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上后,他接受了几位朋友的安排,把山东作为自己“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第一站。接着又去往山西、陕西、河北等地。
2、思维再发散一下,不仅仅咱们中国有这样的天下观,其实全世界都有。只不过跟咱们不一样而已。
3、顾炎武是昆山的先贤,他不仅仅是昆山的文化象征,更是中国文人家国情怀的缩影。《顾炎武》的创作,无不饱含了主创们对先贤的景仰,也展现了昆曲从业者在文化传承上的审慎思考:
4、能够抵御西方文化入侵的,只能是咱们自己的某种文化,而不能是制度,也不能是宗教。抵御西方制度的可以是制度,抵御西方宗教的可以是宗教。抵御西方文化的只能是文化。(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故事)。
5、据说,顾炎武常常带着书本到处考察。有一回,他发现一条大道很宽阔、很平整,就向别人询问这条路是修于何时的。那人回答说:“老辈子说这是唐朝流传下来的。”后来,顾炎武就感叹道,他自己亲眼看见了唐朝遗留下来的大道,更能感受书上记载的唐朝盛世的辉煌了。
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7、 顾炎武,人称“亭林”先生,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亭林诗集》等。
8、顾炎武一直有一种遗民情结,他曾七谒明孝陵,并以嗣母的临终遗训为由拒绝仕清,他在《与叶讱庵书》中说道:“先妣未嫁过门,养姑抱嗣,为吴中第一奇节,蒙朝廷旌表。国亡绝粒,以女子而蹈首阳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载于志状。故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矣。”“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顾炎武这种遗民情节,很大程度上来自他的嗣母。
9、孟子进行借用以外。创造性的发明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借以区别劳心者统治劳力者。而在“或劳心,或劳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著名“公式”。依此作为中国东方封建政治的理想范式。后世由于这个论断,而演化出学习治天下的体制。`
10、匹夫(每个人)都有责任唤醒自我的德性,投身到私人关系中去建设家庭,投身到政治关系中去建设祖国。在良性的社会生活中,匹夫需要有天下的担当。顾炎武在《日知录·直言》中指出:“今日之民,吾与达而在上位者之所共也。救民以事,此达而在上位者之责也;救民以言,此亦穷而在下位者之责也。”在下位者需要救民以言,而在上位者,既要救民以事,也要救民以言。而在不良的社会生活中,匹夫仍需要有天下的担当。顾炎武在《日知录·素夷狄行乎夷狄》一文中说:“夫以乱辱天人之世,而论者欲将毁吾道以殉之,此所谓悖也。孔子有言:‘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夫是之谓‘素夷狄行乎夷狄’也。”在这样的状态中,虽然不能救民以事、救民以言,但仍需要保持自己的风格节操,不能与卑浊的世风同流合污。
11、显然是想要有一个儿子,三十三岁时,顾炎武在南京出任南京弘光政权兵部司务,曾纳妾戴氏。戴氏本是一个秦淮女,标致自不必说。然而成亲以后,竟仍然没有生养。顾炎武难免大失所望,他把戴氏安置在清江浦(今淮安),自己只身生活在南京。这个过程并不长,随着弘光小朝廷的灭亡,他重又回到昆山。
12、顾炎武举起手里的书,说:“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考察这里的地形,观察物产和人口,以便于日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我刚才看到这里形势险峻,就爬到悬崖上观察地形,发现原来的地图画错了好几处。”
13、德性是根本,孝是苗芽,义是枝叶。德性之根本,就体现在苗芽与枝叶上,最好的状态是三者都可以发展完善。但退一步讲,当三者发展不完善时,若有所取舍的话,那么宁愿没有枝叶而有苗芽,也不要没有苗芽而有枝叶。在第一种情况下,如果说某人只知道爱家人,不知道爱国人,那他的德性就没有真正开拓出来,没有真正客观化,还需要进一步涵养审察。但即使如此,他对于家人的爱也是有其根基的,不能轻易否定,儒家的“父子互隐”就是注重保存父子之间的这层关系;同样,儒家还有尊重遗民的传统,这也是看重遗民对于前朝的忠诚具有德性的意义,这些都体现了儒家对德性发动的重视,保存根苗比保存枝叶更具有价值。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说某人只知道爱国人、爱统治者,而不知道爱家人,则儒家大致认为这种状态是危险的——因为其中有很大可能是为了其他目的在作伪。比如说,人爱自己的身体胜过爱别人的身体,这是人情,但竖刁不惜阉割自己讨好国君,这违反了人情;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也违反了人性;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一句戏言,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更是违反了人情。竖刁、开方、易牙三人不爱其身,不爱父母,不爱子,自然也不可能爱国君,重用此三人的齐桓公最终被他们饿死在宫中,导致齐国大乱,丧失了霸主的地位。(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故事)。
14、离家之后的顾炎武辗转各地,为反清复明而四处奔波。顾炎武这段时间的经历,可以从《剪发》一诗中得到印证,其文如下。
15、一次,顾炎武召集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书是用什么做的?”
16、另一个学生读过一点历史,就说:“不对,古代有竹简做的书,有丝织品做的书,也有刻在石头上的书,所以书有很多种材料。”
17、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
18、在秦之后到清末之前,“天下”的地理意义由于在范围上与“国”重复,其地理意义几乎被“国”所替代。但在“天下”的地理意义被遮蔽的同时,“天下”的文化意义则获得了新的彰显。在“天下”的文化意义这一方面,顾炎武做了深刻的诠释,而我们要更好地理解顾炎武的诠释,则必须深入顾炎武的生平经历中去寻找。
19、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20、意为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1、那老头朝下面摆摆手,继续向上爬,到了山顶,他取出几本书,几张纸,勾画着什么,过了一会儿,才慢慢下来。人们远远看着这位奇怪的老头,等他走到骡子边,欢迎的人群中才有声音叫起来:“这正是顾先生!”
22、人们围住一身灰土的顾炎武,问道:“顾先生,你这是在做什么啊?”
23、本次比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市级决赛选拔了人才。相信在场的各位学生经过本次比赛的洗礼后,对于亭林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期望他们能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24、人类的德性永远在与贪欲的抗争中觉醒与持续,这种觉醒与持续的工夫,是匹夫有责,即每个人都需要承担责任。不论是d政干部,还是普通群众,良知觉醒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不是社会身份所要求的。这样一种天下观的建立,确立了人人都需要遵守的基础道德。而此基础道德的发动,又依附于每个人各自的社会状态,故其道德的发动既具有人的普遍性,又呈现出职业分工的差异性。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可以建立中国话语下的公民道德,促进大家担负起各自的公民责任。
25、“我结发的妻子,今天先我而去了……我理应回家去,看你最后一眼,可是国事大于家事,就请你原谅我不能千里奔丧吧!对不起你啊……”
26、 在清顺治二年,清兵大举入关之际,顾炎武嗣母王氏听说常熟和昆山相继沦陷,绝食十五日而死。她在临终前告诫顾炎武“我虽妇人,深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目于地下”。有母如此,也难怪顾炎武宁死也不在清朝做官了。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8、顾炎武心里很清楚,人到中年,离开家乡,去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北方,不仅衣食住行会有很大的不便,或许还可能遇到其他不测。世事动荡,一切都难以预测。但,为了实践自己的远大志向,哪怕有再多的困难,他也等闲视之,决不后退。
29、顾炎武是苏州府昆山千灯镇人,他本是顾同应与其妻何氏之子,因为堂伯顾同吉年少病故,无子,顾炎武便被过继给了顾同吉家,由顾同吉之妻王氏和嗣祖父顾绍芾抚养长大。嗣祖父顾绍芾很关心时事,经常教导顾炎武读邸报,引导顾炎武关心国家命运,对顾炎武的为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0、有了上述的铺垫,我们接下来终于可以回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直接的文本。在《日知录·正始》中,顾炎武在谈“天下”问题之前,先批判了魏晋时期的学风,他说:“讲明六艺,郑、王为集汉之终;演说老庄,王、何为开晋之始。以至国亡于上,教沦于下,羌胡互僭,君臣屡易,非林下诸贤之咎而谁咎哉!”在顾炎武看来,政权替换、君臣屡易等政治动荡都是竹林七贤等人的罪责。这些知识分子开了新的风气,而这套风气主张空谈,让人不去承担道德责任,不去实干,这就致使儒家做实事的风气慢慢衰亡了。接下来,顾炎武举了嵇绍的事例说明此风气下士人操守的败坏。“昔者嵇绍之父康被杀于晋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时,而山涛荐之入仕。绍时屏居私门,欲辞不就。涛谓之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于人乎?’一时传诵,以为名言,而不知其败义伤教,至于率天下而无父者也。”顾炎武这里讲的是魏晋时候的旧事,其实暗指明清之际的事情,批评士人在不良学说的影响下,全然丧失了儒家道德的坚守,从而失去了对于侵略者的抵抗精神,导致亡国的悲剧。最后,顾炎武给出天下观的直接论述,其言曰:
31、顾炎武终于醒悟,自己这一辈子是不可能有儿子了。于是他决定悬崖勒马,立即把小妾嫁出去,同时给了她一笔钱,让她去过自在的日子。这时候,他才想起,傅山是给过自己一份医嘱的。
32、意为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3、伴唱:邹美玲张月明许丽娜王婕妤吕家男邹译瑶
34、在分封制、家国同构的背景下,统治阶层是有血缘关系的,故可由齐其家进而影响到治其国;而在处理城邦和天下关系时,涉及的人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在儒家看来,这时就需要借助德行的力量来维护统治。虽然人所处的区域不同,但都有公共性的好恶之需求,统治者应该同民好恶,满足民之公共性的所好,去除民之公共性的所恶。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读《大学》“平天下在治其国”时说道:“释治国平天下。此章之义,务在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皆推广絜矩之意也。能如是,则亲贤乐利各得其所,而天下平矣。”什么是“絜矩之意”?“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孟子·梁惠王上》)周文王让老百姓制造园林,老百姓非但不报怨劳役繁重,反而都称赞周文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周文王所造的园林,并不是被他一人、一族独享,而是老百姓都能游玩。在孟子看来,周文王就是“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的典范。所谓“絜矩之道”,其核心要义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我上面的人如此待我,我很不舒服,那我就不要以上面人待我的方式来对待我下面的人;我左面的人如此待我,我很不舒服,那么我就不要以左面人待我的方式来对待我右面的人。为政者能够同民好恶,那么城邦之外的人就会来归顺,这就是《大学》所言“有德斯有人,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财,有财斯有用”的道理。这种施行仁政之法不仅仅是血缘关系的爱,而是由血缘关系的爱推广至陌生人之间,将心比心,体现了仁爱之横推。在《大学》的文本中,“天下”以地理意义为主,但在平天下的治理中则包含了文化的方式。
35、《大学》强调“治国必先齐其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这和《大学》撰写年代的历史语境有关。“国”这一概念在当时的语境里和现在讲的中国、英国、美国等国家之“国”并不一样,“国”在当时是指城池、城邦。在周初分封制、家国同构的背景下,上至王族,下至官员,他们之间都有血缘关系。城邦的继承者基本上是上一代王的嫡长子,而上一代王的其他子嗣则被安置为各级官员。同时,每级官员的继承者也基本上是上一代官员的嫡长子,而上一代官员的其他子嗣则被安置在更为低级的官位上。由此,从君主到各级官员,大体上具有同一的血缘。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君王到各级官员的管理系统,也就是一个大家族的管理系统。从管理系统本身而言,如果王族家庭和睦,那么起码这个管理系统能够运作良好,城邦也容易治理好。
36、捍卫文化是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因为文化不是d国设定的,文化是每个社会成员意识形态的集合。所以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7、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以说顾炎武最大的影响不在于他是多么好的一个学问家,而在于他忧国忧民的意识,这是国学传统中的精髓。
38、顾炎武捋着胡须笑了,说:“你们说的话都对,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不止这些。你们看,老百姓种田有各种经验,这不是口头上的书吗?大自然的沧海桑田不断变化,沉积了一层又一层,这不是大地上的书吗?大海潮生潮落,运转不停,但是谁也没穷尽它蕴涵的奥秘,这不是海水上的书吗?”
39、咱们会认为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但是难道朱元璋不是民族英雄么?仔细想肯定是,但是咱们一般不这么说。
40、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汉语大词典》说:“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因此,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句意谓对于国家民族的兴旺,每个普通人都有责任
41、靳东的故事告诉我们:凹学霸人设可得走点心啊
42、孝与义的区别在于,“家门之内恩掩义,家门之外义断恩”,在家以恩情为主,在外以信义为主。《论语·里仁》载:“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对于家人的过错,应该恭恭敬敬地劝说,不违背做子女的本分。父子之间是骨肉关系,而臣和君之间是道义关系、公义关系。《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父子有骨肉,则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家门之内的孝,连接着血缘的父子关系。父子之亲,难逃于天地,无论父亲做得对与不对,双方的道德关系无法解除。家门之外的义,连接着非血缘的君臣关系,君臣关系是友道的持续,如果君臣不合,可以去除双方的道德关系。
43、(温馨提示)官方网站:www.juooo.com订票热线:0512-69165635剧院地址:苏州市姑苏区校场桥路9号苏州昆剧院周边交通:公交1路;5路;8路;38路;54路;101路;102路;602路;夜1路;夜3路;游4路;游4路长线等到平门站下车,地铁4号线北寺塔站下
44、在顾炎武的思想中,“家”是血缘组织,“国”是政治组织,而“天下”是文化概念。一方面,有仁爱、有道德的基础才能建立一个健全的家庭、一个强盛的国家。顾炎武在《华阴王氏宗祠记》一文中说:“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天下”是构成家的组织、国的组织的根本。另一方面,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训会反过来熏陶家庭内部成员的道德,一个国家对人才取士的策略方法也会影响其礼乐教化。顾炎武在《日知录·名教》中说:“今日所以变化人心,荡涤污俗者,莫急于劝学、奖廉二事。”所以,“天下”对于家国,以及家国对于“天下”,在健康的状态下可以产生良性循环。在此良性循环中,“天下”的文化意义具有最为基础的地位。
45、在家的场域内的德性发动为孝,在国的场域内的德性发动为义。孝与义皆为德性之发动,但又是在不同场域内的发动,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46、 顾炎武提出的观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顾炎武故居匾额上的题字“学以致用”,正是他一生学术态度的最佳写照。
47、一般来说,认为这一章讲的是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故事,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甚至可以说,中华传统美德,很大程度上是靠一代又一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物事迹来传承的。比如岳飞,文天祥。
48、一句话,说到了顾炎武的心里。傅山建议他再纳一房妾,还给他写了一份医嘱。医嘱云:“君子甚至爱气而谨于房。是故新壮者十日而游于房,中年者倍新壮,始衰者倍中年,大衰者以月当新壮之日,而上与天同节矣。”
49、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说:“书当然是纸做的,还能用别的东西做吗?”
50、仁爱是儒家学说的主旨。在谈仁爱之前,我们需要辨明一个误解。有一种观点认为,儒家的仁爱是基于小农生产模式与血亲关系之上的。如果这种观点成立的话,那么现在社会的主流已经不是小农生产了,岂不是不能讲仁爱了?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岂不是也不能讲仁爱了?而事实上,仁爱可以超越小农生产模式,也能超越血亲关系。在儒家看来,仁爱是天性,但具有潜在性,需要通过具体的时代、具体的生产模式以及具体的人与人的关系来显现。以阳光为例,阳光照在红玻璃上透出红色,照在绿玻璃上是绿色,玻璃颜色的不同导致透出来的光不一样,但光是永恒的,人性中的仁爱也是永恒的。仁爱可以在小农生产模式下的人与人的关系上透出,但并非由此生产模式所决定;仁爱也可以在亲人与亲人的关系上透出,但亦并非由亲人关系所决定。
51、像他的同时代人一样,顾炎武十九岁就结婚了。元配王氏是太仓人。王家本是江南著姓望族,先祖王锡爵曾于明万历十二年拜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成为宰辅。王氏嫁给顾炎武以后,不知是什么原因,多年来一直未有生养。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四十五岁的顾炎武离家北上,她不便跟随,留在昆山操持家务。
52、顾炎武在学术上的最大特色,是反对朱熹、王阳明以下的宋明理学的空虚玄妙,顾炎武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意思是说,君子要以文章救世,空谈和修饰辞藻有什么好处呢?这对于当时不愿意面对政治,只专心做学问以求自保的很多学者来说,是一种挑战。顾氏宗亲点击加入顾氏家族总群
53、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54、刘洁修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55、在秦汉时期,“天”本身也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之天,二是道德之天。所以,“天下”也有两层含义:一是地理的概念,指城邦之外的蛮荒地区;二是文化概念,“天”是天道,“天下”就是天命降衷。由此,“天下”既有空间的地理意义,也有文化的道德意义。据《周礼》记载:“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天下”分为九服,天子居于天下之中——王畿,这是文化最为浓厚、人文最为昌盛的地方。由王畿往外分别是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这九个区域。区域越往外,文化越衰弱,世风越野蛮。从《周礼》的记载可以看出,九服之天下既是五百里一区隔的地理概念,又是文明野蛮逐渐变化的文化概念。
56、天下兴亡间,总有人伦惨剧发生。其间每个人都自带属性,无法逃离,就像对于地球生物地球就是天下,对于中国人中国就是天下一样,若不参与、若不奋起,就如浮萍,未来不可知。
57、在阐释“家”“国”“天下”方面,最为重要的儒家典籍为《大学》。《大学》是“四书”之是学习儒学的入门书。据《朱子语类》记载,朱子认为读“四书”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一书就像是一部《儒学导论》,平面式地介绍了儒学的大致范围,而其他几部书则是逐层深入,鞭辟入里。
58、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