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日莲《立正安国论》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地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迈克尔·D·贝勒斯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
2、有法必然治国,无法必然乱国;法有权威则治,法无权威则乱。——《孟子》
3、 初时,秦国国民,上至公卿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多感不便。于是太子犯法。商鞅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依法应当惩罚太子的违法行为。但是,由于太子是未来国家的储君,不可以施加刑罚,故而将刑罚施加在了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身上。
4、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丈者,可亡也。
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关于法律的古人的名言原发布者:miaoyang369566
6、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丈者,可亡也。
7、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8、 What are the rules, the rules is round and the moment is square, this is the rule.
9、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10、 然而,法不阿贵的思想,并非始于韩非子。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已在极力推行法不阿贵的思想。变法之初,为使新法具有权威和公信,商鞅首先“徙木立信”,以示国家有诺必践、有令必行。
11、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12、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13、 谁能对相爱的人定规矩,爱本身就是个伟大的规矩。
14、时运而变化。——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7页
15、涵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16、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韩非子。问辩》
17、 就算没有遗体,你也得付我钱,这是规矩。
18、 我严心肝在的地方,从来只有我定规矩,还没有人敢让我遵守规矩的。
19、治国之有法,犹治病之有方也,病变则方亦变。——康有为《政论集》
20、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21、 No rules, no fangyuan. Has the right, have to stop.
22、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23、 Human ah, be about to placing, but not over the rules.
24、解释:圣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所以见到象牙筷后箕子就恐惧了,知道普天下的东西都不能满足商纣王的贪欲。
25、出自先秦《韩非子·说疑》。不辜,无罪。非,不是。明,明智。也,句末语气助词。奖赏无功之人,惩罚无罪之民,这不是所谓的明智。这句话以赏罚分明才是明智之举。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