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此篇是苏轼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
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中秋节的诗句古诗2中秋节古诗配画:《太常引》
5、 中秋的月,最明。月光倾斜下来,澄澈如镜,思绪一瞬间变得清明,求什么眩目的荣华,理什么世俗的潮浪,简单知足,便是最好。
6、 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7、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8、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9、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10、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11、 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2、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13、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14、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