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2、不过,说到朱湘诗歌的来源,实际上除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之外,还有中国古典诗词、民间文艺等。比如他的名作《采莲曲》,其标题就来自中国古代的乐府诗,诗篇中谣曲式的“一唱三叹”的韵律、活泼轻快的调子,也不是单纯取法于中或西诗歌的某一流派,而是博采众长(包括民歌的因子)、融会贯通,显得极为自如,从而拓展了1920年代“新格律诗”泛泛追求的词句的匀称和音节的和谐。可见,他对各种诗学资源的汲取是十分自主的,因此他诗歌的唯美倾向就不是单一的,至少还包含了古典诗歌的情致。
3、家学天地尊重原创,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4、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的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蓝天中倾泻下来。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7、以上就《雨景》主题所作的辨析,也是试图显示笔者关于阅读现代诗的主张:解析一首诗的终极目的不是通向一个结论式的判断,尤其是诗的主题分析,任何一首诗的主题总是多重的、开放的,不宜拘泥于某个具体的“点”上,这样阅读就表现为对诗作的聚光灯般的多维审视;进而言之,无论“简单”或复杂的诗作都有各自的读法,读诗本身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基于诗的文本的“我思”——对词语构造和生命脉动的不断感知。
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9、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元虞集《听雨》)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1、No.3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
12、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13、No.7雨,下到了房顶上,只看见贱起了一阵如烟的薄雾时高时低,忽稠忽稀,连绵起伏。房顶上的雨水随着管道流下来,形成了一条“奔腾喧嚣”的小河。
14、
15、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像是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
16、唐 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释义:夜间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风声显得缠绵柔美,像弦乐伴奏。可是,雨打风吹花易落,那撒落在地上的花瓣,该有多少呢?
17、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
18、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
19、4)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方文山?
20、如何读一首现代诗?这应该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就笔者的阅读习惯而言,读一首诗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细读”(CloseReading),这并非一般性的赏析,也不是一种随意的蜻蜓点水式的读后感,而是进入诗作的文本内部,对其词句、语调等内在“肌理”进行剖析;它要采用所说的“我思”的方式,让思绪在诗的文本里走动,揣摩、跟踪语词的流脉和气息。另一方面是把作品放在它产生时的历史语境中,放到作者本人创作的总体格局里,即不是孤立、抽象、封闭地对一首诗进行读解,而是尽量把它上下左右周边的关系、因素引进来,也就是增强它生成的“历史感”和“方位感”,以便更清晰地把握它的构成和线索。那么,是不是每首诗的阅读都亦步亦趋遵照这样的步骤——先条分缕析地从词句入手把它剖析得“体无完肤”,再由文本扩散开去、勾联相关背景进行解说,最后收拢起来回到诗作本身、聚焦于其主题意蕴等?似乎也未必。现代诗的一个特点是:每一首诗就是这“一首”,从内容到形式、从主题到结构,是自成一体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因此同样地,读一首现代诗就有读这首诗的独特方式,也许可以相互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读其他诗的办法,比如读冯至的《蛇》和读周作人的《小河》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2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2、5)下雨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打雨伞时,雨伞不要挡住视线。更不能把雨伞当作对攻的玩具,以免刺伤人。
23、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4、为了介绍《雨景》的相关背景,笔者在前面扩展了朱湘的性格、生活境况和他的诗学观念等,这样的迂回还是很有必要的。由此,当我们进入这首诗的文本内部时就有可以参考的坐标系了。那么,如何进入这首诗的文本?第一步当然是看标题——《雨景》,这个标题提示读者它应该是一首写景的诗。从题材类型来说,“写景”在中国的诗歌传统里是非常普遍的,每个人阅读视野里相关作品应该不少(“大漠孤火烟直长河落日圆”“枯藤老树昏鸦”……不胜枚举),对于写景的诗如何写景、具有什么样的形态,可能会形成自己的一个预期,总会想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之类,这在古典诗歌里基本上形成了套路。可是,对于现代诗来说,如何写景是另外一个问题。在新诗的初期阶段,胡适《谈新诗》提出了“具体的写法”的主张,认为新诗要写一些具体可感的景和物,不过,他和同时期的康白情等写景、写物的诗都比较简单。而到了朱湘的《雨景》这里,新诗写景的面貌就开始出现变化了。此外,这首诗写的是“雨”之景,雨在诗里也是一个常见的书写对象。在古典诗歌里,大自然中的风霜雨雪、季节里的春夏秋冬,相关的诗作可谓不计其数,写雨的诗非常多。面对强大的古诗传统和显得“俗滥”的“雨”这个题材,新诗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处理并且显出“新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进一步说,早期新诗写景、写物要是有了自己的特色,也是为新诗的立足乃至地位的稳固作出贡献。就此而言,《雨景》处在早期新诗写景的一个重要“节点”上。
2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7、*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0&ZD284)的阶段性成果。
28、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9、至此可以看到,在第一个段落和第二个段落之间以及第二个段落内部,诗意是处于不断蓄积和递进的状态的。到全诗最后戛然而止时,“一声清脆的鸟啼”——最重要的事物出场了,给人以石破天惊的感觉。这一声鸟啼既打破了景致的静止格局,又改变了“无声”“期待”的心理状态。不妨将两个段落的景物转换及心理变化图示如下:
30、⑱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译本(赵京华译),第15页,三联书店2003年版。
31、No.6雨,下在电线上,雨滴恰似在五线谱上整齐排列的音符,还似水滴在那里赛跑,又似珠子在那里游行。雨越大,水珠就越多,降落的速度自然也越快。
32、如丝的小雨从空中降落,雨点是那样小,雨帘是那样密,给群山披上了蝉翼般的白纱。
33、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34、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孙锐)平湖秋月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明) 钟禧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明) 董斯张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3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36、次句“白雨跳珠乱入船”,即眨眼间,暴雨就像是一颗颗跳动的珍珠一样,纷纷打到船上来。“白雨”,指的是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而用“跳珠”来形容雨点,便说明雨点大而猛,且杂乱无序。可见苏轼这里对暴雨的特点,写得非常鲜明,富于情趣。
37、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38、No.2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
39、第一个段落写“心爱的雨景”,由首句直接点明,第一行代表一个小层次,后面并列的四行是另一个小层次。“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开门见山引出后面四行对“心爱的雨景”进行具体说明或描绘——“春夜春梦时窗前的淅沥”“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这四行呈现了不同的雨景,描画了四种雨的声音和样态。那么,这是雨的古典表达还是现代表达呢?诚然,字里行间洋溢着古典的氛围(“春夜梦回”“雨打芭蕉”),但透出更多的是现代的气息,因为这四行诗的句法是很现代的:倘若采用古诗整饬的句式,这四行诗的句子结构可能会完全相同,但事实上这四行诗的句子结构是富于变化的——既有“淅沥”的雨滴,又有“打上蕉叶”的“急雨点”,还有“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以及“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每一种雨的形态的描写在表达方式上是各异的,前面两种侧重于听觉、后两种侧重于视觉。这正是现代诗的个性化的表达,调动了视觉(“从电光中泼下来”)、听觉(“淅沥”)、触觉(“雾一般拂着人脸”)等感觉方式(还有“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是视觉和听觉的融合)。需要留意的是,为调动这些感觉,“雾一般”比喻句和“拂”“泼”两个动词的运用,增强了形象感和感染力。可以说,这一段落所写的“雨景”是形态各异的,其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给读者唤起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
40、13)下雨天,我一个悲伤着,雨水落在我的脸上,像泪滴一样滑过、于是,我笑了。
41、雨作为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景象,它有着极易触发人们产生各种想象的独特力量。因此,雨还是古典诗歌创作中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无论是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还是杜牧《清明》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亦或是晏几道《临江仙》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都展现出了雨这一景象在古典诗歌中的各种魅力。
42、下面笔者通过分析朱湘的一首短诗《雨景》,进一步阐明自己关于读现代诗的一点想法。全诗如下:
43、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李山甫《寒食》
44、No.1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
45、10)下雨天,小明在操场上摔了个仰面朝天。
46、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47、 苏轼的心情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文题相映教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