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春日朱熹)。
2、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3、诗人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huì),号晦庵,婺(wū)源(在今江西省)人,进士出身,官至宝文阁待制。南宋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以讲学为主,门徒众多。他继承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并又有所发展。后世并称“程朱理学”。他的诗歌摆脱空洞的说教,形象鲜明,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4、等闲:随意。“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春日朱熹)。
5、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6、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9、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10、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11、此诗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12、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13、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14、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15、天女散花:请大家用春字组词,组的词的越多,地上开出的小花也越多。
16、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17、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18、(串译)良辰在泗水之滨探寻美景,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春风的妖面,万紫千红满眼都是芳春。
19、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20、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22、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一字仲晦,又号晦翁,别称紫阳。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宋光宗时,历知漳州、秘阁修撰等职。宋宁宗时任焕章阁待制。卒谥“文”。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
23、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24、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25、诗的第一句点名了地点和主题,“寻”字使整首诗充满情趣,写出了作者的闲情逸致。诗的第二句描写了观赏春景时候所获得的初步印象,“一时新”写出了作者郊游时候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诗的第三句中的“识”字和第一句中的“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东风面”,把春景拟人化了,让人们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春天的美。整首诗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是在写游春观感,实际是想表达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
26、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27、⑶等闲:轻易,寻常,随便。东风面:借指春天。东风,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