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实,这些行为的本质就是所谓心外之物以“天理或上帝”而称的信仰,其本身的虚妄无凭对纯简人心的蒙蔽与荼毒,久而久之,让人彻底丢失了“明心见性”的“自愈”能力,而对心外的“假象事物”如天理上帝,来世报偿等这些有的没的,终日里患得患失,常年的殚精竭虑使心性萎靡瑟缩,如此更陷痴昧之深而无可救药。
2、如果富翁夸耀他们的财富,也就是巧取豪夺,将领们夸耀他们的胜利
3、 1992年,《复活》,力冈译,译林出版社
4、 2010年,《复活》,邢振平译,哈尔滨出版社(托尔斯泰复活)。
5、过去的所作所为,使他看清了自己的本性,开始审视自己,直面内心的拷问。
6、之作。这部作品在短短的篇幅内,探讨了人性、宗教、阶级、律法、体制
7、而这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空晾着自己的“灵魂”,也不是长久之计,有“尊严”的人,面子上是万万过不去的,于是他们做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选择,要么更加虔诚,近乎盲目狂热地回归最纯洁的“信仰”,要么彻底背叛之,狂怒地怀疑一切,反其道而行之,大肆堕落,放浪形骸,作天作地,把“破产”的信仰里已无法兑现的灵魂道德“储蓄”,以所有反道德的所谓兽行挥霍干净,以求得心智的基本平衡,不用想都知道,“欠债还钱”这其实是多么人之常情的一件事啊。
8、不让痛苦的阴霾,遮掩了自己的阳光,才能对抗人生的苦难。
9、的精神,反而孕育出多部文学经典。他始终在与自身的兽性和世俗化对抗
10、一种坏行为只是为其他坏行为铺平道路而已,可是坏思想却拖住人顺着那条路走下去,一发而不可收拾。
11、这时才惊觉,对男主角聂赫留朵夫的厌恶。并非是基于小说人物性格
12、,但他迈了很小的一步,正好第二十七步跨到椅子前。《复活》
13、聂赫留朵夫完整而充分地体现了“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和思想。他经过返归和自我完善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
14、世上有些道理,允许一些人害另外一些人而又不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什么
15、她先是做了老头作家的情妇,又勾搭上了店员,却惨遭抛弃。
16、他大学期间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在姑妈家度假时,与美丽纯洁的少女玛丝洛娃恋爱,诱奸并遗弃了她。
17、人只有向前看,该放的放,该忘的忘,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人生,才能在伤痛中自愈。
18、《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主人翁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
19、《复活》距今已愈百年,但对灵魂的拷问始终声声震耳。
20、的态度,从下面这个段落可以看出。环境对于道德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1、《复活》于2015年在十三号剧院进行了首轮演出,反响热烈,深受好评,同年更是受邀前往圣彼得堡参与俄罗斯“托尔斯泰年”的剧目展演活动,更是虏获俄罗斯观众的一众芳心,颇受肯定。
22、此刻他就在占算:如果从办公室门口到高背倚的步数可以被三除尽,新的
23、可苦难的生活让玛丝洛娃不愿意再相信任何人的善意。
24、第二阶段是放纵情欲,走向堕落。踏上社会后,聂赫留朵夫变得猥琐、低下、空虚、渺小。认为女人无非是一种“享乐工具”。他诱骗了玛丝洛娃,之后给了她一笔钱。这种做法是兽性的表现更是对纯洁的爱的侮辱,但那时他无法控制自己,导致了一个女人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