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 《诫子书》(诸葛亮的名言名句的意思)。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出自诸葛亮《前出师表》。(译文)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
7、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却没有秉承这样的原则。他们想问题、做事情往往只看到有利的、成功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有害的、失败的一面。
8、——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9、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10、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11、学,就是在现实中去实践,不是空想,也不是对牛弹琴,更不是纸上谈兵
12、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3、 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14、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15、——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16、说到这,可见我们只要细心去想一想,也能想到一大堆做人的道理和基本原则,如果你对以上的回答不是很满意,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诸葛亮很刺耳名言,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原则,很多人都违背了!文字如下:
17、比如说做人的基本原则,切记太贪,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往往也会因为贪而惹火上身,得罪人,更会因为贪而毁了自己的前程。可见君子爱财,一定要取之有道。无道之财而取之,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
1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19、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20、这8个字,可以说是成了多少人的座右铭,一直勉励多少人进步,鞭笞多少人到达了理想的彼岸。而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却是诸葛亮的另一句名言,这句名言很刺耳的名言,有人读完感觉被骂了,有人却觉得富有哲理!文字如下:
21、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22、你看现代很多人,因为自己家里有点钱,爸妈做生意赚到不少钱,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好像自己赚的钱一样,看不起自己的朋友,甚至亲戚,这样的人,便是以身贵而贱人。
23、此句出自诸葛亮的四论之《论交》。意思是说建立在权势和名利之上的交往,是难以持久的。
24、选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已:止。(译文)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做事,直到死才停止。
2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戒子篇》
26、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27、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8、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29、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30、七擒七纵;如虎添翼;开诚布公;龙骧虎视;计日而待;集思广益;俭以养德;
31、 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下谤议,馋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32、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33、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34、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35、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36、这句是《三国演义》里的一句台词,是刘备第三次光顾茅庐时候,诸葛亮醒来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刘备是白天是拜访诸葛亮的,但诸葛亮总是在睡觉,刘备又不忍吵醒,张飞就觉得诸葛亮是沽名钓誉之辈,没有什么真实才学,只知道睡大觉。
37、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38、三个臭匹匠,赛过(顶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解释〗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39、出自诸葛亮《将苑》。(译文)军作战的将军不可以有骄傲的情绪,骄傲就容易对人无礼,对人无礼则容易失去人心,而失去人心则容易众叛亲离。
40、俭以养德妄自菲薄任重才轻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草船借箭空城计
41、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
42、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人生是由许多的小事构成的,每一件小事的完美,积累起来就是人生的完美。一个细节、一件小事,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
43、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44、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利和害,成与败往往是共生共存的。所以,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要兼顾事物的两个方面。
45、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46、释义: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内心平静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47、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溯尼山邹峄而还,五百年必生名世;
48、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49、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50、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1、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52、范蠡以去贵为高,虞卿以含相为功,泰伯以三让为仁,燕哙以辞国为祸,尧舜以禅位为圣,孝哀以授董为愚,武王以取殷为义,王莽以夺汉为篡,桓公以管仲为霸,秦王以赵高丧国,此皆趋同而事异也。明者以兴,暗者以辱乱也。
5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4、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耕。
55、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56、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57、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隐;
58、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5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0、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1、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62、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6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64、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曰又曛。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65、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66、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67、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68、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69、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70、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