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络。
2、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7、做学问的方法,没有别的,只是要求找回自己放纵散漫的心。
8、桂花就该这么养!教你5个养护方法,花开百朵满屋香
9、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10、儒家代表人物、亚圣孟子也说:“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所以今天我大家分享一下孟子的三条识人术。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也可以参照一下孟子的这三句识人术口诀!
11、(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2、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四节》
13、(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4、君子仁义,有让他终生无法忘记的忧心之事,却没有短暂的忧心之事!
15、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16、释义:富贵时不能腐化堕落,贫贱时不要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17、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18、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它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去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19、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下》
2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1、古人常说“文如其人”,宋代大儒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指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可见,孟子关于“何为大丈夫”的论述,正是孟子自我人格的写照。
22、(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4、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25、(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2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8、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9、(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30、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31、阅读:稻盛和夫:一切成就源于一颗利他之心!
32、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33、释义: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灭亡。孟子名言名句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34、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35、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36、(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7、反思:教师,尤其是名师,名在学识、情操、道德、人格,而非金钱权位、功名利禄。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为人师者若具备了这些高尚的理想人格,校园才会成为真正的净土,才会成为影响学生的巨大精神力量,继而优化社会风气。
38、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39、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4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41、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修身养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欲望。
42、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
4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4、(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45、(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46、世无常贵,事无常师。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富贵,处事也没有固定不变的准则。我们看见身边那些突飞猛进、突然发达富贵的人,千万不要只看见他们现在的光环,而忽视了他们身上马上要降临的灾祸,要不然到时候就会殃及你自身。
47、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48、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49、(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50、(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52、诚是天赋予人的本性;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一个人做到至诚而不能使人们感动,是从未有过的事;同样,缺乏诚信的人是无法感动别人的。
5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5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55、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6、天下殆哉,岌岌乎。——《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57、(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9、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60、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61、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
62、今天,分享《孟子》最经典的的二十句话,影响了中国人千年,学会孟子的处世智慧,一生做个明白人。
63、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节》
64、(琢磨君2019)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65、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名言名句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6、如果一件事情自己都没有搞明白,又怎么能去教导别人,让别人明白呢?
67、(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68、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69、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70、不要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泥于个别词句而误解作品完整的意思;能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才是懂得了阅读作品的正确方法。
71、(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2、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73、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74、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7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76、出自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画圆的工具。矩:画方形的工具。不用圆规和角尺,就画不成圆形和方形图案。比喻做事要以纪律、规矩来约束,否则就做不好。
77、每个人都有不忍心做的事,把它扩展到能忍心做的事上,就是仁;每个人都有不肯做的事,把它扩展到肯做的事上,就是义。
78、(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79、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8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8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82、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83、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84、(译文)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有这话吗?”
85、解释: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86、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87、(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8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89、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
90、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