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意•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湛江朗诵艺术沙龙公益活动100期大型诗文朗诵会后记
2、“不必,给我拿条凳子来就行。”堂堂北大校长,一大早便坐在凳子上等待着这位神秘的六十四号房客,而且,不是第一次来了。(蔡元培简介)。
3、在蔡元培的心中,哪怕是“民意”,也无法动摇教授评议会的决定。因为那是学校的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这便是“教授治校”的威力。
4、李大钊(右一)与蔡元培(右三)、胡适(右二)、蒋梦麟(右四)在一起
5、陈独秀:“仲甫再三推辞,内中有两个原因。”
6、演讲辞的最后,作者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正是北大学子们最迫切需要的。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蔡元培简介)。
7、蔡元培,字鹤卿、孑民,1868年生于浙江绍兴山阴县,这是中国历史上出文化人、出文化名家最多的地方之由于家学与地域风气的影响,让蔡元培有了成材的先天条件。蔡家是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经营钱庄生意,富甲一方。家里有钱,又生于文化之乡,蔡元培因此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熟读四书五经,文化基础非常扎实。
8、在这之前,蔡元培也没闲着,以不惑之年去德国留了四年学,准备迎接他的天降大任。
9、知腊丁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亦自有其不宜废者。吾识其理,乃不能道其所以然,此则嗜古者之痼也。
10、1917年1月,北京西河沿胡同中西旅馆,天刚亮,蔡元培就带着他的金丝边眼镜缓缓而来,探望六十四号房客。
11、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12、陈独秀:“第仲甫既无博士学位,又无教授职称,怎可充当文科学长?第仲甫身为《新青年》主编,每月出刊一期,编辑部在上海,无法脱身。”
13、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14、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5、于是,在北大形成了这样神奇的一幕:一边是拖着鞭子、穿着长袍的晚晴遗老在讲着流利的英语,一边却是西装革履、皮鞋手表的文艺青年在讲着孔子和老庄。
16、46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编)商务印书馆民国16
17、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18、复旦大学杰出校友,早年加入同盟会,并与柳亚子发起组织南社,提倡革新文学。
19、5月19日,北京各校再次罢课请愿,要求政府迎还蔡元培,学生还亲自组成了“南下代表团”,由张国焘带队,亲自劝返。
20、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中学、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己潜修。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二曰添购书籍。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乏矣。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21、林琴南其实为新文化运动中的右翼,他有心变革中国的旧文学,但又不主张将旧文学彻底放弃,他在1917年的《论古文之不当废》反复强调古文对现代语言的资源价值,至1919年作《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一文,亦依然论证古文白话并行不悖的道理,强调废古文用白话亦正不知所谓古文,古文白话似乎自古以来相辅相成,所谓古文者,其实就是白话的根柢,没有古文根柢,就不可能写出好的白话,能读书阅世,方能为文,如以虚枵之身,不特不能为古文,亦不能为白话。林琴南的这些意见如果能够听进一点点,中国文学改良或许将是另外一种情形。
22、47石头记索隐(蔡元培编纂)商务印书馆民国23
23、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24、1912年7月2日,为抵制袁世凯的专制独裁,蔡元培又辞职不干了。袁世凯说:“我代四万万人坚留总长!”蔡元培答:“元培亦对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
25、世界观的教育为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首创的,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它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进行世界观教育就在于培养人对现象世界持超然态度,对实体世界则抱积极进取态度,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下,然而,他要求人们遵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不要被束缚于某一学说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打破几千年思想专制统治的解放作用.
26、大学真精神之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27、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与人生观,坚持不懈地匡扶学习者走上利国利民的正确的道路,发对文化知识成为官场利用的工具,倡导人文发展,高度重视人格的培养;为北大引进了新的理念,使得下一代得到更好的学习教育。
28、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29、26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丛书:专号.民族篇(娄子匡主编/蔡元培,着)东方文化书局1976
30、蔡元培的话掷地有声,足以让大雪中的北大为之震撼,也正是从蔡元培的这一句话开始,中国的大学才真正地拥有其独立的人格:大学就是大学,不是权力的依附,更不是你升官发财的阶梯。
31、据统计,蔡元培一生辞职24次,在一个政治混乱、黑白颠倒的年代,辞职其实是一种自我保全、以退为进的手段,当然,前提是你得有那个实力和气魄,不然就是作死了。
32、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青年时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
33、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34、他的百年人生平行着中国的百年屈辱抗争,寿高则多辱,而他倾囊于一个复旦,抬升着东方的希望。如果我们今天还能听到老人嘶唳的吠叫,一是后辈敏感的心,二是国情使然。
35、至于说“提出取消青年运动提案”的非议,这里面既有非事实的因素,也有他教育理念不被理解的层面。前者,作为彼时“大学院院长”的他,提出这个议案其实并不完全代表他本人意思,这是一次公务履行而已——可查1928年8月5日《时事新报》上,其助手杨杏佛就已经澄清谣言,明白说“并非蔡先生个人之提议,乃大学委员会及全国教育会议所提未决之案”而已。但这里面是否有蔡本人的意思呢,鄙意也是有的,无须讳言。因为,作为教育界的蔡元培,从来都主张若非关系到国家存亡,学生不能牺牲学业去搞各种活动,即便是出发点是爱国与进步的。
36、正如杜威所说:“以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37、关于蔡元培的晚年,其所作所为所言所写,因为研究者立场的不同,以及现存史料的阙失,到底该如何评判,确实比较模糊。我手头的《蔡元培年谱》,高平叔编著中华书局印制,是最权威的版本了,可翻1927——1931年间整整4年的记载,只有寥寥7页,重大问题甚至直接忽略。
38、三年后,袁世凯早已命丧黄泉。一份来自教育部长范源濂的急电再次撩动了蔡元培平静的心:
39、1918年8月,北京大学哲学门师生合影。前排右四为蔡元培,右三为陈独秀
40、蔡元培深以为然,完全采纳,教授评议会就此成立,校长为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和主任教员、各科教授每科2名,由教授自行互选,任期一年。
41、蔡元培深以为然,完全采纳,教授评议会就此成立,校长为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和主任教员、各科教授每科2名,由教授自行互选,任期一年。
42、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
43、1919年2月17日,林琴南在《新申报》为他特设的“蠡叟丛谈”专栏发表小说《荆生》,写“皖人田其美”、“浙人金心异”和“新归自美洲”的“狄莫”三人同游京师陶然亭。他们力主去孔子灭伦常和废文字以白话行之,激怒了住在陶然亭西厢的“伟丈夫”荆生。荆生破壁而入,怒斥三人:中国四千余年以纲纪立国,汝何为而坏之?于是伟丈夫出手痛打一顿,皖人田其美等三人抱头鼠窜,狼狈而逃。
44、尽管如此,林琴南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刻意反对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他甚至到了1919年3月,依然为《公言报》开辟“劝世白话新乐府”专栏,相继发表《母送儿》、《日本江司令》、《白话道情》等,俨然为白话文运动中的一员开路先锋。
45、因此,他们在宣传民主与科学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批判,发起了“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使得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及人生哲学等观念受到沉重的冲击,为西方现代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大量传入打开了局面。
46、最后两点,其实大体也可与第二项辩护理由等同,即这些声明虽然出诸其口或有署名为证,但都是“集体行为”,他无非作为“领导”照本宣科而已。作为官员的蔡元培,一些言行,并不能完全与他的真实意见划等号。这一点,是特别微妙,又极易引发误解的地方。当日,鲁迅、周树人都对他深致不满,其实就是没有很好地理清这个关键点。蔡元培后人
47、1922年10月,数百名学生在宿舍门口集合,然后集体向北大红楼包围,高喊拒交讲义印刷费,要求学校收回成命,这便是著名的“讲义风波”。
48、蔡元培闻讯,立即赶往现场,一改平时的温良,告谕学生:“你们闹什么,这是教授评议会做出的决定,你们必须服从。”
49、23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丛书.10美育代宗教说(娄子匡编/蔡元培,着)东方文化书局1973
50、当天晚上,蔡元培来到三院礼堂上,对着学生讲:“发生这种事,我这个校长要引咎辞职,不过在我辞职之前,一定会把三十二位学生保释出来。”
51、蔡元培之前,北大是什么样的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采访下附近的妓女。
52、39蔡元培民族学论着(蔡元培,着)台湾中华书局5/12
53、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辨,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54、55现代教育思潮(吴敬恒主编/蔡元培主编/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民国20
55、本文据《教与学》月刊第1卷第1期,1935年7月出版
56、1)抱定宗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由于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当时学生做官心热,以势力的目光对待教员,根本不问学识深浅,官阶大的教员,特别受尊重,因为将来毕业后“有人提携”,出自某某高官门下,把老师当靠山,所以,他要求北大学生“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57、体育课更搞笑,体育老师都是这样对学生发号施令的:“大人!向右转!”“大人!向左转!”
58、1917年7月,胡适从美国学成回国,其时胡适并未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但蔡元培为了让胡适进入北大不惜帮其伪造学历。
59、1868年1月11日,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1871年,同治辛未十年4岁的蔡元培入家塾。
60、40蔡元培教育论集(蔡元培,着)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61、1884年,16岁的蔡元培开始参加科考,17岁考中了秀才。1886年的春天,蔡元培的母亲因病逝世。守丧之后,蔡元培再度踏入科举考场,在母亲去世一年后中举,次年进京通过会试成为贡士,1892年参加殿试,列二甲第34名,成为名副其实的“进士”,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