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2、(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
3、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范晔《张衡传》)(求人可使报秦者句式的正确语序)。
5、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6、此句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节录如下:
7、(相同句式):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8、这句话出自屈原《》: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9、判断句: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0、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1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12、(翻译):愚公就带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儿子和孙子。
13、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荀子》)
15、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16、数量词作定语有时也后置,组成“中心语+数量词”的格式。
17、介词宾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
18、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19、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
20、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
21、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2、这种被动句没有明显的标志,但翻译时需要翻译成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也叫做意念被动句。
23、例如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正常语序:求可使报秦者人)
24、《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
25、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6、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7、其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察察”修饰中心语“身”,翻译的时候要将定语放到中心词前面来。
28、②楚人有涉江者。(正常语序是:楚有涉江者人)
29、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30、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31、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3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34、②"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5、倒装句的范围很大,除了包括宾语前置句,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36、如: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37、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38、其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察察”修饰中心语“身”,翻译的时候要将定语放到中心词前面来。
39、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40、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
41、翻译成现代感汉语就是:人们又有谁愿意让洁白的自身,接触到污秽的外物呢?
42、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43、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44、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5、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46、①"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47、(相同句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8、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49、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50、(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51、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他。
52、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53、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54、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55、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56、这句话出自屈原《》: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57、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58、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59、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60、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61、例如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正常语序:求可使报秦者人)
62、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63、例如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正常语序是:求可使报秦者人)
64、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65、这个句子出自《三国志·魏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
66、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67、这篇课文以写蔺相如为主,廉颇为辅。写蔺相如,没有写他一生的事迹,只选择他一生中的三个片断来写,突出他的性格特征。“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写他对敌斗争的大智大勇;“负荆请罪”,写他对内的顾全大局,团结为重。三个典型事件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蔺相如的思想品质,取得了集中、凝练、鲜明的艺术效果。写廉颇,主要从“负荆请罪”这个典型事件中反映他的思想变化和性格特征,同时也在前两个事件中给读者以暗示。
68、①主谓倒装句。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正常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
69、人有从学者,即,有从学者人,从,动词,跟从,从师。学,动词,学习。“……者”定语后置的标志,者,助词,帮助定语后置。还原成正常语序就是:有从学者人。
70、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71、在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事件进行描述时更是紧紧扣住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一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72、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73、(相同句式):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74、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75、③介宾短语后置句。例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常语序,青于蓝出而于蓝胜。)
76、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7、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78、折叠主谓倒装: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79、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80、③以"是"、"之"为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应为"有何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