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而有的女性会出现一些男性的生理或心理特征,她们可能会长胡须,她们的意志可能比男人还要坚强等。 所以,这个观点可以很好的解释跨性别、双性恋等现象。
2、最后,还有关于死亡的比喻。弗洛伊德谈到了“从最深处得来的观点”,并写到他多么希望通过接近“更深层的事物”“来发现……相关的线索”。在尤金•比欧拉(EugeneBleuler)撰写的《深度心理学》提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时,他可能使用这个比喻。在讨论伊丽莎白(ElizabethvonR)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弗洛伊德使用了“挖掘被埋葬了的城市”这个更具体的比喻;这就需要“一层层地清理掉可以致病的身体物质”。还有一种相似涵义的清除,但不如“打扫烟囱”比喻的深度。这个比喻是布洛依尔的病人安娜•欧(Anna0)用来形容她从受到创伤的记忆中恢复过来和来描述其他相关的情感。
3、弗洛伊德曾多次表达对可卡因的喜爱和推崇,1884年,在他的一篇名为“ÜberCoca“(古柯碱,即可卡因)的专著中,描写了他以自身为实验被试,尝试可卡因后的感受:“一点小剂量的可卡因就将我带入了飘飘欲仙之地,我正忙着翻字典和文献,来写一首诗歌赞美这神奇之物!”(弗洛伊德关于意识的理论包括)。
4、人格动力论也就是本能,有生的本能(性本能)和死的本能(攻击本能),本能的基本活动过程分精神投入和反精神投入,前者使本能满足,后者阻止。本能无法满足就会移置如儿童的社会化是性本能受到父母、社会阻止而移置到社会活动上来。而种族偏见、战争则是攻击本能的移置。整个现代文化都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受阻的产物。
5、研究启动效应的耶鲁大学教授约翰·巴格(JohnBargh)将人类的思维比作一个水手:一个水手要驾驶一艘船从A点到B点,就需要知道最终的目的地,并能够修正航向。然而,这种能力是不够的,因为洋流和风这些不可控制的因素(正如无意识的一样)都会影响航线。但是专业的水手会将这些因素纳入到抵达目的地的思考之中。
6、SurfingUncertainty:Prediction,Action,andtheEmbodiedMind.AndyCla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
7、这就是本文作者对弗洛伊德上述两个基本概念的剖析。
8、弗洛伊德与女性有关的理论在一百多年以来一直为人所诟病,在他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psychosexualstagesofdevelopment)中曾提到,处于前生殖器期(phallicstage)的女孩会产生阴茎羡妒/嫉羡(penisenvy),并因此产生各种各样的精神与心理问题。
9、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垄断资产阶级残酷掠夺;中小资产阶级面临着破产;整个社会尔虞我诈,互相倾轧;道德沦丧,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便自然地导致人们精神病和神经病发病率日益增高。精神分析就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实主要是因为社会化大生产造成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过于紧张造成的。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精神抚慰成为一种需要。)
10、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他曾提出了滞留(fixation)的概念,而口欲期滞留(oralfixation)便是其中之一。当人在口欲期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时,会在成年后形成口欲综合型人格,具体表现为:沉溺于吃、喝、抽烟与接吻等与口腔相关的行为。
11、口腔期(口唇期0-5岁):这一阶段的性敏感区是口腔,也就是嘴唇额舌头,诸如吮吸、吞咽等动作是而婴幼儿性欲满足的主要来源。人出生后所做的一切活动个都是为了使自己感到舒适和快乐。(弗洛伊德关于意识的理论包括)。
12、生理过程与心理过程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因此,我们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例如我们可以说,暂时性神经联系是联想这一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却不可以说,暂时性神经联系就是联想或者包括联想。可见,把生理过程的抑制和意识的压抑混淆在一起构成的阻抑是一个非科学的概念。
13、这就引出了他对潜意识动力观点的详细阐述。被压抑的事物是“潜意识信息”的来源(弗洛伊德1895c),而这些事物的影响可以在不同的状况下察觉出来。在转化(conversion)的过程中,与被压抑的事物相连接的情绪负荷可能会“转变成某种肉体上的东西”。举个例子,当伊丽莎白对她姐夫的受压抑的爱还一直“隐藏在纯粹的姐妹情的面具之下时”,这种爱却导致了她的腿无休止的疼痛乏力。潜意识不仅在临床症状中出现,会在每天日常生活的口误中出现,也会在那些因有着不舒服记忆而“故意遗忘”的话语中出现。此外,“我们可能十分倾向于过高估计智力和艺术产物的意识特征”。开玩笑也可以被理解为对被压抑事物的间接幻想(Freud1905)。
14、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在睡眠时,超我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15、本我是最原始的,由欲望和本能构成,执行快乐原则。
16、与对无意识的上述批判相应,萨特进而表示:“在我写的关于福楼拜的书中,我用‘经历’(vecu)取代了我过去使用的‘意识’概念,尽管我还在大量使用后者。我要试着解释一下我的用意:‘经历’指的既不是前意识的庇护所,也不是无意识,更不是意识,而是一个领域,个体在此领域持续被其自身、被其自身的丰富性所淹没,并且意识在此领域有办法通过遗忘来自我规定。”而在另一场谈话中,萨特对“经历”这个概念又做了更进一步说明:
17、由于潜意识没有时间概念,也就是说,过去被压抑下去的想法在后来仍然可能出现在意识里。因而,我们要学会安抚过去,忘却过去,及时与过去的伤痛和解,以减少它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影响。
18、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后期修正的人格结构,即知名的本我、自我、超我。
19、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他曾提出了滞留(fixation)的概念,而口欲期滞留(oralfixation)便是其中之一。当人在口欲期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时,会在成年后形成口欲综合型人格,具体表现为:沉溺于吃、喝、抽烟与接吻等与口腔相关的行为。
20、陈治国|爱欲、辩证法与书写—— 通向《斐德罗篇》的三种现象学解释
21、然而,不是所有的阻抗都来自自我。“潜意识的内疚感(guilt)”则提供一种不同的阻抗,而这种阻抗存在于另一个结构——“超我(superego)”中。这种“自我的沉淀”传承了父母的价值理念并包含一些内在的规则,比如“你应该是这个样子(像你爸爸)”;和一些警戒,比如“不许这个样子(像你爸爸)”。因此超我的方方面面也是潜意识的。另外一种阻抗是强迫性神经质行为的反复发作(Freud1920)。从正面来说,这种反复性表明一种(毫无意识地)预示神经质行为来源的驱力。但是实际上,这却妨碍接触到问题的根本。他认为作为“潜意识的这种阻抗”既不是来自自我,也不是来自超我。
22、提出的精神分析学后来被认为并非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激发了后人提出各式各样的精神病理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23、1909年,马萨诸塞州的克拉克大学迎来了5位学者,他们用一种新的想法征服了美丽的新世界。这个戏班的头目是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十年前,弗洛伊德在《梦的解释》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治疗“歇斯底里症”的新方法。这项工作还引入了一种有耻于人类心灵的观点:在意识的表面下,架着一个基本上无法接近的、根深蒂固的驱力大锅,而翻滚的液体就是性的能量(性欲)。这些被社会灌输的道德所遏制的驱力,只能在口误、梦和神经症中得以宣泄而出。这些失误反过来又为无意识观点提供了证据。
24、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25、HowandWhyConsciousnessArises:SomeConsiderationsfromPhysicsandPhysiology.MarkSolmsandKarlFristoninJournalofConsciousnessStudies,Vol.25,Nos.5–6,pages202–2May/June20
26、然而有趣的是,当有人去调查这句话的出处时,却发现这个故事可能根本没有发生过。但弗洛伊德对雪茄的钟爱,的确让人不得不承认,他本人大概就有口欲期滞留的特征。
27、弗洛伊德区分了两种无意识:描述性(descriptive)无意识和动力(dynamic)无意识。
28、一种叫做启动效应(priming)的潜意识干预方法进一步提供了无意识加工影响行为的范例。实验人员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向被试呈现图像、文字甚至是身体感觉,让受试者既不会注意到刺激(因为曝光时间太短),也不会漠视刺激(因为他们可能与被关注的事物无关)。在后一种策略的实验中,心理学家可能要求受试者阅读某些多次出现而没有突出显示的文本,并要求对照组阅读一些中性的文本。如果受试者在阅读了多次出现了该单词的文本之后就在思维、感觉或行为上表现出可测量的差异,研究人员就可以认为该文本具有无意识的影响。
29、在大脑皮层之中的较高级的认知加工过程可以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负责情绪和动机的脑区指引着我们的意识觉知,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大脑皮层区域。
30、弗洛伊德诉诸生理学的和生物学的语言来表达若无这一中介便难以传达的观念。结果就是他描述(精神)分析对象的方式受到了一种机械论的束缚。他有时可以克服这些困难,但更多时候,他使用的语言导致我无法接受无意识的神话学。我完全同意伪装和压抑这些事实。然而,对“压抑”“审查”“冲动”这些词语——它们在某个时刻体现了某种目的论,而在下一个时刻体现了某种机械论——我则加以拒斥。……这种模棱两可在弗洛伊德那里比比皆是,由此导致了对无意识的一种奇怪的表征,既将其表征为严格机械论决定的集合,也就是说表征为因果性的系统,又将其表征为神秘的目的性:存在无意识的“狡计”,正如存在历史的“狡计”那样。在许多(精神)分析师——至少是第一批(精神)分析师——的作品中,总是存在这种根本性的模棱两可:无意识首先是另一种意识(uneautreconscience),可到了下一个时刻又异于意识(autrequeconscience)。而异于意识的东西,就成了一种单纯的机械论。
31、不过,这种在承认无意识结构的同时仍以人性和主体性的存在为首要关切的新视角,似乎已经蕴含在弗洛伊德本人的表述中:“显然人们必须为其邪恶的梦的活动负责,否则人们还能做什么呢?倘若梦的内容并非异己精神的感召(EingebungfremderGeister),那么它就是我自己的本性/存在(Wesen)的一部分。”如此一来,萨特与拉康二者思想殊途同归的深层原因,似乎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追溯至二人与作为精神分析创立者的弗洛伊德本人思想的某种契合。发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重新发现无意识的弗洛伊德,并非是片面强调无意识的心理决定论的自然主义者,而是预示着以欲望作为其根本存在模式的人在无意识结构中并通过这一结构依然可以且应当彰显其主体责任与人性力量的人道主义者。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有理由将萨特与拉康一道,不仅视为弗洛伊德理论的批判者与改造者,更视为将弗洛伊德学说的精髓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精神分析思想内在发展的推动者与开拓者。正是在他们共同努力下,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思想在实现以存在与结构为轴心的法国转向的同时,也迎来了最具思想深度与发展前景的新方向。
32、张留华|逻辑形质论及其问题:重论推理的形式与内容
33、实际上,除了萨特所提到的拉康对无意识的经典“结构主义”界定之外,被萨特所忽视或至少未被他提及的拉康对无意识的“存在论—伦理学”界定,更能体现二者思想之间的深层亲缘性。正如学者雷吉勒所指出的:“萨特将意识界定为一种尚未达成的存在,以‘非其所是’的模式存在,是一种尚未存在和一种有待存在;拉康则将无意识界定为呼唤一种实现的‘尚未实现’”,因此,拉康的无意识存在论有理由被视为是对萨特的意识存在论本身的一种翻转。
34、一旦意识出现,发生无意识是否便消失了呢?恐怕未必。各种精神病理状态和人格障碍告诉我们,发生无意识在成人心理中可以十分突出。即使是相对健康的成人,发生无意识也不一定完全整合到了意识里。
35、当问题变为:你为什么喜欢男人(或女人)?你肯定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因为你自己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无意识,是人类最原始的冲动和本能通过遗传而得到以及你个人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
36、本文原载于《上海精神医学》1992年新卷第2期
37、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不仅是由性欲所支配,社会-经济因素对人格的形成、教养对本性也都起着作用。虽然弗洛伊德学说一再受到抨击,这丝毫无损于他的形象。他卓绝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理隐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由他所创立的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人类本性的看法。
38、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39、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40、正如处境艰难的流行观念一样,预测性心智的观点植根于19世纪的先驱——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HermannvonHelmholtz),他是第一个假设我们能够基于感知自动获得结论的人。例如,我们的视觉系统很容易从三个设置好的圆形切口中生成一个假想的三角形(如下图)。根据亥姆霍兹的说法,这种有用的错觉证明了预先的编程机制可以塑造我们世界的图像,而不需要我们做任何事情。现在,预测性思维模型假设,这种自动化过程不仅塑造了我们的感知,而且塑造了所有的心理过程,包括我们的判断、决定和行动。
41、超我是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的代表,执行道德原则。
42、评论家对弗洛伊德潜意识的理论总是聚焦在其地形说与经济模型上。然而,弗洛伊德自己却意识到地形说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结构把认知的内容与能够操纵行为的自我合为一体了。这是一种笛卡尔式的崇高意识,具有理性和洞察力,并且可以主动地检査那些必须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材料。弗洛伊德(1901)就此打了一个看门人的比喻。这个看门人的任务就是从拥挤的接待室中仔细地挑选出允许进入意识房间的人。但是评论家比如萨特(Sartre)、鲍斯(Boss)(见第4章)就指出这是自相矛盾的。看门人如何能知道哪些意识化的材料是潜意识呢?弗洛伊德对此的回答是从观察患者抵触心理治疗的方式中得出的。在这种阻抗背后,实际上是一种防御过程,也就是他一直以来所认为的“潜意识”,而阻抗并没有被压抑。此外,压抑仅仅是几种防御机制中的一种。弗洛伊德新的结构模型(structuralmodel)就是为适应这种说法而设计的。他用“本我”这个术语来表述本能和欲望的范围,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本能和欲望都是压抑的和潜藏的。“一致的自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被结构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行为要与物质和社会现实的需要保持一致。这些包括防御的过程,和“阻抗的动机,实际上阻抗它们自身,起先阻抗是潜意识的”。这就是说“自我的大部分是潜意识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被称为‘前意识’的所覆盖”。因此,看门人是代表自我的一个潜意识方面。这种再形成是伴随着心理治疗方法的一个大变革而产生的,也就是从对压抑的材料分析到对阻抗和防御的分析。再之后,弗洛伊德(1940)又注意到自我本身缺乏连贯性。自我可以分裂成不同的样式,这些样式又能够在不同的时间为了适应防御的需求而出现。
43、精神分析入门必须要知道心态防御机制理论。心态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本我与现实,常会有矛盾冲突,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
4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精神活动,会在不同意识层次中发生和进行。
45、他认为不同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而前意识和无意识又统称为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