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的说教当中,而是要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2、希望学生是个诚实的人,那老师应该首先做到不去撒谎,诚实对待每一个人;(孔子有关教育的名言)。
3、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5、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孔子有关教育的名言)。
6、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1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孔子《论语》
12、(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14、人品是一个人立身的根基,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
15、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18、但是阳虎却屡次来拜访孔子,甚至有一次扔下礼物就跑了。
19、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20、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21、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2、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孔子
2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26、(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福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27、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30、春秋 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3、(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34、孔子语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3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36、“这反映了中央对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常年从事教育研究的项贤明表示,社会在经济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较易实现,而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3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3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40、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才能让孩子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41、(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42、如果大家想找阿苏咨询,请先阅读阿苏:心理咨询须知,谢谢!
4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44、 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 —— 张梅玲
4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孔子《论语》
46、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47、“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4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9、孔子语录: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50、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51、孔子语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5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5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4、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
5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6、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论语》
57、我们常说的智,是指能力和素质。孔子所说的智与此不尽相同,而是指在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品德,或者说是指深通君子之道的精神境界。孔子重视培养学生的“德智”,因为它可以使人知道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5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5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6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6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
6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6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66、《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67、(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68、诸葛亮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9、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70、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孔子《孝经》
71、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