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无数个这样的日子,就这样淡淡的离去,任时光飞逝,事事变迁,离开的只是脚步,唯有不变的是停留在我心里的你。
3、感谢这些满天星斗,夜空的璀璨,有他们的光芒;也谢谢他们,在背诵并默写全文的时候放过了我们。(佛偈名句)。
4、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5、为什么天色晚了,来不及写了,就要“斋名”和“佛偈”?“斋名”和“佛偈”是什么?
6、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7、这一生,要尽自己所能付出的努力,去寻求到自己的理想,要尽人事听天命,把自己应当努力去做到的事情做好,其他的那些自己无法左右的事情,那么也就一切都听从上天的安排。
8、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佛偈名句)。
9、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四》
10、现在,在做语文试卷的时候,他们似乎眼睛更尖了,经常能发现值得探寻一下的知识点,比如,对于“蜉蝣”“狮子滚绣球”之类的冷知识,他们也能找到一堆资料,写成一篇篇像模像样的说明文给老师同学做科普,我忍俊不禁地想到,以前作文课上练习写说明文,倒不见得他们有这么积极——我是否可以认为,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因为他们想着有那么多嗷嗷待哺的“科盲”在期待着被扫盲,所以,找资料和写作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11、禅的境界不可言说,禅师们的开示,或直指人心,让人大吃一惊,或迂回委婉,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你正因事苦恼,以下五个著名禅宗公案,或能一语惊醒梦中人。
12、人的一生总要疯狂一次,无论是为一颗心,一段情,一段旅途,或一个梦想。
13、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佛说八大人觉经》
14、多少时候,因为得不到,所以假装不想要。没有人能完全把自己赤裸裸展现在别人面前。
15、我们之前举了许多例子,首先说生,生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是因缘聚合的一合相。是物理上讲的,基本粒子在某种因缘下,聚合而成的一个现象。所以生不是不变的,我们说一杯水,一杯水不是永远在杯子里,所以只是短暂存在于这个杯子里。而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是,水分子在不断的以另一种形式改变,运动。所以生是现象,不是实质。我们说实质,这个实质在我们的时间观感中,被色声香味触法等等感受,感觉所蒙蔽了。譬如我们说一根香蕉,这个是实质的么。香蕉是名字,香蕉的果实每一毫秒间,分子都在运动。我们把香蕉这个名词所代表的物体,假设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做香蕉,如果这个整体还没成熟,是绿色的,我们也叫香蕉。如果这个整体变成黄色的,成熟了,我们也叫香蕉。如果这个香蕉变质腐烂了,我们也叫香蕉。但是香蕉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不变的本体,我们脱离名字,看所有物质,都是在变,在改变,在生灭。一秒钟的时间,改变了,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所以生是现象,灭也是现象。而真相是,缘聚缘散。
16、佛教从来没有教我们逃避现在,而是让我们勇敢地接受人生、超越人生,战胜生命中的一切烦恼和痛苦。
17、白陶罐盛上清水,插上初绽的桃花枝。惟愿无事常相见。《眠空》
18、告诉自己放下,放下世间的假相,你就拥有永恒的生命。
19、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20、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1、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22、不炫耀,因为不自卑。不花心,因为不缺爱。人性就是这样,自卑才炫耀,缺爱才花心。招摇的人,除了证明内心虚弱,说明不了任何东西。
23、真如妙体,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无事不应。
24、 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5、 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6、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懈,於现在身,受无比乐。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追病患之苦。或转短命,得寿延长。或怨家变(无)恨。得子孙繁荣,身心安乐,如意满足。如是功德,不可称计。--《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27、恒和法师:人身难得今已得,这回相见应相知。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回头又别离,抬头看人海茫茫,去不断,来无际,人生是结缘,不是结怨。
28、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华严经》
29、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30、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31、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32、在草紙普及之前,中國人用“幹屎橛”這種工具擦屁屁。幹屎橛用竹片製成,水洗後可循環往復使用。著名的南唐後主李煜誠心禮佛,居然親自為僧侶削幹屎橛。給僧侶使用前,還要經過嚴格的自檢——用自己的臉頰測試竹片上有沒有毛刺……
33、 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34、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35、文学史可谓无情,上官仪才华横溢,在唐朝可谓风光无限,他一定认为,自己将成为背诵默写级别的宗师,后世的初中生会为自己而瑟瑟发抖,结果却是“出道即巅峰”,后世再也没给多少机会,他最终在语文试卷里的体量,连两行都占不满。
36、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37、人要记住,这一辈子,很多的东西,其实都是缘分的使然。
38、佛教从来没有教我们逃避现在,而是让我们勇敢地接受人生、超越人生,战胜生命中的一切烦恼和痛苦。
39、我感觉这两句诗很有意境,就悄悄地记了下来,回家一查,这两句诗的作者是上官仪,就是上官婉儿的祖父,虽然我没听说过上官仪,但他在唐朝好像是很有名的。唐朝文学史上有一个术语叫“龙朔体”,这种诗风风靡一时,从宫廷到民间,上上下下都在用这种风格写作。而上官仪就是这种诗体的代表人物。他一定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我记下的那两句诗就表现了他的自信与从容。
40、这位无名高僧悟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实在超尘脱俗!
41、佛在初次讲法中,首先讲四圣谛。分别为苦集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凡夫流转三界,六道轮回,就是垢。圣者断尽见思,超越六道轮回就是净。什么是见思,佛常讲三种烦恼。分别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三种烦恼是无法成佛的根本。见思烦恼是凡人的烦恼,就是执著。断见思烦恼,我们说离开了垢。那么我们说什么是尘沙烦恼,尘沙烦恼就是分别,尘沙烦恼生垢净的法执。
42、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4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4、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
45、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