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④
2、王阳明谈知行合谈的是“道”,其他的知行合谈的是“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3、▲原平和县县衙前的两根石柱如今已建设成凉亭
4、 《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③。
5、嘉靖四年(1525年),又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其弟子亦开始讲学,传播知行合一说。同年,原配夫人诸氏去世,王守仁续娶张氏,并于次年喜得一子。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在赴广西平叛前夜,他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7、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8、 然而,在解说《大学》工夫系统时,王阳明首先就否定了修身作为功夫的独立意义:“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功夫?”接着,又取消了正心作为功夫的地位:“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体上何处用得工?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着力也。”(16)这样,一层层推到诚意:“心之发动不能无不(17)善,故须就此处着力,便是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18)既然如此,致知格物作为工夫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大学》本文明确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王阳明不能像对待修身、正心那样处理致知格物。他对诚意之本在于致知、致知在格物的疏通颇堪玩味。
9、知可描述为人所能意识到的信息集合,这些信息集合中的一部分是可以用来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并指导人类的行为。人类关于知的活动则可以概括为:知的生产、知的传递、知的接收。在一定的语境下,关于知的活动也被称作“知”。比如王阳明所谓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里的“知”实际指的就是知的接收或知的生产。(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10、 王阳明的知行说的主旨究竟是什么?......那就是:在道德行动中,意向与行动究竟是什么关系?
11、 按照程朱的知行理论“知而不行”的说法是讲不通的,因为“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王阳明对“知而不行”的解释是,良知为私欲遮蔽。
12、明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元1529年1月9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大余,享年57岁。
13、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14、所以,王阳明的心学,并非原创,而是对《易经》、《德道经》的洗稿,当然王阳明的认知和实践要高于常人,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
15、一层意思是不落实为行的知,不承认其为知,必须落实为行的知才承认其为知。
16、这基本上就是心学核心,后人不断把悟道过程用文字记录,导致分支五花八门,还内讧,这也算是人性的体现。最终目的,就是在无序的人类欲望碰撞中找到规律,这句话不好,要把人欲碰撞比喻成水,你就可以借水势做你想做的事儿了,切记,判断失误会淹死,逆流而上会淹死,你只能顺势往左往右,别撞石头上碰死。
17、来源:《社会科学》(沪)2012年第5期第131-137页
18、他在这个时候说“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所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和之后更无已发”。这句话就是“四书”里头《中庸》的一段段话。王阳明到了晚年的时候他把自己顿悟直觉获得的儒家的思想和《中庸》做了一个对比之后,说出了上面那句话。《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就是说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感情,如果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这个叫“中”。就是还处于一种没有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处于你内心的状态,“发而皆中节,所谓之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和”。然后你表现出来以后然后又表达得特别地得体,这个叫“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就是处于还没有表现出来的状态,还处于萌发状态的时候,这是天下之大本。这种思想是从道家来的。道家说,道生所谓的中其实就是道,就是还没有表现为具体事物的时候那个就是叫道。就是一种太极的状态,还没有完全展示为具体事物的状态那也就是太极,也就是无极。也就是我们这里说的中。“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个就是它的非常通达的一个做法。“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我们如果能达到中和和的状态的话,那么整个世界的运转就能够非常良性,这个世界的发展就非常地顺畅。我们对比王阳明刚才说的话和《中庸》里头这段话,明显可以看出,王阳明所说的话,事实上是对《中庸》这段话他在心学创立了心学之后的一种心得体会,王阳明这段话其实强调的仍然是知行合只不过它是一个升级版的知行合一。
19、利欲、色欲、亨欲是人行为之最基础的动力,也是“格物”最基础、最原始的动机。《大学》所谓自诚而明。这三欲便是诚的基础。
20、三欲基础上的五心是五行之端,也可谓泛性之端,算是更高层次的格物动机。尤其是其中的好奇之心,有了好奇之心,则那些看似与人眼前利益无关,也与人之品格修行无关的天地万物皆可格,只要外物激发了你的好奇心,你就可以探究这个外物之理,满足自己好奇心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而获得的这个知识,哪怕看上去眼前无用,但终究有一天会有用。
21、“益委圣贤有分”他更是感觉到,圣人和我们的普通老百姓是不一样的。“偶闻道士谈养生,遂有遗世入山之意”这时候听到一个道士谈怎么样长生不老,他就打算不再讨论现世的这些这个为生命立民这些问题了。他决定要出世,要入山去修炼,让自己长生不老。这个阶段,是他的思想接受了道家和禅宗的阶段。但是在31岁的时候,王阳明又领悟到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实际上也有它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现世中的人,我必须要对国家、对家庭负起责任来。佛家讲的是四大皆空。道家讲的是逍遥游,也就是拒绝在社会中的社会责任,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这个时候作为坚定的儒家学者的王阳明,又开始慢慢地开始远离佛家和道家思想。但是我们这里一定要强调他的远离,并不是把这个道家和佛家所有的东西全部排斥,而是把佛家和道家的顿悟直觉的思维方式,把它的保留下来。但是把这种价值趋抛弃了,就是这种拒绝社会责任的,价值趋向,他把它抛弃了。
22、 然而,王阳明这里对“知”的用法却是从俗的,而没有坚持他个人的用法。按照他对知的理解,只有实际做到才能称得上“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他以孝弟为例说明:“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14)应用这个逻辑,没有实行仁的人如何可以称得上“知君之当仁”呢?没有实行忠的人如何可以称得上“知臣之当忠”呢?
23、如果我们不咬文嚼字的推敲概念,那么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东西呢?
24、 换句话说,如果道德行动的关键在于主体的意向或意愿,那么,当问题出在意向与意愿上,又该如何是好呢?例如,如果我们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地戒烟取决于他是否有真正戒烟的意愿,那么,当我们确知此人无意于戒烟,我们仅靠一遍遍向他重复:你得有戒烟的意愿,就能使他具有戒烟的意愿了吗?相比之下,程朱的理论似乎要有希望得多。因为,他们理论认为,一个人不肯戒烟是因为他缺乏足够的知识使他了解到吸烟的害处以及戒烟的好处,所以,只要让他了解足够的知识,可以相信他就会做出戒烟的行动。
25、平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与一代大儒王阳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平乱之后,王阳明分析了漳南地区民众落草为寇、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添设平和县,这也是他“明德亲民”思想在闽粤交界山区的落地结果。
26、罗钦顺与心学敌对,黄宗羲为此段赞同罗钦顺之气论,实可代表心学观点。阳明本人亦曾曰:
27、举更现实的例子。物理学家有的擅长于理论,有的人擅长于实验。这种能力类型的差别是存在的,无视这种差别是不科学的。如杨振宁就坦诚他不会做实验,他动手做实验就有问题。假如硬要说某个理论物理学家,他自己不能做试验,所以他的理论一文不值;或者某个实验物理学家,他不能自己发明理论,所以他的实验一文不值,那显然只能阻碍科学的发展。当然,理论上和试验上都有建树的科学家也有很多,但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全才,否则结果只能是束缚限制科学的发展。科学是如此,人类社会其他领域的知行关系也是如此,无视差别,无视分工,只能是一种高调空谈,在实践上也必然造成有害的后果
28、阳明心学,始终是一以贯之的,王阳明不可能犯这样浅薄的错误,在创建心学的第二年,就提出另外的概念。
29、知的加工生产,则是在原料生产得到的知的基础上,脱离原先具体的行本身而进行知的概括归纳推导变形等等,这个加工过程由思考来完成。思考本身也是行,但这个行和知所指涉的行之间不是非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直接从事某个活动,也可以在间接经验(接收到的知)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对知进一步加工,产生更复杂更全面的知。
30、九峰镇卷仔粿、碗膏粿、香片糕、白皮饼等特色小吃众多,同时,九峰也是蜜柚、白芽奇兰茶叶的重要产地。
31、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倘若知行合一真如此,那王阳明不可能靠它创建那么大的事功,五百年来王阳明的粉丝也不可能多如驴毛。
32、奢谈知行合一更有躐等之病,对气质毅力不足者尤其有害。长于知者废其知,长于行者废其行。为凑其所短,而废其所长。求的是知行合最后却弄成知不成知,行不成行。更糟糕的是推之至于极端,滋生出一种目空一切的戾气,养成一副偏狭心肠。自己之知,自己之行也不怎么样,但看不起他人之知,看不起他人之行。只有知行合一之圣人才入得眼。然世上圣人能有几个?阳明师生所谓满大街圣人也只好虚看也。
33、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⑧。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⑨。
34、 以往论者在此点上多有误解,一方面都注意到王阳明知行合一并进之说与程朱的知先行后说针锋相对,可是,另一方面,在解释王阳明“知是行之始”时却不自觉地将其说得与“知先行后”相似。实际上,对王阳明来说,行是知之始,而不是“知是行之始”,这里的“知”是作平常用法。
35、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一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36、弊端二是,即以修身而言,致良知缺乏可操作性,几乎全凭人之自觉,诚意正心修身全混为一处,易流于空谈。知行合一之说,对才力气质远不如阳明者,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知不成知,行不成行,反养成一副偏狭心肠。
37、利欲如原始人围捕野兽,动机不过是满足食欲,填饱肚子。然而围捕野兽本身即是“格物”,在捕猎的过程中,掌握了野兽活动的习性规律,学习了人群之间如何分工合作,也在这个过程中对工具不断改进,这就是格物致知。
38、今天,在平和老县城所在地九峰镇,明代文庙、城隍庙仍留有印记。当年的县衙所在地,如今虽然已经建了学校,但那些在岁月流逝中幸存下来的建筑构建,仍然没有停止故事的延续。这个闽粤边镇的古街老巷,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景象,行走在其中,有一种与历史牵手的错觉。
39、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前面有“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两句,表明它们在意思上是关联的、相近的。所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知指挥行,行执行知。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知是行之始”的话,那么,它的意思无非是说:“行”由“知”指引,既然行动的指令是从“知”那里出来,因此,可以说,行始于知。这里的“知”更接近“指令”、“决策”系统。不难看出,它实际上就是“意”(行动的决心或意向)。换言之,当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他所要表达的也非常接近于“意是行之始”,而不是通常所说的“行动以知识作为基础”那样的意思。那种观点恰恰是王阳明所要反对的,他这样说:
40、“诚意”可使完全被动的奴行变为自觉主动的“由行”,“正心”、“修身”可使“由行”变为“德行”,“德行”之后再进入知行合快乐系统本身达于和谐境界的“诚明”。
41、这段阳明师生之间的问答就如同有毒瘾的张三问李四如何戒毒,李四说“你要知道吸毒不好”,张三说:“我知道吸毒不好,但现在问的是怎么戒毒?”李四说“你既然知道吸毒不好了,还问什么,吸毒不好明明白白,你不肯用功戒毒还有什么可说的?”
42、1517年,王阳明到江西剿匪,接着在南昌平定朱宸濠叛乱,1527年又到广西剿匪,这三场战争的完美胜利把王阳明推到了圣人的圣坛,而王阳明在这三个战场的胜利,就要归功于他的知行合一。
43、良知本身即是性之一部分的体现,而由性者,则涵盖范围比良知更广也。
44、知行合大多数人的理解,是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是知道了就要行动。
45、第二个,王阳明的知行合致良知的思想,和朱熹理学的差异在于王阳明的心学,更强调理论的实践性,这一点是特别要强调的。他强调理论与活生生的生命体验必须融合为强调理论对现实世界的积极干预和全新改造。这种思想对后来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的实践论的这个思想的提出,对毛泽东的这个精髓影响都非常大,对毛泽东的人格影响都非常大,这是第二个方面。
46、在《实践论》里头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们耳熟能详,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王阳明说“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他说哑巴吃苦瓜他知道你不知道,所以你要想知道苦瓜的滋味你就自己尝一下,毛泽东只不过把苦瓜换成了梨子而已。毛泽东在这个实践当中还有一句话,他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与实践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王阳明说“又如知痛,须己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己自寒了,知饥,必己自饥了”。实践论和王阳明的这些思想之中的这种深刻联系,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头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是毛泽东对知行合一的继承的方面。
47、阳明曰欲食之心是“意”,意之体即是知,则不妨说“欲食之心”之体是良知,此良知的实质是人饮食之后有利生存。此良知为行之始,然尚不是知行合一之真知。把“欲食之心”落实为实际行动,此为“致良知”,此为“格物”,然后为真知食,此为知行合一之真知,和作为行之始的良知有区别。同理,“欲行之心”之体是良知,身亲履历为“致良知”,然后有知行合一之真知。
48、经济方面。留守一部分江西籍士兵在当地,再从江西调请一批制陶能工巧匠,组成制陶技术团队,大力发展“陶瓷经济”。明正德年间的国内陶瓷产品以内销为主,唯有平和陶瓷产品全部外销。当年,平和陶瓷产品正是通过漳州月港和广东高陂码头,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海运到世界各地去。
49、时间向前拨500年。明正德年间,在闽粤赣湘四省交界的绵延山区发生了长达数十年的山民暴乱,他们相互结盟,占山为王,把四省交界的地域闹得鸡犬不宁,明武宗皇帝下诏提任王阳明为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漳、汀等处,平定叛乱。接诏后,王阳明打响了其建功立业的第一仗——“漳南战役”。
50、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51、总括这两层意思,其实就王阳明只承认和具体的行紧密关联的知,而不承认离开具体的行而具备相当独立性的知。由此造成的问题就是立说过高过苛,强调实践却反而落入蹈空践虚的境地;立说过狭过浅,过度强调直接经验而忽视了间接经验的传递累积乃至理论独立发展的意义。当然最关键还是其难以自圆其说。
52、上图之所以要在由性前面添加经济基础是因为由性固然是基于人固有之气禀而发,但若无合理之经济基础作为保障,则五心也会窒息枯萎,使得人之格物停留在低层次上。故由性前面还需要加上一个经济基础。
53、故此由性格物,前面需要加经济基础,后面需要加上层建筑,如此才能最终实现知行合一之诚明境界。
54、 我们来看一下孟子对于良知是怎么说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知,良能也”。就是一个人根本不用去学习,他的天生就具有这种能力的,就是我们说的良知。“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你根本不用过脑子你自己就知道这个事情该怎么做的,这个就叫良知。他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他举了例子,他说小孩的时候他就知道爱他的父亲母亲,等到他长大以后就知道敬重他的兄长,他说这个就是“良能”“良知”。我们看一下王阳明是怎么来报论论述这个良知的。他说“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进井,自然知恻隐,此谓之良知,不假外求”,也就是说,这些基本的一个这种道德品质,这种基本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他天生就有的,不需要这个外面人灌输给他,他说这是天然就有的。我们从这里头就可以看出,王阳明的思想是和孟子的思想实际上是一体的,是一个继承关系。“良知”的实质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个王阳明到了晚年他又特别提出“致良知”这样的思想,这个“良知”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这个实际上是跟王阳明他这个思想不断地发展,是有关系的。从龙场悟道之后,到提出“致良知”的这十几年当中,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怎么样把他的这个思想,能够用一个最简洁明了的一个概念,一个术语能够让这个人,让这个听众,让他的学生,让其他人能够很快接受,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到了大概50岁左右的时候,才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他当时就提出他说,近来却见得“良知”两字日益真切简易,抄袭与朋辈讲习,只是发挥此两字不出,缘自“两字人人所自有,故虽至愚下品,一提便省觉”。所以到了晚年的时候提出了“致良知”。他说我后来意识到“良知”这个概念是非常简易真切的,很容易让普通老百姓能够理解的,因为就算是最愚蠢的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老百姓,你只要一提这个东西,他马上他就能够领悟,能够明白。“若致其极,虽圣人天地,不能无憾”。如果你能把这个“良知”修炼到极致的话,你的事业,你的事功就没有这个限制了。王阳明的“良知”事事实上融合了本体论,就是他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良知”。这是本体论,融合了认识论,也就是这个“良知”是能够认识整个世界的,它本身就是一个认识论然后还是一个道德论,然后还有人性论。他把几种思想,几个概念,几方面的概念,融合为一的一个范畴。他认为“良知者,心之本体”这是本体论,“此前所谓横照者也”。良知就是我们整个世界的最本源的东西,是我们内心的本源,是内心的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良知”既是一个天地的本源,同时又能够生成天地万物。“良知”其实很类似于道家所说的道,道家所说的太极无极。它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帝,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我们从这里头可以看出,“良知”既是世界的本体又能生出对天地万物,他又是能动的。“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累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型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良知”其实就是《易经》的那个易。易的根本道理就是它不断变化,整个世界都由它来生成,是它是一种最根本的一种道理,是一种最根本的一种基本特征。王阳明这段论述事实上就是从战国时候的《易传·系辞下》这个《传》是对《易经》的解释,《易传》里头有一篇叫《系辞》,《系辞·下篇》里头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对比看一下就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这一段话事实上也是他自己的心血,心血的体验,然后他用个易传的系辞下来证明他已经体会到的一种境界。所以这个也是我们刚才讲到的王阳明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六经注,是用这个六经来给他的思想来做注视,来做论证。《易传·系辞》下是说到,“不可远、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作为一个根本规律,是不断变化的,“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我们可以看到,这段话被王阳明完整地拿过去来解释他的“良知”了。
55、下面我们讲第二个部分,我们来讨论一下,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56、天地一元之气,流转运行,无一息之停,此为纷纭变化之物质现象也。阳明所谓主宰者,即天理也。人得天地之气而生,心也是气的基础上而成,仍旧是物质之心。心学中代表客观物质的是气而非物,此一元气论基础上形成的强调人之主体性自觉性的体系与一般西方所谓唯心主义还是有所区别。
57、轮回辗转,沧海桑田,烟波浩渺间500年一闪而过。从1518年的置县到公元2019年的今天,时光荏苒仿若昨日。五百年的厚重与温度,坚守与变革,仍然会在愈来愈清晰中,刻画未来。不管是城隍庙还是文庙,还是王文成公祠遗址,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平和那段辉煌印记,我们依然能够感知圣哲先贤王阳明的高超境界。
58、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59、由性格物,即从三欲五心为动机出发去格物,格物获得知识,获得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成为更进一步格物的动机,以及如何格物的指引。同时通过格物,人知识深度或层次获得提升,这个提升成为“诚意”之基础,诚意成为正心之基础,正心成为修身之基础,人不仅知识水平,或某种工作技能提高,同时品格修养也不断进步。知识的获取增加与人格之修养提高融合为一体。
60、这句话,确切的说不是出自《易经》,而是出自《易传》的《文言》篇,前文已经考证过,楼宇烈先生认为《文言》反应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思想。
61、人的意识中之物本为经过人主观意识对外界信息之处理整合而成,如心理学之试验,若干图形,人脑可自动加工组合,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处于不同心理状态,或认知功能有差别者,主观感受到的图形也即不同。从此意义上言无心外之物,亦可。
62、一方面王给人努力灌输的是知即是行,行即是知;但另一方面他表述论证的前提却又往往就是有个和行不一样的知,有个和知不一样的行。
63、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64、类似利欲、色欲一样,亨欲同样需要节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及或者过分都会产生有害之结果。如果亨欲过低,则枯寂闭塞,变成与人群和时代脱节之人。亨欲过炽,则完全被外界牵着鼻子走,失去自身之独立性,沉溺于信息海洋,迷失而难以自拔。比如人见一新闻,便思观众人如何评价,见一事件,便思众人如何议论,此皆迷炫忘己之过。当须跟脚立定,涵养己心,而不可惑于众议。
65、而“知行合一”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
66、 在一般情况下,阳明所用的“知”“行”概念与传统并无不同,前者属理论范畴,后者属实践范畴;前者与认知有关,后者与行动有关,总之,二者边界比较清楚。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阳明所说的“知”“行”,却似乎超出了平常的理解。比如,他将“好恶”当作“行”。
67、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创立了心学,他龙场悟道的创新意义是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个,他通过强烈的独特的巅峰体验,巅峰体验说的是心理的巅峰,以道家和禅宗直觉顿悟的方式,完整准确地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重新表述了一遍,这是第一个创新的地方。
68、要说明阳明所谓良知究竟是怎么回事,莫如用他自己采用的食和行的比喻:
69、所谓先易后难,绝不是沉湎于易,而回避难,忘记难,而是给攻克难奠定更为坚实之基础,是要逐步想办法化难为易。若一味躺在“易”上,不思进取,则非“知行殊一”之旨矣。
70、我们知道驿,驿站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这个邮电,在邮电站可以有住宿,他还管政府招待所这样的工作。当时,由于王阳明被贬谪,所以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了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但是刘瑾并没有放过他,在路途上这个刘瑾派人追杀,王阳明当时伪造了跳水自杀现场,才逃过一劫。但是回到家,见到他父亲以后,父亲还是建议他,尽管刘瑾要追杀你,但是你是国家的公职人员,你还得去上任,所以王阳明后来就继续就到了贵州龙场去上任。正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508年,37岁的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正德5年初,王阳明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知县。8月的时候刘瑾被杨一清,联合宦官张勇设计除掉了,王阳明随即就被召京,担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所以就回到了北京做京官了。正德11年也就是公元1516年到正德12年,他平定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地的暴动。正德14年,王阳明镇压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嘉靖元年也就是公元1522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去世,王阳明回乡守志。在这段时间里头,就是在他回到浙江的时候,在54岁的时候他就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和余姚这一代创建了书院,宣讲他的心学,而且在天泉桥留下了心学的四句教法。这四句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他非常著名的四句教,也是他晚年思想的重要结晶。到了嘉靖六年,也就是公元1527年,他奉命平定广西思恩和田州的暴动。嘉靖七年11月29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港船中。
71、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笔者认为,这需要从我们的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
72、但一般所说的知行合并不是这样来理解。而是有一些知,其能映射为某些行。比如某些情况下应该做某事,或者做某事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流程。其本身为知,但其内容所涉及的某事则是其对应的行。自己思考产生了这样的知或者通过读书上课具备了这样的知,这是知的生产或接收,这思考、读书、上课本身也是行。但这个行和这个知所指涉的某事显然不是一回事。按照这个知,实际做了这个事,然后才说知行合一。在没做之前,知和行是分开的,接收或产生这个知(读书思考)的行和这个知的内容所指涉的行是不同的两码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和“行”是殊而非一。
73、善、德都是顺从,但顺从的对象是谁,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那就是“道”,或者说是“天命”,此前我们也分析过《老子》郭店本和马王堆出土的甲乙本,都是“德”在先、“道”在后,所以《道德经》应该称《德道经》,这与商代《归藏易》的坤卦在前、乾卦在后的顺序是一致的。
74、故此“格物”的格乃是“正”,所谓的物并非是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之物,而恰恰是人意识的衍生。依他自己说法:
75、下面看第三部分。毛泽东和习近平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继承、扬弃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