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论语名句图片)。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注释)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虑。
4、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5、人能做到贫穷而不谄媚,富贵却不骄傲,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但孔子认为这样还不够。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富贵却谦逊好礼,这样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6、(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
8、(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注释)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10、(讲解)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
11、(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12、(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3、(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14、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15、(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6、君子的过错,就像是日食、月食。有了过错,大家都看得见;改正了,大家都仰望他。这是孔子学生子贡的话,是颂扬君子知过能改、光明磊落的态度。
17、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
18、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19、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这样,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20、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1、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22、(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23、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2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5、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6、(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译文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27、(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2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29、一个君子,不会太在意饮食的好坏、居住环境的安逸与否,而是在提高自身修养上下功夫,做事敏捷,言语谨慎,跟品行高尚的人学习 ,努力改正自身的错误和缺点,这样做才可以算是好学的人。
3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3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32、就像我学蒸包子,从和面、发面、调馅,到蒸熟,知识都是从网上学的,光学知识确实枯燥乏味,但自己一动手,乐趣就来了。经历过几次失败,昨天终于蒸出了好看又好吃的包子,因为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倍加珍惜,都舍不得吃了,真的是其乐无穷。
33、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34、(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论语)
3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36、《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3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8、066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3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40、(讲解)凡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
41、(注释)君子认为口里说的超过实际是可耻的。
42、不要去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去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多去了解别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