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是屈原,我的祖辈是楚武王熊通,那请问,我姓什么?
2、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一一边贡《午日观竞渡》
3、解析:在先秦时代,人的姓、氏、名、字等都要区分开,在不同场合使用。屈原其实姓芈,“屈”是氏,名平,字原。他还在《楚辞》里自称,名正则,字灵均。(下列属于端午节的诗句)。
4、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下列属于端午节的诗句)。
5、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6、《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朝·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7、“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屈原的哪句诗与苏格拉底这句名言有同样的情怀?
8、解析: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表夏十首》,大家可以去找一下哦!
9、《贺新郎・端午》宋代:刘克庄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译文:深深的庭院里石榴花开得正艳。彩绘的帷帘敝开,我身穿粗麻衣服,手摇丝绢小扇。中午的清风驱散暑气,显得格外清亮。青年们纷纷炫耀自己的节日装束。头上插着钗头彩符,身上佩着艾草扎成的老虎。争先恐后的来渡口观看赛龙船。我年纪大了,不愿再去与人拥挤,只是站在远处观看。任凭那些年轻人摇旗擂鼓呐喊,船浆起伏,江面上浪花翻卷飞舞。屈原的精神千古永存,屈原的风致万世流传。他生平带着芳草,胸襟怀抱如美酒清醇甘甜。谁信在千载之后,他在江底的灵魂还会把米粽垂涎。说什么是怕蛟龙发怒,才把粽子扔进江中给蛟龙解谗。唉,这些传说是多么荒诞。假如他一直活到今天,倒不如与世皆醉死在当年,反而省去许多苦恼怨烦。想到这里便有兴作此词以为笑谈,凭吊一下千古含冤的屈原。
10、建议大家将所有答案写在同一条留言内,若分条留言,统计时以最后一条留言答案为准。
11、解析:大概不需要解析吧。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12、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白居易《把酒思闲事二首》
13、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卯重五诗》
14、哪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5、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有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16、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 )
17、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一一殷尧藩《端午日》
18、A.2005 B.2007 C.2009 D.2010
19、《南乡子·端午》宋朝·李之仪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20、端午节起源说法很多,哪个地区的端午节纪念的不是屈原,而是伍子胥?
21、外贸转内贸的火“烧”到了纺织业铁了心做内贸的纺织企业要看看!
22、射柳是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是我国清明节古老的习俗之与驱邪避虫无关。
23、A南北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