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超凡的悟性悟出文献记载之外的东西,追寻隐含于历史之中的脉络、线索,等等。
2、(3)《十则》中,表达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这一意思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顾人民死活只顾发财享乐的贪官都罪不容诛。
4、《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5、接下来,淳于髡说齐威王饮酒一段,先以“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这样的悖论开始引题,对我后来写诗,也有很大的启发。他从“不过一斗醉矣”,到“饮不过二斗径醉矣”,到“可饮八斗而醉二参”,终至“髡心醉欢,能饮一石”,以层层正反推论之法推展妙理,十分扣人心弦,不知是淳于髡会说,还是司马迁会写,总之,如此妙法对我的处女诗集《吃西瓜的六种方法》中的许多作品,都有影响。
6、这杀人犯危害乡人,多次违法犯罪,罪不容诛。
7、此事如若真是金刚门所为,那自是罪不容诛,但我张翠山同样是罪不可赦。
8、一位年轻的妈妈正温声细语地给可爱的宝宝讲故事。
9、《中国画入门》除了介绍芥子园式的山水、人物、花鸟画法之外,还选录了郭河阳《林泉高致集》中的《山水训》一文。当读到“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无须逐字批注白话翻译,我立刻发现,其中拟人化的比喻,贴切而出奇,现实又超现实,形而下兼形而上,让我在蒙养诗画的想象与理解上,获得无限启发,顿然有心窍大开之感。从而觉得,当时常爱背着画板画架,到处去作水彩写生之举,实在只是皮毛炫耀,所作诸图,不过风景明信片而已,连“山水”的边都摸不到。以前常听父亲讲万斯同(1638-1702)幼年过目成诵,如何如何了得的故事,觉得终生难以追比。可能因为自己爱画山水的关系,《山水训》看了一两回,居然自然成诵,想忘也忘不了,遂觉万斯同也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了。
10、田先生同时迎来了一个理想的治学环境。他与周一良、祝总斌两位先生形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我们就把各自写成的论文分请其他二位审读。我们彼此都很认真,给作者反馈回来的意见,有总体评估,有对考证和分析准确度的看法,有史料调换增补等等,都很有价值。我往往参考这些意见作最后一遍修改,心里比较有数,然后就敢于发表了。……这一段彼此切磋学问文章的难得的时间,大约将近十年,我得益不浅,回味无穷”。而与多位高明学生的教学相长使得田先生深入北魏史,产生了《拓跋史探》这样杰出的论著。笔者体会,田先生在政治史上取得这样卓越的成就与他自身超凡的悟性、性格、经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性的感悟,对社会、体制运作的理解密切相关,一旦良机降临,其成果就喷薄而出。田先生一生既善处兴废,也颇得幸运之神眷顾。他的政治史研究成就获得中外史家一致嘉评,人性引起的共鸣才是这部专业书籍广受好评并持续畅销的深层原因。
11、缳诛、哗诛、鬼诛、伏诛、灵诛、连诛、骈诛、冥诛、溟诛、诛锄、诛剿、追诛、专诛、诛伐
12、张鲁小儿,窃居我天师道根基,广收信众,篡改教义,不尊先师,反而将其祖父张陵妄称为天师,迷惑本道信徒,实是恶贯满盈,罪不容诛。
13、从西方现代史学理论来看,“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反对历史是科学的论调,开始占尽优势”。现在,“大多数人有关科学知识的假设仍然是19世纪实证主义过时的残留物。……很明显,实证主义者要求将事实和价值判断进行严格分离的规定,在历史学中是行不通的”,“逻辑经验主义(也叫做证实主义)的拥护者把自己禁锢在该标准之内,并且由此怀疑所有那些不属于实际经验证实范围的表述,把它们视为无意义的,这对于科学的发展证明是致命的。已经证明,要想使困难的问题得到解决,科学就不能在每一步上都被裹上可观察性和经验证实的紧身衣。强调这一点对于历史研究特别重要,因为经验主义方法对它极其危险”。对科学性质产生的新认识,“重要的是,今天的科学家大多已达成共识。实证主义理论仍然在外行的科学观中居于支配地位,但在科学家共同体中已不再具有多大说服力”,“科学方法是在假设和尝试性反驳之间、或在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之间的对话。对历史学家而言,相比过去的科学定义,这是一种更接近他们想法的科学定义”。
14、这杀人犯危害乡人,多次违法犯罪,罪不容诛。
15、首二句写景有气势,四句略泛,后四句议论得体,甲子改庚子较切。
16、历史毕竟是发展而来,总有前因后果,总有横向影响,问题是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去辨认它。……我抓住“子贵母死”制度问题来研究,并非认定此问题中会发现认识拓跋历史的重大线索,只是想找到这一奇特制度的来龙去脉,这肯定会对拓跋历史的认识有所帮助。……从此形成代代因袭的北魏定制,这显然不是用个人的残酷习性可以解释通畅的。也许这种需要付出如此巨大代价的制度,真有某种还没有人加以探究的深层背景。……“离散部落”之举看来与子贵母死制度毫不相干,而实际上却具有完全相同的背景,可以挂起钩来一起讨论。……我认为所谓离散部落……实质就是这样。
17、没有屈原,我不会明白“露才扬己”会为自己招致忌妒、中伤、排斥,甚至“忿怼沉江”的毁灭。没有司马相如,我不会懂得“不师故辙,自摅妙才”的重要,不解淹博宏丽、卓绝一世的快意,日后我更不会发兴研究辞赋与JohnLyly(1554-1606)“优非体”(Euphemism)的关系,同时发现《汴都赋》与《清明上河图》的密切关系;没有司马迁,我不能体会“发愤著书”的痛心,也不会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雄心与虚心,去改写绘画史与美学史。
18、史学的专门化导致了一个不良的后果,那就是各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段或一块),近几十年来的情况特别明显,一些史学工作者对于现代史学的发展理路漠不关心,仍然抱着近代式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在勤勉地耕耘。对现代史学而言,不仅要阐述“是什么”,还要解释“怎么样”和“为什么”,西方史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少重要成果。田先生的史学风格中,解释的完满、分析的透彻都展现出现代史学的魅力。而“现在史学家所共认的,历史研究在技术上是科学的,在解释上是艺术的,在分析上是客观的,在理解上是主观的,在结构上是逻辑性的系统化的,在外观上是直觉的想象的。科学与艺术在历史研究上融合在一起,科学方法与艺术方法,变成朋友一样的方法,相容而并存,这应是史学所到达的伟大境界,将近两百年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遂真正有了收获。”《拓跋史探》无疑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该书从引证材料的广度和各种史学方法运用的娴熟都超越《东晋门阀政治》,虽然缺少一个《后论》那样的宏观性总结。但对于一个伟大的“演员”来说,能有如此精彩的“谢幕演出”,人生还有什么遗憾呢?而从近代实证史学的观点看《拓跋史探》,确实会产生其真实程度到底有多高以及高到多少的问题,如何评价实证史学,笔者在此置之不论。就好比一个极品厨师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方法将一堆别人弃置的材料做成了一桌色香味俱佳的饕餮盛宴,吃过的人大都感觉既好又过瘾,但也有境界不一样的人却说:感觉好是好,只是不实在。
19、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都是罪不容诛的头号战犯。
20、这种四六对句,内容随意可庄可谐,节奏必然轻快有劲,凸显中文特质,最方便吸引小孩背诵。我之所以喜欢,全因幼时父亲常爱吟诵的缘故;可惜现在小学中,完全不见四六踪影,真是遗憾。父亲讲得最多的,就是湘潭先贤罗慎斋罗典(1719-1808)的故事。罗典湖南乡试,拔得第中进士后,出任岳麓书院山长,五次连任,主持该院长达27年,山门挂出“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对联,大振三湘士气二百多年。一日,典父携典,拜望地方长官,只见他三尺童子一名,毫无忌惮地在厅堂之上跑跳玩耍,长官不悦,哼而哂之曰:“小孩子鸡飞狗跳。”不料罗典趴在太师椅上,头也不回地应道:“大宗师虎视狼嚎。”长官一急,补上一句:“竟成鸡鸣狗盗。”罗典一秒也不耽误的顶上一句:“原来狐假虎威。”捷才如此,遂令刚满十岁的我,万分钦羡佩服。
21、内容:今夏苦雨哀涝,尤以中原河南为甚,诗者亦当笔以纪之。本月以河南大水为主题。限七律。题目自拟,视觉和风格各自发挥,不限韵。
22、这个家伙蛊惑人心,妄自将域外天魔召唤来此,还想要对我横加抢劫,实在是罪不容诛!
23、释义:碰上大赛、强敌,就让德国队来对付吧……
24、因为喜欢“滑稽”,所以高高兴兴买来杨家骆编的《中国笑话书》来贪读,念到冯梦龙的《笑府》序,但觉满眼怪石奇峰,字句突兀以惊心,满纸飞泉破雾,语气佯狂以骇耳,让我开怀大笑,若有所悟。该序文短而字精,吸取了古文八大家的全副看家本领,不信请看:
25、不顾人民死活只顾发财享乐的贪官都罪不容诛。
26、 (6) 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连个鬼影也看不到,即使是白天一个人在这行走,也不免会让人害怕。
27、为了保护幼童,电视应该减少播出触目惊心的可怕画面。
28、我不能想象,我的世界如果缺少了他们,会变得何等荒芜枯燥、寂寞无味,又衰败无聊;会堕入何等甜邪俗赖、倾侧偏窄、燥裂浮薄、疲软沉晦之境;而我自己,则成了沿门擉黑之人,而不自知面目鄙陋、粗暴可憎,丑态毕露。
29、没有徐文长,我不会有追求诗、书、画、文四绝的奢望;没有董香光,我不会从“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中,悟出因笔生笔、出入古今的墨彩绝密要旨;没有张宗子,我诗文的用字造句,不会有“幽窗开卷,字俱鲜碧”的生猛泼辣效果。
30、诛削、诛让、诛杀、诛名、诛赦、诛族、诛事、诛死、诛戮、捕诛、法诛、锄诛、诘诛、稽诛
31、以政治学的宏大视野审视其结构、过程、背景等,具有浓厚的地缘政治学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