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阎孝忠原序》)
2、士商失业,动辄悬壶,朝读方歌,夕已行道,《素》、《灵》、《内》、《难》,本未知何种书名;张李刘朱,雅不识何时人物,解得二三汤剂,公然自翊万能,此不学无术,误人误己,其弊曰妄。
3、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4、对工作还应该经常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这是一种面对病人最宝贵的生命而产生的责任感。
5、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顺逆进退,存乎其时;神圣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
6、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
7、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医学名人名言集锦)。
8、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9、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吴瑭《温病条辨自序》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
10、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灵枢·刺节真邪》)
11、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12、病多恶寒,责其无火。(明·虞抟《医学正传·医学或问》)
13、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医学名人名言集锦)。
14、──培根●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的行为。──肖伯纳●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15、敬畏生命,是医生的第一品格。不重千金价,惟推一体仁。
16、做人要有人格,看病要有医德,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缺此不可为良医。
17、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18、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19、一阴一阳者,天地之道;一开一合者,动静之机。(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六味地黄丸集注》)
20、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21、然后努力地去磨练自己.钟立行对武明训: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所有的一切。钟立行对江一丹:有些感情很珍贵,不能经常的触碰,只能感受,只能让它随着血液慢慢流淌,时时撞击你的心房,却不能触碰……罗雪樱旁白:如果你从来不了解外科医生的生活,那么请让我告诉你,生命就是这样脆弱,而生命的危机和转机也在转眼之间;危机与转机,就是生死线,而医生的生活,就是踏在这条线上。
22、为您服务就是我的职责,让您满意就是我的追求。尽心尽职,尽善尽美,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
23、医本期于济世,能治则治之,不必存贪得之心。近率以医为行业,谓求富者莫如医之一途。于是朋d角立,趋利若骛。入主出奴,各成门户。(清赵学敏《串雅内编》)
24、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坚持四诊,化验单只作参考,不作唯一依据;
26、凡书理有未贯彻者,则昼夜追思,恍然有悟,即援笔而识之。历今三十载,殊觉此道精微。思贵专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
27、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
28、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
29、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0、气行则水行,土实则水治。(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实脾饮注》)
31、脾胃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清·何梦瑶《医碥·五脏配五行八卦说》)
32、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3、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
34、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明)徐春甫
35、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6、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7、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38、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张畹香《张畹香医案卷上》
39、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40、在确保潜在研究受试者理解了告知信息后,医生或其他适当的有资格的人员必须寻求其自主的知情同意,最好是书面形式。如果不能以书面形式表达同意,非书面同意必须被正式记录并有见证。
41、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藏生成篇》)
42、寒之不寒,责其无水。(明·张介宾《类经附翼·真阴论(引王冰语)》)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