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语录源自师徒间教学语境中的“语”,区别于《尚书》公文上奏下启的“自述、自言”体例,创立记言表述程式的“问答”式对话语体。
2、关于语录体的发展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看出,越是在最早的教育著作中,教育家和思想家们越是喜欢用朴实生动、简洁易懂的对话语录体来阐述他们的教育思想、呈现着他们的研究成果、表达着他们对教育的理解。这种用平实、生动对话的体裁写成的作品,是教育历史上的瑰宝,是永远洋溢着生命活力的著作。
3、*事后追忆需要根据长时记忆或短时记忆进行的编码行为;(语录体是什么意思)。
4、想必大家都知道儒家文化的代表人是谁?那就是孔子,儒家文化被后人广为传用。并且《论语》是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那么论语是孔子一个人撰写的吗?当然不是,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给下面的弟子的用来记录孔子及其门下的弟子们的言行举止。从而达到了一本有着重要内容和极其具有文化内涵的一本书。所以并不能说《论语》是出自谁之手。
5、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那些不放过自己的人,就是跟自己的无能记仇的人。
6、谈判语境:“既然谈判双方无法达成共识,‘道不同,不相为谋’,谈判宣告结束。”
7、文言版《说文解字》:论,议也。从言,仑声。
8、脾气、情趣、审美一致的人,一起共事或者厮守,肯定是快乐的。因为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彼此懂,省去了好多解释,相互认同,避免了好多提防,在一起的日子,自在,轻松,除了光阴老去,什么也不会发生,这就是全部的快感所在。
9、不是所有的微笑都会那么真诚,不是所有的贴心都来自本心,不是所有的感恩戴德都死心塌地,不是所有的前呼后拥都表示着忠诚。
10、《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语录体是什么意思)。
11、《孔子语录》:仁义道德、修身养性、为政治国、学习教育、礼仪伦理、哲理情操
12、《论语》语录的语文体式多为记言体,辅以记事体或记言记事兼具的语文体式。教学场景真实,记载内容丰富。有时记录两人或多人交谈,对话特征鲜明;有时记录对话中的背景;有时交代话语主体的外貌、语气、情感态度等;偶尔与一般语录体语文体式的“片言只语”不同,也用繁复句式和多轮对话,记录一个完整的交际事件。孔子门人记录“语录”,把交际意图变成会话信息是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包括系列言语行为:
1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第二章)
14、在各自的世界里,彼此相安。然后,让恶心的人滚远,让痛心的人走掉。
15、*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语录无疑为《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语录》摘编自《毛泽东选集》1-4卷,源文本为政论文、杂文、讲话、社论等,是最具时代表征、互文本形态极为丰富的语录文本。从1964年到1976年出版汉文版4种、少数民族文字版8种、盲文版1种、外文版38种。1964年1月初版选入语录200条1965年8月版选入语录427条。源文本为政论语体、新闻语体等,当下文本为语录体。
16、*教学语境:《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Epigram,警句,机智的短诗,讽刺诗。
18、活在这样一个喧嚣的世界,要是战战兢兢没点胆量,一点意思也没有。当然了,仅凭胆量活着,玩粗暴的甚或走粗野的路子,那就真没意思了。
19、早餐,一碗米粥,一碟咸菜,一个鸡蛋。米粥是金黄的,咸菜是新腌的,鸡蛋是乡下小院降生的。米的糯甜,菜的咸香,蛋的高品质,丰富着你的味蕾,滋润着你的肠胃,便觉大素淡即是大滋味,还是五谷最养人,什么山珍海味,全都去他个娘。
20、 www.xinxueshu.cn
21、通读全文,我们知道“无为”的意思是顺道而为,不强作、不妄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顺道而为,不勉强、不恣意而为之,就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则是悖道而行,后果当然是什么事也做不好。
22、那些喜欢安静的人,一定有一双谛听自然的耳朵。他们更愿意把自己交给自然,一路山高水长,天人合缱绻陪伴。
23、*摘录表述程式从有即时性的口语体、对话记言语体转化为有延时性的摘录语体。
24、“语录体”记言体的语文体式由“记录”或”摘录”某人、某群体言论的记录手段形成。
25、语体融合后的网络语录虽与“语录”概念创立之初的核心语义已有一定距离,但在现实的语言生活中又最凸显修辞学与社会学的意义。
26、已有研究中,“语录”与“语录体”的概念意义往往不予区分。本文“语录”指口头或书面的言语成品实体;“语录体”兼具“语录实体”“语录文体”“语录语体”“语录风格”“语录体语篇”的概念意义。
27、崔希亮关于新媒体语言有“圈子”特点的观点从另一角度解析了此类“语录”的语义价值否定:“新媒体语言在不同的圈子里有不同的潮流,这些潮流有的时候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群体的集体焦虑、集体无意识、集体愤怒,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社会心理。”
28、日常生活语境(台历页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9、口语体式是“记言体”最重要的语体类型,语言文字质朴平实、清新自然、少雕琢修饰。这是因其所记录的对象——“某人或某群体的言语”本就源自古代简朴的原生态口语。由于属孔门师徒间言语的直接交流,从口语体式直录为书面语体式,言语体系也基本上保证了言说主体日常口语的形式表征和言说内容及共享知识、情感、态度的真实性、同质性。语言史上重“文辞”轻“语辞”,认为口语语辞简朴粗俗,平白浅直,语录体的言语表达因富口语特征,更是多被垢病。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就有“宋儒语录皆方言俗语,实为可厌,程朱尤甚,盖多出其门人传录之过。圣门言出,辞气当远鄙倍,今满纸里俗助辞,转益支离,息谓窃取禅宗,实亦下同市井”。殊不知,这恰为语录口语体的语体特征。朱熹语录本为充满艰深哲学思辨的表述,正因为门人以通俗的口语体记录,才使得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例如《朱子语录》卷十四“大学”篇弟子们以通俗的口语体式记录了朱子关于如何读、为何读“四书”的观点:
30、宋儒语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宋儒理学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程朱语录作为程朱理学的载体相应地也成为宋儒理学的重要载体。“宋代理学家,传道讲学,弟子们加以记录整理,而成语录体著作,如程颐、程颢有《二程语录》、朱熹有《朱子语录》等。”
31、“语录体”不再是圣人宗师、前贤权威的专属语体形式,而是属于社会个体或群体共享的信息体制。但凡认定为有影响力、有价值、有意义、表达语言智慧的任何话语,都可以冠以“语录”之名义。有时“语录”语义衍变走向极端,不但不与传统“语录”语义吻合,表达正向、积极的传统语义,反而因修饰语的社会价值批判反映了反向、消极的意义。这类“语录”的运用应该在讽刺语义的基础上发挥了否定修饰语限定意义的工具功能。如:
32、*“维基语录”网站英译Wikiquote。
33、这种用平实、生动对话的体裁写成的作品,是教育历史上的瑰宝,是永远洋溢着生命活力的着作。
34、什么张三李什么猫事狗事,统统不必顾及。活自己,就意味着一个人孤独地奔跑,要想痛快,就必须把缠绕着的所有琐碎扔掉。
35、《老子语录》:道德哲理、修身养性、为人处事、从政治国
36、最合适的态度是,在大事上毫不含糊,在小事上毫不在乎。这样,在大事那里就会被人尊重,在小事那里就会被人欣赏。
37、从衍化路径看,《论语》语录以文学性特征区分于《尚书》中的公文语体,从散文体裁中分化出来,自立门户,形成独白与对话体式兼具的“记言语体”。
38、“片言只语”“对话”作为当下文本或源文本的结构构成与互文类型为:
39、不言而喻,这些语录史料为我们描写了禅宗语录、宋儒语录的基本面貌,记录了禅师、宗师讲学、传道所具有的现场语境,语体则沿袭了诸子语录以来口语体式、对话体式、记言体式的表述程式与语体特征。
40、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看出,越是在最早的教育着作中,教育家和思想家们越是喜欢用朴实生动、简洁易懂的对话语录体来阐述他们的教育思想、呈现着他们的研究成果、表达着他们对教育的理解。
41、这种类型中源文本可以是任何语体形式的文本,当下文本是语录体文本。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当下文本载体形式主要为纸质版,此后可为纸质版,可为电子版。本文仅以纸质版为例展开分析:
42、正如华东师范大学的金忠明教授在他的《衡山夜话》序言中说的那样:“谈话类的文章也好,着作也好,在久远的历史中也是经常看到的,我想举两本教育类的经典着作,一是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是中国孔子的《论语》,这样一种谈话的方式可能比较容易使大家对教育产生一些生动的思想。”
43、据禇斌杰研究,至迟在殷商社会中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我国已有了用文字记载的书面文献,殷商出土的甲骨卜辞,商代和周初的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爻辞,《尚书》中的殷、周文告等即是。《尚书》是最早成型的记言散文,是有系统性的历史文献总集。学界关于《尚书》的释名有两说:一为“上古之书”,“尚”为“上”之通假,“书”即“书写”“记载”;一为“君上之书”,即“记录君上言行之书”。其实“两说”正好从时间维度和话语主体角度界定了《尚书》文献源起地位和话语内容的权威性和成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的理据性。而综合“两说”,可以统一学界认知,推导记言语体、散文文体的对话记言功能。因“上古之书”说的理据是写作年代约在公元前14世纪,《盘庚》篇即是现存最早关于殷王盘庚迁都的史实记述;而“君上之书”说是因其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皇室君臣行政事务文献典籍的记载。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记载也证明了其记言功能:《尚书》其时,商、周已是奴隶制国家,已有史官的设置,“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篇介绍了前人对《尚书》“记言”功能及语体体制的认识:“大舜云:‘书用识哉!’所以记时事也。盖圣贤言辞,总为《尚书》,《书》之为体,主言者也。”即“书”是用来记录时事的。古代圣贤的言辞,都记载在《尚书》中,其语体体制是记言。
44、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古今中外,在浩如烟海的有关教育方面的作品中,这种用简洁语录体的表达方式写成的着作是很多的,它们也是有着极强生命力的。
45、有的人,等到生活开始惩罚自己了,才想起后悔。这样的忏悔,不值得原谅。从无意犯错到故意犯错,应该推敲的,不是人生,而是人性。为恶的人性辩护,本质上就是怙恶不悛。
46、“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三章)
47、新学术门户:www.fudanxinxueshu.com
48、*确定现场记录会话的语境:日常会话还是教学情境;
49、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50、有时候,在乎这个世界越多,存在感就越少。在乎别人越多,活出自己就越难。更何况,曾经在乎过那么多,谁又在乎过你的在乎!
51、*LongmanGuidetoShakespeareQuotations译为《朗文莎士比亚语录导读》。
52、一个社会,如果民众人格独立且免于忧患,差不多就会有发自内心的自我管理。如果同时能有崇高的信仰相伴,就会产生灵魂的整肃。因为头顶有所照耀所以前路有所引领,人性中阴暗的东西渐次消失,只剩下规则,矮如篱笆,上面遍布绿植,温暖光明。
53、↓迁移互文路径:源文本的语篇整体→当下文本的语篇单元
54、好多时候,别人都把你放开了,也放过了,你还不依不饶。人世间,你早已没了对手,还要自己跟自己厮打到遍体鳞伤。
55、“语录”是关于某人、某群体言论的记录或摘录。作为一种历史范畴,在古代,“语录”是讲学、传教、论道等社会语言生活实践的言语产品,被打上圣贤宗师学说的标签,附上了儒、佛、道经典文化意义。由记录或摘录互涉方式所决定,“语录”的结构形式与语义内容通过互文路径衍化成特定的表述程式——“语录体”。
56、我相信,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含着对灵魂的敬畏。猥琐的灵魂,必然停滞在低级趣味。而善美的灵魂,始终与响亮的人生匹配。
57、在世俗的生活里,你既要做好观众,还要懂得适当演戏。
58、其实《道德经》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论语》式的问答体,只是老子省略了问答者的身份,采取了多样化的问答式:有时候是自问自答,比如:
59、在语体衍化过程中,语义泛化已成为语体融合最主要的特征。语体衍化的主要路径为:
60、生命的天堂,永远都在,只能回望,而无法回去的地方。
61、彼此都不屑,是因为觉得彼此都不配。一个缺乏相互尊重的社会,人不是活在了物质里,就是活在了自我里。没有崇高的信仰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基本的道德约束也不够。
62、正如华东师范大学的金忠明教授在他的《衡山夜话》序言中说的那样:“谈话类的文章也好,着作也好,在久远的历史中也是经常看到的,我想举两本教育类的经典着作,一是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是中国孔子的《论语》,这样一种谈话的方式可能比较容易使大家对教育产生一些生动的思想。”
63、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古今中外,在浩如烟海的有关教育方面的作品中,这种用简洁语录体的表达方式写成的着作是很多的,它们也是有着极强生命力的。
64、*摘录交际方式由言说主体间的对话关系转换为文本间性,呈现克里斯蒂娃预期的突破单一主体对话面向,实现历史和多重主体的社会交际功能。
65、这种用平实、生动对话的体裁写成的作品,是教育历史上的瑰宝,是永远洋溢着生命活力的着作。
66、《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67、但不要因此而得寸进尺。或者说,你不能因此而欺负生活,给脸不要脸。生活不想以此纵容谁,只是想让所有人明白,谁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68、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孟子》)
69、那时候,我争强好胜,要得太多,对不起,委屈了你了。将来,一定会好好的!
70、考察关于“语录”形成的历史记载和当下网络媒体上的语录,论文发现,从传统“语录”视角概括出的“记言语体”和“摘录语体”类型覆盖不了当下网络上综合电子新媒体载体优势生成的语录体。因网络语录体除了包括记录、摘录语言文字语文体式,还包含音像、图表等超时空、跨领域运作的电子超文本。如,在线生成的语录体——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维基语录”,“旨在创建一个各种语言的名人名言以及谚语等内容的自由在线语录”。这类语录体将现场创作与发布过程合而为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大众语言狂欢的文化心理为基础,超领域、超语言在线生产的新型产品。为了分析方便,从网络语录的语文体式和电子载体形式出发,我们另立一类语录语体,统称为“电子语录体”。
71、全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2、概括出“语录体”的“记录”生成范式和“摘录”生成范式及相应生成的语体类型:“记言语体”“摘录语体”和“电子语录体”;
73、没有适当的愤怒,就会丧失对方对你的敬重;没有坚守的立场,对方就会在你的摇摆里觉得有机可乘。
74、而且实际上,正如很多人都赞同的,越是学问精深者,表述其学问的语言越平实,因为这些高深的学者已将知识融汇贯通并且他们思维敏捷、文思清晰,于是就能把高深的道理转化成口语化、大众化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