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求自得,要达到自求自得,必然采取独立思考的办法,提倡怀疑,不盲目迷信书本、圣贤,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轻易受别人左右;
2、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同上),“凡谓之行者,只是实去做这件事。
3、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4、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王阳明:《答聂文蔚二》,《全集》卷第95页)
5、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6、所谓“格物”,非格心外之物,“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传习录》),即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知之物。
7、地址:崇左市花山路嘉苑小区A-24号(市直A区对面)
8、王守仁混淆了身和心、心和物的关系,从而否认物的存在。他说:“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之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2)把认识过程和被认识的物混为一谈,并归结为意。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例证。尽量夸大意识的能动性,把视听言动等精神活动完全归结为心(思维)的产物,心的扩展。所谓“指其充塞处谓之身”,即是说身由心充塞而成。这样就彻底否定了人的身体的物质性。心(精神)和身就没有差别,都成了“心”的作用。王守仁不是从神性中去揭露它的物质性,而是尽力把物质性融解于神性中。他的“良知”就是精致的“神性”。(见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三册300一301页)。他承认心有主宰知觉的功能,但又否认心的物质基础,他说:“心不是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便是心也。”(3)他的徒弟问他“什么是心?”他说“`只是个灵明”。充寨天地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灼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4)看来,王守仁汰为心就是灵叨,灵明也就是感知万物的心,也有点灵感的意思。“存在就是被灵明所感知”,只要认识到宇宙间存在的只是人的灵明.那就不会有任何事物超出人的心外,这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逻辑。从王守仁的言论巾分析,他谈的“心”“灵明”:或“精灵”都是一种能主宰天地鬼神、仰俯高深、分辩吉、凶、灾、牢、祥的虚无缥渺而又与人的生命有关的东西,他既不用灵魂这个词,又不懂这一切反映现象是心理活动。如他的门徒问他:“天地鬼神万物千古在,、从了丁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他回答说:“今看死的人,他的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5)一可见他说的“精灵”与人的生死有关,当人活白沟时候,“情灵”依附在人身上能起感知和主宰事物的作用,人死了,他的这些精灵游散了,这刘有点“神灭论”的思思。但下句“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这就充分暴露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理学毖想。列宁在批判马赫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时说:“如果物体象马赫所说的是`感觉的复合”,那么由此必然会得出一个结论:整个世界只不过我的表象而已。从这个前提出发,除了自己以外,就不能承认另人的存在,这是最纯粹的唯我论。”(6)从王守仁游南镇时的花树之辩及其他论人的感知与物的存在的关系来看,王守仁也是由主观唯心主处导致为唯我主义的典型。(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9、四是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初始,所谓言传身教,家长一定要起到典范作用,不可沾染恶习,给儿童造成不好的影响。社会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它以全体社会人员为教育对象。王守仁认为,社会风俗的好坏,关乎社会治乱,而社会风俗的好坏又取决于社会的教育程度。因此想要改善社会风气。就必须重视社会教育。
10、第阳明学提倡“亲民”、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在当下尤其显得重要。我曾经策划了“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研讨会”,将会议论文集题目定为《从民本走向民主》。我们应当承认,儒学的传统历来强调以民为本,从民本走向民主是很自然的,也是必然的。王阳明“心外无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论高扬主体性,启发了明清之际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民主启蒙思潮。黄宗羲的“君为民害”论和“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命题既批判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危害性,同时确立了“民为主宰(主体),君为客卿(客体)”的民主启蒙思想。我们这个时代实际上还处在后启蒙时代,需要强调人性解放与思想解放,需要高扬人民的主体作用,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就是从民本走向民主的道路。毫无疑问,王阳明、黄宗羲的“亲民”、“民主”思想对于现代中国走向仁政爱民、发展民主的政治改革也是有借鉴作用的。我在当代儒学创新问题上提出了“民主仁学”论,主张建立“以民主仁爱为体,礼法科技为用”的新体用论,其思想的源头之一就是从孔孟的仁学仁政、王阳明的“致良知”、黄宗羲的“行良知”和“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而来的。
11、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主张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和量力施教,促使儿童在德、智、体、美育诸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等思想主张,至今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12、 王阳明刚开始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先从“格物”着手,即著名的“阳明格竹”,要注意他的格竹不是研究竹子(如观察竹子形状、生长特征、剖开竹子),而是通过格竹来探究万物之理,当然不得其法。所以王阳明更相信陆九渊的心学,并发展出完整的心学体系。“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
13、王守仁也很丘视培养道德行为习惯,这体现在他的“考德”方面。他每天早晨进行训蒙考德。每日四问:一问“爱亲敬一长之心,得尤懈忽,未能真切否?”二问:“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三问:“往来街衡,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伤否?”四问:“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忘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叫改之,无则加勉。”(16)侮日四间,即可巩固加深道德观念,久之即能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由道德认知,变为道德行为。经反复实践养成道德习惯,这种教育方法,是符合德育心理学原理。
14、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5、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
16、地址:北海市北海大道136号明丽金楼C幢6楼603(北海市图书馆西侧)
17、(教招)数一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有哪些?
18、王守仁的思想为心学,主要内容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天理即是人欲”。
19、〔11〕均《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84页,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20、认为孝、弟、恻隐之心为人所固有,不假外求。
21、把儿童当儿童一样看待,用儿童的标准要求儿童。2)注意儿童的道德教育。3)教育孩子的时候以正面教育为主。4)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5)因材施教,量力施教。
22、既然“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所以他主张“知行合一并进”,认为学、问、思、辨、行五者,“合其事而言一而已”。
23、王守仁尖锐地批评当时流行的无视儿童兴趣,对摧残儿童天性的传统教育方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24、他称此为“学问大头脑”、“千古圣圣相传的一点真骨血”。
25、循序渐进;要求在教学上要顾到学者的心理发展水平;
26、“格物”的目的在于“致良知”,他将孟子“良知”的观点大加发挥,认为“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它“生天生地”,是“与物无对”的宇宙根源,“人若复得它完完全全,无少亏欠”,便完成了对宇宙的认识。
27、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28、王守仁与孟子间的承继关系,不仅体现在理论体系上,甚至用词上都有相似之处;禅宗对阳明心学也有深远的影响。和会儒禅既在心性本体上,又在追求心性本体的工夫上。心本体首创之功在于禅宗,而将心本体道德伦理化、提出儒家心本体论的则是象山,集大成者则在阳明。
29、(答案)ABC。解析: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D选项出自《苟子•懦效》,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意思是:没听见不如听见,听见不如看见,看见不如了解,了解不如去实行。故此题选ABC。
30、第阳明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非人性化弊端无疑是一剂对症良药。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认识到王阳明致良知的现代意义,重新加以解说。有人批评中国是重商主义,我看多少有点道理。比如,某些地方政府无节制地发放汽车牌照和发展房地产业,作为他们的政绩,而不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的后果。政府官员们却视而不见或麻木不仁,一味地追求高速发展。这就是重商主义的表现。还有就是以GDP作为衡量我们发展的唯一标准,而不顾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的弊端丛生,这也是重商主义的表现。在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强调“适度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实当前社会发展的更重要问题是要重视人文素质的提高。我们现在要多提倡一点“含文量”,而不是含金量,因为一提含金量就是GDP多高。GDP不是不要,但更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重商主义冲击自然经济,是进步的。可是在现代社会而言,可能就会产生很多弊病。因此我们对重商主义要辩证全面地看,在一定条件下要抵制重商主义。我们要提倡有节制地适度发展,提倡“多元和谐”发展观,提倡“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与发展观。尤其是当今人欲横流、良知被障蔽的社会现状下,作为弘道之士,更有责任去彰显人人自具的良知,启发人们的道德自觉,以求澄清吏治,净化风俗。
31、 《王阳明哲学》对王学的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对王阳明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论证考察,以翔实的资料为世人呈现真实的王阳明哲学思想和整体风貌。
32、并且发展了陆之命题,完全否认了待“明”之“理”的客体,提出天下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的命题。
33、(教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经典理论口诀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