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悟:耽误人的其实不是诋毁,而是看不到自己的狭隘戾气,不够宽容和涵养,又把精力放了太多在诋毁上,那么就既在加剧心中恶疾,又没有时间精力去改善这种状况。那么久而久之,自然就把自己耽误了。人心不正,则事事不正,处处都会耽误自己。其中的值与不值,一目了然。(知行合一下一句)。
2、在这个观念下,“晓得当孝弟而不能孝弟”的人就不是知而不行,而根本被认为是未知。一个人口头上把孝弟说得天花乱坠,但从来未见付诸于行动,那他就不配称为孝弟。
3、感悟:王阳明所说的情况,放在现在叫“逃避”,而不是清静。事情是要面对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远没有出息的。
4、而且为了保证阅读体验,2021年的日历全新升级了去年所有的日历内容!
5、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知行合一下一句)。
6、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7、“学以致用”出自李新的《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我们所学的知识,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8、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9、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10、人须是知学,讲求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11、四句教中较难理解的是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根据王守仁对德洪的解释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所讨论的问题与伦理学的善恶无关,根本上是强调心作为情绪-心理的感受主体具有的无滞性、无执著性。这种性质正如虚空一样,各种星辰风雷在太虚运动出没,一过而化,绝不会成为滞泥在太虚之中的障碍,因为太虚本然之体是对任何事物无滞无执的。
12、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是在修行。
13、感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王阳明这句话的意思基本也是一样,但要更深一些——学不仅关系到才,更关系到涵养。所以人是不能不学的,如果学不下去,那就是你的意志不坚定,志向不牢固。
14、联系前面所述的王阳明的教导,人不应该有任何一个不善之念。如果有人只是怀着善良意图,却从不付诸行动,他就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道德主体。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试图建立一个更强的要求:如果有人有任何恶毒的意图,自私的欲望,或不可告人的想法,即使他成功地抑制了这种冲动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他已经是一个不道德的人,不再是圣人。可见王阳明的道德观是一种纯粹的完美主义。
15、这句话没有固定的下一句。推荐“知行合一”。向上向善,知行合一。这是做人的一种境界,做人的一种素质。向上就是前进,向上就是进取,向上就是人生的正确方向,向善就是保持人的善良本性,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和坎坷的,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但不管前面的路如何艰难,做人都必须向前。
16、“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须要彻底彻根,不使得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17、后面我们分析四句教时会进一步阐明,良知虽然无善无恶,实为至善。“知者,良知也,天然自有,即至善也。”“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
18、致良知,即知即行,良知与笃行和合。“良知也者,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人皆有良知,这是每个人都先验具足的,但能致之与不能致之,却有极大的差别。这里的问题在于,王守仁强调把人的良知所知贯彻到行为实践,因而区分了良知与致知,这就使他不能像之前所谓“知而未行只是未知”那样讲良知不致便不是良知。他晚年虽然仍然提倡知行合但反复强调良知人人本有,只是很多人不能致其良知而已。其重点不再是强调知行本体的合而是强调知行功夫的合即知之必实行之。
19、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20、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21、《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承负法则,道经中系统的提出承负论的观点,是在东汉的《太平经》中。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2、孔子又说:“我虽然掌握了技法,但却没有领悟作者写这首曲子的情感。”
23、王阳明的这一观念反映了儒家务实的知识观和经世致用的精神。问题在于,从认识论角度,经验仅仅是知识的来源,经验的杂多本身不足以建构知识,知识要具备普遍、系统和严格的特征,就必须有先天的理性和逻辑根源。这是王阳明的知行观所忽视的。
24、俗话说:“欲速则不达”。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否则成功将会与你背道相斥!
25、当你面对犯人的时候,不会因他的无礼而动怒,不会因他的讨好而开心,不会因他的恳求而丢弃主见,更不会因自己事情繁杂而敷衍了事,无论何时都能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时刻反省纠正,这便是知行合一的真谛!
26、《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27、从为善和去恶两方面看,王守仁认为,人并不是一定有明显的恶劣行为才是行恶,只要有恶的意念就是行恶了。在这个意义上,恶念即恶行。但是,一念发动为善还不就是行善,只有把善的意念落实为善的行动,不断修身,才是真正的知善、行善。从为善方面说,有行才是知;从去恶方面说,有不善之念便是行了。这就对内心修养提出了非常严苛的要求,狠斗私字一闪念。
28、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
29、在天泉证道中,王守仁对四有、四无的分歧采取了一种调和的方法,他认为四无说是用来接引上根人(聪慧之士),四有说是用来接引下根人(一般资质者)。上根人能当下彻悟心体无善无恶,一了百当;下根人需在意念上为善去恶,循序渐进。上根人以悟即直接的洞见为法门,下根人则取渐修的功夫。两种方法在不同范围内各有合理性,但又各有局限,所以两种方法要相资为用。即使对上根人而言,四无之说也还不是完全的;对于下根之人,四有之说也不是完全的。四有、四无说虽可分别接引下根、上根人入道,但不能成圣,上根人顿悟本体后仍需随时用渐修功夫,才能入圣。下根人在意念上渐修,最终也还要注意明了心体无善无恶。
30、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31、“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32、 大志。到了第三个层面,就是“社会之志”“民族之志”“人类之志”,这是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会使自己担负的责任越来越大,使生命发光,照亮别人。但大志是在基于小志和中志基础建立起来的,不然容易成为“空中楼阁”“乌托邦”。
33、精益管理的另一大支柱自働化也是符合“知行合一”原则的。“自働化”的准确含义是:出现异常,快速报警,快速解决。出现异常快速报警是“知”,快速处理、快速解决就是“行”,这又是“知行合一”的。
34、外界的影响是无穷无尽的,再加上人对喜欢和不喜欢的各种想法不加节制,那就是接触到外物后人被同化了,就是天理灭绝人欲横流。于是就会生犯上作恶的心思,有的做出邪恶放纵胡作非为的事情。
35、“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王阳明
36、知行合是让你的“认知”和“行为”统一起来!
37、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38、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39、感悟:王阳明口中的“良知”,等同于“本心”。本心人人都有,王阳明则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多数人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便是因为物欲的蒙蔽。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40、这个思想表明,良知不仅是知善知恶的道德主体,又是具有无善无恶的情绪主体。“无善无恶心之体”是指良知作为情绪主体具有的虚无(无滞)特性,这种特性表现在良知不会使自己着在哪一事物上,而使之成为良知流行无滞的障碍。
41、感悟:假如天天吃肉,也就不觉得肉香了;如果天天都像过年,真到过年时也就没有年味儿了。王阳明说的道理,完全合乎阴阳辩证之道。不要害怕生活中的痛苦,那正是在为明天的快乐打基础。如果实在忍不住,就哭出来吧,发泄也是一种放松身心的好方式。
42、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43、王阳明自小就立志为圣,但他的父亲却认为他太狂妄了,竟说出如此大话。可事实证明王阳明从立志开始就一直在行动,从未止步。
44、比如说,某个客户每月需求10000件产品,我们每个月工作24天,每天工作10小时,这样我们便可以粗略地得出客户需求的节拍时间是4秒。这就表示,每隔4秒企业要生产出一个产品,才能满足客户需求。根据这一节拍时间,企业内部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一刀切的满足这一需求,也即每道工序都必须在4秒的时间内,完成一个产品在这道工序的加工。太快,就是浪费;太慢,则影响下工序,导致不能按时出货。
45、围绕“格物致知”“事上磨练”“天理即人欲”“无善无恶”4大全新主题,
46、王阳明开始提出知行合一时,常常这样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47、问题在于,如前面分析良知时提到,良知是蕴涵动静的,它不可能停滞在无善无恶的不动的状态。良知因为气之动而有了善恶分别,本身并不是坏事,不知善恶、善恶不分、颠倒善恶,才是坏事,所以良知的真正功能在于知善知恶。知善知恶后,四句教落实到最后的“为善去恶”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