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但作为旁观者,他在叙述中又流露出淡淡的悲悯。如那群鸽子,叙述出来好似不过一件平常事罢了,但读来又禁不住去想:不只是鸽子吧,人也一样。大多数的我们,就算是名噪一时的人物,也只是来来往往于历史的潮流中罢了。从整个地球史来看,我们人类群体,在几十亿年岁数的地球上生存,于地球而言,谁名声远扬,谁不值一提,谁臭名昭著,不过如鸽子般,换了一批又一批罢了。这样想来,我们好似超脱了生活本身,我们用更阔远的视角审视自身,才感到生活对琐碎与烦恼不值得费思,也没什么可深陷其中。
2、显然,早期移民与上述这些中国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全都无关,虽然他们也是务实的,但他们只是一群忙着活命的人,是一群来不及思考价值观的人。即使后来有一部分移民生存下来,不愁温饱,但在中国的文化里,兼济天下、立心天地、立命生民、继往圣,那都是中国人在自己本土里的事,还是与移民无关。所以,不论移民主观追求的价值观是什么,客观的结果都是它始终在主流之外。
3、他甚至都不能回忆起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自此以后,他也再没有站起来。生命原来如此脆弱,不忍让人直视。二十一岁、二十九岁、三十八岁,史铁生三林三处出医院。尤其二十九岁那次,史铁生高烧不退,整天昏睡、呕吐。将近三个月不敢闻饭味,全靠血管去喝葡萄糖,血压也不安定。大夫们一度担心他活不过冬天了。
4、每一回她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最终,却总是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母亲终于也绝望了。于是,每次史铁生要动身出门,母亲便无言地帮他上轮椅,看着他摇车拐出小路。(务虚笔记主要讲了什么)。
5、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控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
6、精神影响其实渗透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不读书的人,自我意志不健全的人(包括各种人格障碍,自大或者极度自卑的),特别容易受外邪影响。这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智力问题,本质上是“自我”人格构建的问题。
7、在青年们成长为传播者和行动者的过程中,少不了前辈学者的引领。
8、史铁生用这种方式祈祷,希望把这两个字写到千遍万遍,或许就能成真,不管是肿瘤还是死,都好。到后来,证实了他的病并非肿瘤之后,他就只写一个字了:“死”。
9、她的梦想不是被理性放弃的,至少不是被一种现实的利益所放弃的,我宁愿那是被另一个梦想顶替掉的,那样的话,梦想就仍然能够继续。诗人想:我宁愿忍受她已经另有所爱,也不愿意设想这个世界上竟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于从梦想堕落进现实。是的,诗人说,我不喜欢WR母亲的方式,我情愿忍受Z母亲的逃避尽管也许她无可逃避。
10、 我们知道,史铁生在很年轻时患上了“瘫痪”,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作。”看似玩笑的话语,也透出忧伤。他也曾向命运讨要过说法,在《秋天的怀念》中,母亲恳求他去看花海,他却是“‘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为什么偏偏是他?大概与我们每个人相似,莫名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糟糕事,我们首先便想到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想来我们这样想的理由,也是潜意识里觉得生活应当是美好的吧,因此面对突如其来,毫无理由的冲击,我们只能无奈哭嚎,不认事实,让命运还我们公道来。可是公道,其实就是意外与幸福交替并行罢。
11、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12、读《务虚笔记》,心中有着一层层说不清的感受,难以表达。也许要在以后的生命中继续体味“虚无”的涵义和“务虚”的意义。
13、但他为了看书和尝试写作,每天只干半天,一月下来只能领到15元,这活儿他一干就是7年。可是第二年史铁生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这次医生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受损的左肾。由于体力的原因,他不得不辞去了街道工厂的临时工作,呆在家中一门心思地写作。
14、常人只要得一套法则安心地过日子就行了。关心真理的只是少数,这是一种高贵性。自由首先就在于一种创造的焦虑。大部分人嚷嚷着要自由,其实是要安全。大家拒斥自由和随自由而来的创造的焦虑的。所有艺术(或称自由生命)的创造者必然面对一种焦虑,这其实是自由的背负。
15、《病隙碎笔》中,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控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残疾与爱情,这两种消息,在史铁生的命运里特别地得到强调。对于此一生性愚顽的人,这样强调是恰当的。然而,史铁生在40岁以后也慢慢看懂了这件事。(务虚笔记主要讲了什么)。
16、《我与地坛》在2002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为史铁生。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17、但这种面向专业学生的读书会并不适合大众讨论,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曾毓坤回忆,在第二期读书会中,他们选取了福柯《性经验史》中《死亡的权利与控制生命的权力》部分,“大家都热情高涨,想用批判理论来好好检审疫情里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但效果并不好,讨论过快陷入一些关键概念在福柯文本里的诠释泥淖,无法动弹。”
18、作者是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
19、2020年2月4日,人类学博士候选人曾毓坤在豆瓣上列出了一份《Corona读书会人类学阅读清单》,并表示想要组建一个线上读书会。在当天,有百余位豆友私信加入;次日晚上10点,第一期Corona读书会在线上展开。
20、系统1由数百万年的环境影响,形成的由本能、直觉、感性、经验决定的快思考。
21、 张爱玲说,也许每个男子心头都有一束“白月光”和一滴“蚊子血”,大抵不只是男子对女子吧,我对书一样。我对“白月光”、“蚊子血”的理解大概就是平日里不会想起,但却不可替代的,别人平时问起你来,它才突然从你心里头涌出来,你才想起来“哦,心里头一直梗着的东西是它啊。”
22、社团在高中阶段给了刘伦一个安稳的、有身份认同的讨论空间。在刚决定学哲学时,周围几乎没有同伴,家人也担忧这种冷门学科会让他在未来不好找工作。社团让他接触到了最初感兴趣的学术领域,并且尝试搭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让他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实际的角度,参与社团的经历也对他的留学申请有帮助。
23、人生太顺也不好,会让人忘记了真实的世界,并淡却了悲悯之心。
24、雪穗初中时被母亲送去做妓女,桐原亮司的父亲则是嫖客,桐原亮司亲眼目睹了父亲与自己心仪的女生发生的肮脏交易,他杀了自己的父亲。东野圭吾把男女主角多年来的杀戮设计得十分巧妙,为那二人的犯罪寻找十分合理的解释——童年的悲惨命运,可这就可以是杀人的正当理由了吗?
25、十岁那年,史铁生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十八岁那年,史铁生自愿到陕西延川县插队。插队初期,史铁生脊髓损伤、腰背疼痛。有一次他在山里放牛,遇到了暴雨和冰雹。高烧以后,重现腰腿疼痛的症状,从此落下了病根。在史铁生21岁的生日第二天,因为腿疾,父亲搀扶着他第一次走进病房。那一刻,史铁生有过一个决心: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要再这样走出来。
26、二大爷的第一类问题是关乎日常的实在问题,是务实的。第二类问题是需要凭空思考的,虚的问题,是务虚的。
27、他甚至都不能回忆起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自此以后,他也再没有站起来。生命原来如此脆弱,不忍让人直视。二十一岁、二十九岁、三十八岁,史铁生三林三处出医院。尤其二十九岁那次,史铁生高烧不退,整天昏睡、呕吐。将近三个月不敢闻饭味,全靠血管去喝葡萄糖,血压也不安定。大夫们一度担心他活不过冬天了。
28、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猝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
29、但现在,这样的思维方式遭到了批判和质疑。“知识分子没法再作为一个修饰了……他可能发现自己讲着讲着没饭吃了。或者学着学着,疫情在自己的家乡暴发了,这么强烈的冲击下,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想做的、未来要做的和正在做的事情有差别。”
30、《合欢树》是一篇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这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写就的散文,在向人们袒露这一秘密的同时,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亡母的悼念与愧疚之情。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历来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母题之一。
31、例如禅师伸出了一根手指。深刻其实是一种思维病、修辞病,深刻的哲理往往蕴含深刻的错误。凡是能说清楚的都能说清,凡是说不清楚的都是作者能力不够。
32、只要见到史铁生好好的,她就会一声不吭,转身回去。或许出于倔强和羞涩,史铁生假装没有看到,有时还会故意躲起来。三十岁时,史铁生的第一篇小说终于发表。过了几年,史铁生又一次获奖。而她却再也不能和儿子共享这辉煌的一刻,早在四十九岁时,她就离他而去了。史铁生回忆道,自己当时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却不知道自己的不幸在自己母亲那儿总要加倍。
33、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34、多罗西谈起了自己在本科时遇上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埃里克·奥林·赖特(ErikOlinWright),她当时选择了这位教授的社会学入门课程《当代美国社会》。在刚开课的时候,老师就在课堂上说,欢迎所有人去他的办公室自由提问,如果没有问题,自我介绍也可以。
35、在放弃自己意愿的时候,人们往往都带着委屈的表情,无处可退的窘境让这些放弃看起来合情合理。自然会有一些别样的放弃混迹其中,这些放弃的本质是向一些东西屈服,或者习惯于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世俗、文化、观念、形势,等等,不胜枚举。
36、对于文字纯洁性的捍卫还让我保有一份心灵的自由。
37、每当感觉百无聊赖或者空落时,我就重新回到凝神的劳作中,沉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不问意义,意义自生。沉醉于一件事情的时候时间是无意识地融入劳作的。永恒不是很久很久的时间,而是无-时间timeless。
38、 周国平先生对《务虚笔记》有更为详尽的解读,其中谈到“人生好似轮回”以及“偶然性决定着命运的分岔点”等,更具深入性和哲理性。我尚未完全读完,便已有以上感慨,实在想迫不及待看完,好看看我的解读与周国平先生的解读有何不同,周国平先生的解读好在何处。但是看《务虚笔记》,通常是“一段三回首”,史铁生先生的文字总是能激发我的思考,于是看一段便几次品味、回想,如此便耽误了进度。
39、忽然听到前面的小伙骂了一句我操,我瞄了一眼他眼前的屏幕,显示余额:56元……我的警觉性顿时提高,这难道不是一个潜在犯罪分子?!我更加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只见他又插入另一张卡,显示余额:78元……他握紧拳头捶了一下ATM,低声又骂了一句我操。这时我几乎要抱包退后一步了。
40、1969年史铁生去延安插队,但是却因为双腿瘫痪在1972年返回北京,之后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就每况愈下,病情也更加严重,先是肾病,接着发展到尿毒症并且只能依靠住院透析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41、在孔子那里,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从约束的自由到绝对的自由。孔子讲礼、讲仁,这些都是手段和方法,是约束了的选择。孔子通过实践这些约束了的选择,修身、治学、自省,最终要求得的是志,是内心完全的自由释放,是获得绝对自由选择的状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绝对的自由选择不是直接拿来用的工具,它是一种理想,是一段寻找的历程,是毕生用来追求的目标。
42、修辞学居于传统人文教育的最核心。修辞不是文过饰非,不是锦上添花,不是附丽包装,更非花言巧语,而是创造,真正的人文意义上的创造。非此创造,人的灵魂无以栖居。就像诗,没有任何实用目的,却能使心灵得以徜徉,灵魂得以栖居。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logic)之外是有他的修辞学的(rhetoric),修辞学与逻辑学的融合才构成完美的人性。
43、 我时常觉得,一个人能有成熟的,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化的思想,必然来源于他独特的经历以及敏感的性格。一个长在蜜罐里,从小幸福无忧长大的孩子,你怎么能要求他体悟生死,从平常的伤悲中看出点别的东西来?而敏感的性格,也是一个文学家常备,天生的敏感能让他轻易察觉自身情绪的变化,察觉周遭环境的变化,并用细腻的笔触将这些情感流转在他们笔下。
44、而为了生存,人类应该找一些牢靠的理由,认为自己可以得到点什么,比如爱情价值感之类。所以,史铁生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只是因为我活着,才不得不写作。
45、这是一部独特的,耐人寻味的现代爱情小说。小说家和思想者的史铁生用洁净优美,富于诗意和理性的文字描写爱情,性和性爱,追溯爱情的本原,探寻爱情的真谛和意义。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
46、言说是不能勉强的,你所能做的仅仅是等待语词的降临。情绪仿佛有着自身的体重,只听命于它自身的节律。
47、《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隔着咫尺的空间与浩瀚的时间,作家将带着读者凝望生命的哀怨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这是作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行文优美、凝练,情感真挚、厚重,且好读,处处透映着一种对人世沧桑的如泣如诉、似幽似怨的伤感与领悟。
48、静气,这是内心有操持的人所独有的,沉静的人可以与自己独处。
49、理性极其伟大,创造了不朽的奇迹;理性也极其自负,忽视了理性的限度,忘记了谦卑。这世界仍有向善的希望不仅仅因为人有理性,更因为我们心中仍有信、望、爱。
50、“新冠是一件全新的事情,你不可能等5到10年,等一个人成了新冠专家之后,再来向他提问。”他说,在传统的学术机构,之前非专业领域的人不太积极参与类似的讨论。疫情带来的冲击改变了这种现状,“群里流传着一个氛围,就是边看新闻,边读书,边思考。”
51、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52、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国门被迫打开,海禁解除,加上航运能力也比古代提高了不少,华人开始较大规模移民到世界各地。
53、选择总是与结果关联的,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结果,这让选择变得越发复杂。人类天生就有控制欲,复杂意味着不受控。人们总希望找到一个大一统的定律或思想来控制这个复杂的世界。这仿佛是徒劳的,人性、国家、政治、文化、哲学、科学、宗教……所有能列举出来的,无一不是复杂且难于大一统的。人类一直为努力掌控复杂所累。
54、疫情期间,整个社交网络兴起了一场用线上阅读来对抗焦虑的运动。曾毓坤关注到一种观点,有人倡导应该关掉电视和社交媒体,来专心阅读早就想读的书、写早就想写的论文,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有能动性的事。
55、史铁生残废以后,他母亲的整副心思全放在给他治病上。为了治病,全家负债累累。史铁生母亲四周打听治病偏方,花钱如流水,万般搜寻稀奇古怪的药。她给史铁生又是洗,又是敷,又是熏,又是灸。史铁生又是吃,又是喝。但奇迹,未有丝毫显露让史铁生终身受益的,是友谊医院那位老大夫的话:“你一生都未必能有这样闲在的时候,你何不用这样的时间来读点书,整理整理自己的思绪?
56、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
57、他认为新媒体传播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知识分子的概念神话”。他回忆,他的朋友曾和他谈起美国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这位女性学者在她所处的20世纪中期曾作为公共知识分子谈论性自由等问题,被学术圈的人看作“奇怪的存在”。而现在,在网络世界发声、“走出象牙塔”已经不再是难事。
58、选择,本身是简单的,YesorNo,TobeorNottobe,是一个瞬间行为。复杂的是,选择不是简单孤立存在的,选择的前端和后端让选择变得复杂。前端的复杂在于:能不能自由选择?后端的复杂在于:选择与结果有怎样的关系。
59、哲学思考的本质形式不应该是essay/thesis,而是dialogue对话。这是柏拉图对话录的意义所在。伟大思想家之间在隔空对话,而看出关联他们的问题和他们各自的思想贡献恰正是经典研读的关键所在。而提供这一切理解的可能的契机是“当下的关切”。
60、单读在初高中阶段对我影响很大,比如居伊·德波的情境主义我就是从中得知的。
61、有些人对原因和理由不加以区分,或者不能加以区分。简单说原因是物理的(原子分子层面),理由是心理的;原因在行为前,理由在行为后;原因相对客观,理由相对主观;原因是引起事情发生的某种事物或运动,理由则是人在事情发生后为了合理化找的某种成分。
62、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63、1979年史铁生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成名作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64、问题意识是创造力的一部分,与价值追求和自我认知息息相关,是生命的内驱力。创造力问其实就是实践能力,必须有“愿景想象“和“现实感知”力,才能形成“意向”并转化为行动,生命由此展开,理念由此变为具象,心与物于是相通。
65、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他的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已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66、“他不会告诉你,所有的学者或者人类学家需要处在田野和大学的割裂之中。”曾毓坤认为,格雷伯投身社会运动,同时在人类学理论上有非常出色的贡献,“他告诉我这种工作方式是可能的,学院和田野的二分法是可以打破的。”
67、元小说的典范,却不陷入内卷。库切勇于以此示范文学能做些什么,不能做些什么。
68、二大爷的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容易回答,比如今年多大了?考试考得怎么样?干啥工作呢?一个月挣多少钱?福利待遇怎样?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孩子今年多大了?孩子考试考得怎么样…..这类问题都可以明确回答,肯定或否定,几个字足矣。
69、一个星期3次,在每次4个半小时的透析过程中,把全身的血液过滤几十遍——这就是史铁生日常的生活。
70、散文有:《记忆与印象》、《病隙碎笔》、《我与地坛》。
71、他发现,当需要为社团争取利益、频繁发言时,因为要和别人辩论,他时常得站在某一个立场上。在这种时候,也许要放弃个人进取的空间,反复强调和重复现有的观念、角色、定位,以获得支持。这使得他很容易坚守固定的观点不变。他设想,如果这样下去他必须代表某一类人,这势必使他和另一些人对立。这种局限可能会使反思和行动都受限。
72、目前教育有三个突出问题:问题意识缺乏。从小到大的教育造成一种思维定势,问题是别人给的,理论是现成的,练习就是变成熟练工。内在动力缺乏。有些人考进大学开始失去动力,有些找到好工作开始失去动力……总之,失去动力的阀值很低,拼命一般就在初高中。社交能力缺乏。多年比拼成绩造成视野狭隘,过分强调磨练个人本领,忽视了社交能力、协同能力、领导力。一生器用有限。
73、每个人对于世界对于自我的理解都是一种建模。不同模型下看见的世界和意识到的自我可能完全不同。这种modelingskill是所有知识和技能中最难以教授的,只可手模心传,它甚至都不是单纯的知识或单纯的技能,却又是所有知识技能的最高度的综合,甚至渗透着思考者主体的性情。模型中最难的部分不是逻辑计算而是拨云见雾的想象力。世界图景和心智图景的形成需要想象力。
74、一个没有美感的人很难说有心灵的自由,没有心灵的自由很难说有千钧独担的道德意志。趣味正了,品格不会低到哪里。
75、这本书我买于2015年,当时只读了第一个小结便将它搁置在了书架上,也许从第一页就开始的那种虚无让一个尚未思考生命,追求真实的少年无法理解和探寻。2019年,高考结束,当我再次翻开这部书,这种虚无总能将我带出去很远。每次读过,心中就会变得空洞,一时无言。就像有人说:读完《务虚笔记》会有一种短暂的失语症,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心灵的叩问,当一系列精神洗礼结束后,心里则留下了更多的空洞,更多无处倾泻的言语。
76、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77、谁人于日常生计外尚有信仰之持守,甚或将日常生计之意义仅建基于信仰之操持,吾谓之真充实者。谁人于人生际遇世事浮沉外尚知语词之扣问,甚或将人世际遇浮沉仅仅视为语词生发之源者,吾谓之真幸福者,领受神的恩典。
78、当时快过年了,我揣着当事人预交的几千块诉讼费,来到了银行存款机前排队。近年关,抢劫盗窃的新闻看太多了,在等待与等待的尽头之间我开始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贼大哥你可千万别盯上我啊,我没比你多几个钢镚儿。
79、人是理性的存在,但人只是“有限理性”的存在,但却常常自以为地或不自觉地采取“上帝的视角”。
80、我想,为什么叫做《务虚笔记》呢?我亦开始跟随作者重新思考命运和生命。
81、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82、有两个文艺作品的主角,他们的童年都承受了不堪的痛苦,长大后,他们却对自己的人生作出了相反的选择,一个选择了杀人来报复社会,一个选择了救人来救赎社会。一个是《白夜行》的男女主角桐原亮司和雪穗,一个是《犯罪心理》的探员摩根。
83、史铁生年轻时就双腿瘫痪,后又患上尿毒症,需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84、近代移民,翻翻历史便可以知道,基本上是一部苦难史,对于为什么移民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为的是生存。吃饱穿暖,如果有余钱,寄给家里。就这么简单,不需要思考,是一个务实的问题,移民是务实的——务生存。
85、二大爷使劲吸了最后一口烟,然后把烟头一下子按灭,烟雾散去的时候,二大爷的声音飘了出来:萨特人呢?我想抽他。
86、可是第二年史铁生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这次医生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受损的左肾。由于体力的原因,他不得不辞去了街道工厂的临时工作,呆在家中一门心思地写作。
87、有一次多罗西在假期回国之后,曾向赖特描述自己在家乡经历的反向文化冲击。教授在邮件中指出了她看似微观的情感背后的社会学意义,并介绍了民族志的定性研究方法—“参与者观察法”,既是参与者,又是观察者。他鼓励多罗西用学术的方式认知和探索这些情绪。
88、“这需要不断地去看、去问、去参与,而不是你做了田野,把那个东西仅仅转化成讲台上讲的东西,或者书桌前写的论文,而论文要几年之后才能发表,讲台下的听众就那么几个。”
89、二大爷抽出一支烟,叼在嘴上,点着,深吸一口,烟头的火变成了深红,然后一柱圆锥形的烟雾从嘴里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90、 但不管怎么说,《务虚笔记》总是不愧为“白月光”一称号的。
91、命运出于无法穷诘的偶然性,世间万物只有不合理的混乱;人在这个充满残酷不公的世上,是被任意摆布的孤儿。“(神的)仁慈在于,只要你往前走,他总是给你路。”《务虚笔记》记录了一个寻找神性却未能企及的痛苦心灵,并批判功利主义,也否定民间气功风水作为一种寻求超越的可能途径。
92、古人谈读书有“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之分。熟悉经典是必须的,但很多人一辈子就钻不出来,拿经典当招牌、当饭碗、当谈资,但从没想过要来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提出“六经注我”就是要凸显主体意向,切合时代,有当下感,只有这时经典才化作种种资源纷至沓来而取用不竭。西方教育首重“我”字,中国传统教育缠绕在“六经”。抱残守缺地纠缠于六经则六经亡;以我之时代的生气扣问、敲打、判摄六经,则六经得以存续而广大。
93、对于残疾,史铁生总想凭什么我能写出小说来呢?凭什么那些小说的素材会送到一个截瘫者跟前来呢?王蒙曾说,正因他是个残疾人,所以他作品中有别的作家没有的一股静气。对于生活与写作,有朋友曾劝史铁生,你不能死,你还得写呢,还有好多作品等着你去写呢。这时,史铁生真正意识到,人活着,说到底是欲望,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不怕死和想去死是两回事,怕活不等于不想活。
94、因噎废食谬误,性交易合法化易导致丈夫易背叛妻子,所以不应该使性交易合法化。吃饭可能会噎死,所以不应该吃饭。一个结论可能导致负面结果,不代表这个结论是错的,我们要全面考虑其结果(正负面)。
95、笑说,自从读政治学开始,感觉每一年都过得荡气回肠。以前上专业课的时候,经常有人问我:“你们学政治学的和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是不是都差不多啊?”彼时我曾认真地对发问者解释关注天国之学问与关注尘世之学问的不同,也曾为娘亲专业未选用国内某知名学者编纂的无逻辑课本而改用海伍德的经典教材而颇感自得。然年事渐长、读书渐多,也渐渐明了政治学恐怕远非天国之学问,而是真真切切地用一种政治价值在影响着一个时代的一切实践,在保存或取消着许多群体的身份甚至身家性命、在明示或默示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沧桑命运。下面两例,以愚之见,正恰是决策者致命的自负由社会买单的事实。
96、他清楚这次对谈“不仅是面对大学生了,是面向公众的,是面向80后、90后”,“他们可能想要去了解大学生是怎么想的,或者,他们怀念大学时的讨论氛围”。
97、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没有能够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岁。
98、史铁生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99、知识分子的职责应该包括两种,一种是追求真理,另一种是去传播真理。
100、展现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痛苦和绝望,令我感同身受。此外,书中的观点“如果你在为某种理想斗争,而认为你一定要达到目的,这样倒是要平庸得多”激励我不惧徒劳无功。
101、我第一次觉得一个女人的坚守是美丽的,尽管她无奈而且无可逃避。生活往往让人避无可避,正因如此我们才渴望,才想要看到这样的美丽
102、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
103、在初中二年级,史铁生赶上“文革”,没有读过什么书。大多世界名著等等是在他双腿残疾之后读的。史铁生每天摇着轮椅去地坛,不是读书,就是思考。史铁生母亲对儿子的腿也终于绝望。为了尽力忘掉这份不幸,史铁生母亲到处给他借书,顶着雨或雪推他去看电影。生怕史铁生自尽,忍着疼痛和担心,她放儿子单独出去。有很多回,史铁生在这园子里待得太久了,她就来找他,但她又不敢惊动他。
104、人需要闲静,需要缄默,需要等待一个言说降临的时刻。言说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