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奋图强是中华民族的本性。绝无出路是腐朽的政府的必然下场。
2、但是,这天发生了一个意外,让李鸿章在谈判桌争取到了一丝丝主动。李鸿章在回住处途中,遭到小山丰太郎的枪击,面部中弹。这一突发事件,让日本在国际上面临很大的舆论压力,李鸿章决定利用一番。4月1日,伊藤博文向李鸿章摊牌,提出割地和赔款问题。
3、《马关条约》内容概括为:割地——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钱——赔偿白银2亿两;开市——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等。(李鸿章名言马关条约)。
4、签订《马关条约》带来巨大的损失,该不该让李鸿章来背这个锅?
5、这就成了赤裸裸地要挟了——两亿我已经很照顾你了,如果不出这钱,那我们就接着打,我会让你掏更多出来。
6、但这恰恰是晚清一直挨打吃亏的根源,即,我大清乃天朝上国,四方各国,皆为藩属。
7、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李鸿章名言马关条约)。
8、谈判一开始,就直接和李鸿章说:我这次开出来的条件,已经考虑到你的难处了。你现在只有“行”和“不行”两句话可以说。
9、李鸿章声称:“割地则不行,议不成则归耳!”
10、陆奥宗光有着“剃刀大臣”之称,他在签订、修改不平等条约方面极其干练,他也是中日近代关系史上一个重要人物。3月19日,李鸿章一行抵达日本下关。李鸿章清楚的意识到,战场上的失利,在谈判桌上要想有所斩获,可能性几乎为零。
11、接下来的谈判,就一直围绕如何付款来展开了。
12、可是这一次战争清王朝还是输了,这就让鬼子变得嚣张了起来,开始狮子大张口,向中国索要赔偿。
13、当时已经73岁的李鸿章,在美国首次见到了20多层的高楼大厦,心中很是感慨,还讲到:“在清朝难以建造得这么高,即使建成了也不会牢固。”
14、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李鸿章还是伊藤博文,都很希望双方能够尽快的完成谈判事宜。因为当时的清朝统治者被打怕了,不希望再生事端,再者清朝的北洋水师被重创,甚至几乎全军覆没,所以也没有什么资本再来一场战争。而日本方面也差不多是没有什么气力了,但是因为作为战胜国,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所以故作姿态罢了,所以这时候就是两国的心理战了。
15、李鸿章的诺言是在1895年去日本签下《马关条约》后发誓许下的,1894年11月,日军己侵入了辽东,旅顺失守,慈禧太后害怕日军进犯京津,于是就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赴日求和,日本政府以“全权不足以代表清政府”为借口,将他俩驱逐出日本,并指名道姓地要李鸿章来谈。
16、谣诼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
17、李鸿章在1894年的照片,右为李在马关引接寺的照片,两相比较,仅仅一年,精神萎靡得多,似乎老了十岁。这一年中,“平壤之败,痛哭流涕,彻夜不寐”,“旅顺失守,愤不欲生”……
18、关于割地问题,双方聚焦到台湾岛。李鸿章问道:“伊藤大人,难道非要割地?”伊藤博文微笑着说:“中堂大人,赔款数额虽可略减,但决不能作大量削减;割地则奉天、台湾皆须割让。”面对日本人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李鸿章说了一段广为流传的话。
19、北洋集团以李鸿章为首,此战对于李鸿章的挫败感是远远大于在旁观看的翁同龢、刘坤一等总督的,因此李鸿章已经破胆,颜面尽失,中外郝然。日本要求他前来谈判,也是要对最脆弱的这位总督大臣来一下狠的,以达到彻底磨灭清廷自尊的目的,李鸿章是后d人士,深受慈禧喜爱,在清廷如日中天,倘若他畏日如虎,便等于清廷亦然。因此李鸿章赴日以后,伊藤博文对他多次恐吓、逼问,要求他“只有允与不允”,并且多次提出倘若不允,则日军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日本要求暮气、软弱的李鸿章前来签订合约,以便于加强他们的强大,和清廷在外交上的弱小,这是其三。
20、快到驿馆时,日本激进分子小山丰太郎枪击李鸿章,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官服,倒在血泊之中。
21、后来再谈到割台湾时,李鸿章明显已经乱了分寸。从辩论的角度来看,李开始自己给自己挖坑了,他说:台湾全岛,日本尚未侵犯,何故强让?
22、就在万分危急的关头,日本浪人枪击了李鸿章,造成他左眼下受伤,这为大清蠃得了21天的休战时间,当最后一轮谈判时,日方截获破译了李鸿章和清政府间的来往电文,4月14日,清廷电喻“原冀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如竟无可商改,即遵前旨,与之定约”,由此,日方充分地掌握清廷的底线,所以当最后签定协议时,日方丝毫不肯作让步,不明真相的李鸿章在签字之时,还在傻乎乎地苦苦哀求日方,要求将赔偿的2亿两白银,能否减去个5干万两,日方态度强硬,坚决不答应,后来又要求减少个2千万两也可,日方仍然不答应,就在提笔签字时,李鸿章又提出看在我老迈的面子上,减个1千万两也可,这样也好回去有个交待,日方还是不答应,李鸿章这时候彻底绝望了。
23、为什么?李鸿章只是个办事的,他上面有老板――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不单是权力的执牛耳者,更是决策者谋划者。
24、这位大清头等全权代表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尊严,俨然菜市场上一位讨价还价的大妈,他的目的仍是为了“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为大清省一点银子。
25、在签订条约时李鸿章还对日本人放了一句狠话,让日本的谈判者集体都陷入了沉默,现在他说的话也全部变成了现实。
26、而日本人则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扩充军备。随后日本军国主义开始抬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对东亚地区进行不间断的侵略,甚至叫嚣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27、在此之前,清政府已求和三次,有两次所派代表被日本拒绝。其中就有张荫桓(户部侍郎)和邵友濂(湖南巡抚)于1月14日为全权大臣赴日求和,日本使团对张、邵极尽侮辱之能事,并驱逐回国。
28、在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下,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统治,外贼侵略霸占的状况,人民思想迷茫激昂的浪潮,当然造成马关条约的签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其实在两国开战之前,我国就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包括最为人熟知的北洋海军。北洋海军在最初的时候还是世界排名第九的舰队,可惜甲午战争中已然全部破产。
29、在第第五次谈判中,时年55岁的伊藤博文,给已是73岁的李鸿章好好上了课。
30、随后刘永福率领义军在南方抗战,张之洞以为俄国干涉换辽时能将台湾也一并还回,便电令刘永福坚持,不日援兵便到,刘坤一派幕僚前往台湾辅佐刘永福,并上书清廷要求援台,李鸿章父子则一心置办割台、割威海卫、割旅顺事宜,在此时多次与伊藤博文往来电报,协助他接管这些地方。
31、 4月17日,议和谈判期间,双方经历数次会面谈判及书面协调后,日方降低要求,将赔款缩减为库平银二亿两白银;缩减辽东半岛割让范围(由北纬41度线改为鸭绿江口-安平河口-凤城-海城-营口-辽河口一线);减去顺天、湘潭、梧州三处通商口岸等等。于1895年(明治28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日本当地时间上午11时40分,中日两国全权代表在春帆楼二楼签署了《日清媾和条约》,即《马关条约》。
32、《中日和约》第四条"1941年12月9日之前中国和日本间签署的条约,协约及协定均作废失效。”注意这里所说是 “中国(China)”,强烈说明的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中国,是包含台湾在内的中国地区,而不是“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
33、他们不仅要清王朝将辽东半岛割让给他们,他们还要求将台湾岛也割让给他们,同时还索要了大量的白银。
34、后来又过了几日,李鸿章才和日本进行了重新的谈判,不过日本的态度还是非常的强硬。
35、据说当时李鸿章曾问了负责谈判的伊藤博文一个问题,他说:“伊藤大人,你果真想要台湾?”伊藤博文点点头,李鸿章接着说:“如今你为刀俎,我为鱼肉,你若是执意想要台湾,我也没办法,不过你应当知道,你们虽然得到了台湾,但中日两国必定会因为台湾结为世仇,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伊藤大人可要想清楚。”李鸿章的这句话虽然没有阻止日本人的贪欲,但却让日本谈判团沉默了许久。
36、今日(4月17日),是《马关条约》签订123周年!这123年间,中华民族从羸弱可欺,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取得了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富强繁荣、屹立世界的成就,在这盛世之下,切不肯忘记这个日子!
37、马关谈判签约处,近处是清国代表座位,最大的椅子是李鸿章的
38、最终大致达成了协议,也就是后来中国史上最为屈辱的《马关条约》。
39、中国为难光景,我原深知,故我所备节略,将前次所求于中国者,力为减少,所减有限,我亦有为难之处。
40、李:维时闻贵大臣谈论及此,不胜佩服,且深佩贵大臣力为变革俗尚,以至于此。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当时贵大臣相劝云:“中国地广人众,变革诸政,应由渐而来。”今转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更为抱歉,自惭心有余力不足而已。贵国兵将,悉照西法,训练甚精;各项政治,日新月盛。此次本大臣进京,与士大夫谈论,亦有深知我国必宜改变,方能自立者。
41、1895年2月李鸿章一手创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大清战败。清廷无心恋战。日本虽胜,但也认为“日清战争不能无限期继续下”。
42、两人就要不要付息展开了争论,最后,李鸿章有些怒了,来了这么一句:
43、李鸿章抵达美国后,美方也是热烈欢迎了李鸿章,排场盛大,规格隆重,李鸿章虽然平日里也是见过大排场的,但看到纽约街头满是迎接他的人,军乐不曾断过,礼炮震耳,李鸿章的心中也是惊了下。
44、如果清廷采用张之洞的策略,又有多少胜算呢?
45、在老板和办事者之间,说什么做什么,李鸿章不但说了不算,而且还不能自己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一句话,他没有选择的权力,不能挑活干,老板慈禧太后安排什么就是什么!
46、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作为前往日本进行交涉的大清国使节团团长居然遭到枪击,这在日本人看来,又是一起严重的“不祥事”。日本人之所以如此慌乱,除了此时日本尚且势力不足以与列强抗衡、国际经验不足、希望彰显“文明国”的形象之外,最重要的是日本人对此有强烈的心理阴影。原来在此之前,日本人刚经历过一次刺杀沙俄太子的“大津事件”,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47、中国为难光景,我原深知,故我所备节略,将前次所求于中国者,力为减少,所减有限,我亦有为难之处。
48、此话一出,就彻底断了李鸿章继续讨价还价的念头。
49、他对李鸿章说的这些话,即使如今看来,也足以令国人有寒入骨髓之感。
50、纵观晚清历史,简直是一部屈辱史,签订了太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如今读来也是恨其不争!堂堂泱泱大国,竟然败给了一个小岛倭族。
51、你李鸿章说西国从未占过中国领土,那俄罗斯占东北这事,又怎么解释?
52、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永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应该像他的祖辈那样,反分裂、反台独,早日回归祖国怀抱,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53、这一下就彻底把李鸿章给将住了,但李鸿章毕竟也是久经官场,立刻应对道:
54、李鸿章看完这些条件,连连声称太严苛了,表示中国无法承受。他恳请日本方面再考虑一下,另外提出一份和缓一些的草案。对此,伊藤博文断然拒绝。无可奈何之下,李鸿章只能撤回停战的提议。随后。双方直接进入谈判。
55、李鸿章也算是倒霉,谁让他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又是直隶总督呢?日本人就是要和他决一高下,看看到底是日本的“明治维新”利害呢?还是中国的“洋务运动”成功?于是1895年3月13日,李鸿章以全权大臣的名义,率100多名随员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长臣陆奥宗光进行了谈判。
56、李:亚细亚洲,我中、东两国最为邻近,且系同文,讵可寻仇?今暂时相争,总以永好为事。如寻仇不已,则有害于华者,未必与东有益也。
57、后来的台湾抗战,唐景崧在台湾被割让时、台人聚哭于市、声言抗拒时,出任台湾民主国总统,李经方将台湾兵勇数万人撤回内地,官吏也都勒令撤退,两江张之洞、两广谭忠林偷偷接济台湾义军军械,被李经方阻止。基隆失守后,唐景崧出走,美国记者戴维逊带路日军进入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