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吕不韦:(前292~前235)战国时卫国濮阳人,著名商人和政治家,曾任秦相13年。其代表作品是《吕氏春秋》,又名《吕览》。书成之日,吕不韦招揽能改动其中一字者,赏予千金。此即典故“一字千金”的由来。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总结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发出沉重的感叹。
3、 五经五部儒家经典著作:《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15国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曹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豳风》,共160篇;《雅》有《大雅》《小雅》,共105篇;《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诗经》共收诗305首。
4、 从文化思想来说,韩非鄙视一切属于艺术、美感范围的东西,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但他的文章很有特色。他懂得运用各种手段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从逻辑的严密、论述的细致、条理的清晰来看,还要超过《荀子》;因为他喜欢把道理说得很透,一层一层地铺展,所以篇幅大多很长;因为他的思想尖锐,又很自信,所以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他还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5、孔子,名 ,字 , 末期鲁国人。
6、战国中期:《孟子》 《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荀子语录体散文)。
7、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8、从人生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是“人的觉醒”的时代。
9、 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本文形象清新、脍炙人口,于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五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
10、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11、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2、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13、通才之文,博大精深,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是集大成的思想家。他融会百家学说,几乎无所不窥,无所不精,不愧为站在时代前列的大儒。他既集儒家之大成,又融会贯通百家学说,有继承,有批判,有发展,形成了自具特色的思想体系。他是当时的通才,大儒,为文博大精深。其书出入古今,广涉众学,弘博而深邃,“理懿而辞雅”(《文心雕龙·诸子》),充分显示了通才之文的特点。
14、到了现代,《说苑》的教材价值进一步受到重视,民国二十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新序说苑》(选本),作为“学生国学丛书”之一印行。今天,《说苑》部分章节被收入小学,中学,中职《语文》课本,供学生阅读。
15、(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
16、现代最具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17、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18、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9、 《女神》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收有作者1918年至1921年的主要诗作,共54篇。
20、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着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有八十一章。
21、子路轻率而急促地回答道:“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大国之间,受到外国军队的侵略,接着又遭到饥荒;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勇敢善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22、 《呐喊》收有鲁迅1918至1922年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子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等。
23、为帮助大家记忆和掌握知识点,主屏整理上课笔记,副屏梳理相关题目,积少成多,帮大家拿下文化素养18分。
24、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25、竹林七贤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一是山巨源,一是嵇康。
26、总起来看,《说苑》虽不像“四书五经”那样热,也不像老、庄、荀、墨那样火,但它在古代典籍中的地位不应忽视。当今,《说苑》研究已经呈现出颇为可喜的新局面。
27、对《吕氏春秋》逐篇作以题解、注释、今译、评析
28、名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9、作为概括盛唐诗总体风格的概念,“盛唐之音”是风骨遒劲、兴象玲珑、平易自然的统一。
30、“骈文”又名骈俪、俪文、俪偶、四今体、时文,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讲究用典和藻饰的美文。
31、十部为:《管子》、《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韩非子》、《鬼谷子》
32、 《乐府诗集》总集名,宋郭茂倩编。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包括民间歌谣与文人作品以及乐曲原辞与后人仿作。乐府原是当时官府设立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的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33、曾皙(正在弹瑟,听到孔子问他,)弹瑟的声音舒缓下来,铿地一声,(停止了弹奏,)放下瑟站了起来,对答道:“我的想法与他们三位所讲的有些不同。”
34、先秦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秦汉以后,《左传》的文章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唐宋以来的古文家,都非常推崇《左传》,并把它作为学习对象。
35、就文章的气势而言,荀子所作《劝学篇》最受后世所看重,比如该篇起首的一段:
36、孔子的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的主流,对世界的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影响深远。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相传其弟子3000,贤者72人。《论语》(论,择也,选择摘录的意思),“四书”之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专集,儒家经典之一。被选入教材的有《论语二则》、《季氏将伐颛臾》、《荷蓧丈人》等。
37、孔子说:“财富和尊贵,这是人人都想要的,要是不用正当的途径得到它,我是不会接受的。贫穷和卑贱,这是人人都讨厌的,要是不用正当的途径摆脱它,我宁愿不摆脱。君子摈弃了仁德,又怎么可能称得上君子?君子哪怕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离开仁德,就是在非常仓促的情况下依然会实行仁德,在流离失所的情况下,也一定实行仁德。”
38、孔丘在政治上属于改良性的人物。他对春秋时代的社会动荡深感不满,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也反对残暴的政治,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他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子不语怪力乱神”,表现出对现实生活之外的冥冥之物不欲深究、冷漠淡然的态度。同样,他对抽象的、纯思辨的哲学问题也没有兴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中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关于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范畴的。他教给学生的也都是些实用的知识。孔丘又是一个性格顽强的人,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奔波一生,好学不厌,诲人不倦。
39、荀况撰《荀子》二十卷,清嘉庆九年姑苏聚文堂刻十子全书本,卷首
40、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地方方圆
41、 《韩非子》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后世的理论文章,可以与之相比的也不多。
42、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代表三部:《论语》、《老子》、《墨子》。
43、刘向(前79-前8),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原名更生,字子政。沛(今属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向身为皇室宗亲,从小受到良好教育,12岁荫任辇郎。成年后(前60),刘向“以行修饬,擢为谏大夫”。
44、刘向父子总治《七略》,入者出之,出者入之,穷其原始。极其短长,此即与正考父、孔子何异?
45、“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6、2,不是一个学派的集体著注,而是一个学者的个人论文集.
47、 《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宋代沈括撰。全书26卷,《补笔谈》3卷。书因写于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梦溪而得名。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学、工程技术、史事、音乐、美术等诸多领域,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所做的贡献,如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等。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48、盛唐王维的诗富于诗情、画意和音乐美,故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
49、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又宣扬虚无主义和宿命论。他愤世嫉俗,鄙视富贵利禄,作品揭露了统治者“仁义”的虚伪。庄子及其后学所着《庄子》一书,唐代以后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其文想像丰富,言辞瑰奇,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他创作的许多寓言故事,如“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广为人所称引。选入教材的有《庖丁解牛》、《秋水》、《逍遥游》等。
50、孟轲:(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作家,是儒家继孔子后成就最高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将孔子的“德治”、“礼治”思想发展到“仁政”的高度,政治方面反对“霸道”,提倡“王道”,极力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教育方面主张“易子而教”,提出了“性善论”。其作品总称《孟子》,由孟子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编纂而成,善用比喻和“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具有雄辩之风;加以大量排偶句和寓言故事,使文章气势磅薄,生动形象。
51、从《荀子》一书看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张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52、墨翟dí:(约前476~约前390)春秋战国时宋国鲁阳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唯一农民出身的哲学家,被毛泽东誉为“辩证唯物主义大家”,伦理方面主张“兼爱”,政治方面主张“非攻”,宇宙观方面主张“非命”等。其作品总称《墨子》,由弟子辑录而成。
53、刘向身为皇族成员,积极维护刘氏江山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刘向思想体系中,天人感应、灾异映世思想十分突出。他多次上书,借天灾言人祸,劝皇上谨守君道,戒奢倡俭。儒家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颂圣君,歌贤臣,近贤远佞,保民安邦,致天下太平昌盛,是其孜孜以求的政治目标。
5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孔子闲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此(而拘束)不敢说话。你们平时在家时(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将会做些什么呢?”
55、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56、而荀子散文的第三个特点则是词汇丰富,比如《劝学篇》中的如下段落:
57、学者对《说苑》的研究,大概肇始于南北朝时期。
58、《庄子》:有的仍含有辩驳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带有驳论,论辩,对答,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开始演变为专题论文,中国的论文真正地确立了.
59、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0、(?-前235)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61、 韩非虽师从荀子,思想差异却很大。他综合了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思想,发展成为自己完整的理论,着重谈治国的法术,供君王采用。对于儒家,他是斥之为“蠹”——蛀虫的。韩非是一个聪明、深刻的人,对当时人情世故看得颇为透彻。他不相信人有美好感情,也不相信人可以经教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一部《韩非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方法和理论,读来令人不寒而栗。不过,对于研究政治学,这是一部极重要的书。
62、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353句,全为五言,计1700余字。全诗通过描写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罪恶。
63、(2019真题)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 。
64、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65、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66、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67、 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代表作是《荀子》和《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
68、孔子说:“要用礼仪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国的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就不算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治国的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这些不是诸侯国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说他只能当个小相,谁又能做大事呢?”
69、《论语》内容记录了 及其弟子的言行。
70、《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善用寓言的创作方法,著名寓言故事有:庖丁解牛、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庄周梦蝶、鹏程万里、望洋兴叹等。
71、《国语》:中国最早的国别体著作,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