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国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月是故乡明》通过讲季羡林小时候在家多玩耍时所见美景,借离乡所见之月逊色于家乡之月来寄托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2、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了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3、 (1)分组选择教材中5句歌后语中的任一句,创设语境,编一个100字左右的小故事。
4、 元旦晚上,小弟带两位侨生到家晚餐,一个性情开朗,一个较为拘谨。席间,那位开朗的同学笑指拘谨的同学给我们介绍说:“他是从缅向来的,所以比较腼腆。”随后他举起酒杯向大家敬酒,仰首一饮而尽,接着说:“我是从仰光来的。”
5、 耗子跳到钢琴上——( )
6、《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7、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表示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8、瞄准(miáo) 龇(zī)牙咧(liě)嘴
9、 齐、楚、韩、燕、赵、魏、秦“战国七雄”-“七叔舍烟找围裙”
10、《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11、《摔跤》—《小兵张嘎》徐光耀小嘎子、小胖墩儿
12、刘备借荆州 路人皆知
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主要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李立即还乡)的事,抒发了诗人无法抑制的(喜悦之情)以及表达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
14、品析:这是对严监生的神态以及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严监生内心的焦急,短短一句话把严监生吝啬、爱财如命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15、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住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6、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在《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17、《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三个片段,运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为我们刻画出了(顽皮、机灵、争强好胜)的小嘎子,(充满自信、健壮)的祥子和(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
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保卫国家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9、《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鲁智深),“醉打蒋门神”的好汉是(武松)。
20、《水浒传》中唯一以农家子弟身份入伙的好汉是(九尾龟陶宗旺)。
21、争斗的双方,是李栓紧和李壮街。李栓紧是我们一个家族的,说起来,他是一个苦命人,从小被亲生父母打发给了人,养父母又在他几岁的时候撒手人寰,是叔叔婶子把他拉扯大,帮着成了家,有了孩子。可惜在他39岁那一年,一场暴病,夺去了他的性命。
22、(1)“刘备编草鞋--------内行 ”
23、故事类(4)谐音类(1)喻物类(3)喻事类(2)
24、(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
25、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26、甲骨文一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我国文化领域中研究甲骨文的学科叫“(甲骨学)”。
27、品析:这段话描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情景,通过描写他刷墙时的动作和刷后的效果表现他的技艺高超。刷子李刷墙时的动作是那样的娴熟优雅,透着满满的自信。“天衣无缝”是说一道道浆之间衔接得紧密自然,根本看不出什么痕迹。“真好比……”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他刷墙后的效果,平整匀实,洁白无瑕,烘托了刷子李技艺的高。
28、 故事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29、“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30、《水浒》主要人物有及时雨宋江,(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
31、因此,写作本文时,我将《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里使用过的歇后语整理出来,以飨读者。但是,由于受本文篇幅的限制,不能够一一展示出来,仅举几个例子予以说明,读者倘若有兴趣,不妨查看原著。
32、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种瓜。
33、①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和薛宝钗)
34、鲁肃被诸葛亮迎进门后,屁股还没坐稳,就见刘备呜呜地哭了起来,哭得十分伤心。
35、《西游记》,长篇(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36、(5)“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
37、(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