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蒋孟麟在《新潮》一文中说:“有一次我忽然接到他(陈独秀)的一封信……”说明蒋孟麟和陈独秀此时没有多少往来(陈独秀1932年被捕后,蒋孟麟去南京狱中看过他),也说明不是北大校方直接经办照顾陈独秀的事。至于钱是北大的根据,除了种种信中提法外,还因为“北大同学会”不是经济实体,无经济能力保障每月付给陈独秀三百元;而且,如果是“北大同学会”资助陈独秀,在没有收到钱后,陈独秀也无理由给北大负责人蒋孟麟去信;此外,陈独秀曾在1941年因为报答北大的资助,将自己的油印书稿《连语类编》送给北大,而不是送给北大同学会。 正因为资助陈独秀的钱是北大的,同时又是北大同学会经手的,所以当事人何之瑜有时候提“北大”,有时候提“北大同学会经手”,……(晚年陈独秀)。
2、 当时,陈独秀还是说了一番心里话的。他说:大钊死了,延年死了,d中央里没有他可靠的人了,“他们开会,我怎么办呢?”“我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陈独秀与中共的关系,最终画上句号。
3、 在押往南京途中,陈独秀呆呆地坐在火车的座位上,周围皆是看押他的军警,戒备森严,毫无逃跑的可能。回望四周,陈独秀百感交集,他深知此次前往南京必然是九死一生,但是作为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年人来说,生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4、 陈独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了他的晚年。他过的基本上是隐居的生活,贫病交加,但也时时有人来看望他,这多半是他的旧友和旧日的学生。这里,人们所关注、需要弄清的是他的经济生活究竟来源于哪里?因为王明就曾说他每月领日本津贴三百元,这当然是不值一驳的谣言。那么,到底是谁供养他呢? 陈独秀的经济拮据并非始自抗战爆发后出狱之时,其实,在他最后一次被捕之前,乃至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他离开了中共领导岗位,以后又被开除出d那时候起,就没有什么经济收入了。 1937年“八七会议”以后,陈独秀就在上海隐居起来。在心情悒郁之中,他重操旧业,撰写了一部书稿《中国拼音文字草案》。此时,他经济支绌,生活困难。他知道老朋友胡适同商务印书馆关系密切,便请胡适将这部书稿转交给商务印书馆。但由于当时陈独秀的政治身份,商务印书馆不敢出版他的书。知道陈独秀生活拮据,胡适和赵元任等人便赠送给陈独秀一千元稿费。 1937年8月底陈独秀出狱后,尤其是隐居于江津鹤山坪石墻院之后,他过的是贫病交加的日子。除了微乎其微的一点稿费之外,他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而此时,连年的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连有薪俸收入的知识界人士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穷困生活,别说是他这个无薪俸收入的隐居者了。那时,这个家庭除了他和潘兰珍之外,还有一个佣人。四川的物价本来是低廉的,到了1940年秋,即使是在鹤山坪这样的偏僻山村,一斗大米也涨到了30多元,陈独秀三口人一个月需一斗加上柴米油盐,每月的生活费至少需要200元,到了1941年秋,每月生活费就要300元了。到了冬天,因山村太寒冷,他们便要到江津城里去过冬,一切开销比在鹤山坪要加一倍,每月就需600元了。 关于这几年中陈独秀的生活状况,我们可以从他写给朋友们的信和诗中略知一二。 1939年5月5日,陈独秀致友人杨鹏升的信中写道:“……先母抚我之恩尊于生母,心丧何止三年,……弟遭丧以后,心绪不佳,血压高涨,两耳日夜轰鸣,几于半聋,已五十日,未见减轻,倘长久如此,则百事俱废矣。” 1940年10月19日,陈独秀致杨鹏升函中说:“此间米价三十余元一斗,每斗六十斤,或较成都斗大。前次欧战中德国危机,乃物资天然不足;今中国人为居半,谷物之暴涨,则全属人为,封锁时代又加以奸墨横行,此事无法解决也。”当年12月23日,在致杨鹏升函中又说:“数月以来,物价飞涨,逾于常轨。弟居乡时,每月用二百元,主仆三人每月食米一斗五升,即价需一百元,今移居城中月用三百元,尚不及一年半前每月用三十元之宽裕,其时一斗米价只三元,现在要七十元,长此下去,实属不了!” 1941年9月6日,陈独秀致杨鹏升信云:“弟月用三百元,生平所未有,居城中当多一二倍,已觉骇然,……物贵由于币贱米昂,币贱乃自然之理,无法可设;米贵则大半由于人为,……” 1941年11月22日,陈独秀寄杨鹏升函云:“此时弟居乡亦月需费用六百元,比上半年加一倍。” 在此种情状下,他甚至想移居贵阳。1942年1月9日,他写信给杨鹏升说:“川中生活日益不支,弟病虽未全好,或可冒险乘车往贵阳,以彼处生活比川中使宜一半。”但2月12日信中又说:“弟贵阳之行决计作罢,终以病体不胜此跋涉也。” 1941年冬,陈独秀在向欧阳竟无借《武荣牌》字帖时,写了这样一首诗:
5、投奔邓仲纯时,他的妻子以家中的房间有限的理由,将陈独秀夫妇拒之门外。但他也见识到了人性中温暖的一面,并不熟悉的同乡人为他安排住处,让身处异乡的陈独秀再次体会到了家的感觉。
6、 从1932年10月被捕入狱,到1937年8月释出,陈独秀在监狱待了足足五年的时间,而潘兰珍也在监狱中陪伴照顾了他五年!
7、其中有一位“晋先生”,先后资助陈2200元,而陈独秀居然根本没见过这位“晋先生”。他在辞世前一月余写给杨鹏升的信中称:“与晋公素无一面之缘,前两承厚赐,于心已感不安,今又寄千元,更觉惭惑无状,以后务乞勿再如此也!”“晋先生”究系何人?笔者认为是时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邓锡侯字晋公,且是时任川康绥靖公署中将高级参议的杨鹏升之顶头上司。
8、戴笠和胡宗南来了。他们提着茅台,带着礼品,一再申明是受“校长”之托来看望。其实,是来讨要陈先生对中共的不满,策划一曲反延安的宣传。面对来者的“小九九”,陈独秀淡淡一笑,明确表示,自己逃难入川,虽国事萦怀,但不问政治,也不曾有任何政治活动。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二位务必转告中正先生,要好自为之。
9、 他曾说过一番话:“蒋介石杀了我那么多同志,还杀了我的两个儿子(指陈独秀长子陈延年和次子陈乔年。其四子陈鹤年亦参加革命,三子陈松年解放后在安庆工作,据称生活困难),我与他不共戴天。现在全国抗战,我不反对他就是了。”
10、陈独秀不寂寞,还有晚年收获的一份珍贵难得的爱。潘兰珍,这个小先生29岁的烟草公司工人,与先生共枕两年多竟不知道“老头子”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不知道他就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中国共产d的创始人,一颗曾叱咤风云的“东方文曲星”。从上海的贫民窟到南京的老虎桥,再到江津,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不离不弃,相濡以沫,一直陪伴着穷困潦倒、贫病交加的先生。为了柴米油盐和昂贵的药费,她不惜当掉自己的戒指耳环,还偷偷当掉柏文蔚送给先生的灰鼠皮袍。很多时候,他们一起在房前屋后,担水浇园,种瓜种豆。当先生“两耳轰鸣”“血压又涨”“头昏眼花”时,她或伺奉汤药,或挽着先生的手,漫步在石墙院外的竹林小道上,给先生传递着夕阳下的脉脉温情……
11、中国最硬骨头:他不服文革判决,越狱14年,流亡3万里,居然活着熬到平反
12、 据说,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陈立夫对陈独秀的《小学识字课本》一书,还是有兴趣的,他曾前后两次批示,预支两万元稿费给陈独秀。比如,1940年5 月13日,国立编译馆副馆长陈可忠先生曾请示陈立夫,陈立夫大笔一挥:“前稿已否交来?照发。”
13、她很喜欢陈独秀,虽然两人的年纪差距很大,但年龄并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两个人相爱就可以了。所以在一个冬天,潘兰珍向陈独秀说出了自己的爱意。他们两人在1930年的时候结为了夫妻,从此就生活在一起。当时的潘兰珍还不知道他是陈独秀,只以为他是一个有才华的孤苦老人。
14、并不是上级不管不问他了,至于拒绝的原因也很简单,
15、更重要的是,国立编译馆为出版他的《小学识字教本》,已先后预付他两万元稿酬,这不啻是一笔巨款。
16、三个孩子的先后去世,对陈独秀打击很大。他好几天没有吃饭,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后来抗战爆发,胡适想拉陈独秀进“国防参议会”,陈独秀断然拒绝,说蒋介石杀了他的许多同志,还杀了他的两个儿子,他与蒋介石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大敌当前,国共再次合作;既然国家需要蒋介石抗日,他可以停止反蒋活动。但要他与蒋介石合作,绝对办不到。胡适听了,只好扫兴而归。松年一生过得也很辛苦和不幸,但保住了性命,直到1976年后,他才算过上安稳日子,到1990年时不幸病逝。陈哲民是陈独秀的幼子,因为母亲与陈独秀分开,所以他与父亲也分开了,后来他到了香港生活,直到2000年时,终于走完了77岁的一生。陈独秀次女子美早年半工半读,后学妇产科,具体经历不详,据说后来辗转到过香港和纽约等地生活。陈光美是陈独秀最离奇的儿子,其缘由可到网上搜索《陈独秀诞辰140周年,儿子陈光美文章首公开》去品读。
17、到了1940年,陈独秀因为高血压、心肺病的缘故到了重庆就医,却被告知心脏问题很大,活不过三年,此时的陈独秀已经明白自己时间不多了。
18、对于陈独秀的死,个人倾向是精神上的冲击诱发加快了身体的弊病。
19、如果悲剧谢幕后,观众仅仅是掏取红巾翠袖,为主人公的坎坷命运揾一把英雄泪,曲终人散走出剧场,清泪随风而逝后,那最具价值的东西的撕裂还有什么意义呢?
20、但是,如果仅仅是惊叹于这位思想家的前瞻、敬慕于这位革命家的执着,后人是否依然只流于把栏杆拍遍的浅吟低唱?
21、 虽然陈独秀的生活贫苦,但是他依旧保留了自己的风骨,即使食不果腹,借钱度日,陈独秀依然坚持自己曾经的理想,不被蒋介石的高官厚禄所引诱,更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22、但生活实在是太艰难了!他“家徒四壁,只有几张破桌椅和耕种生产的一堆土豆”(《包惠僧回忆录》)。在给四川友人杨朋升的信中,陈独秀多次写到:“一年半前……一斗米价只三元,现在要七十元,长此下去,实受不了!……弟尤为困难”,“老病之异乡人,举目无亲,惟坐以待命耳!”
23、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
24、一生傲气的陈独秀哪里受得了这种侮辱?“若不碍于行李拖累,定然马上重返重庆”(陈独秀致陈松年信)。幸有江津乡绅杨学渊仰慕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旗手、五四运动总司令”的名声,盛情邀请陈独秀到位于鹤山坪的祖屋石墙院居住。他担心陈独秀无功不受禄,就以修订杨氏家谱、整理先人遗稿之名相邀。
25、 直到这次丈夫被抓,潘兰珍才恍然明白,原来丈夫不姓李,而姓陈,更是大名鼎鼎的陈独秀。
26、 “再也见不到兰珍了”,这句话一直在回荡在陈独秀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27、 后来她就在监狱附近租了一间房子,自力更生,一边打工赚钱,一边照顾丈夫的生活。除了每日前往监狱送饭外,潘兰珍还帮丈夫洗刷缝补,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在精神上给予陈独秀极大的慰藉。
28、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社会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良心,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
29、 结婚前,潘兰珍曾在英美烟草工厂打工,就时常听到许多工友谈论起陈独秀,自然也知道陈独秀所做的事情都是“杀头的”!想到这,潘兰珍的心中顿时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接连不断地摔落在她的脸颊上。
30、 在工厂中的屈辱生活和高强度工作,让潘兰珍尝遍了世间的酸甜苦辣,成熟与坚强,在她身上日益显现。
31、需要补充的是,即便堕入社会生活的最底层,陈独秀也依然保持着他做人的原则与气节。叛徒任卓宣汇给他200大洋,他一看汇款人的姓名,立即叫邮差按地址退回。国民d政要朱家骅曾赠他5000元支票一张,他拒之;朱又托张国焘寄去,陈原物寄回;张再托友人郑学稼寄赠,陈不仅照退不误,并致函郑学稼:“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以后万为我辞。”又特地嘱咐,“请国焘以后不要多事。”张国焘接信和汇票后悻悻地说:“仲甫先生,总是如此。”
32、 大著《小学识字教本》,斟酌古今各家学说,煞费苦心,间下已意亦多精辟,自宜付梓以期普及,唯书名称为《小学识字教本》,究属程度太高,似可改为《中国文字基本形义》,未审尊意何如?即希示复为荷。顺候撰祺!
33、陈独秀考上过秀才,出国读过书,也参与过轰轰烈烈的事业。也正因如此,面对自己晚年凄凉的景象,他才更加难以接受。他想要的晚年生活,不需要有多么丰厚的物质条件,只要有房住,有饭吃,能够过平淡的日子就足够了。但遗憾的是,这个简单的愿望,也没有实现的机会。
34、在潘兰珍的照顾之下,陈独秀的身体慢慢变得好了起来,但是两人一直都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太完整的,所以他们两就抱养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是跟着潘兰珍姓的,叫做潘凤仙。本以为日子可以这么幸福美满的过下去,变故还是发生了,在潘兰珍带着女儿回老家的时候,陈独秀被秘书出卖,入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