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端: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2、江南失陷,我不能到南菁中学读书,避居乡下,住在我的小说《受戒》所写的一个庵里。随身所带的书,除了数理化教科书外,只有一本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一本上海的“野鸡书店”盗印的《沈从文选集》。我于是反反复复地看这两本书。可以说,这两本书引导我走上了文学道路,并且一直对我的作品从内到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3、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4、菲尔丁说过:“不好的书,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害了。”(开卷有益是谁说的)。
5、吕蒙之前本来有着成为大将军的潜力,但是在知识储备上还差了许多。但后来,他在处理繁忙的军务之余还抽出时间看书、学习,使得后来鲁肃发出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慨。
6、一直以来,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多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丰富我们的文学修养,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
7、外舅:(书)岳父。代字:女子尚示定亲,如“代字闺中”。
8、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9、金克木有篇文章,题目叫《书读完了》,收在《燕啄春泥》(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中,说的是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言,少时见夏曾佑,夏感慨:“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夏曾佑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才觉得有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么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10、其实,所谓的“经典”,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性别,经典的定义在移动。
11、这是教人家读原典,不要读那些二三手文献,要截断众流,从头说起。
12、正史含糊其辞,便给了野史充分发挥的空间。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 烛影斧声 (出自《湘山野录》),说赵匡胤暴亡当夜,曾召来弟弟赵光义对饮,其间所有太监和宫女都被屏退。有人看到,烛影之下,赵光义时而离席避让,“有不可胜之状”。三更时分,赵匡胤走出屋子,以柱斧戳雪,口中说道“好做,好做。”随即就寝,鼾声如雷。五更时分,有人发现赵匡胤已驾崩。世人便由此猜测,赵匡胤当晚被赵光义所害。
13、先贤: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如:海外游子念先贤。
14、谨启、谨白:用于平辈。如:吴将军长白谨启。
15、距离第一次北伐七年后,赵光义发动了第二次北伐。这一次,赵光义将大军分成了东中西三路,且采取“将从中御”,远程遥控大军。结果是,“运筹深宫之中,致败千里之外”。东路屯兵坚城幽州之下,粮草不济,无奈退兵,在歧沟关遇伏大败。中西二路只得南撤,西路主将杨业因掩护军民南撤被辽军俘虏,在狱中绝食而亡。
16、玉音: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多用于书信)。
17、“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