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近百年的历史风云画卷。作者通过集中描写三国时代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与黑暗,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要求安定的强烈愿望。书中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脍炙人口,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其场面历历在目。
2、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之心歇后语是什么。”
3、曹髦本来是无缘于皇位的,而仅仅是高贵乡公。(曹魏嘉平六年,即254年),魏帝曹芳被司马师废黜,降封为齐王。曹髦因为是曹丕嫡孙,被选中成为新皇帝。当时曹髦才14岁。虽然年少,但是由于过早目睹了家庭变故、宫廷争斗和皇室日衰的政治现实,他显露出了与年龄极不符合的成熟和世故。正史艳称他“才慧夙成”,“有大成之量”。
4、 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至于这句话的来历,则未必能说得上来。
5、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6、曹髦急了,高喊:“我是天子,谁敢拦我!”挥舞着宝剑,左右乱砍。司马昭一边的将士见小皇帝赤膊上阵,不知所措,只好小心躲避,不敢进逼。宫中士兵和仆人们见状,又聚集起来,向宫外继续前进。两边军队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开始胶着。曹髦认为这是上天保佑曹家,自己身为天子,天下无敌,更加起劲地舞剑向前冲。
7、其中的英雄事迹之一:三顾茅庐请诸葛。我读完了以后,觉得这一章写了水镜先生和徐庶二人向刘备推荐卧龙先生——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亲自拜访诸葛亮的故事。在文章中,对比手法用的非常巧妙。如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张飞嚷嚷着要用绳子捆来诸葛亮,刘备生气地责备他。这一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8、一个读书卡就这样大功告成了,我拿起我亲手制作的读书卡仔细欣赏了一番,我都不知道是应该哭还是笑好了,笑是因为它是我亲手做的,想哭呢是因为实在是做得太丑了。
9、解释:新官员上任后,常常做出几件事以表现自己的才干和革除时弊的决心,过后也就一切如旧。说白一点,就是给人下马威,让众将军心服口服。
10、走麦城——本是写关羽在荆州失守后退守麦城,最好兵败被孚。现在用来泛指遭受失败。
11、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12、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我从中懂得了很多,知道了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如聪明机智的诸葛亮,尽量狭小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
13、〖来源〗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隐居于卧龙冈茅草房(南阳诸葛庐),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因居处有一冈名卧龙冈,人称“卧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