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让幼儿发现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幼儿关心着身边的一切,自然界千奇百怪的现象吸引着幼儿。一次玩沙游戏中,玩沙游戏开始了,孙译萱一组忙活开了,他们商量好:陆克寒负责运沙,她和刘天豪负责“煮粥”,刚开始,他们不停地用铲子往锅里放沙子,又给锅里放了一些水,还用铲子将锅里的“粥”进行翻炒、搅拌。一会儿,陆克寒运来了一车沙子,孙译萱就用铲子把车里的沙子放进锅里,陆克寒说:“让我来帮你吧。”说着就拿起一个勺子一点一点的把漂浮在“粥”上的泡沫舀起来,一边舀泡沫,一边说:“妈妈说的,泡沫是脏的东西,不能吃。”说完把泡沫倒在一边,如此反复了好多次,直到把锅里的泡沫都弄干净了。她拿起身边的碗,盛了一碗,端给刘天豪说:“乐乐,你吃我做的粥”乐乐说:“我不吃,这是假的。”孙译萱又说:“你就假假的吃一点点,好吧?”刘天豪点点头。一会儿孙译萱又提出要捡些树叶过来,他们把树叶放进锅里翻炒,刘天豪说:“这不是树叶,是鸡翅……”
2、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3、 陶行知说,一流的教育家,“一是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另一个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勇于实践和探索。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拓精神。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辐射给他人或其他地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4、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人。实施素质教育,小而言之,为学生的终身受益负责,为学生的将来负责;大而言之,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为中华为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5、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
6、生活即教育。何谓"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针对中国教育长期脱离普通民众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提出来的,同时也是批判继承了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提出来的。
7、生活即教育的意思是说生活其实就是教育。一个人他拥有什么样的的生活,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其实是分不开的。当你想拥有一个好的生活,你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就要受到好的教育。同时,生活中也蕴含这各种各样的教育,教育和生活是贯穿的。个人认为,这些教育可以是学校老师的教育、家里人的教育或者是某个人、某件事的教育。除此之外,教育是离不开生活的,教育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把教育带到生活中去,让教育影响生活。
8、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即社会终生教育体系;
9、(2)叶继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J).华夏教师,2018(16):8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
10、⑤教学上重视“做”,批判了传统传统教育……
11、推荐人:周小春 庆城县韩湾小学
12、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进行练习或实践,创设“生活情景”,开展演练,就能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能得到逐步培养。
13、(1)要求“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连接起来。
14、 幼儿的经验、兴趣、学习方式和发展水平表现出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分层指导,使人人获得成功体验。
1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16、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17、 爱满天下,乐育英才。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陶先生说:“在我的世界里有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是老百姓,一个是小朋友”。教育是国家万年大计,不普及人民大众教育谈振兴中华乃是一句空话”。陶先生曾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我们要坚持自爱——施爱——达爱——传爱的准则,让爱代代相传。
18、 新时代,可以通过生活教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三力”“四会”,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往。
19、 理想的新学校是:以生活为中心,不只是在书本上做功夫;师生共同生活,彼此感化;以健康为生活和教育的出发点;不仅学校的教育要学而不厌,职员也应该学而不厌;学校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全校师生要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人人都应具有高尚的生活精神;。
20、(1)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发展来看,过什么生活也就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生始终,教育也伴随人生始终。
21、 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进取创新的,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它反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至今都富有启示。
22、如何管理学生,使学生成才,是值得探索的现实问题。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照镜子,找差距,抓落实,将有助于我国教育管理的改革。
23、以生活教育思想助力“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4、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
25、社会的急剧变革,使当前的学校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结合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核心——“生活教育”,从学生管理视角认识和吸收、继承和发扬,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学生管理途径,适应社会,促进改革,提高管理效能。
26、用“社会即学校”的思想解除教育区域限制,使教育从学校这堵围墙下解放出来,实行全民教育
27、我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稳步进行,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具有多方面的。
28、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29、“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30、 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充足,有几个孩子参加活动就有几份材料提供,甚至更多一点,材料的品种也应齐全一点,以便于幼儿选择和多样性探索。
31、 为此,我们利用自然资源,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切入口,积极挖掘幼儿的潜能,从而引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32、“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说明“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解决当前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内容论。
33、 我园自然资源丰富,但我们也发现幼儿虽然每天都在接触大自然,但是对一些司空见惯的实物还是了解得并不多,如果想要真正地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挖掘幼儿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分季节带领幼儿去真实感受、亲身体验。当然要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可以邀请家长一同陪去。比如,幼儿园通过举办“走进大自然”之类的活动,让幼儿知道春、夏、秋、冬四季的名称、主要特征和顺序,春天,教师带领幼儿去田边观察农民耕地播种,夏天带领幼儿去田边观察农民锄草、施肥,秋天带领幼儿去观察农民收割、脱粒,开展“拾稻穗”的活动,这样幼儿就能更全面地了解四季的变化,知道季节和植物的种植生长、成熟收获的关系。
34、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用经典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探索出解决学生管理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发展。
35、答:对于“生活教育”,我原来就是以为孩子们从小如何生活呢?其实不是,今天查了查百度,才略知一二。
36、①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横向展开看,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在受什么样的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始终,教育也伴随人始终。
37、“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38、(3)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即教人者先教自己,学到知识就要去教别人。
39、学生管理也强调“做”这一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及创造知识的方法,是培养有生活能力、行动能力、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0、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有如下含义: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以种田为例,种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实学。他特别强调“做”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作用。
41、。他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这样的话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
4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43、陶行知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是现代化的人,要过现代化的生活,就要受现代化的教育”。现代化的人必须受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于“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陶行知强调说:“教育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他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学校就是要培养能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善于改造社会和征服自然的人才。
44、(2)组成: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45、他发表了许多著名论文和讲话,比如《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行是知之始》等。他否认了王阳明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言论,并在其基础上认为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将自己的思想注入中国教育事业中,为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6、在当前应试教育现实背景下,学生管理依然追求分数、升学率,学生只会从书本上寻找解答方法,而不会从生活之中去探寻方法,严重缺乏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填鸭式管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高分低能,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47、结合当时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教育的社会背景,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而“社会即学校”他的核心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