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苏格拉底看来,真正的哲人坚信只有在他们完全得到净化的时候,才能找到他们一生孜孜以求所要追寻的智慧。所以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的灵魂将最终脱离肉体,前往真正的智慧之所在,所以才不会悲伤。(68A)(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
2、在这篇对话录中,苏格拉底通过对游叙弗伦的批评,其实是对传统的多神教进行了抨击,指出祈祷和祭祀不过是习俗的仪式,不是虔敬的本质,虔敬的本质应该和勇敢、正义等其他美德一样,是一种知识。虔敬美德和宗教生活也应当是一种理性行为,是符合理智的宗教伦理规范。(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
3、克贝回道:「是的,苏格拉底,这时你的确有A这把剑的观念了。」
4、为什么?原来是是苏格拉底并不急着正面回应辛弥亚和格贝的质疑,而是借题发挥,说了一通对如何避免厌恶论证(misology)和愤世嫉俗者(misanthropy)的看法。更妙的是,苏格拉底借自我批评,“此刻我还很担心自己对这个特殊问题是不是持哲学的看法,而是挑挑剔剔,跟没有教养的人一样”(91A),很迂回曲折地批评了两个人。
5、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第三届学术委员会
6、苏格拉底讲完自己的方法论后,获得了在场者的一致赞成,裴洞说,大家“一致同意有各式各样的‘型’存在着,分沾这些‘型’的其他事物从各自分沾的‘型’得到自己的名称”(102B)。
7、苏格拉底道:「我接受你的反驳,但我认为灵魂不依附于肉体还有第二个理由。第二个理由就是灵魂能够走到肉体的对立面,能主动地控制它,影响它,干涉它。我们能够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展现自己,这些都是灵魂对肉体的主动操纵,不是吗?」
8、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9、苏:那么,我们的死亡并不是一件脱离我们生命的事,当死去的时候,我们的灵魂脱离我们的肉体,当出生的时候,我们的灵魂进入新的肉体,生与死是一体的,死亡不在我们的生命之外,而是我们的灵魂在它永恒的存在中所必经的一个过程,你的灵魂将在隐入哈德斯之后,再一次地显现。
10、《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阅读推荐书目
11、以不可见的事物和结果来作为说理的依据,就变成了一个人的信仰问题。这样的哲学训练过程显然处在哲学和神学的交叉地带。
12、人口哲学思考的队列问题,不仅是队列的数量问题,而且是代际均衡、代际正义问题。当我们谈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时候,到底是后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呢,亦或是前浪回归大海,后浪与前浪并行不悖呢?这个隐喻包含了生育的规模问题、代际利益协调问题、老龄化等问题。中国古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想,实现起来并不容易。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一书中,特别详细讨论了“代际正义问题”。我们暂且称之为“罗尔斯人口问题”。中国人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反映的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贡献。西方历史上有一个皇帝说了一句名言“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反映的是一种对后代不负责任的价值观。如何使我们每一代人都对下一代人负责,而不只是考虑自己一代人的利益,这不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能够回答的问题,也不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保证能够解决的问题。罗尔斯认为,“我们可以为后代做事,但后代不能为我们做事。这种状况不可改变。”如何解决这种单向利益流问题,他建议确立一个正义的储蓄原则:每一代都从前面的世代获得好处,而又为后面的世代尽其公平的一份职责。中国人过去常讲的“祖德流芳”,大概是这个原则的反映。
13、在阿尔西比亚德的抱怨中,苏格拉底对于他试图获得更为深入的哲学教导的尝试一再推托,但这一抱怨是不足为信的。
14、克贝回道:「全部的东西,都会毁灭与消失。」
15、到底苏格拉底该死还是不该死?这既是一个道德问题,又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正义问题。以后人的眼光看,苏格拉底当然是不该死的。然而后代人终究无法参与当时的投票,因此只能把苏格拉底之死当作一个历史悲剧。柏拉图亲自见证了自己所尊敬的老师之死,终生耿耿于怀,决心把老师的智慧发扬光大。因此,他建立学校、著书立说,一生孜孜以求建立一个“理想国”,并且对民主统治始终抱有一种鄙夷的态度。他的理想是由“哲学王”来治理一个国家,这样他的老师就不会死了。站在柏拉图的角度,人们会很同情。怎么可以由一帮愚蠢的人来投票决定一个“智者”的生死呢?这样的社会治理方式岂不是很荒谬?
16、「你没办法是因为这个观念是简单的。这把剑A的观念也是不朽的。即使这把剑已经被破坏了,灰飞烟灭了,但我们仍然保有这把剑的观念不是吗?我们仍然可以说,某一把剑不如以前的那把剑A好用。」
17、于今:回答是肯定的,但或许还不完整。如果按照苏格拉底追求的理念,其中或许还有更丰富的解读:雅典民主是不健全的,但是在这个体制下毕竟产生了法律,法律,是苏格拉底认为智者管理城邦的重要公器,必须尊重。换句话说,苏格拉底是被某一种法律判处死刑的,这一点必须尊重。所以,苏格拉底选择死亡还因为尊重。注意,不是尊重雅典城邦法律的判决结果,而是法律本身!
18、博严同学的文章,末尾有一句:“二人停止了呼吸。”真神来之笔也!苏格拉底与司马迁,在“停止呼吸”之前,居然神奇邀逅,司马氏向苏氏讲“人固有一死”,苏氏向司马氏讲“灵魂不死”,这种“关公战秦琼”式的对话虽然纯属杜撰,但给读者的启示却是多方面的:关于死亡的思考与对话,既是跨时空也是跨语言的。所谓思考死亡,无问西东。(文学院教授李建中)
19、同样的问题,西尔贝克在《西方哲学史》导论是这样回答的:“我们之所以研究哲学,是因为在我们随身携带的精神行装中,就已经包括了哲学——不过我们是不是已经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对它多一些了解!”。如果把句子中的“精神行装”换成“灵魂”就会有点儿柏拉图的意思,至少在我看来会比较好懂一些。
20、司马:(笑)苏先生,你我既要死,那死也就非神所独知。
21、西米亚斯道:「苏格拉底,你的论证的确相当精彩。但我刚刚听来听去,发现你常常从灵魂的无形推出它的不朽。若主张灵魂是无形的就是不朽的,我认为这个推论未免太草率。」
22、这篇对话录记述了苏格拉底临死前,和几个学生就生死和灵魂问题展开的对话,包括从不同角度审视灵魂是否不朽的四个主要辩论,也包括对“学习就是回忆”的再讨论(《枚农篇》的主题之一),以及苏格拉底自己从自然科学向哲学研究转变的思想历程,可以说是苏格拉底临死前给学生上的最重要一课。
23、司马:希腊?恕我孤陋寡闻,我未曾听闻此地。苏先生,此事虽奇,可当务之急是找到离开此地的出路,你可知如何走出此山?
24、(6)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
25、苏格拉底端起毒酒道:「我想向诸神谢恩,我必须这样做,因为我将透过死亡通往另一个美好的世界。」说完这句话的苏格拉底镇静地,毫无惧色地喝下了那杯毒药。
26、苏格拉底没有回答他,他的眼与口都永远地关上了,再也没张开过。
27、有关苏格拉底的这场审判,于苏格拉底而言,是他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次绽放和表演;于雅典民主而言,是永远也洗不去的污点和伤痕;于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复兴而言,它留下了让人类在反思中前行的弥足珍贵的经验与教训。
28、从苏格拉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看,他是在解释“死亡”的定义(哲学意义上的)——“肉体脱离灵魂单独存在的状态”(64C)。
29、 人是监狱里的囚犯,囚犯不得擅自打开牢门逃走。
30、司马:不可多言。“名可名,非常名。”微妙难辨。当敬而远之。
31、宣判之后正好赶上雅典派去神圣的德洛斯岛举行祭祀活动的船只还没回来,为了保证仪式的纯洁性,规定在这个时间不能处决犯人。苏格拉底有机会越狱,城邦当局也默许,因为处死这么一个著名人物会让他们很难堪,但苏格拉底拒绝逃跑,最终喝毒酒而死,再次说明他确实但求一死。他说,“我认为并意识到,是神安排我以爱知为生,省察自己和别人,我如果反而怕死或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脱离岗位,从这里逃走,那我可真是做了可怕之事了。”苏格拉底就这样维持了自己在知识和美德,哲学与生命、伦理与行动之间的高度统一性。他的哲学就是他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乃至他的存在本身。
32、苏格拉底虽然没有在此明确说出,但似乎隐含了这样的意思:我其实是想离开人世了,但又不能自绝,现在被判服毒,说明我这个想法已经获得了庇护神灵的允许。
33、苏格拉底所提倡和践行的省察生活,在让我们勇敢进入世界的同时,又引领我们时时从世界中抽身出来,质疑并颠覆我们关于世界的先入之见。人的思考彰显的人的伟大。尽管思考对于既有的价值和标准,的确有着潜在的破坏作用,但不思考更糟,一旦停止思考,行为更容易颠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培育起健全的心智和判断能力,从而有可能利用生命的碎片建设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自由的思考虽然蕴含着危险,但人类的文明就是在这样的冒险中成就的。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真的死得其所。
34、(2)弗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等译.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
35、苏:是的,否则它从哪里来呢?我们从未看见过一个标准的正方形,所以这个知识不是我们从外界得到的。既然它不是从外界来,那么它只能源于我们的内部,来自于我们的灵魂。如果不相信生死轮回的说法,又能怎样解释呢?
36、苏: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找不到一个标准的正方形,在哪里也看不到,谁也画不出,你同意吗?
37、不管怎样,苏格拉底是认定“一个人应当为自己的灵魂打气,在生活中拒绝肉体的快乐和奢华,一心追求知识的快乐,用明智、公正、勇敢、自由、真实之类灵魂自身固有的东西来装点它”(114E)。他所讲的神话,虽然不能断言其真实与否,但确有强化对真正的哲人应该怎么做的认识作用。向死而生的哲学研究,意味着要时刻关照自己的灵魂,在追寻美德和智慧的过程中,让它不断得到净化。
38、「因逃避现实的痛苦而自杀更是有害的。因为现世的每一次快乐与痛苦都像根钉子般把身体与灵魂牢牢地钉在一起,让灵魂无法纯净地解脱。不管是过度留恋身体,或过度害怕痛苦的灵魂都会被现世玷污,无法完全从身体中解脱出来,成为流连世间的恶灵鬼魂。自杀与怕死都是被世俗的苦乐囚禁,不是真正灵魂的解脱。」
39、《何以成人何以知天:武汉大学基础通识课优秀作品集》分为人文卷和自然卷,共收录第一届基础通识课程优秀作品107篇。馆藏索书号:Z46/H317
40、于今:你是不是也陷在戏剧的情节里出不来了?
41、以上是对苏格拉底和雅典之间冲突的概括。因为这样的冲突,苏格拉底早就抱着必死的决心要和雅典做最后的一搏。当他被判处有罪后,他告诉在场的雅典公民,为了城邦的利益,我受命于神,成为一只牛虻。神派我来惊醒、劝说、责备你们,不让你们沉睡。我对城邦的贡献太大了,我是你们的恩人,所以最好让我在政府大厅里面用膳,把我供养起来。苏格拉底的这种傲慢态度彻底激怒大多数审判团成员。尽管他紧接着在学生朋友的劝说下提出缴纳大笔罚款作为刑罚,但已经无济于事,雅典公民投票判处他死刑。
42、黎陆昕:关于免刑我把它分为这样几个层面,首先是避免有罪,然后是避免重判,最后是避免死刑。我们先来说说避免有罪。苏格拉底是因为蛊惑青年和对神的不虔敬这两宗罪被指控而走向法庭的。但是,要想把这两件事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以苏格拉底的口才辩解起来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个不易,一个不难,这两方面的结合就很难判定苏格拉底的罪行成立。假如对苏格拉底连罪行都不能确认,那还有什么判刑的结果?但是法庭的审判走向完全出乎意料,而这一切都源自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策略和风格,那就是:绝不示弱!
43、苏格拉底便指出,将肉体和灵魂的关系比作琴弦和和谐的关系是不恰当的。因为回忆论证已经证明,灵魂是先于肉体而存在的,但是和谐却不能先于琴弦存在;和谐有稍有欠缺、不够充分的说法,而灵魂则没有“这个灵魂还欠一点,不够一个灵魂”类似的说法;灵魂有好坏之分,而和谐并没有“好和谐”和“坏和谐”的说法;灵魂对肉体起支配作用,例如让肉体服药或者进行体育锻炼,而和谐则完全听令于琴弦,琴弦如何拨弄,便造就什么和谐。综上所述,将灵魂比作和谐并不成立。
44、他没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对他的召唤,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也许人们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顽固,执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内心世界的人,才会为他的智慧与忠诚所折服:
45、司马:人固有一死,死,何惧之有?只是,我惟恐我的生命没有价值。
46、克贝道:「苏格拉底,虽然我大体上同意你,但我认为用一切皆处于相对变化来推论死必有生实在过于薄弱了,有时变化只是单向的。让我举个例子,欠债的对立面是什么。」
47、至于另一项罪名,说实话,在雅典法律中,败坏青年如同今天的生活作风问题一样,即便是罪,也往往附加在别的更大的罪名后面。苏格拉底的反驳要点是,青年们和我过从甚密,既然没有人愿意遭到身边人的伤害,那么,我如果败坏青年,就会引火烧身,导致自己受到伤害。所以我要么没有败坏青年,要么是无意的。法律不该惩罚我的无意。
48、黎陆昕:是的,其他人是对过程的出乎预料,而苏格拉底是对结果的出乎预料。他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严重到这个份上,但是当这个结果出现的时候,苏格拉底毕竟是有阅历的人,在战场的战壕里,在僭主时代的危难中,他都经历过死亡的考验,他还是能够从容应对的,死亡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儿。
49、通过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所说的神其实就是人类理性外化的产物,是人类理性的扩大化和崇高化,人类的理性可以很好地安排人的一切,而宇宙理性将控制宇宙间的万物。同时,人对宇宙理性的崇拜方式,就是应用自己的理性:通过用自己的理性理解有序的宇宙来洞察宇宙理性。对神虔敬,指的是对宇宙理性的虔敬,也就是要应用自己的理性来理解宇宙,来获得知识,来养成美德。而“灵异”则是宇宙理性与人的理性的沟通。也就是每个人灵魂中的理性的声音。
50、公元前399年,将近70岁的苏格拉底被指控有罪,案件经执政官初审立案后,最终交给一个由500人构成的大法庭审判。当时雅典法庭的审判员数量,根据案件性质,可以从几十人到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不等,苏格拉底案件的审判官人数算是中等,这些法官由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组成。在作出裁决时,如果正反双方的投票数量相等,则判决被告胜诉。按照当时的审判程序,须经过两轮,第一轮,原告指控,被告申辩,完毕后马上投票;如果认定被告有罪,则进入第二轮,由原告方和被告方各自提出一个处罚方式,可以附带相应理由,然后再由审判团进行投票。注意,审判员只能在原被告提出的两种刑罚中选择其而不能综合权衡提出第三个选项。所以与此对应,柏拉图所记载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大体上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是否有罪的申辩,第二部分是关于处以何种刑罚的论辩,第三部分是他被判处死刑后的陈词。
51、这已经是在苏格拉底第三次论述之后,要是一般人的话,是不是会有厌恶继续讨论下去,转向沉默呢?但苏格拉底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并深深地打动了裴洞,以至于一向敬佩苏格拉底的裴洞也感叹“从来没有像那时那样佩服他”。
52、苏:死亡?这是一件平常却沉重的事,司马,你畏惧死亡吗?
53、在他的时代,苏格拉底是在极端保守派和极端自由派之间掌握裁决权的调解者。他自称上天赐给雅典的礼物,雅典城邦这匹驽马身上的牛虻,并在雅典的大街小巷游走,沉思,对过路的雅典人展开道德与知识上的诘问。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所以他期待用苏格拉底式的反讽,如同助产士那般,催生、唤醒人内心的知识与智慧,。他声称,有一个神圣的声音在耳边驱使他做他所做的一切,“神谕要他借询问别人来考察自己”。于是他用近乎无知的姿态,运用他的智慧,在谈笑风生间戳穿了他的时代的江湖骗子空虚的老底。
54、苏:但是,我们却可以在我们的心中构造出标准的正方形的概念,你不觉得奇妙吗,你不好奇这样的观念是如何建立的吗?
55、司马:“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中生有。
56、人口哲学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比如婚姻家庭问题、长寿问题、安乐死问题、人口贫困问题、人口迁移问题、人口融合问题等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死后既然难知,人们唯有先思考“为何而生”和“如何生”的问题。生,需要正义。死,也需要正义。现代社会的公共治理和善治,需要建立在人口学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由于现代社会治理的绩效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结果,因此每个社会成员的人口整体意识、大局意识,将决定一个社会的决策是否科学有效、尽善尽美。
57、「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不断死亡,但死后并不会重生,那你觉得这样不断延续下去,最后世界的结局会是怎样?」
58、苏格拉底引申出了“智慧”(wisdom)的定义:在灵魂不被感官束缚,单独由其自身关照自身时,它就进入那纯粹、永恒、不朽、不变的领域,与那些不变的事物同在,永远如一时,灵魂的这种状态就被称为“智慧”(79CD)。
59、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
60、黎陆昕:所谓放弃,是说苏格拉底在审判的前后是可以“三避免”的,这就是免诉、免刑、免死。
61、苏格拉底在选择生还是选择死的过程中,正是听从了神的指引,勇敢地应用自己的理性,做出了合乎道德原则的选择。可以说苏格拉底是在理性神的指引下走向了死亡,这也就使得对理性神的信仰胜过了生命,理性也就在信仰层面超越了死亡。
62、苏格拉底主要探访了三种类型的人,这三种人在他心目中都是最有智慧的。他先访问政治家,发现声名显赫的人原来才是最无能的,最爱强不知以为知,指点别人什么是善和美好;接着他又拜访诗人,发现作诗并不是靠智慧,而是靠某种自然灵感,但诗人们因为会写诗,就认为自己在别的事情上也最智慧。最后苏格拉底拜访手工艺人,当时的手工艺人还包括画家和雕刻家等。苏格拉底承认这些人知道他所不知道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比他有智慧,但他们自以为在别的事情上也无所不能。
63、司马:我惟恐此为绝地,你我二人要命终于此。
64、于今:看来我们要很好的剥离一下。我总觉得苏格拉底选择死亡有那么点和谁较劲的味道。
65、苏格拉底的回答是把两次论述合起来看,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就已经获得了证明:“一切生物都是从死物里生出来的。如果灵魂存在于出世以前,而它在进入生命、产生出来的时候,是不能从他处、只能从死亡和死亡状态中出世的,那它既然必须再生,就必定也在死后存在了。”(77D)
66、 苏格拉底发言完,500人议会再次就量刑问题进行表决,表决结果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
67、苏:好的。我问你,你同意生死是相反的也是相互依存的吗?
68、「你的回应也充满智慧,为此让我再补充一个观察的事实。即使我们不确定死会不会产生生,但生的事物必定会走向死亡,这点是确定的,对吗?」
69、苏:生是因为有死才能是生,死是因为有生才能是死,生与死相互生成,对吗?
70、难道在那时候,印度和希腊就有通商人员往来,原始佛教的教义就有了传播?这只是个猜想,也很难找到文献依据。不管是不是,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的这种生死观和佛陀的教义如此相似,还是挺让人惊讶的。
71、 看太阳是危险的。如果我用眼睛去看世间万物,用官感去捉摸事物的真相,恐怕我的灵魂也会瞎的。所以我想,我得依靠概念,从概念里追究事物的真相。
72、在对话的一开头,苏格拉底便表明了自己的主张:在是否接受克里托的建议的问题上,也就是选择生还是死的问题上,苏格拉底将通过具体分析,应用自己的理智得到答案。苏格拉底说,他从不随便接受别人的建议,除非经过思考表明它是理性提供的最佳办法。接下来,苏格拉底进一步论证逃走也就是选择“生”是否正当。在这部分论述中,苏格拉底表达了自己关于法律的观点并提出了两条道德原则。
73、苏:(轻笑)哈哈,你的思想虽然与我不同,你的人格却引起了我的共鸣。好吧,让我们来迎接死亡吧,生存和死亡,哪个更好,只有神知道了。
74、促使苏格拉底最后做出接受判决的选择的原因,除了与其在事实层面与价值层面对死亡的看法有关,还有着信仰上的支撑。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多次提到他心中的“灵异”支持他的抉择,并且说是神指引他这样做的。另外,当时指控苏格拉底违法的首要罪状是说“他不尊敬城邦尊奉的诸神而且还引进了新的神”。可见,苏格拉底是有宗教信仰的,但又不同于当时希腊盛行的拟人化的多神教。苏格拉底信仰的究竟是什么?心中的“灵异”又指的是什么呢?
75、克贝回道:「苏格拉底,我必须承认你既睿智又有节制。你所说得虽然极好,但对一般人来说,并不容易相信。若死亡真的是灵魂离开身体,你说的自然无误,可是大家担心的是,万一死后一切都消失,连灵魂也消失了,那这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