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文字“爱默生似乎只写警句”,他的文字所透出的气质难以形容:既充满专制式的不容置疑,又具有开放式的民主精神;既有贵族式的傲慢,更具有平民式的直接;既清晰易懂,又常常夹杂着某种神秘主义。
2、无论如何,作家的品质在退化或改变。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作家们更多地、纷纷地走向所谓的“自我”,同时写作活动越来越走向职业化。他们再不屑或不敢像上一茬作家那样直接面向广大读者。大声疾呼者越来越少了;并且,一个“岗位”论者可以把退却和各种怯懦行为说得冠冕堂皇。
3、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把伟大的事业和战争引导到好结果,否则就不能。——〔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简介)德谟克利特(希腊文:Δημ?κριτο?, 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出生在色雷斯海滨的阿布德拉的商业城市,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
4、这场战斗意味着英国与其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正式爆发了战争。爱默生还在1837年7月4日为康科德纪念碑落成,写了一首《康科德颂》,称赞这里的一枪响震动了全世界(firedtheshotheardroundtheworld)。
5、我必须成为我自己。我再也不能为你而毁了自己,或者毁了你。如果你看中我的本质而爱我,我们将会更幸福。如果你做不到,我让然愿意设法给你你应该得到的东西。
6、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1803—1882),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出身于牧师家庭,就读于哈佛大学,后游历欧洲,结交散文大师卡莱尔。1834年游历归来的爱默生迁居康科德镇,潜心读书写作,发起“超验主义俱乐部”,成为美国超验主义哲学的代表。爱默生一生著述丰富,大多为散文,其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作是《自立》。爱默生不仅对美国文学影响巨大,被认为“有了爱默生,美国文学才真正诞生”,而且也是美国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自立主张、民权观念等对美国人民影响深远。文学评论家劳伦斯•布尔在《爱默生传》中说,爱默生与他的学说,是美国最重要的世俗宗教。
7、梭罗1852年4月18日写道:“当鸟儿飞翔,鱼儿遨游,就像寓言中描绘的那样,而道德并不遥远;当大雁的迁徙是很重要的,其中有一种道德意义;当日常事务有一种神秘的性质,连最琐碎的事件也有了象征意义时……这样的时刻,我觉得庄重而满足……每一件偶然事件,在伟大的导师面前都是一种比喻。”大约是因为他的作品中的这种分析方法,使他在《结语》中略有微词:“但在我们这个地方,如果一个人的作品允许有一种以上的解释,那它就引起人们的诟病。”
8、 地坛读书会首季“生活之道”系列主题阅读 第12期读书会
9、更重要的一个动机,梭罗搬到瓦尔登湖去住,是在响应爱默生在《美国学者》里提倡的精神:
10、《癌症楼》((俄)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11、在如此健谈的美国人当中,我们善良的性情和对所有意见都洗耳恭听的态度,使我们陷入毁灭的境地。这样的顺从,使本有巨大用途的力量丧失殆尽。一个人应该直接地、决不东张西望地看世界。一种坚定的注意力,是对来自别人的无休止的轻浮言行的惟一回答。这注意力针对的,就是那种使他们的需求变得轻浮无度的力量。这是一个神圣的回答,不留下任何可商量的余地,也用不着去劳神费力地思考。
12、艺术家必须有献身艺术的精神,就像蜜蜂必须为它的叮螫付出生命的代价一样。没有激情一个人又能有什么作为呢?除了为某个目标而不惜献出全部身心乃至生命,还有什么能真正担当“激情”这一称谓?在我们的灵魂之处存在着更加伟大的更加高尚的思想。为了进入这个神圣的思想殿堂,我们必须有飞蛾扑火的精神。
13、梭罗决定在林中独自居住的起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他和查尔斯·斯登·惠勒(CharlesStearnsWheeler)在弗林特湖中度过一段时间。惠勒是梭罗的朋友,是他在哈佛的同屋,惠勒在弗林特湖附近盖了一个小棚子,1836年到1842年间,在那里居住过几次。梭罗在小棚子里也待过,可能是在1837年,不过,他在那里居住的时间有多长,现有的记录没有定论。我们不知道惠勒的小棚子的确切地点,不过它很可能是建在他哥哥威廉姆·弗朗西斯·惠勒(WilliamFrancisWheeler)的土地上。如果梭罗确实考虑过在弗林特湖那里居住,那么,他求助过的人可能就是弗朗西斯·惠勒。
14、不管上述这些因素对梭罗有多大影响,是如何促使和激励了他,促使他搬到瓦尔登湖的一个主要动机,还是因为他需要独立和空间,来完成他的一本书,这本书后来题为《在康科德河和梅里迈克河流上的一周漂流》。1842年,他的哥哥约翰突然去世,令人震惊万分,梭罗自此开始写作,纪念二人在1839年8月和9月为期两周的航行中的兄弟情谊。在《瓦尔登湖》,梭罗重新修改了这份手稿。这次航行本身变得无足轻重,重要的是,梭罗开始思考友谊、精神、社会和自然,把这些主题融入了书中。
15、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
16、终于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许多学者和评论家从这个意义上称这出戏是乐观主义的悲剧,也就是人们惯说的悲喜剧。
17、爱默生的著作大多用散文写成,重要作品有《论自助》、《论超灵》等,收在《爱默生论成功》(1841)和《论成功:第二辑》(1844)中。这部著作为爱默生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思想被称为超验主义的核心,他本则被冠以“美国的文艺复兴领袖”之美誉。
18、 地坛读书会采取全新的读书会形式:每季固定主题、专家精选书目、相对稳定会员,沉浸式深度阅读、专业领读人与会员线上线下分享相结合,共读经典,以期形成深度交流,激发话题探讨。
19、接着,我们前往康科德。沿途都是豪宅,还有美国大文学家、思想家的旧居。
20、1837年爱默生以《美国学者》为题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辞,宣告美国文学已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告诫美国学者不要让学究习气蔓延,不要盲目地追随传统,不要进行纯粹的模仿。另外这篇讲辞还抨击了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
21、7月18日,大陆军在波士顿附近的布利兹山(Breed’sHill)上,重创威廉·豪率领的2400名英军,英军死伤1000多人。
22、塞缪尔·亚当斯和约翰·汉考克接到报告后,冷静判断:这1000人不可能是来抓我们几个自由之子的,多半是冲军火来的,于是就迅速转移军火。
23、男人就像红酒——有些随岁月的流逝会变成红醋一般,但最有魅力的永远是那些历经岁月磨砺的男人。——约翰二十三世(Pope John XXIII)
24、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
25、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d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26、梭罗在此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梭罗栖居在宁静的瓦尔登湖畔,自然和谐相处,辛苦劳作,并享受日光、流水、飞鸟、积雪带给他的快乐和闲情,他观察自然,自省内心,静静写作,陆陆续续地撰写出了两部书稿《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AWeekontheConcordandMerrimackRivers)与《瓦尔登湖》(Walden,18又译作《湖滨散记》)。
27、列克星敦的枪声,很快传遍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火迅速燃遍了北美大地,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就此揭开。
28、1851年,他读到詹姆斯·威尔金森(JamesWilkinson)的《人体》(TheHumanBody)一书时,他在日记中写道:“在某种程度上,威尔金森的书实现了我的梦想,亦即,回到语言最原始的类比和衍生意义上去。他的类比能力,比更著名的作家们能够更经常地引向更真实的语言……他的表达方式是从比科学更睿智的本能而来,因而他使我们更加相信古老的和现今的表达方式,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它们,便能够安心地相信它们……所有关于真理的概念,都是分辨出其中的类别;我们通过我们的手来推想到我们的头脑。”不理解这一点,我们就无法理解和遵从他在《瓦尔登湖》中试图表达的目的。
29、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d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30、正如梭罗在日记中所说,自传胜过传记(他在《在康科德河和梅里迈克河流上的一周漂流》中也重复了这个说法)。“如果我不是我,谁还能是我?”或者像他在离开瓦尔登湖之后的1957年10月21日的日记中写的:“难道诗人不是命中注定要写他自己的传记吗?除了一本好日记以外,还有什么好写的东西?我们不想知道他想象中的主人公每天是如何生活的,我们想知道的是他本人,这个实际主人公,每天是如何生活的。”
31、爱默生的一生基本上没有间断演讲,他的许多重要作品直接就是演讲稿。他常常举办“春季系列演讲”、“冬季系列演讲”。演讲而成“系列”,这在我们今天的作家看来大概是不可理解的。他的由于常常直接面对听众,而且又是个性情中人,所以免不了要得罪人。那时就有人坚决反对自己的孩子去听他演讲,并连续发动有力的抵制。但爱默生从不畏惧。这使我们想到,19世纪的演讲者,不是或不完全是因为传播工具的不发达才大批涌现的。这也是时代风尚、个人勇气等诸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32、在生活中,集中精力是一种智慧明达的做法,而耗费自己的精力则是一种无异于自杀的邪恶行为,而且,无论我们的精力是分散在庸俗的还是崇高的目标上,是分散在财产以及由此而来的累赘上,或者是分散在朋友那里,或者是分散在一种社会习惯、政治、音乐、节日庆典上……这一切都没有什么区别。
33、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HenryWadsworthLongfellow),美国诗人、翻译家。1807年生于美国波特兰,1882死在波士顿剑桥市。在他辞世之际,全世界的人都视他为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他在英国的声誉很高,人们将他的半身像安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个美国作家。朗费罗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拉近了美国文化萌芽与欧洲文化的距离。他13岁就在报纸上发表了诗,他的诗于平凡中散发光彩,音乐点缀着平凡。其诗歌的质朴和单纯虽使他深受儿童及一些成年人喜爱。
34、尽管一个人无法再回到母亲的子宫,带着崭新的活力重获新生,但是,我们并没有就此陷入绝境,有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当最好的代用品:断然终止缠绕着我们的种种琐事,集中我们所有的精力,关注一个或几个关键的事情,就像一位园丁,通过严格的修剪和约束,迫使树木的元气集中到某一个或某几个粗壮的树枝上,而不是放任它们,听任它们随意地四处游荡。
35、朋友、书籍、图画、较为低级的职责、才干、谄媚、希望——所有这一切,都令我们心神不定,精神涣散,使我们像急速旋转的气球一样,在剧烈的振荡中迷失自我,使我们颠三倒失去平衡,无法采取一条笔直的航向,冲向我们梦寐以求的目的地。
36、1779年10月19日,被美法联军围困在约克镇(Yorktown)的英军7157人投降,独立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37、梭罗在1851年8月19日的日记中解释道,诗人的任务是“连续不断地观察自己的思想情绪,就像天文学家观察一切天象一样。这样明智而忠诚地度过漫长的一生,还有什么是我们不能期待的呢?……旅行者们周游世界,述说自然事物和现象,那么,让一个人留在家中,忠实地述说他自己生活中的现象吧。”
38、意思大致相同。它告诫人们,善良和忍让也要有原则和底线,不要挥霍无度。 把握分寸的能力在此刻显得如此痛苦地重要。
39、不过,我们应当记住,《瓦尔登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传,而是一部文学作品,为了保持他创造的神秘生活艺术上的完整性,梭罗作了一些灵活调整。1848年3月27日写给哈里森·格雷·奥提斯·布雷克(HarrisonGrayOtisBlake)的信中,梭罗将他的实际生活和理想生活区分开来:“我的实际生活是一项事实,观察它,我没有什么特别自得的地方,但是尊重我自己的信仰和愿望。我是为我的信仰和愿望立言。”同样,他还于1856年2月10日写信给卡尔文·格林(CalvinGreene):“你放心吧,你在书中看到的是我最好的一面,我真不值得当面会见——我口吃,迟钝,笨拙。你知道,即使诗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无限的炫耀和夸张。我倒不是不承认我写的文字,而是想说出我在我微弱地道出的真理面前究竟是什么样子!”
40、与智者相伴·与成功随行,迈向成功·获得幸福,发现潜能。
41、埃勒里·钱宁(ElleryChanning)1845年3月2日写信给梭罗:“在这个世界上,我为你看中的唯一地方是那块我曾经命名为‘酒器’(Briars)的地方;到那儿去吧,给自己盖一所小房子,然后开始尽情享受自己的伟大历程吧。”钱宁在这里究竟是建议梭罗搬到湖边去住,还是梭罗已经搬家,我们无从得知,估计两种可能性都有。临三月底时,梭罗借来一把斧子,开始砍白松树。五月份,他的房架搭起来了,他开始清理和开垦两英亩半的土地,准备耕种。
42、1779年10月,乔治·克林顿率海陆两面围攻查尔斯顿(Charleston)。1780年5月12日,本杰明·林肯率5466名美军投降,写下独立战争美国最大败笔。
43、《我亲爱的甜橙树》((巴西) 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
44、在学习期间他阅读到了很多优秀作品,这让他的视野和思想都变得开阔起来,在1929年的时候他成为了一名牧师,但是三年之后就因为和其他人员理念不合而辞职了,从此之后他开始在各个地区游历。
45、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46、正如梭罗在日记中所说,自传胜过传记(他在《在康科德河和梅里迈克河流上的一周漂流》中也重复了这个说法)。“如果我不是我,谁还能是我?”或者像他在离开瓦尔登湖之后的1957年10月21日的日记中写的:“难道诗人不是命中注定要写他自己的传记吗?除了一本好日记以外,还有什么好写的东西?我们不想知道他想象中的主人公每天是如何生活的,我们想知道的是他本人,这个实际主人公,每天是如何生活的。”
47、不论一个人具有多么强大的洞察力,使一切的懒散在他面前没有丝毫的藏身之处,他也很少采取由知而行的步骤。然而,这一步却是跨出愚蠢低能的粉笔圈的第一步,跨过了这一步,他才有可能进入硕果累累的丰收之地。
48、世界如同难解的谜语——包括所有的事情,据说的、了解的、在做的——我们不可随意对待它,而应该用心灵去倾听鸟儿的歌声,而不是试图辨别歌声中的名词或动词。我们不能节制些、顺从些吗?我们不能让生活回归本来面目吗?
49、爱默生为那场战斗百年纪念写的纪念辞(本人摄)
50、梭罗住在瓦尔登湖期间,完成了后来《瓦尔登湖》一书的一半内容。1851年11月9日,在完成和重新修改手稿过程中,梭罗在日记中写道:“除了事实以外,我也不得不依赖其他一些东西。事实只是我的画像的框架;它们是我正在写作的神话中的材料……我的事实在常识看来,却是谬误。我可以这么说:事实应当是重要的,应当是神话或具有神秘性。”
51、我给你建议一个主题吧:走进大山对你意味着什么,你就用同样的方式准确完整地对自己述说一切——再三回到这篇文章,直到你觉得你经验中所有的重要因素都包含在里面了,你觉得很满意了为止。你翻越过山岭,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因为人类总是要翻山越岭的。不要以为你试验过区区十来次,就能够准确地讲述这个故事,你要反复修改,特别是,在停顿了足够长的时间以后,你怀疑你已经接近了事物的核心和至高点时,你更要在那里重申你的观点,向你自己描述这座山。这个故事不必太长,但它必须先写得很长,然后才能精简缩短。你想,翻这座山可没花太多时间;但是,你确实翻越过了这座山吗?我可以问一下,如果你去过华盛顿山的山顶,你在那里发现了什么?你知道,这就是他们成为见证人的不二法门。仅仅是上去了,被风吹一吹,这算不得什么。我们在那儿的时候没有怎么爬山,但我们在那里吃了午餐,就像在家里一样。只有在回家以后,我们才算真正翻越了山岭,如果我们真能够翻越的话。山说了些什么?山干了些什么?
52、杰弗里·S.克莱默(JeffreyS.Cramer,1955-),瓦尔登森林中的梭罗研究所所长,管理着瓦尔登森林项目的档案资料和珍稀藏品、梭罗学社和爱默生学社。他编辑出版了多本关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亨利·戴维·梭罗、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书,多次获得美国国家级图书奖。他“活在梭罗中,呼吸着梭罗”,被认为是“当代最了解这位瓦尔登湖吟游诗人的人”。
53、屋角有一个衣架,上面放了一顶小小的礼帽;再不远处,就是他的那根手杖了。仿佛主人刚刚从外面回来,摘下礼帽放下手杖,就上楼歇息去了。于是我踩着吱扭作响的楼梯往上。一张简朴的床,床旁仍旧是小小的书架。墙上有夫人的照片。他一生有两个夫人,第一个夫人叫爱伦,与他成婚后一年左右就病逝了,年仅十九岁。他第一次结婚时二十七岁。到了三十二岁上,他才与一个叫莉迪亚的女子结婚。墙上悬挂了两个夫人的画像,一个端庄,一个美丽。
54、梭罗住在瓦尔登湖期间,完成了后来《瓦尔登湖》一书的一半内容。1851年11月9日,在完成和重新修改手稿过程中,梭罗在日记中写道:“除了事实以外,我也不得不依赖其他一些东西。事实只是我的画像的框架;它们是我正在写作的神话中的材料……我的事实在常识看来,却是谬误。我可以这么说:事实应当是重要的,应当是神话或具有神秘性。”
55、梭罗1857年11月16日写给布雷克的信中,描述了从经验中提炼真理的方法:
56、1832年后,爱默生游历欧洲,结识了浪漫主义先驱华滋华斯和柯尔律治,接受了他们的先验论思想。爱默生回到波土顿后,于1835年在康科德买了一所屋子住了下来。1835年9月,爱默生和其他志趣相投的文人创立了“超验俱乐部”。1840年,爱默生用化名出版了他在1836年创作的第一本小品文《论自然(Nature)》,这是超验主义理论的重要作品。
57、爱默生也很看重梭罗,他认为这个年轻人纯洁、睿智、勤劳。1841年4月,爱默生邀请梭罗住进自己的家,一直住到1847年。梭罗还在爱默生的资助下,在瓦尔登湖畔自建了一座小木屋。
58、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59、绿地的右手边有个游客中心,里面摆放着许多与那次战斗有关的纪念品、历史著作。绿地周围保留了好些历史建筑,汉考克和亚当斯当时的隐藏地,现在叫“汉考克-克拉克屋”(Hancock-ClarkeHouse),那天早晨北美民兵集合地“布克曼旅馆”(BuckmanTavern)等,有的建筑没有了,他们就在原址上立一个石碑,记录这是“列克星敦最早的三幢建筑的位置”、“这是老钟楼的位置”,等等,我觉得这种办法我们也可以学一学。