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 不 可 脱 于 渊 , 国 之 利 器 不 可 以 示 人 。
2、夫 唯 不 盈 , 故 能 蔽 而 新 成 。
3、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也,是谓眇要。
4、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5、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6、我 独 异 于 人 , 而 贵 食 母 。
7、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8、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9、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10、是 以 圣 人 为 腹 不 为 目 , 故 去 彼 取 此 。
11、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12、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3、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现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īn)故长(zhǎng)。夫(fú)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15、兕 无 所 投 其 角 , 虎 无 所 用 其 爪 , 兵 无 所 容 其 刃 。
16、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8、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19、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
20、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1、(对应通行本第九章)注:装的过满而溢出,不如适可而止。汇聚成一群,必不能长期保持。满屋子的金玉,必不能长久守护,富贵而骄傲,自己引来祸患。功德圆满而不执着,才是天道。
22、由上述可见,多出也字的楚简本绝非原本。相对而言,没有也字的通行本所记,就眼下史料而言,应该属于老子原本。
23、果 而 不 得 已 , 果 而 勿 强 。
2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26、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gŏng)璧以先驷(sì)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yé)?故为天下贵。
27、qíānyìchí,qíwèizhàoyìmóu。qícuìyìpàn,qíwēiyìsàn。wéizhīyúwèiyǒu,zhìzhīyúwèiluàn。hébàozhīmù,shēngyúháomò;jiǔcéngzhītái,qǐyúlěitǔ;qiānlǐzhīxíng,shǐyúzúxià。wéizhěbàizhī,zhízhěshīzhī。
28、实际来说,老子所言不差。后人不解而已。矢:本文指猎杀人者所用之箭。食人,虽然残酷,但历史上确实常有这样事情发生。尤其是落后的丘陵地区,如水泊梁山,孙二娘做人肉包子。这矢,可以是箭,也可以是矛之类。只有矢字,陵行才行得通;只有矢字,后文“无所投其角”,投字才说得通。帛书甲是椯字,古与投字同音,后人改作投字。角字,因矢之头与角相似,所以,才称其为角。不躲避杀人矢和食人虎,乃是说,强梁害不到,猛兽吃不到。注意,即便进入最可怕的乱军之中,甲兵也奈何不得。为什么?因为修道者乃是无生之高手,当然也一定无死。入火不烧,入水不溺,这是修道者都熟知的两句话。不修道人不解,因为不修道者没有这样境界。修道者则清楚,修行一旦达到高度,便是无身,无身当然是入火不烧,入水不溺。无生者,自然无死。可见,陵行不辟矢虎,无需修改成陆行不遇兕虎。陵、避、矢,三个字,字字通达,字字深刻。陵字表示强人野兽出没之地;虎字表示受害于猛兽;矢字表示受害于强梁;军字表示受害于战乱。避字,表示修行达到无身高度,也即无生无死,当然无患。可证,帛书甲才是正本。
2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
32、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3、祸 莫 大 于 不 知 足 ﹔ 咎 莫 大 于 欲 得 。
34、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5、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36、物 或 恶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处 。
37、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一 章
38、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 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39、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40、前 识 者 , 道 之 华 , 而 愚 之 始 。
41、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4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
43、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
44、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
45、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6、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二 章
4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定dìng)。
48、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如水一样)。 水善(水善的表现形式是): 利万物而不争(滋养万物而不争功), 处众人之所恶(甘居众人之所唾弃), 故几于道(所以水最接近于大道)。 居善地(起居善于选择吉地), 心善渊(心态善于融入平静), 与善仁(交流善于把握仁爱), 言善信(言语善于表达诚信), 正善治(政见善于治理国家), 事善能(处事善于发挥能量), 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夫唯不争(惟有像水这样不争), 故无尤(所以才能万事无忧)。
49、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50、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1、(对应通行本第十九章)注:不受世间小聪明所障碍,人们可得大利。不以工巧货利为贵,心贼难起。不欺伪,行直心,民行孝知本。这三条不足以说明,应依本命本心,或晓得根本归处,归元守无欲无求。(真正的智慧自生,一切自然明白)。
52、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53、杀 人 之 众 , 以 悲 哀 泣 之 , 战 胜 以 丧 礼 处 之 。
54、为 天 下 式 , 常 德 不 忒 , 复 归 于 无 极 。
55、(对应通行本第三十章)注:用行道的人,不用武力强迫他人。善果成时瓜熟蒂落,不宜用强。善果成时,不自骄、不自傲、不自执,此果非强取而得(觉者自觉、悟者自悟、证者自得、行道自利。度一切人得道,而觉海无增减。无所得、无所度)。这才是长远的好事。
56、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
57、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lè)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8、而简本,在摘抄时,使之牛郎织女两分离。通行本,也将十二个字分开两章。或是通行本抄袭了简本,或是简本抄袭了通行本。这种分离,是对修道层次一无所知导致的。总之,简本和通行本都不是正本。
59、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60、 我们详细分析楚简本、帛书甲本、帛书乙本及通行本,去寻找与发现。
61、道,最初失于“可”字,所以,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也即罪莫大于欲可,即人们开眼便当真、便认定、便执着,心外驰求,粘缠外相,便失道了。
6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6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wéi)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wéi)天下,若可托天下。
64、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
6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