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创连载)巩义考察记康百万庄园的“留余”文化
2、《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3、有些人平时不肯行善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若平时依良知做事不违神灵,坦荡光明,又有什么可怕的?
4、释文: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5、(原创连载)巩义考察记探访“中华家道”思“快慢”
6、致良知,就是讲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符合天道至理,但人受了欲望影响,迷糊了本性,使人的内心偏离了天道,人要记住自己给自己的内心纠偏,给自己的良心洗澡,向内求,问自己良心天性是否还在。(王阳明的精髓60句)。
7、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然后祛除。
8、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9、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传习录》
10、王阳明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用兵之道讲究虚虚实实,对将领则要求不动如山。
11、耳朵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口不能说是非,又省了多少闲是非;心知道是非就够了。
12、 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13、(译文)心即是理。天下有没有什么心外的事、心外的理吗?
14、语出《王阳明全集卷》。纵观历史,那些圣人贤者通通只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只有心中良知才是我真正的老师。意指在不同的领域,都有许多能人。
15、但是,良知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还是知道对错的。
16、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
17、 源于《知行录之传习录上》。(译文)用事实记叙的叫做史,用大道理记叙的叫做经。
18、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9、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20、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
21、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传习录》
22、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23、赏及微劳,则有功者益劝;罚行亲昵,则有罪者益警。
24、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25、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26、 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27、这个故事不仅有内裤,还有内涵。我们如果停留在概念层面,去争论什么是良知,是不是人人有良知,就是嘴炮d,就是比赛话术的辩论,没有知行层面的意义。
28、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但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29、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30、我们努力去学习,不停的跨界去掌握未知的世界,但是,有些人未必有很好的效果,表面上看,好像没有遇到真正的良师,没有一个提携自己的贵人。其实,真正的老师和寻觅的贵人就是我们自己,有的时候学会了很多知识,可以解释很多的道理,却忽视了对自己认识。
31、不读《大学》看不懂《传习录》。不明《中庸》,懂了《传习录》也没用。
32、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33、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有荣耀是我幸,无荣耀是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
34、王阳明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用兵之道讲究虚虚实实,对将领则要求不动如山。
35、 王阳明心学精髓空想而不实践,就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