄生于城堡的官僚机制、不断跟其发生关联,这样的记述,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之产生共鸣。
42、法庭基本上同意接受布采法卢斯来做律师。人们以非凡的洞察力告诉自己:布采法卢斯在当今社会秩序下处境困难;因为这个原因,还因为他的历史价值,起码值得他们带着同情心接受他。如今——这无可否认——再没有了亚历山大大帝。虽然确实有很多人知道怎么杀人,也不乏用长矛刺中宴席对面的朋友的本事,还有许多人嫌马其顿太狭小,所以都咒骂亚历山大的父亲菲利浦。然而,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人能带领大家到印度去。就算在当年,印度的大门虽然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国王的剑指明了它们的方向。今天,这些大门已经移到别的更遥远、更高贵的地方去了。没有人指出方向;许多人虽然握剑在手,但就是挥舞挥舞而已;剑在动,目光努力跟上,却是满目茫然。
43、刘健:关于许老师提的第一个问题,给大家推荐一篇很短的论文,就是刚才提到的曾艳兵教授,2003年的时候他在《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卡夫卡研究在中国的短篇论文,非常详细地梳理了卡夫卡从被引进中国到二十世纪末的传播脉络。大体来说,我们对卡夫卡的引进是从短篇开始,而且第一个翻译卡夫卡并且获得认可的人就是李文俊老师,他应该算是我们的先驱了。关于作品推荐的话,除了译林出版社以及其他出版社的各种单本作品,推荐叶廷芳老先生的卡夫卡全集,包括了书信集、日记、短篇、中篇以及之前没有出版的一些材料。
44、为什么卡夫卡如此令人着迷?关于卡夫卡文学风格的的判定,正如卡夫卡的作品解读,众说纷坛,比较受欢迎的观点是认为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先驱以及认为卡夫卡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
45、一方面,它不再进入任何资本主义官僚机器的生产机制之中,尽管我们身处泥沼之中,但我们必须发现一个自我规避的小洞,就如同道家退避到自然中来重新培育生命的灵根,为了不陷入天敌的魔爪与泥沼的诱惑,一直保持在无尽的觉醒与觉感中,并坚持修建自我保护的掩体,不被他人的泥沼迅速淹没。——面对泥沼与危险的时刻侵入,这是“认认真真做某事”。
46、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47、男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遇见一个女人,于是和她在一起,一切就都变成了为了这个女人,为了这个家!
48、卡夫卡可以说是最早感受到时代的复杂和痛苦,并揭示了人类异化的处境和现实的作家,也是最早传达出20世纪人类精神的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20世纪文学的先知、时代的先知与人类的先知。
49、刚才江老师提到卡夫卡的身份,我想到法国理论家德勒兹把卡夫卡归为一种“小文学”。我觉得这是对卡夫卡作品非常精确的评价,卡夫卡游离于任何我们已知的文学传统体系之外,所以我们在文学史上很难去定义卡夫卡和他的语言风格。
50、我们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他不认识他的助手?这两个助手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推测可能助手是从城堡来的。但是我们刚才看到K的土地测量员身份是到了城堡之后才被任命的一个事实,我们不由得对助手也会有一个质疑。如果再往下推测,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出现,就是K确实是像施瓦策所说,是一个卑劣的招摇撞骗的流浪汉。如果真的是这样话,那么城堡为何还要任命K,而不是驱逐他?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抓住一个逻辑的线索向下推,会发现线索这条线是无尽的,或者这条线会突然断裂。如果从整个文本混乱的结构中再捋出一个新的线索,结果还是如此。
51、我下面想谈卡夫卡为什么这么写?或者卡夫卡为我们所呈现的文学的理念到底是什么?
52、写完《判决》两个月后,卡夫卡开始写《变形记》。如果说前一部小说是以现实主义的形式开始,继而转入表现主义的形式,《变形记》则同时运用了两种形式。
53、仿佛整个作品都在告诉你,不要读。就像卡夫卡的的遗嘱一样,不要读,不要去理解。
54、卡夫卡的原意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他文章的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无谓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5、卡夫卡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了一个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地窖一样的处境中沉思冥想的内心写作方式:
56、笑话之中隐含着一些严肃的问题,随着故事的笔调从啰唆繁复的公文腔转为哀伤遗憾,问题都显露出来了。首先,这里的两个为难之事——想象不出布采法卢斯的样子与达尔文以来的无法根本区别人和动物因而无法给人下个定义——程度相当。格列高尔也许从生物进化的阶梯上滑了下来,布采法卢斯也许攀升了:二者显示的都是连续,没有任何界限将人与动物截然区别开来。卡夫卡长大之时,也是现代进化论科学的一些假想提出之时,这些假想认定自然是一体的,自然王国不受某个神圣计划控制,而受内在的自然规律控制。卡夫卡十六岁时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恩斯特·赫克尔的《宇宙之谜》。德国当时已经有一整套确立完善的进化论假想,它可以回溯到浪漫主义时期科学和哲学的联姻。恩斯特·赫克尔是达尔文思想在德国的主要倡导者之他将达尔文思想移植到已有的这套假想之上。尼采则持有和德国进化论假想相同的设想,他在论争中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尼采主张:进化的动力不是个体与其环境的关系,而是内在的强力意志,它让一个有机体与别的有机体之间发生冲突。比较而言,赫克尔提出的是相对温和的、进步论式的进化理论,尼采则强调冲突、斗争和控制。尼采还探讨了进化一元论的后果:如果物质宇宙是一个单元,人类和其他自然物之间就没有根本区别。人就是另一种动物,他和其他动物不一样是因为他灵活、多变,不完全适合环境,故而不具备其他一切动物那么好的健康状况:
57、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58、从这个意义上说,卡夫卡写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宿命。
59、刘健:我觉得能提到《判决》,可能这位书友是一个资深的卡夫卡研究专家,如果他指的是那个非常短的短篇,而不是《诉讼》。这一篇是比较冷门的,也是比较卡夫卡式诡异风格的作品。至于如何理解作品,我举一个例子吧。德国文学专业大一的文学课上,有一个推荐读物,一本一百多页的书,叫《判决以及用十个文学理论分析》。其实这十个文学理论都没有给出任何一个阐释。他们做的事情就是去分析,从不同的角度,从心理学角度,从社会历史角度,或者从结构主义叙事学角度,去分析《判决》的意义构成以及叙事方式。这也是我一直试图向大家说明以及推荐的一种方式,就是我们要去分析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它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可能要比去分析这个作品到底讲了什么更有意思。
60、谢德庆在位于纽约的工作室里,建造了一个约5×7×2立方米的木笼子,将自己监禁其中一年。在此期间,艺术家从不交谈、阅读、写作、听收音机和看电视。
61、然而,卡夫卡虽然在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之间折中平衡,他还是偏得离现实主义稍远一点。把变形后的格列高尔称作“甲虫”,翻译者和我都做了点假。卡夫卡用的是个模糊得多的词Ungeziefer,意思是“害虫”,其中包含有害、让人厌恶的意思,而不是指某种实际的虫子。如果我们读得认真点,可以发现小说里的描述其实并不怎么合理。如果他的腹部拱起来了,那么他爬行的时候,他那细小的腿怎么能挨到地面呢?还有,卡夫卡曾对他的出版商强调,这只“昆虫”(他在一封信中用的就是这个词)画不出来,也不要画出来。结果,《变形记》的封面插图画的是一个年轻人,他从通向一间黑屋子的门口步履蹒跚地走开,这个意象与书中哪一件事都对不上号。康拉德(《“白水仙号”上的黑水手》(1897)的序言里)写道:“我的任务……首先是让大家看到。”卡夫卡不像康拉德,他的目的不是让大家看到,而是让我们在试图想象小说中的情景时感到大惑不解。
62、江雪奇:关于对卡夫卡作品的翻译版本推荐,我觉得那些好的出版社出的版本基本都是比较可靠的,像译林的米老师的译本是比较好的。另外我记得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老师有出过卡夫卡的全集,这些都是出自行家之手,是可以信赖的。不好的翻译也是有的,就像我刚才提到的一版,翻译得并不上道,但是读者顾及卡夫卡的大名,觉得自己看不懂了,不是译者的问题,而是自己的智商不够,还是纷纷地打好评,所以读者朋友们也是自己要去学会甄别翻译的好坏。
63、显然,卡夫卡的写作同时具有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上帝的缺席或回撤(retrait),犹太律法与传统的失效,如肖勒姆所说的虚无之启示、本雅明所说的以虚无主义为方法,这以卡夫卡小说中那一直在远方且处于雾霭中的“城堡”为象征;另一方面,则是现实生活及其日常的灾难,资本主义官僚机器的控制,还有个体情欲之间的纠缠,试图从污泥中走出来却只会陷入更大的泥沼之中,这以此处的“村子”生活为实质,任何反抗都是可笑的,如同堂吉诃德的行动,其实也是另一种虚无主义。
64、我带着一个美丽的伤口来到这个世界,这便是我全部的陪嫁。
65、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66、我无法去判别每一种阐述是对是错。可能每一种阐释都是对的,都是有道理的,但又都不是完整的。我在这里引用曾艳兵教授的一个结论,他说:“我想,在我们了解和熟悉了所有相关的阐释后,或许会恍然大悟:原来进入城堡根本不需要钥匙,并且,这里原本就不存在钥匙。‘城堡’或许就是一个没有谜底的谜语。“我想,如果我们再继续探讨城堡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答案。
67、我们读卡夫卡、萨特、加缪等人的作品,都可以感受到尼采的遗绪。
68、从线性叙事的角度来看,小说似乎不复杂,就是一个“K一直想进入城堡而不得”的简单的线性叙事的小说。问题是,是什么造就了我们在阅读和理解《城堡》时的困惑?原因在于,《城堡》看似是一个线性叙事小说,然而整个事件的缘起、目的以及各个元素事件之间的联系,即小说人物的动机或者说是叙事的驱动力都是否定性的、不确定的。因此整个小说事件的联系以及事件本身就变成一个否定性的、封闭的,而且是自我指涉的系统。
69、另一方面,它要立刻认识到,自己所有的建造其实是无用的,危险时刻会来临,任何掩体都是无效与无用的,越是建造越是会陷入自我权能的错觉之中,必须摧毁此掩体。并且,它必须无时无刻不保持觉醒,而且立刻推翻已有的掩体,重新开始寻找新的“余地”。而此余地似乎并不存在——保持为“同时又空无所成”。
70、不仅如此,“现实主义”这个术语中隐含的可能是比较中性的描述,可书中描述格列高尔没有脊椎的身体时却没有那么中性。他细小的腿看起来“无助”、“可怜”。被子喜剧性地搭在肚皮上,快要滑下去——如此卡通般的细节,会让我们想起《判决》中变化了的父亲“用力把毯子抛了出去,力气那么大,一瞬间毯子在空中平摊开来”。这里的描述充塞着某些难以平抑的情感。哀婉和喜剧一起,道出了含而不露的黑色幽默。卡夫卡关心的不是你看到了什么,而是你如何去看待某个东西。可这也是复杂的事。格列高尔的形体变化了,但是打心里无法接受这给他的生存所带来的彻底改变。他紧接着的行动是朝窗外看,注意到下雨了,感到十分郁闷,仿佛天气是个最大的问题。小说后面的几页细致地叙述了有人喊他去工作后,格列高尔如何答应(用听不清楚的动物般的声音)起身,然后费力地下床到门口,挪动自己那不熟悉的身体,对自己要做什么却糊里糊涂。故事的焦点不是变形本身,而是格列高尔对变形迟钝的反应。
71、在形式上,现代主义变化多端,没有固定的形式,它的特点是故意打破时空顺序,大量运用梦境、心理时间、黑色幽默以及魔幻、意象、象征与意识流等手法去表现生活与人的性格。
72、机器的发明者最终与杀人机器浑然一体,成为机器的殉葬品,从而揭示了现代机器文明和现代统治制度给人带来的异化。它是关于使人异化与机械化的现代统治的一个寓言。
73、作为渐进修养的韧性,中国道家的无用之思,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助力”,但此外来的力量,也会对弥赛亚的来临构成“助力”?如果一个古老帝国永远不可能依靠自身力量走出自身,永远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实行现代性转化,如果其自身灵根的种子无法被培育出来,那么就需要弥赛亚来唤醒其灵根。
74、卡夫卡临死时曾要求布罗德把他所有的作品“毫无例外地予以焚毁”,但布罗德违背了他的遗愿,对他的所有著作,甚至有书信和日记作了整理并出版。共9卷的《卡夫卡全集》(1950~1958)即是由布罗德主编的,其中只有一卷是卡夫卡生前发表过的。
75、"这就好,”猎人说,"我一直在运动着。每当我使出最大的劲来眼看快爬到顶点,天国的大门已向我闪闪发光时,我又在我那破旧的船上苏醒过来,发现自己仍旧在世上某一条荒凉的河流上,发现自己那一次死去压根儿是一个可笑的错误。”
76、涉毒 红色 偷窥欲 陈忠实 上帝视角 狂吐
77、短篇小说《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清早突然变成一只甲虫,因而失业了,成为家庭的累赘,最后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小说似乎荒诞,但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和“异化”现象。
78、更有趣的一个关系,是他与他的未婚妻菲利斯的关系。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在卡夫卡的爱情生活中,我们可以给他打上一个“渣男”的标签。他1914年订婚,同年解除,1916年又订婚,1917年再次解除。我认为这样的一个感情纠葛同卡夫卡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是有关系的。有意思的是,在他与未婚妻的爱情关系中,其实还夹杂了重要的中国元素,更精确的说,是南京元素,同南京著名的美食家袁枚有关。
79、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卡夫卡的创作就引起了西方文坛的关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成为20世纪作家所能创作出的最振聋发曠的作品,从而形成了持续的“卡夫卡热”。美国女作家欧茨称“卡夫卡是本世纪最佳作家之时至今日,且已成为传奇英雄和圣徒式人物”。卡夫卡也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第一人,欧美各种权威书评杂志在评选20世纪现代主义大师时,都无一例外地把卡夫卡排在第一位。英国大诗人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80、一天早上,当格列高尔·萨姆莎从惊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硕大吓人的甲虫。他仰卧着,背上是很硬的壳一般的东西;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就看见了隆起的棕色腹部,僵硬的肋骨拱起来,把它分成一块一块的。被子凑合着搭在肚皮上,好像马上要全部滑下去的样子。生出的许多腿在眼前无助地晃来晃去,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相比,简直细得可怜。
81、博尔赫斯×费拉里著陈东飚译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82、第二部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