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2、 38: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3、27)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4、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5、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6、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
8、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四字佛语经典语录)。
9、16)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10、9)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11、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做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你若不疑,人间不寒。你若不离,世界不远。你若不恨,苍天有暖。你若不语,四海升平。
12、 40: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13、20)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佛语经典语录唯美(热门版)1)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4、二有些事,你真别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别看懂,看懂,伤情。人生,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人生看不惯的东西太多,看清、看懂,全是自找伤心。给生活罩上一层薄雾,不是自欺,而是对自我的保护。
15、⊙一个人的大清净,不是寂静无声、死气沉沉,而是看透繁华后的欢喜。一心清净,即使是冰天雪地、万物沉眠,心里的莲花也能处处开放。
16、17)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17、由唯识智,无境智生;由无境智生,复舍唯识智。境既非有,识亦是无。……谓如两木……由相钻截而能生火,火既生已,还烧两木。
1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别把人生搞得太复杂,让一切变得简单些,喜欢了就争取,得到了就珍惜,错过了就遗忘。在历经许多偶遇和分离后,总会懂得,没有抓不住,皆是放不下,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你容得下世界,世界才会接纳你。
19、14)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20、1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1、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2、我们之所以活得累,往往是因为放不下面子来做人。虚荣心无限膨胀,蒙蔽了真实的自我,分不清什么是需要和欲望,把别人的眼光当做行为的最高标准,把别人的恭维当做人生的最高奖赏,完全迷失在世俗的迷宫中。把面子拿下来揣在衣兜里,素面朝天,你会发现原来生活真的没那么沉重。
23、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24、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5、2)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26、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27、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8、佛教不仅仅属于佛教徒,佛教属于一切信仰佛教和不信仰佛教的人。佛教是真正的公益,是超过阳光、空气、水的公共资源、公共利益。
29、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30、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31、清欢最美。人生在世,活的就是一个心胸,心宽时能纳须弥,心窄时不容一针。尝尽人间百味,还是清淡最美。看尽世事繁华,还是平淡最真。
32、 尊者米拉日巴说:“远离嗔恨损害得安乐,抛弃傲慢嫉妒获安乐,平等安住万法亦安乐,以心观心即得此安乐,无别智慧法界中安乐,自然而然本性之安乐,此乐于我乐乐有许多,无所希盼世间之欢乐!”
33、(造句) :由于本性所决定,侵略者绝不会立地成佛。
34、200、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佛语经典语录篇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35、26)有一些人,相爱只需一秒,却要用一生来忘记。
36、我们都是天地的过客,很多人事,我们都做不了主。譬如离去的时间,譬如走散的人。“心”字三个点,没有一个点不在往外蹦。你越想抓牢的,往往是离开你最快的。一切随缘,缘深多聚聚,缘浅随它去。人生,看轻看淡多少,痛苦就离开你多少。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37、 静慧大师说:“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过苦的方式不同而已,人活着为什么会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为总是被种种外在的事相锁迷惑,总希望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至于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以至于连步子都迈不开了。
38、 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39、⊙三性一际,举一全收;真妄互融,性无障碍。(唐)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40、⊙人性本明,为物欲情尘知所昏蔽,故于日用而不自知,故日:性相近,习相远也。——《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41、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42、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何必事事那么在乎,更不必处处那么计较。人这一辈子,不过百年,没必要过分苛求什么,奢望什么,做你想做的,爱你想爱的,努力过好每一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远望天边云卷云舒。苛求太多,烦恼就多,奢望太多,痛苦更甚。
43、不要以为你放不下的人同样会放不下你,鱼没有水会死,水没有鱼却会更清澈,谁不虚伪,谁不善变,到最后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高估了自己,把一些人,一些事看得那那么重要。
44、三*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45、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46、17)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47、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48、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49、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50、把自己弄得开开心心,脸上笑口常开,就是为世界做了一件大善事。
51、透过批评的眼睛看,世界充满了有缺陷过失的人;透过傲慢的眼睛看,这世界充满了低贱愚痴的人;透过智慧的眼睛看,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有值得你尊重及学习的地方。
52、 时光就像是一场地震,趁年少如花,路途遥远,我们在一起吧。
53、唯美 | 励志 | 伤感 | 爱情 | 搞笑
54、25)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55、汝等苾刍由二行相,应当正勤善取心相;取心相已,应善作意;善作意已,应善观察;善观察已,应善安住;善安住已,应同地界,正勤修习,无量无损。应同水界、火界、风界,正勤修习,无量无损。《本事经》卷五
56、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57、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自己也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58、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59、⊙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杂阿含经》卷第经
60、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61、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62、9)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63、(拼音) :(fó yǎn fó xīn)
64、顶礼膜拜(dǐng lǐ mó bài):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出处: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