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至水流秧”:到了立夏时节,稻秧已有一寸多长,由于气温高,不利于秧苗生长。农民们就在秧田里放水流着降温,保护秧苗生长。
2、宁种黑土一窝,不种白土一坡。庄稼百样巧,土是无价宝。好树结好桃,好地长好苗。人薄土,土薄人。
3、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不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
4、 一落(下雨)一个泡,落过就好跑;一落一个钉,落煞落勿停。
5、“早子垫头,冬子垫腰”:早造水稻插秧把秧苗的头用泥土刚遮着就好。因为,春天稻田表面气温较高,这样插秧有利于禾苗生长;晚造插秧插到泥土在秧苗的中间。因为,那时是夏秋时节,稻田表面温度太高,泥土深一点的地方温度较低。因此,秧苗适度插深一点有利于禾苗生长。
6、若要庄稼好,施肥要足还要巧。苗黄灌粪水,苗黑撒草灰。
7、“冬至在东昂(中间),霜饼两人扛”:若冬至的节气在十一月的中间,这年冬天就会落霜件雪(结冰),非常寒冷。(农谚语及意思)。
8、古人用最细微的观察,最简短的话,把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的气候特征总结出来,指导人们应该做什么。并把每个节气分为三候,小满三候分别为: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下面来看一下!
9、小满一到,意味着这个时候将要大幅降雨了。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另外,小满也表示北方大麦、小麦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还未达到完全饱满。
10、当然,农谚是有地域性的,有的地区干旱,有的地区经常下雨。所以,这个地区下雨不好,但是换了一个地区,下雨反而是有利的。例如,农谚还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的说法。
11、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12、“白露水寒露风收米谷”:白露节气这天,天若下雨对稻禾生长不利;寒露节气当天或前后几天若刮大风,会把禾花吹掉,造成水稻减产。
13、山无衣,地无皮,人要饿肚皮,山上乱开荒,山下地皮光。
14、“小暑大暑,有食懒煮”:小暑大暑时节,天气十分炎热,农民们耕田非常辛苦,有食的东西都懒去煮来吃,宁愿休息。
15、“七月秋风渐渐凉”:七月立秋过后,逐渐会刮北风,天气会慢慢变凉。
16、这是在河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句农谚,其字面的意思是说在寒露当天如果是大晴天的话,那在第二年的春天雨水比较多。虽然古人也解释不清楚其中的原因,但是在长期的观察过程中,确实基本上是这样。在河北地区还有类似的民谚:晴天寒露,冬雪少春雨多。意思是说在寒露当天是晴天,则在冬天的时候少雪,而第二年的春天降雨天气也比较多。
17、这是一句相当经典的农谚,其准确率也是十分高的。在有的地方也说成是“重阳不下看十三不下一冬干“。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没有下雨,那就再等几天看看九月十三是不是下雨,如果也没有降雨,那这个冬季就是少雨水,很有可能出现大的旱情。
18、 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我爱谚语,因为谚语是劳动人民几千年生活实践之杰作;我爱谚语,因为谚语总结了人们生活的过去,又指导着人们生活的未来。但愿本文所汇编的农谚能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19、“冬至在东昂(中间),霜饼两人扛”:若冬至的节气在十一月的中间,这年冬天就会落霜件雪(结冰),非常寒冷。
20、“立冬番薯小雪麦”:立冬前种的过冬番薯成活率高。因此,立冬前一般要种完番薯;小雪节气前种的小麦产量比较高。因此,小雪前一般要种完小麦。
21、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头伏萝卜二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