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他30岁的时候,不幸再次降临在他的身上,因为急性肾损伤,他患上了尿毒症,这个病一直伴随着他,直到他入土。最后他在2010年12月31日凌晨突发脑溢血而死,距离他的60岁的生日只差4天。
2、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3、母亲由过去的那个给自己做蓝底白花裙子的母亲,变成一门心思为儿子治病的母亲,由过去那个争强好胜的母亲,变成了为儿子隐忍负重的母亲,她由那个美丽的文艺青年,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史铁生是因为什么失去双腿)。
4、在他60岁“生日会”上,陈希米对前来悼念朋友们说:“来自你们的爱,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大的留恋。”
5、或是在早点部,她端着餐盘挤出人群,向你走来,时而小心翼翼地盯着餐盘,时而挑起目光像在瞄准你、校正好一条直线,一步一步向你走来,那惯有的灿烂笑容随时准备绽放……
6、 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7、“我”在地坛思索着,看着,“我”看到的景象,看到人们,看到深邃,看到时光……地坛存在于此处,存在于苍穹之下,存在于宇宙之中。
8、为了补贴家用,史铁生摇着轮椅到处找工作。可别人跟他说,我们这手脚健全的还不一定要呢。(史铁生是因为什么失去双腿)。
9、 他在园子里又遇到一个漂亮但却是弱智的少女(删节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变得非常绝望了。不幸的命运已经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或者说,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那个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10、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更没有谁的人生会毫无波澜。在生与死面前,没有人会坦然,即使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尽头都是死亡,但那段或长或短的人生路,又如何芬芳美好,确实需要我们做出慎之又慎的选择。
11、后来原本强忍着走进医院的史铁生如今只能坐着轮椅出院,他的下肢彻底瘫痪了。他才22岁啊,正是大好年华却遭此大祸。
12、◆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13、只是,或许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够爱自己,不是我们对自己认识不清,而是在尘世的浮浮沉沉中忘记了如何好好地生活,如何好好地爱自己。
14、她将他们之间生活的点滴回忆写了下来,既是给自己怀念,也是希望他们的爱情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储存更久。
15、史铁生走出的第一步是发现,“我”虽然从“我们”中被剥离开来。但广义的来说,所有的人谁不是剥离开的呢?比如说残疾,史铁生发现一切事物对人的限制,广义上来说都是残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每个人实质上都是残疾人。
16、然而有人问他:如果爱情和健康,只能选一样的话,你选择什么?
17、史铁生何以会对合欢树如此钟情,这构成了《合欢树》一文的最大价值。
18、我心里一阵抖。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个“抖”字用得好。
19、小心翼翼的不提到母亲,是怕我伤心。但更怕我忘记母亲。时间的等待,头脑的酝酿,行动的努力之后,人们终于说出来了。
20、在病床上度过他的余生了,当时他很暴躁很愤怒,也想过无数次的轻声,除了地坛,他几乎足不出户,母亲的死更是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索性的是,他已经开始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为了自己的价值在路上奔波。
21、可是,现实却是,很多人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只看见人生的残酷。
22、直到现在,铁凝依旧记得多年前到史铁生家里做客的情景:一个不足70平米的小房子里,陈希米亲手和面团、烤面包,“这个充满面包香的家,整洁、朴素、温暖,那样的有尊严,他们过的每一天,都那么有情有义。”
23、轮椅上的史铁生不想给家人添麻烦,大部分时间一个人摇着轮椅到附近的地坛公园待着,从此和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
24、史铁生在他的书里曾无数次描述过关于生命和死亡,对“死”他比谁都看得透彻。他甚至化用徐志摩的诗,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25、只是,当他实现目标的时候,母亲已经不在了。
26、我不只一次想象过自己突然失去手脚或者失明后的情景,当然,只是想象,要是亲身经历我有可能会拿把刀子(或者用其他方式)结果了自己 ,更不用说最终能恢复健康了。总之我在想的时候觉得我那时候应该会一身轻松,因为我有理由不去做那些世俗要求我必须去做的事情——有些时候能够不去做一件自己不爱做的事情比做爱做的事情更让人感到痛快。
27、死亡对他来说,“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8、他的希望破灭了,被现实摧残了,但他还是将这份希望又传递给了小瞎子,用一个又一个谎言延续着一个又一个希望。
29、他说他人生的大半时间都在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最后他自嘲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
30、宇宙用无尽时间、空间中存在的欲望,将某个片段,某个场景定为永恒,这欲望此刻的姓名是人类,可以后这欲望是否会改换名姓?
31、母亲不年轻了,年龄的增加,儿子病痛对母亲的折磨,使得母亲多出了很多白发,还有母亲好絮叨。
32、铁凝说:这是一个少用“伟大”一词的时代,可是史铁生完全当得起“伟大”这个词。
33、陈希米悲悯的目光和灿烂的微笑,像溪水般温柔地流淌在史铁生的笔尖下:
34、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史铁生如这大鹏般,曾志凌九天,瘸腿则若大鹏折翅,然,其终非凡物。
35、假如史铁生没有失去双腿,他会去揣摩母亲那些不曾说出口来的心思,会感受得到那样无私深沉的爱吗?会去注意关心那些跟自己无关的人(那一对老人、唱歌的跑步的年轻人、弱智的少女……)吗?会去思考为什么活着,欲望是什么,为什么写作吗?这些都值得怀疑。
36、陈希米的出现对于史铁生来说,就是初春那一缕最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寒冷冬天的折磨。史铁生对于陈希米来说,是那个让自己崇拜、让自己为之倾倒的大作家,更是离不开自己照顾的病人。
37、 是地坛使史铁生走出绝望与困顿,他常思地坛,常常感恩生命的坎坷与精彩。
38、在《秋天的怀念》中,为何史铁生第一次拒绝去看菊花,第二次却乐意了?在《合欢树》中,也是先拒绝看合欢树,后来又想去看合欢树,这其中的原因很值得挖掘。
39、对她来说,生者的思念,最是残忍的事情。她说,我想在我的墓志铭上一定要写:下一世我还将顺水漂来。
40、当史铁生最初的愤怒与绝望逐渐为理解宽容所取代,于是生命意义的思索与人生价值的寻求随之而来。
41、 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爱情的命运》、《树林里的上帝》、《来到人间》,中篇小说《山顶上的传说》、《插队的故事》、《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长篇小说《老屋小记》、《我的丁一之旅》、《务虚笔记》和随笔散文《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几回回梦里回延安》等。
42、史铁生如折翼之鸟,若非尚有慈母关怀,即使是曾志凌九天的人,亦会消亡。而史铁生是幸运的,慈母情深才真正使他蜕变,真正拥有了“若垂天之云”的翅膀——写作,从而“抟扶摇直上”,将一颗真挚而纯净的心带给世人、带到远方。
43、 很多事情非得自己亲身经历才好下结论,所以我不敢妄谈,仅仅是预先做好最坏的打算。有时候我感到一种很薄很薄却又非常强烈的恐惧——或许我明天就死了。我马上甩掉这个念头,没再想下去,但它已经深入我的内心,告诉我今天可以不去为了前程、面子等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了——这也是我曾经大学退学的一个动力。
44、他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失去了双腿,在瘫痪的最初几年内,他曾愤怒过,无助过,绝望过,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但有母亲在默默地陪伴他度过生命中最黑暗的那段时光。
45、这种积极的心态完全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觉到。
46、 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47、在《我与地坛》中,作者曾经有两次偷窥到母亲的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些构成了作者在母亲死后的所有想象。
48、医院12间病室他住过10间,每隔一天就做一次透析,是全医院最熟悉的病人,就连他的护士都感慨:“你的名字没取错,你的命比铁都硬。”
49、有一次放牛途中,他淋了一场大雨,高烧不退,住进了医院。
50、《务虚笔记》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中的很多情节往往都与他的经历相契合。对人生的意义、爱情、苦难等很多问题都进行了灵魂的拷问。
51、他参透了生死病痛,在残酷的命运面前表现得比谁都乐观,比如他调侃透析:“做透析就像去上班,有时候也会烦,但我想医生、护士天天都要上班,我一周只上三天,比他们好多了。”
52、“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
53、每每读到史铁生的文字,很多的人都会湿润了眼眶,并且一定会被他的文字触动,甚至是通过他的文字实现对自我的救赎。
54、在农村,他经常闹腰腿疼痛,刚开始还以为是坐骨神经痛,也没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