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来的不少哲学史学者和传记作家们,认为叔本华“仇恨的种子”是从他到柏林大学讲课之初“种”下的。罗素说,叔本华“竟自负到把自己的讲课和黑格尔的放在同一个钟点;他既然没能将黑格尔的听讲生吸引去,不久就停止讲课”。据说,叔本华的第一堂课只来了六个学生听讲,后来就剩了两三个,再后来就没学生来了。他第二次开课也是如此,于是不得不离开学校。又据说,叔本华离开时曾愤懑地说:“真正智慧的人反而得不到赞赏”。这能用“羡慕嫉妒恨”形容么? (谢林)
2、叔本华与黑格尔在哲学观点上的对立首先表现在他们对康德哲学的态度上。
3、因此,我们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从康德的哲学出发的,同时又扬弃后者,发展了后者的理性思维,建立了庞大的辩证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4、由于黑格尔所主张的是以思维为基础的思维与存在的同叔本华为了肯定自在之物,批评这种同一学说的虚妄,深刻地揭露了包括黑格尔哲学在内的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本质,这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5、他对康德的批判首先体现在对康德的认识论的批判,叔本华认为康德认识论的最大错误之一是将直观与思维混淆起来,这也正是造成其理论自相矛盾的根源。他认为“单就直观本身看,他(康德)以为直观是没有悟性的,完全是感性的,所以完全是被动的;而只是由于思维(悟性的范畴)才得把握一个对象,这样他就把思维带入了直观。然后他却又说思维的对象是一个个别的,实在的客体,由此思维(又)损失了它那种普遍性和抽象性的基本特征,所获得的已不是一般概念而是以个别事物为客体。由此他又把直观带入了思维。”(598)这所指的是康德的感性直观与知性的范畴相互作用构建出经验对象的理论。叔本华认为,按照这种理论,由经验对象所组成的外在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观又是思维的东西。而且这样以来动物要么就具有思维(理性),要么就连外在世界的表象都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也是和经验中的观察不一致的。康德的这种理论虽含有人的悟性(知性)向自然立法的伟大思想,这本是要解决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但如上所说,它自身却蕴含着内在的矛盾。
6、他谈人生的智慧,可是自己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团糟。
7、叔本华对黑格尔的上述批评有许多是违背事实的。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态度并不是像叔本华所批评的那样。黑格尔对康德哲学既有批判,也有继承。他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论,主张思维与存在、现象与本质的同在哲学发展史上是有功绩的,叔本华对此却全盘否定,这是错误的。而叔本华本人对康德哲学的态度也包含着错误。他肯定康德的自在之物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而是为了给理性加以限制,为他确立非理性的意志这一精神性的自在之物奠立理论基础。但是,由于黑格尔所主张的是以思维为基础的思维与存在的同叔本华为了肯定自在之物,批评这种同一学说的虚妄,深刻地揭露了包括黑格尔哲学在内的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本质,这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8、张三和李四性格上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他们并不矛盾,对张三的否定,并不意味着就能认知李四。用专门术语来说,黑格尔不仅为他的辩证法赋予了认识论地位,而且还赋予了本体论地位,而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黑格尔进而辩证地解释了整个世界,建立了他庞大的哲学体系。
9、其实说了半天还要说到他们的哲学理论上,黑格尔和叔本华的哲学都源于康德哲学但又截然不同,黑格尔从康德哲学的批判中发展了理性主义,叔本华则确立了非理性主义,黑格尔讲理,叔本华谈情。
10、后来的尼采,跟着叔本华的悲观意志主义,却走出了积极的悲观主义,叔本华否定了人生,尼采则充分肯定了人生,但稍微读一点尼采,你就会发现,尼采的乐观,完全笼罩在悲观的情绪里。
11、《辩证理性批判》出版几年后,抨击也随之而来。
12、第叔本华指出黑格尔所论述的绝对观念演绎世界的过程是对于人类正常认识过程的颠倒。在人的认识中,概念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而产生的,但黑格尔哲学“不但不将概念认作从事物抽象来的思想,反而使概念成为原始的东西而在事物中只看到具体的概念”,这是将“颠倒了的世界作为哲学上的一出丑剧搬到墟场上上演”;是“把一个普通的理智——大自然的单纯制品——当作掌管人类精神、奇迹和圣物的东西而呈现给了判断力尚未成熟的、最诚实而又易于轻信的年轻人”。
13、“在黑格尔派谈康德哲学的文章中,竟遇到一些真是难以相信的神话。如何教那些从才茁芽的青年时代起就被黑格尔的胡扯扭伤了,损坏了的头脑,还能够追随康德那种意味深长的探讨呢?他们早就习惯于把空洞的废话当作哲学思想,把最可怜的诡辩当作机智,把愚昧的妄谈当作辩证法。”(叔本华和黑格尔)。
14、当时叔本华和黑格尔同在大学任教,两人都是教授哲学课,但每次黑格尔的课堂总是学生爆满,很多人都站在教室后面听课,但同为教授的叔本华的课堂上,人数寥寥无几,据说还是各班派去的代表,为了给老师一点“面子”。直到最后,这几人也一个不剩。
15、长期以来,有许多哲学家把时间与空间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世界的简单性与复杂性、必然性与自由性等问题区分开来。伊曼努尔·康德,另一方面,看到了他们的二律背反,矛盾的关系。他认为伊曼努尔·康德的二律背反是无条件的理性思想应用于世界所引起的矛盾,即把世界看作是所有条件的总和,或者把世界本身看作是无条件的,由这种矛盾引起的无限。
16、意志的否定,包括禁欲和死亡(自杀亦在其内)。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愈是激烈,则痛苦愈大,即:
17、叔本华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坚持着自己的真理观,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18、由此可见,大书店估计是没有人愿意卖叔本华的著作,所以只能流落民间。
19、与此同时,黑格尔也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在他之后,现代哲学开启了。一方面,他是他之前哲学的总结,另一方面,他又深深影响着他身后的无数哲学家。
20、因此,这么看来的话,叔本华是在积极地悲观,积极地否定人生,积极地批判作为表象的世界,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肯定意志做准备,都是为了肯定人的意志。
21、得意之作的面世与听众的寥寥无几,这巨大的反差着实令人失落。
22、黑格尔还忘记了一点: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康德都证实了时间本身是一种理念,只是一种支配现象世界的形式。叔本华从理论上进行了说明:“真正的历史哲学应当从所有事件中辨认出相同的东西,无论古今,还是东西;应当随处见到相同的人性,而无论其在种种特定环境、服饰以及风俗之中是如何的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此外,认为世界是具有某种合理性的整体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更为糟糕的是,将表象视为世界的自在之物乃是唯实论的原始形式;而最为糟糕的则是事物最终圆满收场,叔本华这样辩称道。这会因为宣称“事物最终终结于一个舒适、稳固又殷实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建制井然,正义昭彰,治安良好,各行各业均具实效”,而助长浅薄的乐观主义,并让情况变得更糟。那不仅是对国家功能的误解,而且也是对于所有那些牺牲在历史绞刑架上的人的背叛。
23、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也是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存在主义,以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24、叔本华哲学同样渊源于康德哲学。叔本华公开声明他的哲学“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但是,他对于康德物自体学说的态度却不同于黑格尔。他称赞“康德的最大功绩是划清现象与自在之物(两者之间)的区别”。他接受了康德把世界二分化为现象与物自体的观点,承认在现象之外存在着理性认识所不可及的物自体,并将这一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
25、叔本华之所以如此攻击黑格尔及其哲学,不仅是因为二人在哲学语言风格上的不同,黑格尔行文抽象、晦涩难懂,叔本华文字流畅、深入浅出;更是因为他们哲学观点上的根本对立,叔本华哲学和黑格尔哲学都导源于康德哲学但又截然不同,黑格尔从对康德哲学的批判中发展了理性主义,叔本华则确立了非理性主义,黑格尔讲理,叔本华谈情。
26、叔本华与黑格尔相反,叔本华认为,那种促使人们作出公正和仁爱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理性,人们的智力和文化修养对人们道德行为的影响是次要的。叔本华指出,利己心、恶毒心、同情心是人的行为的三种推动力,其中,只有同情心才具有道德价值。他认为,产生出具有道德价值行为的唯一源泉是同情、“那就是司空见惯的同情现象,亦即首先对别人的痛苦有一种完全直接的、独立于所有其他考虑的切身感受和关注;然后,通过这种感受和关注,避免或消除别人的痛苦。这种同情才是发自内心做出的公正和仁爱行为的真正基础。只有发自同情的行为才具备道德的价值;而出于任何其他动因的行为都不具有这种道德价值。”
27、1809年,叔本华进入大学,学的是医学,转而对哲学发生兴趣,为此去柏林学习了一段时间。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
28、黑格尔片面强调理性贬抑意欲,叔本华片面强调意欲抹杀理性,都是从现实的认识运动过程中抽取某一方面加以夸大和绝对化的片面做法。
29、叔本华从唯意志论去考察人,特别是考察人的幸福和痛苦。认为意志和幸福是经常发生冲突的,意志受到阻抑就叫做痛苦。
30、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之后也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何以见得呢?叔本华之后的尼采,有一次走在大街上,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如获至宝,披星赶月地看完,并且觉得自己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31、叔本华对康德哲学的继承和批判,与黑格尔走着不同的道路。
32、本书是第一本用英文所写的详尽全面的叔本华传记。为展现出其哲学的全貌,戴维·E.卡特赖特将叔本华置于其历史及哲学背景之中,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卡特赖特提供给读者的完全是一幅纪实性画卷。在这幅画卷中,卡特赖特探讨了叔本华破碎的家庭生活,他早年所受的对于其个性形成至关重要的诸多影响,他对于康德带有批判性的忠诚,他同费希特及歌德的个人交往,他同谢林的颇为矛盾的关系,他对于黑格尔的蔑视,他为使自己的哲学为世人所知所做的抗争,以及他对于自己迟来名声的反应。出现在这部传记中的叔本华,是一位血肉丰满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对于众多不同领域中的重要人物,诸如塞缪尔·贝克特、博尔赫斯、涂尔干、弗洛伊德、托马斯·哈代、托马斯·曼、尼采,以及维特根斯坦,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33、他也谈人世间的名利,也并非是否定名利,而更多是谈论人生和名利的关系,名利对人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地对待名利,就是这样一个人,让我们觉得更加亲近,因为他不是在否定我们所肯定的东西,而是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这些东西。
34、叔本华对于他的万古长存说清晰有力的阐述是真实可靠的,尽管它也是精到明智的。他对当代政治并无兴趣。事实上,政治哲学本身在他思想中是阐述得最少的领域。然而,在强烈表达了他对那些倾心于影响现有政治事务的自诩的哲学家蔑视的同时,他也告诉自己的老教授,他并非那些正在被统治者从大学清除出去的颠覆分子或煽动民众者中的一员。在科策布被刺之后,诸如奥地利亲王克勒门斯·温策尔·洛特·梅特涅(ClemensWenzelLotherMetternich)利用这一暗杀事件将贵族对革命的恐惧转化成了对任何会威胁到现状的变革的反对。1814年8月6日至31日,包括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三世(FriedrichWilhelmⅢ)在内的德意志统治者在卡尔斯巴德碰头,签署了“卡尔斯巴德法令”(KarlsbadDecrees)这一系列旨在镇压变革的残酷政治措施。卡尔斯巴德法令将使任何一位对现存社会制度构成威胁的德意志大学员工被解雇成为可能。这些所谓的“煽动民众者”被从所有德意志大学中给清除了出去。法令还规定设立一个密切监视德意志邦联内部出版物的审查委员会以及一个位于美因茨的负责挖出任何潜在颠覆势力的委员会。
35、其实稍微了解黑格尔哲学都能看到,黑格尔哲学里面“3”这个数字非常重要,一切事物似乎都以“3”出现,比如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自我发展分成3个大阶段: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逻辑阶段又分为三个阶段: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等等。为什么黑格尔这么注重“3”呢而仅仅因为辩证法包含正题、反题、合题的3个阶段。于是,但凡需要对事物进行划分,黑格尔都会把它分为3份。比如他的历史论述就只承认东方世界、希腊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人的世界,其余似乎根本不重要。罗素说,为了对称,这样做当然也行,但作为一种历史研究方法,似乎就没有说服力了。
36、“在这里是如此,在任何地方也是如此,直观总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和最后根据。”
37、由于黑格尔对世界持一种精神的看法,所以他倾向于粗暴地对待这个重要区分。此外,根据这个观点很容易看到,为什么辩证法不仅被用知识论的工具,而且被直接用来描述世界。所以,罗素说:“黑格尔以为,对于一个事物,如果人们有了足以把它同其他所有事物分开的充足知识,那么这个事物的一切性质都能够借逻辑推导出来。”
38、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学史的智慧课程
39、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意志本原论由此昭然若揭了。
40、在西方近代两位大哲学家,一位是康德,一位就是黑格尔,他们在国内的影响力不分伯仲。
41、在道德观上,黑格尔主张,道德是理性的目的,是一种超越于现实的“应该”,人的欲求和冲动也不应该被压抑掉,而应该符合于理性。在他看来,作为生物的人的欲求和冲动并不是卑下的不合理的,而正好是符合理性发展的。虽然在道德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个人的主观的、特殊的目的和社会共同的客观的、普遍的目的的矛盾,但二者不是绝对不相容的。
42、叔本华哲学也是从康德哲学出发的,但是,他不同意黑格尔取消康德关于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划分的做法。叔本华认为,划清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区别是康德的最大功绩,他把康德这一思想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现象和自在之物是两种不同的东西,现象是形而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在之物是形而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理性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用理性认识自在之物就像人被关在城堡外边,绕着城堡转来转去找不到入口一样。但是,叔本华肯定康德的自在之物不是为了维护康德的不可知论和仅有的一点唯物主义因素,而是为了对理性加以限制,为非理性留下地盘。康德的自在之物在叔本华那里变成了意欲,现象则成了表象。叔本华和黑格尔一样不同意康德的不可知论,但他达到对自在之物认识的途径不是通过理性实现的,而是通过非理性实现的。他认为,非理性的意欲只能通过非理性的认识方法才能被认识,特别强调非理性的直观作用。他说:“只要我们一直是纯直观地行事,那么,一切都是清晰的、固定的和明确的。这时既无问题,也无怀疑,也无谬误。”直观是一切真理的最高源泉和最后根据。他指出,与康德间接的、反省思维方法不同,他采取的是直接的、直观的方法。他把康德比作那丈量塔影以测知塔高的人,把自己则比作那直接用皮尺测量实物的人。叔本华强调,直观与理性无关,人的情感、欲望是直观的动力和温床,尽管理性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只要人在情感上不愿意或不接受,理性就得闭上嘴巴,不能进献一言。
43、我想,绝对不是这样,叔本华不是悲观,他只是在寻求一种真理,而表象和虚无,恰好走进了他的世界。
44、“意志这个词儿,好像一道符咒似的要为我们揭露自然界中任何事物的最内在本质”。
45、虽然经过科耶夫的解读,但难度也没减轻多少,以至于巴塔耶事后回忆时表示,科耶夫对精神现象学的解读和原书本身差不多难懂。“他为其‘感到窒息,动弹不得’”(《巴塔耶》)。
46、但我们应该肯定每一个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因为真理存在,故而生命不朽。
47、康德在哲学史上好比一个蓄水池,在此之前的一切哲学流派皆流向康德,而在此之后的哲学流派又都由康德这个蓄水池流出。
48、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叔本华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唯物主义。在叔本华看来,唯物主义也是一种错误的哲学,唯物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唯心主义犯了同样的错误,它也不懂得主客体二者是互相联系、互为存在前提的,主体既不能独立于客体并产生客体,客体也不能独立于主体并产生主体。“须知‘没有一个客体无主体’就是使一切唯物论永不可能的一条定律。”由于唯物主义与理性主义唯心主义犯了同样的错误,因此叔本华认为黑格尔哲学的流行也助长了唯物主义的传播:“当今一代学者的头脑被黑格尔的胡说搅乱了:他们不会反思,既粗俗又胡涂,完全沦为一种从蛇妖的蛋里爬出来的浅薄的唯物主义的牺牲品。”“……早就埋伏在那里的唯物主义便昂起头来,与它的伙伴、有时也称作人道主义的兽道主义手挽着手大出风头。”叔本华在这里所说的人道主义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他对于这一哲学特别痛恨,他在写给弗劳恩施塔的信中表示了对这个“被人们供上神几的复活了的德谟克里特”的忿恨之情。
49、现象和本质、主体和客体、物和心、思和在之间的关系从来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尤其是近代以来,从笛卡儿开始,认识论问题日益成为哲学的核心问题。洛克就认为,为人的感官所把握的感觉(颜色、声音、气味、味道)并不是外部事物自身的属性,而仅仅是主体受刺激之后在主体自身中产生的东西,因此,他区分了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认为只有形状、广延等第一性的质是事物自在的属性,而第二性的质并不在事物之中。他的区分让人们注意到,主客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沟通,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也并不是直接的复现客体,居间的还有主体的认识的能力存在,因此,事物就可能不是按它们本来的面目被认识。而休谟哲学对人类的知性进行考察则得出了对传统的行而上学可以说是毁灭性的结论。因为我们所有的认识都来自直接经验,也就是来自感觉印象,而印象我们根本不知道它们来自我们之外的什么东西还是就只是我们自身心灵产生的,甚至还可能根本就不来自它们两者。而我们的知识都来自感觉印象,因此,我们之外的任何实体甚至我们的自我都是不可知的,而对于行而上的本体、上帝等我们更没有关于它们的知识,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与这些观念相对的感觉印象。而随之失去基础的还有因果律,因为原因和结果间的必然连接既不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也不是可以通过逻辑证明的,是属于实际的事情,而其他的情况也是可以想像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因而,他认为因果律只具有心理意义上的普遍性,并不具有逻辑上的普遍性,是长期观察同样的情况而产生的“心理联想”。康德同意休谟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和他的逻辑上彻底一致的论证,但是否定了休谟的结论。康德认为以往的行而上学家在进行他们的体系构建之前都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行而上学是否可能,或者说我们有没有能力去把握和认识行而上的本体,如果我们和对象间有居间的认识能力存在,那么我们没有对认识能力进行考察就认为我们有了对于对象自身的认识就只能是独断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先于认识而具有对于对象的某种认识,只有先认识然后才可能具有对对象的某种认识,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就是行而上学家们没有加以注意的盲点,而这个恰恰是成为行而上学基础的问题。以往的行而上学家的错误就在于,他们都预先设定了对象,认为这种他们所设定的对象为自在的存在,并且是有某种固有的属性的,并由此出发构建了他们的行而上学,而不考虑这在认识之先的认识是如何可能的。而康德与他们不同就在于,康德并没有预先设定某种“自在之物”,而是在认识之先对认识能力进行考察,对主体的认识方式(与对象关涉的方式)进行认识和考察,对象并没有预先设定,也不是考察对象自身。伴随这这种考察的始终有一种主体的认识的形式在起作用,康德认为,休谟等经验主义者只所以得出了普遍、必然的知识不可能的结论,就在于他们完全看不到主体自身的能动性,他们所认为的理性只是一种消极的连接表象的能力(在休谟看来是根据习惯),看不到正是它赋予了现象世界以普遍、必然性,而贯穿康德哲学的正是这种理性批判自身,对自身的理性能力进行反思的方法,通过这种对认识能力的考察,康德认为“知性的规则必须是我还在对象被给予我之前因而先天地就在我心中作为前提的了,这个规则被表达在先天的概念中,所以一切经验对象都必须依照这些概念且必须与它们一致。”(16)“我们关于物先天地认识到的只是我们自己放进去它里面去的东西。”(16)从而康德从主体的认识条件方面保证了经验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结果是康德把时空看做直观的主体形式,从而续洛克之后又把第一级的质(时间、空间)从物自体上剥落了,从而一举完成了现象和物自体(本体)的`划分,正是这一划分使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也使科学和道德获得了各自的领地而不相互干涉,由于现象从属于物自体,必然的物理世界就从属于自由的道德世界,也就使人自身的意志自由和道德获得了对于理性认识的优先性。
50、叔本华公开主张意志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意志的客体化”。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低等生物到高等动物,“意志的客体化一级比一级明显。”第宇宙“皆备于我”叔本华以“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为前提,必然导致万物、宇宙“皆备于我”的结论。
51、亚瑟·叔本华早年在英国和法国接受教育,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和拉丁语等古代语言。他最初被迫选择经商以继承父业,在父亲死后他才得以进入大学。
52、19世纪德国的叔本华(相比还有一大批哲学读者)被黑格尔的著作搞得很痛苦,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也是如此。
53、《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在叔本华30岁的时候出版,却在叔本华已经60之后,才渐渐被人知道,他说: 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54、叔本华在分析黑格尔哲学错误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揭露了它在当时德国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55、叔本华把自己学术上的失败归咎于黑格尔,正如他会把自己的哲学未能吸引到听众归咎于其“竞争”一样。然而,黑格尔从未将叔本华视为哲学上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敌手。他个人并未做过任何让叔本华脱离学术道路的事情。他并未对这位编外讲师所提出的要在他讲授自己主要讲座课程时与他同时授课的傲慢要求感到大惊小怪。叔本华甚至还写信给伯克谈到过黑格尔在接受自己试讲主题一事上所表现出的“善意”,因为这给了他以更为详细地展开他仅仅在博士论文当中所提及过的四种因果关系的机会。尽管如此,叔本华却开始对黑格尔产生了一种刻骨铭心的仇恨,这种仇恨在他生命里所剩下的四十年时光当中都将持续不断。
56、叔本华与黑格尔相反,叔本华认为,那种促使人们作出公正和仁爱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理性,人们的智力和文化修养对人们道德行为的影响是次要的。叔本华指出,利己心、恶毒心、同情心是人的行为的三种推动力,其中,只有同情心才具有道德价值。他认为,产生出具有道德价值行为的唯一源泉是同情、“那就是司空见惯的同情现象,亦即首先对别人的痛苦有一种完全直接的、独立于所有其他考虑的切身感受和关注;然后,通过这种感受和关注,避免或消除别人的痛苦。这种同情才是发自内心做出的公正和仁爱行为的真正基础。只有发自同情的行为才具备道德的价值;而出于任何其他动因的行为都不具有这种道德价值。”叔本华认为,正是受同情这种直接推动力的驱使,一个人会不假思索地对别人施以援手,有时候甚至不惜置自己生命于危险之中而不顾,而所帮助的又是自己素昧平生的人,在整个过程中想到的只是眼前所见的别人的巨大危险和困境。同情作为唯一并非是利己的推动力,同时也是唯一真正的道德推动力。“在每一天和每一刻,同情都在发挥着明确的、确实奇妙的作用。谁又敢否认:同情每天都在制止着许多不公正的行为,不少的善良行为也是受到同情心召唤的结果——而做出这些经常让人意想不到的好事的人,并没有抱着获取奖赏的希望。谁又会否认:只有对那些全因同情心的作用而做出的善举,我们所有人才会怀着崇敬和感动,无条件承认这种行为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人与人之间发自同情心的互助,与那些出自某些理性考虑、由概念组合而成的抽象和普遍的严格的责任戒令相比,我们对前者肯定抱有更大的期望。”叔本华指出,同情心是产生无私行为的唯一源泉,并因而是道德的真正基础,不需要抽象的知识,只需要直观的认识和对具体事情的理解,同情心用不着多少思想的中介就可以马上作出反应。
57、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情和理的天平失去了平衡,人们更多地关注由理性的片面发展带来的物质世界,而忽视了真正体现人的幸福的情感精神世界。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研究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由科技的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丰裕并没有使人们更加幸福的事实,主张关注人的情感精神世界,找回人的精神家园。
58、黑格尔的辩证法逻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因为他用运动变化的辩证思维,解释了这个大自然、人类历史和人类认知的几乎所有领域,看似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但问题恰恰出在他们的基础逻辑上。
59、黑格尔之后的哲学家,要么从抨击黑格尔开始,要么从接受黑格尔开始,都离不开黑格尔的影响。可以说,自从黑格尔出现之后,对于哲学家们来说,不管你爱他还是恨他,都逃不过他的影响。
60、但说出这句话的叔本华,早年却不得不被迫从商,接受父亲的遗产。直到他的父亲去世之后,他才能重新跟随自己的内心,去探索学问。
61、叔本华倒不是只对黑格尔这样。他是德国另一个哲学家费希特的学生,后来对自己的老师也是一副不屑的表情。还有一个谢林,也是当时有名气的哲学家,叔本华同样看不上。对黑格尔、费希特和谢林,他都一言以蔽之地称之为“哲学的空谈家”。这种仇恨延续到他的晚年。 (罗素)
62、最近几年,叔本华的书,被当做一些人生积极励志的书,其实并非没有道理。
63、其实,叔本华和黑格尔前世无冤后世无仇——黑格尔大叔本华18岁,1770年生于斯图加特;叔本华则出生于但泽一个富商家庭,但泽就是现在波兰的格但斯克——这两个地方离的远着呢。 (叔本华)
64、总之,人们把叔本华看成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然而,对于人生,叔本华从来不悲观,相反,他一直是积极的。
65、他们一个强调理性的至上地位,把理性万能化;一个贬低理性的作用,把理性工具化,转而强调人的本真的情感和意志,进一步限制了理性的能力和权利。
66、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这句被无数人熟知的话,其实也是叔本华对于人生的态度。
67、这篇文章,我将从他们对康德哲学体系的批判和继承发展,具体说说他们的哲学思想区别。黑格尔建立了辩证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黑格尔从康德出发,但并没有在康德面前停却下来,他一方面吸收了康德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另一方面又去掉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论成份,从而建立了庞大的辩证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68、一个曾经积极入世经商的人,却开创了一种举世瞩目的悲观主义,“世界作为一种虚妄,而意志作为一种真实”,但如果你读过叔本华,你一定会发现,他的悲观主义是积极的。
69、可见,黑格尔强调质,叔本华强调量,黑格尔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叔本华强调人与动物的共同点。事实上,人是理性和意欲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缺少理性,意欲是盲目的,缺少意欲,理性是冷酷无情的。具体哪一个占优势,哪一个多,哪一个少,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理性多一点,有的人意欲多一点,二者之间量上的差异不是哪一个成为本质的根据。
70、1820年夏季学期的一节课前,当黑格尔如往常一般走入柏林大学的教室时,他难免要想起小他近二十岁的叔本华。正在此刻,同样在柏林大学,叔本华也即将开始他的哲学讲演。
71、“‘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