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颜渊: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2、尧曰第二十(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3、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二十篇)。
4、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5、生命的源泉来自于大自然,生命的奥妙存在于经典,让我们在经典中寻找这奥妙吧!!
6、◆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八佾篇第21-26章
7、在这章经文中,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人,他的言语显得很谨慎。司马牛说:言语谨慎,这就可以称作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难,说话能不谨慎吗?
8、◆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里仁篇第16-20章
9、◆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里仁篇第11-15章
10、◆诵读国学经典《论语》-泰伯篇第11-21章
11、《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12、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
13、国学| 艺术|哲理| 养生 | 视觉|美文 |教育
14、◆诵读国学经典《论语》-述而篇第11-20章
15、子张: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16、◆诵读国学经典《论语》-为政篇第16-20章
17、◆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子罕篇第21-31章
18、微子第十八(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以及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也记录了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19、君子时哉之改作,弟子多误识,不免供之为死物矣,亦《春秋》命运之先兆也。无论解为烧鸡还是解为拜鸡,反正都是死守礼文(拱手是礼仪动作,供具亦可相关于祭祀礼仪),不知时,错失了夫子感叹“山梁雌雉”的知时之义。
20、◆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八佾篇第16-20章
21、◆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公冶长篇第1-5章
22、 整部《论语》共二十篇,计有一万三千余字,通过诵读的方式表现出来,每篇一期,二十期已全部推送,本篇集合了以上二十篇链接,让我们再次重温经典吧!
23、颜渊第十二(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24、从一场变故开始称“子”之后,时与变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此前是“孔子”的时变,也就是在乡d礼文内部的时变,此后是“子”的时变,也就是“山梁雌雉”的时变,即文质之变。而这样的时变是只有作为立法者的素王才能知的,才能行的。这样一个立法者不再是乡d的孔子,而是经过了自称私名(“丘”)而达到的大公无名(“子”)。这个意义上的无名之子也就是素王。
25、◆诵读国学经典《论语》-为政篇第6-10章
26、◆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里仁篇第16-20章
27、◆诵读国学经典《论语》-述而篇第1-10章
28、◆诵读国学经典《论语》-述而篇第11-20章
29、◆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季氏篇第1-14章
30、◆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26-30章
31、国学|文化|艺术|哲理| 养生 | 视觉|美文 |教育
32、子罕第九(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33、◆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16-20章
34、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35、◆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八佾篇第16-20章
36、◆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26-30章
3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38、◆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6-10章
39、◆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子路篇第1-30章
40、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公平。
41、◆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公冶长篇第6-10章
42、◆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微子篇第1-11章
43、述而第七(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泰伯第八(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44、在这章经文中,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人,他的言语显得很谨慎。司马牛说:言语谨慎,这就可以称作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难,说话能不谨慎吗?
45、◆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6-10章
46、公冶长第五(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47、首篇《学而》首章三句和末篇《尧曰》末章三句,是解读全书的总纲。其要犹如春秋始“元年春、王正月”,终“获麟”。以公羊春秋读论语,据在二书皆为质性口传之书,非文章之类。《学而》末二章与首章之呼应:切磋即为学而时习之说,琢磨即为朋来之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即为“人不知而不愠”。首章论学由远及近,后章曾子三省由近及远。《阳货》第十七“六言六弊”,论学详矣,何以不系之此篇,以其节目繁多矣,宜为后续展开之文。“学而不思、思而不学”,何以不系之《学而》,以未全于三也。考《学而》第一所记,多以三事出之,兼天地人之道而备焉。《为政》第二杂出二《八佾》多以二事对举,其微言大义尤须深味。
48、◆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里仁篇第21-26章
49、◆诵读国学经典《论语》-为政篇第21-24章
50、《八佾》多二事对举,失《学而》三句之善。于此篇论三代则必截断为两章者以此。以时礼之不全德,故以讽之。“杞宋不足征”为一章,“周监二代、郁郁乎文”为另章,微言风时而已,亦春秋通三统之义也。参《卫灵公》第十五“颜渊问为邦”章,夫子告以“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天道取夏时之等,地道取殷质之行地无疆,人道取周之郁郁乎文也。以通三统之全德寄望于颜渊者,后十篇从先进、立素王之义也,详参《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诸篇章节编排结构。又可思考何以“颜渊问为邦”不系之《颜渊》第亦不系《季氏》第而系之《卫灵公》第十五?王之也。后十篇之《卫灵公》第十五可比照前十篇之《雍也》第六(“可使南面”)。又,此寄望可比较《春秋公羊传》结尾夫子三叹之义:“颜渊死,天丧予;子路死,天祝予;西狩获麟,吾道穷矣”。
51、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共二十四章x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