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
2、在实际运用中:时常变通,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但都要遵循认同最高标准——“中”。(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孔子从教育目标出发,在继承“六艺”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在他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精心整理历史文化材料,编著成“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偏重文事,轻视武事;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自然知识缺乏。
4、 上次的作业上墙小展示:上墙展示的目的也是让大家看一下别人比较好的排版、布局,答题,改正一下自己的不足哈!然后再完成今天的每日一题。投稿众多,选取部分同学上墙。
5、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6、 学问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教育的功能只是为社会政治(世俗社会)服务,从而成了政客手中可操控的一张牌。学问贵族化、学问功利化的倾向最终毁了中国的学术。“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儒家思想所代表的贵族文化倾向,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在中国主流文化中,只有儒家文化带着凛凛杀气———当然似乎有儒表法里之说,但法家杀人是在儒家文化的基本理论指引下去做的,儒是法的指路明灯。历史上,儒官杀人一点也不逊色于任何其他残暴势力。在皇权专制主义时代,当义———正当性与合理性的标准出自一家之言之后,必然存在着学问的排他性,处于主流地位的“学问”很自然地会对“异端邪说”进行攻击。一切不符合儒家观念的新思想都必然要被扼杀于襁褓之中。儒家文化所标榜的“慷慨赴义”、“杀身成仁”,所代表的就是这种建立在儒学基础之上的逻辑。
7、这个知识点是四大部分中的哪一部分,哪一章,哪一节?(即定位);
8、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9、学习规律:要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的关系。
10、这里孔子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治国方法,认为仅仅依靠刑罚来治国不行,只有依靠道德教育,才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走上正道。
11、孔子教育思想之二:勤奋好学、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12、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听了后,百思不得其解。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
13、“礼”与“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学礼要做到一切视听言行都符合礼的规范。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以仁的精神来对待不同的伦理关系时,就有不同的更具体的道德规范,其中最重要的两项道德规范是忠与孝。仁德的实行可分忠和恕两方面,即消极的方面和积极的方面,“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仁是春秋时代的新观念。孔子认为,“仁就是克己复礼”和“爱人”。他把“仁”作为儒学的基本思想和范畴,探讨人的价值。在孔子看来,“仁”不仅是人生的追求,而且也是一种社会生活理想。
15、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16、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17、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因材施教就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在《论语·先进篇》记载:有一次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翻译成今天的话意思是: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子路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说:“你有父亲和兄长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问:“先生,我要是听到一个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父兄的意见,三思而行。”可见,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也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这些因材施教的典例,今天对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都有教益和启迪。
18、即绝对地服从父母的意志,即使知道父母错了,也要好言相劝,劝告而父母不理,仍然要和颜悦色的顺从父母。
19、他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
20、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2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其所代表的贵族文化倾向是一脉相承的,儒学不仅不能改变世界,而且是少数人(甚至是极少数人、个别人)奴役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的最佳文化工具。“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的孔子,却说出这种愚民的话,可见其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在孔子之前,礼乐文明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孔子师承了周朝以来的传统文化,其核心即是礼乐文明。孔子通过自己的“述”使儒术发展到较为系统化的儒学。孔子所开创的私学就是把王官之学传播到民间,其学问是一种宗教文化、政治文化与理性知识的复合体。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让广大的“草根”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从而为少数“草根”开启了其社会地位上得以上升的通道,但由于儒学只代表着贵族阶层的利益,儒学并不能为下层人民打开窗户,迎来光明,并不能真正地救广大“草根”于水火之中,从而切实地改变下层人民的命运。
22、②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间的矛盾。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他提出“由博返约”。博学以获得较多的具体知识,返约则是在对具体事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则与观点。孔子还提出“叩其两端”的思考方法。从思考事物的不同方面辨别是非,进而解决问题。这种思考方法注意事物的对立面,在分析其矛盾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合乎辩证法的。
23、二千五百年前,中国出了一个圣人孔子,他是老师的鼻祖。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如今的老师们看看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24、双十一感谢月优惠活动已经开启,超级划算!需要超级真题、背诵手册的同学,抓紧时间入手了,考研,我们来得及!
25、在孔子的观念中,“正”就是合礼,“割不正,不食”,没有礼就无以立身成人。
26、“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
27、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
28、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29、关于教育对象: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30、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31、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32、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33、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等方面。“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
34、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35、此外,孔子认为教育对人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性相近,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不同所致。并且孔子重视早期教育,他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36、孔子主张以礼义来规范人欲,他一方面承认人欲的存在和满足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强调以礼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达到“仁”的道德境界。
37、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38、关于人性问题,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3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其中,他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B项正确。
40、(释义):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41、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2、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受到教育。不应按照贫富贵贱、门第高低来区分对待,应一律平等。同时,不管品行善恶,习性优劣,对所有人都平等地施加教育。
43、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丘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就要“笃行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4、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
45、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需要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结论,也需要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方法和创新的过程,这样才能进一步理解孔子为中国教育所带来的创新。孔子在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教育人文化转向,把拥有明显的宗教祭祀倾向的教育活动转变为注重人伦、以提升个人德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逐渐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古典、尊师重教的传统。这一转变在时间节点上与古希腊时期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开启的古希腊思想的人文化转向大致处在同一个时期。孔子的思想对当代教育的一些基础性问题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46、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几十年。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7、有教无类。春秋战国以前,只有王公贵族子孙有资格接受教育,平民子弟是没有资格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教育才无阶级之分。在《论语卫灵公篇》里,“子曰:有教无类。”为实现这一思想,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上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我没有不收为弟子加以教育的。孔子为什么要收见面礼呢,主要是保持师道尊严。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各个诸侯国,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有穷居陋巷的颜回、卞之野人子路、穷困无衣的曾参、蓬户漏雨的原宪、父为奴隶的仲弓;也有商人出身的子贡,还有出身贵族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孔子的弟子品类不齐,当时有人对此不理解,产生种种疑问。南郭惠子讥地问子贡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虽然这些门人品类混杂,但是孔子兼收并蓄,而且都能教育成为各国的栋梁之才,培养出七十二贤人,这就体现一个教育家宽大能容的胸怀和高明善化的教育艺术。
48、孔子一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分享自己思想主张。
49、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50、教育在于明德。首先要学会做人,再学习做事。
51、温故而知新。注重学习要由浅入深,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52、下翻内容核对答案,发现自己在知识点和答题思路方面的漏洞。
53、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54、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55、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
56、在《论语》中,孔子强调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修养和交往,使人形成与其社会本质相适应的人格素养,进而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特别是《述而》篇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更是对这一思想的精炼概括,并突出强调了成“人”的四个基本方面。
57、(注音):xué ér shí xí zhī
58、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59、“有教无类”的原意是指: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60、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61、黄金,四川大学宗教学博士,中国古代史博士后,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副教授,重庆市第三批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6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63、(2)教育与社会发展方面的思想:“庶、富、教”
64、孔子的教学内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即不是关于世界的全面的系统的知识,其核心是人如何生存于社会的人学知识。“儒,柔也,术士之称。”(《说文》)儒术原本是服务于王权社会的,是礼乐文明的文化载体。在孔子看来,知识并不意味着劳动技能,不是改造世界的工具。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如果问学稼、圃之事,“老农”、“老圃”则比他更精通,学习知识的目的并不在于了解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孔子所谓的“知”,并不是什么确定性的知识,只能体现为师承过去的人学知识,只是一些人学经验而已,因而并不能称之为智慧。儒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尤其不能称之为科学知识,而是一种宗教政治文化的代表者。孔子开创的私学,其实质就是宗教政治知识的普及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教育人如何为人处世。孔子的教育方式以实用知识为主,而实用知识又是以社会知识为主,远离了生产知识。知识不具有再生能力,知识失去了产生增加值的可能。据专家考证:“从甲骨文、钟鼎文等出土的情况来看,《尚书》、《礼记》、《仪礼》的文字应该是后人根据最早在东周以后所传的一些简帛片言只语的精神中,加以发挥而成的。孔子只知《易》、《书》、《乐》的片段,不知我们今天的《易经》、《尚书》、《仪礼》。他需去问礼于老子(未必是道家创始人的老子);除了引证《诗经》的9首诗外,也从来未听见过孔子授门徒或与之讨论什么文本。五经、春秋三传的成书晚至汉初是没有什么疑惑的,但正因为是孔子的追随者纂成,其精神和儒家原本的传授应没有太大出入。”(《还原孔子》,刘烈(加拿大籍),书海出版社2008年版,51页)遥想当年周平王东迁时,礼书尽失。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着很大影响。
65、教育目的: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作为目的,认为“学而优则仕”。
66、即对于教育者而言,一要永不满足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二要教育他人不知疲倦,认真教诲,使受教育者能顺利地接受知识。
67、关于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68、道德教育内容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前者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后者是这些准则、规范所包含的基本精神,也即“爱人”或“忠恕”。
69、(释义):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