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民法典时代。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2、爱国主义是大部分普通人们具有的情感,这种人很少能按照行为的动机来断定公民行为的政治后果。
3、★“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活动总结十篇
4、 孟德斯鸠的理性主义、法律主题和社会历史方法论都与中国法律传统发生着关联。
5、孟德斯鸠虽然没有机会亲眼见到中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他所接触到的有关中国的资料应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这为他研究和论述中国,并将对中国的研究和认识作为建立自己学说的原材料和基础之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使他与伏尔泰、魁奈一样,被公认为十八世纪对中国了解最多的法国人。
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德〕恩格斯《哲学笔记》〔俄〕列宁
7、 对于孟德斯鸠所谓中国风俗亘古不变的说法,严复也予以反驳。他说,唐宋之变,中国的风俗就发生过重要的变化。只不过,西方人的变化趋势是“益通”,而中国之变的趋势是“愈锢”,“古人之于戏乐也,皆躬自为之”,而“今人之于戏乐也,辄使人为之,而己则高坐纵观而已”(128)。(孟德斯鸠对中国人的评价)。
8、 不过,孟德斯鸠也说,中国的立法者是明智的,他们并不完全受到气候因素的控制,要把道德从物理的决定性因素解放出来。物理的因素使人倾向于静止,而道德的因素使人远离物理的因素。这样,中国的立法者的目的是便于履行生活的义务,使宗教、哲学和法律全都合乎实际。炎热的气候使人懒惰,但是中国的皇帝则鼓励臣民勤劳。“中国的皇帝每年有一次亲耕的仪式”,鼓励人民从事耕耘,给最优秀的农民“八品官做”。“中国汉朝的第三个皇帝文帝亲自耕种土地,又让皇后和嫔妃们在皇宫里从事蚕织。”(100)
9、 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强调人人平等,君主政治不应有奴隶,而专制政治可以容忍奴隶制。(76)奴役制度的起源,一是基于制度上的原因。专制制度下,人们可以轻易地出卖自己,而宽厚政体下,人民通过自由选择以契约的方式转让自己的自由;二是基于气候的原因。炎热的气候导致疲惫,对疲惫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惩罚、恐怖和强迫
10、 第礼仪对中国人的意义。中国的立法者把宗教、法律、风俗和礼仪都混在一起,混合成一个法典。所有这些都是道德,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120)。中国的礼仪是不可毁灭的,立法者的目标就是使人民过平静的生活,“要人人互相尊重,要每个人时时刻刻都感到对他人负有许多义务,要每个公民在某个方面都依赖其他公民。因此,他们制定了最广泛的‘礼’的规则”。(121)在这里,孟德斯鸠并没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概念,在他看来,中国乡村之人与高地位之人所遵循的礼节是相同的,以此达到宽仁温厚和和平秩序,消灭暴戾和邪恶。我们因此可以说,孟德斯鸠只理解了中国“礼”中的礼节意义,而没有理解“礼”的亲亲尊尊的内在等级意义。
11、所以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出发,去了解中国史,是一箭双雕的最佳选择。
12、再往前,西方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也认识到地理环境的重要性,他认为全部历史都必须用地理观点来研究;
13、 中国人腰包里有了一点钱,于是轻佻喧哗,影响环境。这在德国已经成了公害,似乎代表了中国人的特征。为此,慕尼黑、斯图加特部分酒店做出规定:早餐按时段划分,分为欧美人吃饭时间和中国人吃饭时间。如果时段不好安排,则分为欧美人就餐区和中国人就餐区,中国人就餐区一般安排在某个小屋里或餐厅最里面的位置。最近阅览深知德国的杨佩昌的博文,读到上面的一段,心里酸楚和纠结。为中国人打分,德国人打了几分?
14、 在孟德斯鸠那里,有两个命题是对立的,一是政体的性质决定了法律的性质,二是风俗习惯决定性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法律。对此,孟德斯鸠的说法是:“在不违反政体的限度内,遵从民族精神是立法者的职责。”(115)在这里,孟德斯鸠认为,政体的性质仍然优先于民族的精神。但是,他也说,“能以最合乎众人的倾向与好尚的方式引导众人,乃是最完善的政府”,(116)甚至提出“在一国中,风俗总比法律更能造成优秀的公民”。(117)在这里,他又强调了风俗习惯的重要性。
15、唐朝时期,中日在白江口展开海战。明朝末年,中日在朝鲜半岛大战,陆海军同时期出动,火炮、火绳枪、水雷、地雷等武器都在战场上使用。发明、制造和使用上面这么多东西难道不需要一点科学知识吗?其实东亚本来就在近代化,东亚国家独自发展出了很多先进的东西,连大炮都已经研制出来了。
16、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历史近乎空白,大航海之前的西方历史默默无闻,在世界上毫无影响,在中国史书上基本没有记录。
17、孟德斯鸠对这次谈话极为重视,从现存遗稿中已发现记叙这次谈话的三份笔记,最长的一份达二十余页。一份见于《随笔》,仅数行,记述了黄某在这次谈话中叙述的他初到巴黎时的心情。第二份未收入现有各种版本的《孟德斯鸠全集》,它是五十年代末在波尔多市立图书馆发现的。这份材料与上文提到的孟德斯鸠阅读《中国贤哲孔子》等书的笔记同写在一册上,故可推定写于1713年即与黄某谈话后不久。这时,孟德斯鸠已开始酝酿《波斯人信札》。后来,《波斯人信札》利用了黄某的形象和黄某谈话的内容。
18、东方人口暴涨,康乾雍盛世成为了中华帝国的绝唱。
19、这部游记对孟德斯鸠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安逊的这部游记初版于1749年,那时,不仅《波斯人信札》已出版二十余载,《论法的精神》也已问世一年。这就是说,孟德斯鸠在写作这两部名著时并未利用安逊提供的材料;换言之,安逊的游记对孟德斯鸠中国观的形成没有起过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孟德斯鸠对中国的看法,早在安逊的游记出版前就已基本形成。
20、相反,孟德斯鸠则评价中国,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21、孟德斯鸠认为,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中国虽然没有他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特别是没有以限制君权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法,但是,中国却有效力与法律相似的道德、礼仪和风俗。
22、此后数千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的人,面对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错综复杂的局势变化,都在努力地反过来影响它们、突破它们。
23、那么在他看来,这些“特殊的情况,或者是绝无仅有的情况“是些什么呢?
24、所谓横跨亚欧的亚历山大帝国其实根本没有文物和历史记录可以佐证,跟传说没有区别。还有收集全世界书籍的古埃及亚历山图书馆也是虚构的,在公元前连肚子都填不饱,金字塔还没修完呢,还搞图书馆?
25、郎治,《北方游记》(L.Lange,VoyageduNord,1711年)
26、与这些启蒙思想家大抵生活在同一时期而略早的孟德斯鸠,是以法国的启蒙思想先驱之一而留名后世的。他一生中也以极大的热情了解和研究中国,留下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记述和评论。不过,他与伏尔泰、魁奈等人不同,毕生不曾写过一部专著或一篇论文集中地讨论中国。他对中国的论述散见于自己的各种著作。
27、葛剑雄是中国培养的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师从历史地理学大师谭其骧先生,也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带头人。他研究历史地理数十年,为了研究透彻,他还跑遍地球四极,南北极、乞力马扎罗山、世界屋脊......都有他的足迹。
28、由此可知,孟德斯鸠的研究方法虽因注意以事实支持理论而超越前人,但其弊病也显而易见:先作出结论,再寻找甚至剪裁事实来支持这个结论。他自己曾这样说:“我建立了一些原则。我看见了:个别的情况是服从这些原则的,仿佛是由原则引伸而出的;所有各国的历史都不过是由这些原则而来的结果”。正因为他建立了一些原则,中国这个“个别的情况”也只得“服从这些原则”,即是说服从建立他的政体学说的需要了。
29、持平而论,伏尔泰等人对中国的描述和评论,亦不无言过其实之处。这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倾注于对中国的颂扬,把中国的现实或多或少地理想化了。这并非说他们笔下的中国是凭空捏造,而是说,他们对中国的弊病所采取的回避或粉饰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30、 他在名著《历史哲学》中称中国人喜欢自称“奴才”,觉得生来是给权势者拉车的,逼他们往水深火热中去也会心甘情愿,并认它是不可避免的命运。中国人“把个人自己和人类一般都看得是这样轻微”。他们在人格上尚未长大,精神上还没有成熟;又指出中国人没有像样的宗教,从而缺少应有的信仰体验。如果有“宗教”,也是宣传“依赖”的,依赖“天”和各种自然现象。在德国,作为自然主宰的天,可以比做上帝,但这种认识在中国人的思想之外。中国人膜拜的“天”是现世的金钱与权势。
31、金灿荣教授曾经在演讲中幽默的讲:“我们生活在中国知道,就是他那个理想的皇帝是没有的,中国500多个皇帝,大部分是傻瓜坏蛋,但是在他们的著作里面,中国皇帝就是哲学王,我们看了都脸红。”
32、 中国人没有像样的宗教,如果有“宗教”,也是宣传依赖“天”和各种自然现象。中国人膜拜的“天”是现世的金钱与权势。
33、恕我直言,西方只有几百件简单小件文物的“古墓”太容易造假了,任何文物贩子、造假商人都能做到。
34、为此,我们邀请到著名的历史地理学者、复旦教授葛剑雄先生,带大家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切入,用50个关键词深度解读中国史。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中国史,也能够透过历史启发个人的思考。
35、 读了以上评价,相信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无法平静,我们既不能护短容不下批评,但也不能任人抹黑、曲解、以偏概全。转发此文,不是为了激发义愤引发争吵,也不是妄自菲薄以洋人之口辱我华夏,只希望能引发思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6、一些大众感兴趣的历史焦点话题,葛剑雄也会在课程中深入讨论,为我们带来焦点话题背后的新视角、新内容。
37、她啐的痰越多、讲话中蹦出的脏话越多,少年的心中是越发的高兴。
38、这个“他者”的形象必须是理性的,是超脱于宗教思想之外的,因为他们希望通过理性管理社会。
39、南宋还有个知府不小心买到了假药,把药铺老板抓起来打了六十大板。知府明着说其他东西造假我可以不管,药材怎么能造假呢?这是要出人命的。
40、人格构造的萎弱,信仰体系的坍塌,最后造成中国国民性的障碍性异化。黑格尔认为中国人为求生存,可以忍受贫穷的煎熬、异族的压迫,以至被羞辱而无动于衷。他们崇尚一种别具韧性的奇怪生存态度。依靠这样的态度,民族的整体延续下来,而这个民族的光荣感和羞耻心也成了问题。
41、 政体性质、地理环境和气候都影响着宗教。宽和政体宜于基督教,专制政体宜于伊斯兰教;天主教宜于君主国,耶酥新教宜于共和国;君主支持路德,老百姓和中产者支持加尔文教。(135)新教地区靠北,天主教地区靠南,因此新教地区的国家需要更多的劳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区分,就在于气候的差异。(136)西方人受到基督教的恩惠,施政有政治法,战争有国际法;日本人源自鞑靼人,对庙宇没有感觉。铁木儿和成吉思汗蹂躏亚洲,日本无宗教教义,于是有苛刻的法律。(137)
42、 第孟德斯鸠与中国的连接点,在于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兴起。他的《论法的精神》,连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密尔的《自由论》、斯密的《国富论》、斯宾塞的《社会学》和赫胥黎的《天演论》等,成为中国近代启蒙学者西学的原典。严复和梁启超等中国近代学者从他那里获益颇多。西方启蒙学者与中国启蒙学者的结合,开启了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不过,启蒙毕竟是启蒙,启蒙不能够替代科学的研究。以严谨的研究精神来认真对待中国法律传统,还有待于后世的法律社会学家和法律史学家。
43、 中国人“把个人自己和人类一般都看得是这样轻微”。他们在人格上尚未长大,精神上还没有成熟。
44、黑格尔对儒学、佛教的观点也无法苟同,不是说信上帝才是宗教,儒佛的天理菩萨也是信仰的支柱,问题是一切的好信仰都被满清糟蹋了,遗弃了,异化了,直至破败无修,这才造成中国的“无信仰”状况。
45、德国哲学家赫尔在1787年出版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说:“这个帝国是一具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画有象形文字,并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就如冬眠的动物一样。”
46、《民法典》颁布以后,我院以多种形式组织大家开展学习,并要求中层以上的干部在“微课堂”上主讲其中一部分。我认为,学好《民法典》,要做到知行合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学习、深化学习。
47、比希罗多德还早了两个世纪的齐相管仲及其弟子,已经在书中阐明了比较系统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48、而我们国家特有的、得天独厚的大地理环境,以及重视历史的千年传统,再加上一代又一代历史地理专家的接棒......这一切,都让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49、中国发现了先秦时期的文物几百万件,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的文物则只有少的可怜,还充满了造假。这说明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基本上只有野蛮人,是文明的荒漠。第既然西方人在古代既有科学,又有哲学、历史等一切东西,为什么在大航海时代之前的几千年默默无闻?假如古希腊人、古罗马人有非常先进的科学、哲学、历史、数学、罗马法、民主自由等,他们的文明高度就会远远高于周边民族,完全可以对其他民族进行降维打击。那么,他们为什么没有像中国一样,建立强大的国家,存续几千年到现在呢?也没有像近代西方人一样,发展出近代文明呢?
50、 第孟德斯鸠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风俗和礼仪。他理解的中国之礼,更倾向于是一种礼节和无需理解的直白行为方式,内容上间接包含了宗法的行为规范和利他主义的内在动力。孟德斯鸠把这种礼视为一种道德,因此他的结论是:中国古代法律与道德并没有明显的区分。与同时代的伏尔泰不同,孟德斯鸠对中国的风俗礼仪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认为中国礼仪一成不变,而且中国人不讲信义。不过,中国之“礼”客观上又阻碍了专制主义,中国人的道德至上又使得中国的专制制度带有了贵族和民主的性质。
51、尽管,他们汲取了东方文明优越的成分,比如英国和美国学习了科举考试创造了现代的文官考试制度。而所谓“停滞的中国”取得的成就更是不容小觑,他的人口翻了两倍,达到了三四亿的规模,国民个人收入水平和欧洲也相差无几。我们的文明只是在我们的发展方向上迈出了一步,尽管缓慢,但我们仍然不能忽略他有自我突破的可能。
52、(作者简介)徐爱国,生于1965年11月,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西方法律思想史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法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比较法学会副会长。
53、吊诡的是,在启蒙运动里,中国被想象成为一个很理想的国度。在伏尔泰、孟德斯鸠的著作里边,中国被认为是个样板,其中又不乏夸张和不切实际的想象。比如接种牛痘,他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听说一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种习惯(指种人痘)。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54、对于自由的论述经典的还是要看《独立宣言》:
55、(莱布尼茨:“我们这些后来者,刚刚脱离了野蛮状态就想谴责一种古老的学说,理由只是因为这种学说似乎首先和我们普通的经院哲学的概念不相符,这真是狂妄至极!”)
56、 首先,他分析了中国古代的“子罪坐父”制度。他说,“在中国,子女犯罪,父亲是受处罚的”,“这个习惯是从专制思想产生出来的”。(42)大自然在中国确立了父权,父亲没有使用他的父权阻止子女犯罪,他就要受到惩罚。在西方国家,亲属犯罪本身就足以使西方人感到羞辱,而在中国,惟有刑罚才可达到这样的效果。因此,“子罪坐父这一事实说明‘荣誉’在中国是不存在的”。(43)
57、西方人都是带着目的就考古,拿着《荷马史诗》《圣经》来考古,一点也不科学严谨,发现乱坟岗就被当成亚里士多德墓,发现石头墙就被当成特洛伊古城,里面只“发现”十几个人骨、兽骨和几十上百件金银器、青铜器。西方人还收藏了很多来历不明的“纸草书”“羊皮卷”,上面写满了公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